《九堂優秀教師必修課》讀後感作文

在讀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是時,作者高萬詳老師提到今天的基礎教育從總體上看有許多令人痛心之處,其中也談到了應試教育之痛:分數幾乎成了中小學教育的唯一的評價標準。書中提到一位特級教師的感慨:讓學生做了這麼多的題目,往往也是爲了考試,而將來能能派上用場的東西恐怕了了無幾。那麼現行的教育體制無法改變,作爲一線老師也只有在自己的教育行爲中不斷反思,就象教育家朱永新所說的如何“戴着鐐銬跳舞。”

《九堂優秀教師必修課》讀後感作文

前幾天我堂弟從美國回來,向我介紹他兒子在美國的讀書情況:一天老師給他10歲的孩子留的作業是談談《中國的昨天和今天》。放學之他兒子後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揹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邊看着那些借來的書一邊打着計算機,頭也不擡地說:“作業, 作業。”還不時解釋到:“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過了幾天,他兒子終於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綢之路到五星紅旗……洋洋灑灑,熱熱鬧鬧。

聽到這我就不僅爲我們的學生感到汗顏,早期佈置的班隊活動“製作水果拼盤”,讓班委組織討論方案至今下落不明,讓學生填寫的有關“好牛牛”的優秀事都讓家長越俎代庖了……是學生某些能力的退化,還是老師教育教學中所缺失的某一塊?

現在想想在課堂上可能比較注重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傳遞,而沒有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園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的海洋。其實我們更應該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少讓孩子們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以及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們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也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的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慾望和嘗試。

我們可能也喜歡孩子們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其實細細想來對人的創造能力而言,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裏去尋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既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

所以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如何讓學生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得更好,過得更好,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