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聽雨散文

走出木瀆地鐵站,淋漓的小雨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傘下的我們透過雨簾打量着這個陌生的古鎮,還有穿梭於雨中的車輛和行人。

雨巷聽雨散文

毓華髮現了我們身後的“上海小廚”,我們便迫不及待地涌進去了。裏面淡雅清淨的環境讓我們眼睛一亮,我們在二樓挑選了一處雅靜的位子,叫了一份醉鴨,一份清蒸白魚,一份涼拌木耳筍,一份熱炒,兩個大男人一人一瓶啤酒,要了幾份江南小點心,一邊品味江南佳餚,一邊品賞絲竹的樂音伴着窗外雨打疏竹的聲音,倒也愜意了幾分。小雨間歇,酒酣飯飽,匆忙趕路。

天依舊灰濛濛,雨霧籠着這古鎮的天地。我們沿着溼漉漉的古街長長的石板路,找尋着古街特有的標識。每次來江南,都要尋一處古鎮,走走看看,因了江南的韻味和雅緻。徑自的願望也唯有在古鎮,才能覓尋到詩畫般長廊裏特有的古韻和文化。

都說蘇州是人文的,我是極贊同的。它參雜了人們對江南的那份摯愛,將玲瓏和秀美融入到了人文的高善之中,不管在哪裏,不管怎樣的品味都是一種際遇。

當街的是一橫一豎的兩座石橋,右手方是一條通幽的石板小巷,正當我們猶豫中,雨又稀稀疏疏地下了起來,慌不擇路,我們四人便拐進小巷一家黑黝黝的門洞裏,雨便越下越大,大雨橫掃着石板路,也順勢打溼了我們的鞋子。我和毓華拾階而上,拐過廊道便到了二樓,兩個男人還在門洞裏談笑。

我們倆悄悄地站在這廊道里,四下環顧才發現是一座老宅,另外三面是三層或四層白牆灰瓦的小樓,高低錯落着圍成一個小小的院落,屋檐上的雨水順着一根粗粗的管道流到下面,發出轟轟的響聲,閃電劃過灰暗的天空,炸雷便一個接着一個,站在這狹窄的廊道里,心有些惶急。透過雨簾朝上看去,狹窄的天空已被染成了黛黑色,走廊圍牆上的幾盆花草在風雨中東倒西歪着,盡頭鳥籠裏的.兩隻翠鳥不安地跳來跳去。

我們憐惜着想把花盆搬下來,忽然盡頭的門裂開一道縫隙,看去便出現一張皺皺的臉,怯怯地打量着我們,我們和她擺擺手,她也竟然友好地和我們擺擺手,從那房間裏傳出崑曲的妙音,與雨聲曼妙的纏繞着,此時此刻增添了一份韻致。

眼前,斑斕的花兒在雨中搖曳着,與對面樓道的幾盆花草呼應着,靜謐但不隨意,恰到好處地點綴着幽暗的空間,有了一份靈氣和俊逸。

對面人家不時的出現一個小男孩兒,手裏拿着一根小竹棍,撥弄着流下的雨水,雨水不時地打到他的身上,咯咯地笑着。透過細雨看着我們,怯怯地有些不好意思,轉身跑進屋裏。空曠的廊道里,除了雨聲和音樂的纏綿外,還有我們倆,和門縫裏那張縐縐的臉,門洞裏的兩個大男人已悄無聲息。

靜靜地聽雨!

大雨已經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雨水落地發出的叮咚叮咚的聲音,在狹窄的空間裏傳遞着,小院裏的幾株瘦竹,在雨中越發的清秀。雨中發散着古木香,混着優雅的古樂,和着這雨中的點滴,讓我,有些喜不自禁了。

那間屋子的門終於打開,老嫗拿着兩隻木凳給我們坐。

可惜,我這標準的普通話,無法與她溝通,她嘰裏咕嚕的說着,一直襬着手,表示聽不懂我們的話語。她小小的,瘦瘦的,花白的頭髮,傴僂着便回屋了。能夠在八月天,閒坐於此,聽小雨呢喃,聽老嫗房間裏咿咿呀呀的崑曲的韻律,聽鳥雀於房檐嘰嘰喳喳,着實讓我們着迷。

沉醉之中,傳來兩個男人大聲呼喚的聲音。我們敲開房門,送還木凳,謝過老人家,等我們走出門洞,他們兩個人已經走出好遠,天空依舊的細雨迷濛。

撐起傘,走在這南國狹窄的溼溼的青石板路上,找尋着《雨巷》丁香姑娘的印記,聽細雨敲打着歷史的跫音......木瀆的“積木塞瀆”的繁忙,更源於幾百年前乾隆六下江南留戀於此的情懷。雖木瀆古鎮在重新規劃裝修,有些掃了興致,但能在這細雨迷濛中站在香溪邊,聽導遊講述香溪水的傳說,賞烏篷船上身着蓑衣,頭戴斗笠的船伕的吟唱,那細聲細語中講述着船槳搖過的滄桑歲月,心情便也隨着這溪水搖曳着,記憶中“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水鄉夢境,一次一次清晰地延宕開去......

撫着溼漉漉的“御碼頭”,搜尋着歷史中江南的迴音。走在這商賈雲集的繁華之地,看嚴家花園的精巧,目睹虹飲山房的大氣,賞古鬆園的典雅,品嚐江南小點心的精巧與美味,看巷子賣鋪晾曬着幾百年前的原型,彰顯着時代的美觀和品位。真的不虛此行!

於這淅瀝的小雨中,沿着香溪河畔,走過當年乾隆巡迴大道,在虹橋邊一處餐館憑窗而坐,雨已停歇,檐水卻依舊打在青石板上,發着叮叮咚咚聲響,喝過晚茶,吃過晚飯,夕陽已西下,酡紅的雲彩與這溪流、虹橋形成一線,遲暮的餘暉暈染着香溪,給兩岸遠遠近近的粉牆披上彩裳。在虹橋晚照中回望雨後古鎮,在我記憶裏,於閒散處,撿拾這不同尋常的煙雨之行的點滴,輕柔於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