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試題

《一剪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寄寓着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分享了《一剪梅》試題答案及賞析,一起來看看吧!

《一剪梅》試題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一剪梅》試題

(1)、“紅藕”“玉簟”不僅表明秋天已至,進一步發掘,它的深刻意蘊是什麼呢?

(2)、“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嗎?

(3)、“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是一個倒裝句,其意味是什麼?

(4)、“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意義分析:

(5)、領略詞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純潔、心心相印的愛情。

(6)、名句賞析:“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參考答案】

(1)、 “紅藕香殘”,雖然是表明秋天來了荷花凋謝,其實,也含有青春易逝、紅顏易老之意;“玉簟秋”,雖然是暑退秋來,所以竹蓆也涼了,其實,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紅藕香殘”——從客觀景物來表現秋的到來。“玉簟秋”——從主觀感受表達秋的到來。

(2)、輕:輕手輕腳。怕驚動別人、小心翼翼。獨:借泛舟以消愁,非閒情逸致的遊玩。過去和夫君雙雙泛舟,充滿詩情畫意,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獨:——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該多好啊!

(3)、順序:月滿時——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思及誰寄錦書來

誰——趙明誠 誰寄——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

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無論舟上樓中,縈繞於詞人心頭。

(4)、1、寫眼前之景,花落水流,與“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相拍合;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華、愛情、離別——無可奈何花落去,水流無限似儂愁

(5)寫自己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及到對方,深知這種相思與閒愁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的,足見兩心相印。

(6)、皺着的'眉頭方纔舒展,而思緒又涌上心頭——相思之情無法排遣。

“才——卻——”有連接關係,表現“愁”運動之速,而愁從可見的眉間藏到心頭,更使人領略到女詞人的萬千愁緒,詩人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幻起伏,真實形象,給人以遐想。(聯想:李煜:“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蓆,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自躺上眠牀。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羣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