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案例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用語十分平淡自然。樸素如隨口而出,不見絲毫修飾。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爲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案例,更多內容請訪問()。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2012年11月6日,李宗玲名師工作室在我校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研討活動”圍繞古詩詞教學,我選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歸園田居》其三上了一節研討課。課標上講: “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位。”雖然課標給出了古詩詞教學的定位,但操作性不夠。何況大部分老師教學的重點只停留在讀讀、寫寫、背背層面,只是迎合考試而爲,也沒有注重初中與高中這兩個學段的有效銜接,我感覺這也是李宗玲老師開展古詩詞教學研討的初衷。明確初中學段古詩詞應怎樣教,既能達到課標的要求,又能注重學生的長遠效用。這首詩是陶淵明田園式的代表作。描繪了詩人勞動中純樸真率的生活情態,語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飾,是詩人樂於歸田隱居、棄絕塵世的精神境界之自然流露。學生很容易讀懂,難點在於詩人想表達的心境。對於學生來說是難點。我必須遵循語文教育規律,巧妙結構教學框架,精心設計教學細節,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化難爲易,激發學生參與互動,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把這首詩定位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感受詩的語言美,給學生以畫面感;讓學生學會對話,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難點輔以多媒體出示詩人背景及詩歌要求。一節課,學生讀書、思考、積累、感悟有機地融爲一體,既學習了知識,又掌握了方法,既培養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生考試的要求。同時學生還得到了思想的啓迪。達到了課標的要求,其樂融融。

導入新課:

師: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假設:假如你是一個千萬富翁,叱吒商界多年,有一天,你累了,你關掉手機和電腦,離開辦公室,帶着至親去“隱居”,請問此時你最大的追求是什麼?你如何設計自己的隱居生活?

生:

師歸納:

《歸園田居》其三板書課題

一、朗讀詩歌,積累字詞,學法指導。

一、通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順暢;(自由讀)

二、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拍、讀出韻味;(個人讀)

三、再讀: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分組讀)

【出示幻燈片】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註釋

興:起牀。

荒穢:形容詞作名詞,指豆苗裏的雜草。

荷:扛着。

沾:(露水)打溼。

願:指向往田園生活。

二、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歌的畫面。

詩人如釋重負,告別了那個令人壓抑的官場,終於來到了嚮往已久的田園。來到南山腳下,種下了豆子,但因體力不支,農藝不精,所以草而盛,豆苗稀。詩人只好一大早起來就扛着鋤頭去除草,晚上一直勞作到與星星、月亮爲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溼了衣衫,可解脫了身心束縛的詩人不以爲苦,而深深地享受其中的樂趣。

賞析詩歌:

三、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俄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說:“詩人是用形象和圖畫說話的,大凡一首好的詩或詞,都是詩中有畫,具有自己獨特的意境、風格。”

陶淵明的詩歌風格——淳樸自然、恬靜淡遠、寧靜閒適。

賞析詩歌:

四、品味詩歌的意境美。(結合作者背景資料)

【幻燈片】五斗米的故事:義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擔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聽說郡裏派了督郵(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員)來縣巡視。縣吏勸他穿戴整齊的官服去迎見督郵。陶淵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郵爲名敲詐勒索的官員,氣憤地說:“我決不能爲五斗米(指俸祿)折腰,去迎奉伺候這種鄉里小人。”當天,他就推說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喪;就這樣,只當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就掛冠解綬,辭官歸田了。後終老田園,不再出仕。

【幻燈片】東晉時代背景

東晉朝廷:政治腐敗、爭權奪利、門閥森嚴、結黨營私

官場現實: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鑽營取巧、阿諛逢迎

陶淵明 :早年: “大濟蒼生”

中年:“誤入歧途”

晚年:“歸隱田園”

明確:

潔身自好、安貧樂道

嚮往田園、淡泊名利

師明確:

他是真隱,是一種人生的選擇,是一種對“舉世皆濁”,“衆人皆醉”的厭惡。是對黑暗現實不同流合污的一種反抗,和逃避現實不一樣。

意境: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意象)結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

我們常常說文如其人,那麼你從詩中你感受到陶淵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對誤入官場的痛心悔恨,

對黑暗官場的鄙棄厭惡,

對田園生活的由衷喜愛,

擺脫官場羈絆的欣喜愉悅 。

師:有人說陶淵明棄官歸隱是一種消極避世的選擇,也有人說他的選擇是勇敢高潔的,那麼你怎麼看?

【幻燈片】教師提供專家的看法:

“在古今詩人之中,能夠直接面對人生的苦難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的,只有陶淵明。當然,他也不得不爲自己所選擇的這條道路付出了勞苦飢寒的代價。”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

陶淵明的一生表面上過得那麼平淡,但卻是一個深刻的、豪壯的悲劇。陶淵明的悲劇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是偉大的詩人和渺小的社會的矛盾,是美與醜的矛盾 。

——張銓錫《陶淵明的悲劇及其詩的思想和風格》

我的看法是:陶淵明的歸田是對污濁的現實完全絕望後所採取的一條潔身守志的道路,他選擇歸隱田園,遠離污濁官場,獨善其身,始終保持自身純潔,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無悔的選擇。因爲當時的陶淵明面對的是腐敗透頂的官場,物慾橫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時代,陶淵明一定會堅持他少年時 “大濟蒼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他是一個披星戴月的詩人,一個荷鋤自娛的士人,一個安貧樂道的文人,一個崇尚自然的農夫……因爲他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詩意的人生。

五、小結:陶淵明先生的作法不一定值得效仿,但是他點明瞭一種人生態度,引起我們的思考。這已經足夠了!對於詩歌的學習,西方有句名言:“詩歌是不可以翻譯的”,但是喬布斯的一句話卻能體現我們對於詩歌學習的態度: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g it.(跟隨自己的心,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的。)

拓展閱讀:作者簡介

人物生平

陶淵明(365—427),東晉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著名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隱逸詩人,靖節先生。後世稱他爲“百世田園之主,千古隱逸之宗”。

後世評價

陶淵明-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詩人。他被尊稱爲隱逸詩人之宗,而且開創了 田園文學這一文學潮流。他的詩文充滿了田園氣息,他的名士風範和對生活簡樸的 熱愛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文人,乃至整個中國文化都深受其影響。 陶淵明在中國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上過中學的都學過他的《桃花源記》,很多人會隨口唸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老師還會給我們講他“不爲五斗米折 腰”的故事。然而要進一步對他說些什麼,恐怕就有點困難了。一個人之所以成爲 那樣的人,總得有很多因素的影響造成。若要更進一步瞭解這位隱逸詩人,知道他 的生平、多讀他的詩文,是必不可少的。

陶淵明,字元亮。晚年時更名爲潛。諡號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就是現在的江 西九江。曾祖陶侃做過晉朝的大司馬,封長沙郡公。祖父父親都做過太守。但在陶 淵明的少年時代,家族的顯赫已經成爲歷史。有時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現危機。陶 淵明年輕時徘徊於仕與隱之間。在那個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謂 學而優則仕。然而看樣子陶淵明是不大喜歡做官的。二十九歲那年,他做過江州祭 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職”辭職不幹了。此後一直在家隱居,直到中年後迫 於生計又一度出門任職。當他在做彭澤令的時候,他因不想“束帶”去見督郵,說 了句“我豈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然後又辭官歸隱了。這一次是真正地歸 隱田園,再也沒有出來做官。

從他的事蹟可以看出他是個生性熱愛自然,不喜拘束的人。正如他《歸田園居》中 寫道: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這樣的人讓他去做官 ,每天逢場作戲官場酬酢,定是難受得很。當他真正拋棄了所謂的“功名利祿”之 後,一個無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開了。從他的詩裏,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的精神 世界邁向了另一個層次: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隨 口唸來,讓人心嚮往之。

東晉是亂世之末,又是佛教風行、崇尚名士風度的時代,因此,纔會造就出陶淵明 這樣超越世俗的田園詩人。唐以來的許多大詩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 陸游,都是非常推崇陶淵明的,在藝術創作和人生態度上也深受其影響。陶淵明的 詩文代表了關於“人的覺醒”,也就是說,人不光要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 重要。當我們再次唸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詩的時候,便感到了一 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舒展。

陶淵明出身於落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作過太守。

年幼時,家庭衰微,八歲喪父,十二歲母病逝,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裏生活。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逮欽立語)日後,他的個性、修養,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裏藏書多,給他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爲宗而黜《六經》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393),他懷着“大濟蒼生”的願望,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他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後,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作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着長江中上游,窺伺着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遊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出了深長的嘆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喪辭職回家。元興元年(402年)正月,桓玄舉兵與朝廷對抗,攻入建康,奪取東晉軍政大權。元興二年,桓玄在建康公開篡奪了帝位,改國爲楚,把安帝幽禁在潯陽。他在家鄉躬耕自資,閉戶高吟:“寢跡衡門下,邈與世相絕。顧盼莫誰知,荊扉晝常閉。“表示對桓玄稱帝之事,不屑一談。元興三年,建軍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聯合劉毅、何無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蘇鎮江)起兵討桓平叛。桓玄兵敗西走,把幽禁在潯陽的安帝帶到江陵。他離家投入劉裕幕下任鎮軍參軍。(一說陶淵明是在劉裕攻下建康後投入其幕下)。當劉裕討伐桓玄率兵東下時,他仿效田疇效忠東漢王朝喬裝馳驅的故事,喬裝私行,冒險到達建康,把桓玄挾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馳報劉裕,實現了他對篡奪者撫爭的意願。他高興極了,寫詩明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第四章)劉裕打入建康後,作風也頗有不平凡的地方,東晉王朝的政治長期以來存在“百司廢弛”的積重難返的腐化現象。經過劉裕的“以身範物”(以身作則),先以威禁(預先下威嚴的禁令)的整頓,“內外百官,皆肅然奉職,風俗頓改“。其性格、才幹、功績,頗有與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對他產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劉裕爲了剪除異己,殺害了討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無罪的王愉父子。並且憑着私情,把衆人認爲應該殺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諡任爲錄尚書事領揚州刺史這樣的重要的官職。這些黑暗現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鎮軍參軍經曲經阿曲伯》這首詩中寫道:“目倦山川異,心念山澤居”“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緊接着就辭職隱居,於義熙元年(405年)轉入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部任建威參軍。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劉敬宣上表辭職。劉敬宣離職後,他也隨着去職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紹他任彭澤縣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他嘆道:“我豈能爲五十鬥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這十三年,是他爲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最後、賦《歸去來兮辭》,表明與上層統治階級決裂,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