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隨堂練習

桃花源記》虛構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那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那裏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桃花源記隨堂練習,更多相關資訊,請訪問()。

桃花源記隨堂練習

原文回答

1.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林的?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風景優美)

3.漁人是如何進入桃花源的?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

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曲折、隱蔽、幽深)

4.漁人入山後,看到了怎樣的圖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環境優美寧靜、生活安樂幸福)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對待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6.漁人一一爲具言所聞,桃源人爲什麼“皆嘆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7.漁人是如何離開桃花源的?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暗示這個地方不存在。 增強故事曲折和傳奇色彩。

探究思考

1.課文以什麼爲線索?怎樣劃分結構?

明確: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爲線索,按照發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漁人發現桃林的經過。(開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寫漁人進入桃花源的見聞。這是全文的重點部分,作者正是藉此寄託社會理想。

第2段寫桃花源中寧靜安樂的生活環境。

第3段寫桃花源中淳樸的社會風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2.作者爲什麼開頭結尾寫得簡略,中間寫得詳細?

明確:文章的詳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達的中心來決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嚮往安定、幸福生活的願望。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所以寫得簡單。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託了怎樣的社會理想?

作者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

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樣的理想?

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但他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課文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

/作者筆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現在哪裏?

①因爲桃花源的景色動人美麗,給生活增添了一份快樂。

②因爲人們的生活有條理,自在生活的快樂。

③人們熱情好客的純樸之美。

相關閱讀:《桃花源記》重難點突破

【重難點語句】

1、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仔細分析課文內容,聯繫歷史背景來討論這個問題。

桃花源在當時的社會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於作者的心中,是作者所憧憬的理想社會的曲折反映。

2、寫南陽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是否爲“蛇足”?

“畫蛇添足”本是指做了多餘的事,反而得不償失。南陽劉子驥尋桃花源未果看似與主題無關,但分析文中對南陽劉子驥的評價,說他是“高尚士也”,可以看出他是與陶淵明有共同志趣的人。在文章結尾提及他,作者顯然是別有用意。

這不是“蛇足”,一方面它再次點明作者理想社會的追求,同時暗示這不是自己一個人獨有的追求,另一方面說明這樣的理想社會實際上並不存在,同時委婉地表達了那種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3、如何評價陶淵明的“桃花源式”的理想?

分析評價一個人的思想,應該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辨證觀點,從正反兩方面入手,當然沒有必要要求古賢超越歷史的侷限。

在當時兵荒馬亂,社會污濁,官場黑暗的社會環境中,陶淵明的這一“桃花源式”的理想,不僅表達了他自己“不爲五斗米折腰”的情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廣大人民反對戰爭,反對剝削的願望,當然這個理想在當時是不可能實現的,陶淵明歸隱山林,消極避世在今天看來也並不可取,反映了其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

【重點難點講解】

1、“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是因爲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2、漁人離開桃花源“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表示使人覺得桃花源是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3、《桃花源記》所寄寓的作者的美好理想和文章的結構特點

本文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散文名作。作者虛構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那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那裏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中人民的理想世界。作者描繪的“世外桃源”雖然是虛構的,也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在當時卻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它一方面無情地鞭撻了封建社會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另一方面大膽否定了君權制度,提出了無君無臣的理想社會。作者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曲折迴環、引人入勝的故事描繪出理想社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章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把發現、訪問、離開後再尋找桃花源的情形,貫穿起來,寫得曲折迴環,若有其事,引人入勝。

課文描繪了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表達了作者對東晉統治的強烈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無比嚮往,無情地鞭笞和批判了當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反映了人民羣衆要求擺脫剝削壓迫,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這在當時是有現實意義的。但這種理想境界只是一種小農經濟的田園生活,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不可能實現的空想。這是由作者所處的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所決定的。

文章按照漁人行蹤的順序,記敘他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條理清楚;段與段之間銜接緊密;想象豐富,用語樸素、簡煉、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