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反思

桃花源記反思1

本文原是陶淵明《桃花源》詩前的序文,大約作於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時作者57歲,隱居農村已十餘年。文中所說的桃花源似乎有實際根據,在今湖南桃源縣西南沅江之濱的桃源山腰上,有一個長約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認爲就是桃花源。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純屬虛構。

桃花源記反思

按作者的構想,桃花源跟桃花林僅一洞之隔,洞極狹,僅容一人進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發源地,長達數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盡。弄清這個背景再看故事,就會覺得頭緒很清楚。

故事頗有傳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說一類。首先是漁人入桃源的經過甚奇。漁人沿溪行而“忘路之遠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麼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樹夾岸,其中竟無一棵雜樹,這是自然生成還是人工所爲?洞口僅容一人通過,且深不可測,不知其中有何怪異,而漁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爲仙,何以飲食起居、待人接物皆與常人無異;若爲隱,何以憑一洞之隔便與塵世相去萬里?最後,這個“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漁人出洞後既已“處處志之”,何以再去找時竟茫然無所見?這樣看來,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間了!至於後來南陽劉子驥“規往”而“未果”,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個尾聲──有這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來作證,故事就更顯得亦真亦幻,傳奇色彩也就變得更濃了。

作者虛構這個故事是有寄託的。他生活在東晉末期戰亂紛乘的環境裏,中年以後他長期隱居農村,對農村的現實有更深的瞭解,對人民的願望更有了切身體會,於是構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世外桃源。在這個社會裏,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理想社會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在這篇文章裏,他既通過漁人的眼睛把這個理想的社會標本展示出來,又以漁人的復尋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這個現實世界之中。要尋找它就只能飄然高舉,《桃花源詩》最後說的“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也僅僅是意願而已,誰辦得到呢?由此看來,劉子驥之後而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讀這篇課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無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內容和寫法。

桃花源記反思2

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感覺很美,美得搖頭晃腦,佩服的五體投地;後來教《桃花源記》感到很爽,無論是通篇縱覽還是咬文嚼字,無處不感到其美美不勝收。究竟它美在何處呢?我反覆品味,歸納出以下幾點:

一、語言美,如歌

1、敘事簡約,給讀者留下更多回味的餘地。例如:漁人進入桃花源後,桃花源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要回答的內容本來應該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話三個字“具答之。”作爲回答,簡約至極。類似的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詣太守,說如此。”

2、長短句相間。課文中長句、短句交替出現,錯落有致,形成一種節奏美。例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桃花源記》讀來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美。

二、景色美,如畫

在作者筆下,由於詩人的奇特的想象,桃花源的景色美麗如畫,試看課文中的兩次景物描寫:“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潺潺的小溪流水,兩岸滿山遍野的燦爛的桃花又是何等的如畫美景。若是一對浪漫的情侶漫步其中將是何等的愜意?再看問、文中的另一幅畫面,不,我們不妨把他們看着一副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畫面由山水畫漸漸變成了風俗畫。

桃花源記反思3

本文是一篇經典名作,課時安排爲兩課時。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並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疏通課文,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掌握重點語句含義,最後再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線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這一內容。在教法上主要是採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學習,體現捆綁式評價機制,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就本節課的發言程度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熱情較高,能主動在小組中尋求幫助並能合作學習。但本課也存在不少問題,在朗讀這個環節上,指導得還不夠深入,總感覺不是那麼得心應手,時間上有些倉促。老是擔心時間不夠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學生髮言顯得膚淺,但教師的追問沒有跟上,沒有抓住學生思維的火花。這些都是我以後教學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們的小組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我採用的小組是每組四人,按成績的高低排號,一號二號課堂發言一次各得1分,三號四號學生髮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課下課時組長算好分數,交給課代表,評出兩個優勝組,那麼這兩個優勝組的每個人學生在班級考覈中各獎勵一分。畢竟教學中什麼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但學生反映還不錯,有一次我也就這個問題向學生做了一個調查,我上課問學生大家對這樣的合作學習,捆綁評價怎麼看,當時學生髮言非常踊躍,都爭着說:“能調動積極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廣益,能體現團結合作的樂趣,能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能鍛鍊反應能力……”

總之,象這樣的發言很多,竟然有個學生起來說:“老師,我覺得這樣能讓有的學生不走神了”,這個學生平時學習熱情不高,以前上課不太注意聽講,所以當時我就說:“主要是讓你不走神了吧”。學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學生可能就是爲了爲組裏多掙點分,他或許沒有考慮老師是爲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但我們要善於抓住這個契機,在後來的教學中我也在不斷完善,比如,有的學生就給我反應,說:“老師,那個XX,他回答的次數是多,但都沒有說對,這樣就不應該加分”我覺得這個建議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對學生說:“發言中明顯的錯誤,本次發言無效”。

還有比如平時分析課文遇到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需要你自己組織語言,像這個事或這個人給了你什麼樣的啓示?你怎麼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學生說,發言必須是三句以上,並且語義不重複,這樣漸漸向發言質量靠攏。現在我不光在課堂上用,平時作業也用,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就扣該組本節課的發言分數,所以其他組員有責任監督這個學生課後完成作業,起初我自己來檢查作業書寫情況,現在我開始採用組與組間互相檢查,挑毛病,這樣就促使一部分學生能更認真些。當然,這裏也存在問題,比如在前面說的那次調查中,就有一個學生髮言說:“老師,他們說的都是優點好處,但我覺得不好,他們就光想着怎麼去搶答問題了,你講的他們都沒有聽。”我說:“你觀察得太仔細了,說得太好了,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辦法,怎麼才能讓學生該安靜聽課就安靜,該活躍時就活躍。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關於合作教學的一點粗淺做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桃花源記反思4

本次《桃花源記》的教學設計,我根據單元教學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 學情制定了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並精心設計課堂的細節來突破重點難點。整個課堂設計有許多可取之處:

1、積極將新課改理念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去,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相 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體驗學習樂趣,提升語文素養。

2、運用名師的教學經驗,優化課堂結構,豐富教學內容。我將課堂流程設計爲三大板塊。辯讀文字板塊,析讀文意板塊和品讀文情板塊,這種設計理念源自於我省名師餘映潮。在課堂實施的許多重要環節如話題的設計,活動的編排、導語的鋪墊、朗讀的穿插等。有許多也是受餘映潮老師的影響。教師作爲課堂的 引領者,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語文實踐中去。

3、課堂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文言文教學特點。組織多種形式的朗讀,逐層深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積累知識,體驗情感,發現問題,這樣既活躍了課 堂,也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從長遠看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

但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雖然安排了不同層次的讀數活動,但因課堂容量大,文言文誦讀積累本 身比較枯燥,所以學生讀書的激情不夠,讀得比較被動。

2、學生對課堂上設計的辯論、訪談活動很感興趣,積極參入,但組織紀律 性不夠好。多體現在急於表達自己的見解,任意打斷別人的發言。

針對上述情況,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組織多種朗讀競賽,調動大家讀書的興致,讓 課堂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

2、注重教學細節。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表述。又提高自己組織、 管理課堂的能力,使課堂充實活躍的同時井然有序。

3、從長遠看,我要繼續向名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綜合素質。

桃花源記反思5

記》是文言文教學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學有着過分重視文言知識傳授的傾向,同時,又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使本來意蘊豐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詞、句,這顯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結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見其“言”而不見其“文”。我用充滿詩意的導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課文優美的意境,簡明地作了一句文學常識介紹後便進入了課文的學習。

一、首先,我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自行朗讀課文。

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由老師帶感情朗讀,配合優美的樂曲,一下子便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由學生仿讀,邊讀邊體會,讀中導,讀中悟,在兩遍三遍的朗讀中,學生大多對文章有了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數同學都能流暢自如並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反覆誦讀,纔是學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別是如《桃花源記》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學過程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文言文是一種知識載體,它承載着傳授知識的任務,但又絕不是惟一的任務,更不是根本任務。記得在第一次給學生上文言文課時,我就讓學生討論過爲什麼學習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務是讓學生接受古代文化的薰陶漸染,提高人文素養。這樣面對一篇文章,如果肢解開來讀,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韻味,所以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整體中去解讀語言,真正實現學生與古人的對話,學到活的知識而不是孤立的字詞。於是第二個環節就是弄懂文意。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文言文閱讀可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我大膽地刪節了過去串講這一環節,完全讓學生藉助註釋來讀課文,若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拿到課堂上大家共同討論解決。實踐證明,有了前面品讀的基礎,學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文意串講這個問題的。

三、教學過程品味佳句。

如果說前面的讀是在爲品做準備,那麼真正的品就在學生對文章優美佳句的欣賞上,要求學生仔細品味自認爲文中寫得好的語句。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自行找出自己喜愛的地方,然後說明喜愛的原因。這既是一種對課文的理解,又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文章的寫作順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祕,桃源人對外界的戒備,及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學生都找到關鍵句子理解回答,學生深深體會到了那種簡潔、典雅的古代散文魅力所在。

桃花源記反思6

在拓展遷移的環節我讓學生暢談現在美好的生活,但由於講課剩下的時間已經很短,只讓一個學生來回答,這裏缺少過渡語,“我們已經過上了桃源般和平寧靜幸福美滿的生活,”8、由於課堂時間後半節課比較緊張,學生配合又不是很好,複習鞏固的環節丟掉了,這也是本節課最大的失誤!

桃花源記反思7

爲了實踐“嘗試教學”和“小組合作”在語文課堂的運用,我開了一節《桃花源記》的公開課。在開課前,我認真學習了有關“嘗試教學”和“小組合作”的基本理論,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積極與率先嚐試教學的同仁討論課堂的設計和教學環節的安排;在上課的過程中,時時注意貫徹、落實教學設計的內容。現將課後反思總結如下:

1、學生是可以在語文學習中嘗試學習的

在上課之前,我精心設計了學生的預習作業,並給了學生較長的時間預習,不僅個人預習,還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預習。效果在課堂上的體現就是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都有話說,也能提出質量較高的小組討論的問題。所以說,只要在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嘗試教學是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落實的。

2、教師是可以再語文教學中嘗試教學的

在上課前,其實有較多的顧慮:學生預習不全面、學生看文章不完整、學生不能按照教學環節的設計思考問題等等,但是這些都在我精心備課設計教學環節,抓住學生課堂上的反應積極應變下迎刃而解了。所以,教師要想在課堂上落實嘗試教學,其實是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方方面面都想到,並且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隨時可能產生的課堂生成資源。只要厚積,就能在課堂上薄發,進而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雖然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一些遺憾:比如課堂時間的掌控不準,教學內容的深度不夠等等,但是這些並不會阻止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落實嘗試教學的實踐。我會繼續在今後的教學中將嘗試教學運用其中,爭取早日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

桃花源記反思8

《桃花源記》爲傳世佳作。我非常喜歡作者描繪的如真似幻的美好社會。對於這篇古文學習,我認爲朗讀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道理的。那麼這篇課文究竟能給同學們哪些知識和能力呢?我認爲,通過對課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學習:一、繼續鞏固同學們課外通過查資料預習的方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對文章的總體感知能力。通過反覆朗讀,感知課文大意。結合課文註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通過對作者及寫作背景的瞭解,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這時能發現問題,那就是學有所獲的表現。三、對古文知識點的識與記。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學習文言文,必須進行一定數量的文言知識的積累。而這篇課文的文言知識點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古今異義詞;其二,一詞多義;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現突出,要在翻譯時根據意譯的方式適當補出來。我認爲通過對全文的背誦,是對文言知點識記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學我的設想是以學生朗讀與自學爲主,教師點拔爲輔。在教學中我先帶着學生疏通文中的字詞句,再把桃花源記的美景與文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探討本文的思想內容和主旨。這節課上有大多數學生能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對本文比較感興趣。只有一些後進生還不能進入狀態。還有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裕。如果學生能主動就課文思想內容作更進一步地探討,結合現實社會進行反思,那就錦上添花了。

桃花源記反思9

《桃花源記》是一篇經典文言文,如何能讓學生既能理解文章的意思,又不至於沖淡文言文的韻味?教學本文前,根據學校“三環六步”教改新思路,認真專研了教材,瞭解學情,但教學效果總覺得不夠滿意。在教完後我做了一些反思。

一、變過去全文翻譯爲半文半白

我在準備《桃花源記》時,摒棄那種全文翻譯的老套路,另闢蹊徑,半文言半翻譯的形式。過去是對重點語段、重點句子做重點翻譯,我反其道而行之,對重點語段進行保留,讓學生在品讀中來領悟句子的含義。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文言文教學重點應落實,該記住的一定讓學生多讀多記,輔之必要的練習。在考試未改革前,學生能得高分纔是唯一。

二、變過去客觀翻譯爲主觀敘述。

爲了進一步激發其同學們學習興趣,我讓學生以漁人身份來敘述發現桃花源的過程,在敘述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個人理解適當增加內容,如“我”在發現桃林是心裏怎麼想的?“我”在看見村莊時心裏又是怎麼想的?我出了桃花源後又是出於什麼心裏去告訴太守這件事的?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學生的熱情還是比較高漲的,對人物心理揣摩也較到位。

三、重點句子重品味輕翻譯

對於文章的重點句子,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段文字是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具體描述,對於這類句子不能只帶領學生們翻譯一下就好了,關鍵是透過文字讓同學們明白到陶淵明理想社會的模樣。爲此設計讓同學們仔細品讀本段文字,通過字詞想象這個村莊的特點、它的環境、氣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的表情,精神狀態等。同時爲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又結合陶淵明的生平及個性特點,補充在《桃花源詩》中的有關詩句,加深理解。

我在教學中,儘量做到以學生爲中心。儘量從他們的切身感受出發,儘量讓他們把每一個想法,每一次表達說清楚,說透徹,如很多學生都提到“其中往來種作”,“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看到一幅安寧、和平的畫面,這些都是同學經過想象得到的,如果不做細緻品讀,我們如何能想到呢?或許這正是文言的魅力所在,言有盡而意無窮。我在教學中還有不足之處,在以後的工作中還的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的能力。

桃花源記反思10

一、選課匆忙、不慎重:

《桃花源記》爲傳統名篇,平時教學至少需要兩個課時,備課時並沒有細細的去感覺時間的長短,雖然課堂環節壓縮了一些,課堂流程也自以爲緊湊。但文言文教學要求實實在在,基本的教學內容是必須要完成的。

二、聯想、想象的環節沒有補充出來。

曾經聽過一節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琅琅美讀、巧妙設問所引發的對作品難點的輕鬆理解、學生精彩紛呈的發言、“一一爲具言所聞”的內容想象、“豁然開朗、無人問津、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詞語積累,亮點迭出,聽課老師和評課領導反映挺好,那節課是在進行了第一課時的教學:處理字詞、疏通文意,這是枯燥的環節,卻是最基礎的鋪墊。沒有第一課時的平淡與紮實,就沒有第二課時的從容與創新;沒有平時教學的訓練有素,就沒有聽開課時的'瀟灑與亮麗;所以第二節課處理得侷促吃力,沒有平時的從容與輕鬆,因該引起學生更多精彩回答得地方,例如“皆嘆惋”,嘆惋什麼?““一一爲具言所聞”所聞的內容是什麼?等環節也沒有啓發起來,上完這節課有無限感慨。

三、創新與穩重:

當別人稱讚你穩重時,或者說,當穩重成爲你的風格時,當驚醒:你也許已經老了,是否銳氣不再,靈感不再,創新不再了?應該回放你的課堂——語言是否羅嗦?環節是否拖拉?節奏是否緩慢?設計是否陳舊?切不可盲目自大,止步不前。課上了不少,好象從來沒有這樣沉重過,甚至有些惶恐不安了:人到中年,沒有老教師的境界與胸懷,好象也失去了年輕時的激情與創意。

四、課比天大:

反思此課的全過程:匆忙備課,沒有試講,沒有說課,好象胸有成竹。靜心感覺自己的內心,其實是一種輕視,一種無所謂,不參賽,不評比,上課小菜一碟。其實,課堂是一臺戲,講課是一種藝術,無論觀衆多少,無論舞臺大小,都應該精心對待,精雕細刻,以求完美。不可欺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課有缺失,會有難言的不爽與懊惱!

桃花源記反思11

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感覺很美,美得搖頭晃腦,佩服的五體投地;教《桃花源記》感到很爽,無論是通篇縱覽還是咬文嚼字,無處不感到其美美不勝收。

語言美

1、長短句相間。課文中長句、短句交替出現,錯落有致,形成一種節奏美。例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桃花源記》讀來琅琅上口,富有音樂的律律美。

景色美

課文中的兩處景物描寫:“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畫面由山水畫漸漸變成了風俗畫。

人文美

桃花源作爲一個理想世界充滿了人文之美。在這個理想世界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們過着自由、快樂、祥和、安寧的生活。“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完全是一箇中國的烏托邦。這兒的人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對漁人所言世人之不幸給予了極大的同情“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

結構美

1、層層設疑,引人入勝。桃花源如夢似幻,飄渺若無,若幻似真,撲朔迷離,充滿神祕色彩;

2、結構自然,脈絡清晰。按照漁人的發現桃花源——進入桃花源——訪問桃花源——離開桃花源——重訪桃花源的行蹤爲線索。

也只有像陶淵明這樣厭惡官場生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志趣高潔的隱士才能寫出這麼美的文章來,再學這篇文章時一定要結合背景資料和陶的精神品質。

桃花源記反思12

《桃花源記》爲傳世佳作,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所作。對於這篇古文學習,我認爲朗讀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有道理的。那麼這篇課文究竟能給同學們哪些知識和能力呢?我認爲,通過對課文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學習:

一、繼續鞏固同學們課外通過查資料預習的方式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對文章的總體感知能力。通過反覆朗讀,感知課文大意。結合課文註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通過對作者及寫作背景的瞭解,對課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這時能發現問題,那就是學有所獲的表現。

三、對古文知識點的識與記。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學習文言文,必須進行一定數量的文言知識的積累。

而這篇課文的文言知識點又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古今異義詞;其二,一詞多義;其三,文言句式中的省略句式,在本文表現突出,要在翻譯時根據意譯的方式適當補出來。我認爲通過對全文的背誦,是對文言知識點識記的最好方法。

本文的教學我的設想是以學生誦讀教學爲主,教師點拔爲輔,“學、問、講、練、創”爲教學理論支撐。在教學中我先帶着學生疏通文中的字詞句,再借助幻燈片把桃花源記的美景與文字結合起來,並聯系今天的和平、安定生活,引導學生去探討本文的思想內容和主旨,最終達到背誦的目的。這節課上有大多數學生能積極投入到教學中,對本文比較感興趣。只有一些後進生還不能進入狀態;還有給學生朗讀的時間不夠充裕。

如果能引導學生主動就課文思想內容作更進一步地探討,結合現實社會進行反思,那就錦上添花了。

桃花源記反思13

教學《桃花源記》一文共耗時4課時,前2課時用於新授,解讀文本,領會文章主旨;後2課時用於拓展延伸,印發《桃花源詩》、《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文字資料及相關譯文(爲降低難度),進一步瞭解陶淵明其人其事其文。資料發給學生預習,要求解決生字詞,並把幾篇文章中能表現陶淵明的性格特徵的語句劃出來,形成自己的最初的思想。並結合《桃花源記》一文,再次走進人物內心,解讀人物形象。前3課時按預設沒什麼“雜音”。

這是第4課時前的休息時間,一些同學針對上節課我的“詩意的語言,失意的人生”這句話在交流心得,我含笑表示嘉許,這時學生A走過來,神祕地對我說:“老師,我發現了一些東西,要不要說出來?”我問:“有關什麼,課文還是班級?”“課文。”“說來聽聽。”“陶淵明將主人公設計成漁人是有用意的,大有用意。”他拖腔拉調。我呆了呆,心想,這篇課文已上過好幾次,爲何主人公是漁人而非獵人或其他身份這我倒是真沒想過。“你能說出個道嗎?”可這時上課鈴響,學生追着我:“老師,你看我還講嗎?”遲疑了片刻,我迅速反應,“講吧,盡情講。”

於是,我簡單交代本節課內容,請學生A暢言發現:

生A:漁人即愚人。(驚人發現)理由如下:

1.入而復出。

連年戰亂,社會腐朽黑暗,民不聊生,而世外桃源的生活如此美好,寧靜、平和、富足。這樣的境界,可遇而不可求,就連“高尚士”劉子驥也“欣然規往”,別說凡夫俗子那肯定求之不得,可漁人卻“停數日,辭去”。“辭”是主動要求離去,而且態度堅決,實在是個“愚人”。(有些同學點頭表贊同,我也暗暗叫好)

2.去而作志。

漁人既然要走那就走吧,可他“得船,扶向路,處處志之”,竟然到處留記號。他的目的當然是爲了以後再來。可“世外桃源”是作者期待的一種理想境界,豈是你一個漁人想走就走想來就來的?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當然是愚蠢的。因此作者給他設計了一個“迷,不得路”的結局。(幾個學生乾脆仰視生A,我忍不住點頭)

3.言而無信。

做人應當以誠信爲本,村中人對他很真誠,設宴擺席,熱情款待,除了臨別前希望他“不爲外人道”別無他求,想必漁人當時也信誓旦旦,可他一出桃花源,立即“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帶一班人馬“尋向所志”。這種出爾反爾的行爲,也是愚人所爲。(羣情激動,誰說弟子不如師,“教學相長”啊)

頭頭是道的分析博得滿堂喝彩。我從來沒發現的東西,學生居然發現了,而且這個發現無疑是正確的。我不得不佩服。我毫不吝嗇地表示了我的欣賞:“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你是我的老師!我向你學習。”臺下學生大笑。

我又引導學生結合手邊資料,順生A的思路,具體的分析了陶淵明設計“漁人”做主人公與作者的生活、性格、思想分不開,他寫此文的目的:不僅在於對沒有壓迫剝削、人人安居樂業、彼此和睦相處的社會理想的嚮往,而且直接通過對“漁人”的含蓄委婉而又無情嘲笑表達作者對不守信用、出爾反爾、甚至有趨炎附勢之嫌的市井小人的強烈諷刺和批判。

再次表揚了生A獨到的思想和精彩的發言後,我便想把課堂教學內容往我設計的方向拉,卻發現學生竊竊私語,意猶未竟,“難道你們還有高見?”生B很聰明地激將:“老師,你不是常教我們要‘於無疑處生疑’嗎,我可不可以有另類的疑問?”看來我的課是上不成了,索性就不上了。難得他們對一篇課文如此熱心。“歡迎啊,我洗耳恭聽。”

生B馬上接:“老師,文章裏說桃花源人‘爲避秦時亂’‘來此絕境’已有五百年,那怎麼會‘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這不是明顯有漏洞嗎?”一片附和聲起。

生C不待邀請便大聲說:“還有,還有。”我請他說下去,“漁人與桃花源人怎麼交流?相隔五百年,難道語言沒有發展嗎?溝通沒影響嗎?”“也是啊。”又一片附和聲。

生D不甘示弱:“桃花源人與世隔絕五百年,怎麼繁衍生息?近親結婚是不利於種族生存的。”“對啊,對啊,不能近親結婚,他們的種族怎麼延續?”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向不靈光的他們怎麼一下子開竅了。)一時間,教室裏鬧哄哄的。

“老師,老師,我們的發現對不對,精彩嗎?”

此刻,班級同學情緒很激動,都爲自己的獨到的發現感到驕傲。我分明聽到了花開的聲音。這正是我期待已久的啊,我應該高興,應該熱情洋溢地表示我的欣喜與讚賞。可是今天,我卻失語了。鼓勵他們不迷信權威、質疑文本是我一向的做法,學生正是深得我的精髓啊,可我卻一點準備都沒有!我不知道怎麼引導他們。我想把“球”踢給學生,但我知道,一番脣槍舌劍後,他們還是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總要我引領他們找尋答案。以前我常常在尊重他們的同時,辨僞存真。可今天,我根本無法給他們一個確切的交代。這一刻,我覺得我很對不起我的學生。是我沒有深入文本,以致沒能及時“解惑”。我只得尷尬的先肯定了他們的懷疑精神,也肯定了他們提出的問題是有價值的,隨後表示道歉:更詳細的解釋有待進一步討論。

講臺雖三尺,舞臺卻很大,想要在這個舞臺上有長久的生命力,只有把每節課作爲起點,在忙碌中充實自我,在充實中提升自我。只要我把今天作爲明天的準備,不但能聽到自己成長的聲音,也能引領學生,聽到學生的思想之花怒放的聲音。我想,那也是學生期待的。

桃花源記反思14

《桃花源記》一文已教了N次了,每次教時,都有不同的感受.這次重新再教,我又有了新的體驗,新有感悟:

1、應該是一條曲折的小溪。教第一段時,課文對於發現桃花林這段景物描寫較多,也比較細緻,摻合着溪流,有小船,有兩岸,有桃花林,最後發現洞口.這個過程要如何再現,才更有說服力?

於是,我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把發現桃花源這個過程中的景物,畫出來!一聽說語文課可以畫畫,久違了的學生,興致被調得老高。你一言我一語:這是兩岸,這是桃花林。這是小船,船不要畫出來,只要畫船盪漾開去的水圈,就能證明說是有小船,上次老師教我們深山藏古寺就是這樣畫的??最後,由美術功底較好的燕南同學上臺一展畫技:平整的兩岸,整齊的桃花林,小船在溪的中間,一位漁人在划槳??

當包含我在內的所有人沉浸在這幅圖畫的構思中時超勁同學代表另一部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小河不應是平行的整齊劃一的,而應是曲線的,由小到大,彎曲而來,從美術的角度講,更富有直觀感,更富有曲線美

是啊,我恍然大悟,彎曲的小河才更有說服力。

2、結合語境理解翻譯。文本第四段中的“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翻譯。“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對於這句話,很多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朝代更替的順序,先有漢朝,纔有魏晉,桃花源的人不知道有漢朝和魏晉,很正常,但他們之間構不成遞進關係啊!課堂一度停留。這句翻譯是不是錯了啊!

其實,學生的這個發現,作爲老師,如果沒有認真思考,也會走入這樣的死衚衕的。我讓學生思考之後,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桃花源的人,來想這個問題,這不會錯了!學生三五個討論起來,才理解到:按我們現在的角度,是錯的。但是按桃花源人的角度來看,他們不知道漢朝,不知道魏晉。這當中漢朝離他們近,魏晉離他們遠。而我們學生,我們的理解剛好相反。魏晉離我們近,而漢朝離我們遠。理解了這一點,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3、應該是時間順序。《桃花源記》進行課堂小結時,關於這篇課文的順序,稍有波瀾,討論有致,分析有理,可謂恰到好處:我提問學生,本文的順序,蘇璇香同學立即反映:時間、空間、邏輯等三種順序。但是本文是什麼順序呢?璇香同學認爲是“空間順序”?

旁邊的劉釗同學站起來說:“時間順序”!“理由呢”我順勢追問,劉釗同學理由充分:

本文是按“發現桃花林”(第1段)--“進入桃花林”(第2段)“做客桃花源”(第3段)“離開桃花源”(第4段)),“再尋桃花林”(5段)的順序來寫,所以是時間順序。

那什麼樣的寫法順序纔是空間順序呢?空間順序一般有這些特徵:從遠到近,從小到大,由物及人等較爲明顯的空間概念. 完全正確,我心裏只有折服。

桃花源記反思15

這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讀起來依然不應該有多大困難,。但不管怎麼說,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須放在首位,怎樣讓學生在感受文章語言美意境美的同時又能識記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還是使用一貫用的方法:多讀。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也常聽說熟能生巧。文章讀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來了,試想,一個同學文章都讀的不通順,想讓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於是我抓住早讀課時間,讓同學充分預習,反覆的讀,先把課文讀通順,然後找到自己感覺優美的句子,再反覆讀,能成誦最好。

在製作教學課件時,在疏通課文文意環節,沒有采用串講的方式,因爲我發現串講的效果不大好,班級除了幾個好學生能認真聽講記筆記,其他的同學堅持不了幾分鐘,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因爲串講確實比較枯燥乏味,一節課講下來,老師講的口乾舌燥,學生聽的昏昏欲睡,一節課基本就是填鴨式,效果甚微。採取的辦法就是一小節一小節疏通文意。先把這一小節的重點字學生劃出,因爲理解文言句意時,關鍵字詞非常重要,關鍵字詞解決了,這個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後我再讓同學根據註釋,同桌或前後桌分組討論,實在討論不出來的字詞先放那兒,然後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老師再加以指導。這樣,他們的積極性比較高,而且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甚至是成績很差的同學都能回答對問題,因爲好多詞意註釋上都有,只要他們“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來。即便是如此,我在講到文句優美的地方,還是放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反覆讀,我覺得這個很有必要。當然在使用課件時,由於放的幻燈片比較早,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組織歸納的熱情。

第二課時,時間充足,課堂層次明晰,學生讀的多,自己也能展開多,因爲很多文言字詞,在已學過的多篇文言文中反覆出現過,幫助學生找規律,讓他們學會“舉一反三”非常重要,這樣可以增強他們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中抓住這些有利條件進行教學,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時,學生配合的比較好。文章的寫作順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祕,桃源人對外界的戒備,及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學生都找到關鍵句子理解回答,這點讓我感到比較欣慰。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把課件的細節做好,在平時的教學中,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也要鍛鍊自己的心裏素質,同時還要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