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的詩詞賞析

李白是我國曆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生於公元701年,卒於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縣附近),《蜀道難》賞析。先祖流寓中亞。他誕生於中亞碎葉(今獨聯體境內的托克馬克,唐時屬安西都護府),5歲時隨父遷居綿陽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他在少年時期即“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好遊俠。25歲時,抱着“四方之志”,出川東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歷覽了無數名山大川,結識了不少文人志士,體察到社會各方面的情況,產生了“安黎元,濟蒼生”的崇高理想,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42歲時,才被人推薦,奉召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雖對他恩禮有加,但只不過希望他充當一個御用文人而已。加之他個性傲岸不羈,常受到權貴的排斥、詆譭,理想仍無法實現,於是上疏“乞歸”。3年的官場生涯,使他對上層統治集團的荒淫腐朽和現實政治的黑暗有了清醒的認識,對他以後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李白的思想中結合了儒家的政治理想,道家的憤世嫉俗和遊俠思想中反抗強暴、扶危濟困的精神。他創作的詩歌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黑暗現實的憤恨和對封建權貴的蔑視,以及對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追求,讀後感《《蜀道難》賞析》。

《蜀道難》的詩詞賞析

《蜀道難》是李白的代表作,也是我國文學寶庫中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的不朽傑作。《蜀道難》本爲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李白此詩是對傳統題材的再發揮。此詩的主題思想衆說紛紜,見解不一,我認爲它與政治現實還是有一定聯繫的。詩歌創作於天寶初年,即李白第一次入長安的時候,當時表面繁榮的唐朝隱伏和醞釀着衰敗、變亂的危機。藩鎮割據,懷覬覦之心者,非徒安史。詩末抒發的感慨,當是針對時局而發,寄寓着詩人的隱憂,詩歌藉助神話傳說和民諺,馳騁豐富奇特的想像,運用誇張手法,近乎完美地描寫出蜀道的奇和險。唐代殷頁圃藪聳“可謂奇之又奇,自騷人以後,鮮有此體調”。相傳賀知章讀罷《蜀道難》,“稱讚者數四,號爲‘謫仙’”。

這是一首讓古今文人拍案稱奇的詩章。

詩歌開篇即憑空起勢,驟響徹天。詩人把三個嘆詞相疊,兩個形容詞各帶一個語氣詞並列,另用一個比喻,來突出蜀道之難,詩句氣勢磅礴,使讀者在心目中對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着按由秦入蜀的路線(長安—太白山—峨眉山—青泥嶺—劍閣—成都),具體寫蜀道之難。

先寫蜀道開闢之難。詩歌誇張地說自蜀開國四萬八千年以來,一直“不與秦塞通人煙”,後來五丁力士拽蛇導致地崩山摧身死才促成了蜀道的修建。這個悲壯的.神話故事爲蜀道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間接地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次寫蜀道旅途之難。以“六龍回日”的神話和想像,用黃鶴飛不過、猿猱愁攀援來反襯,用悲鳥、子規作烘托,極寫山的高峻奇險;以“衝波逆折”“飛湍瀑流”的直接描寫,用“崖轉石萬壑雷”的誇張手法,極寫水的湍急兇險。

繼寫蜀道人事之難。劍閣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歷史上不乏據險作亂的先例,詩人懷着對國事的擔憂、對人民的關切之情,警告當局要吸取歷史教訓,防止地方軍閥據險作亂,殘害人民。

文末的結語寫蜀道之難導致的結果。行人望蜀興嘆,徒喚奈何,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人以鬼神莫測的筆法,縱橫馳騁,時間上從四萬八千年之前的混沌初開至戰國而至中唐;空間上從長安跨越數座大山而至成都,從上可摩天的山巔到激流回旋奔騰的深壑;其他,從行人至鳥獸,從神話傳說至當今世道……騰挪跌宕,驚心動魄,把蜀道之難渲染得淋漓盡致。

本詩爲樂府詩,形式自由,每句字數從三言至十一言,參差錯落,且三次換韻,非常適合表達大自然的奇觀和詩人熱情奔放的思想感情。詩歌融神話、傳說、諺語與景觀、人事、心理於一爐,想像豐富奇特,誇張新穎獨到,虛實結合,情景交融。“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句,前、中、後出現三次,反覆詠歎,內容逐次加深,產生了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全詩從形式到內容,充分體現了詩歌的浪漫主義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