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讀了《老人與海》,我便被主人公樂觀,勇敢與執着的硬漢形象所深深吸引。下面是關於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的內容,歡迎閱讀!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卻不能被打敗。”

——題記

一位以捕魚爲生的老人,竟然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一條魚!憑藉他永不言敗的信念在第八十五天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

漫長的兩天兩夜,老人與大魚艱難地對峙。大魚不緊不慢地在水底無聲地對抗着,年邁的老人被折磨得疲憊不堪。第三天,大魚開始耗不住了,它憤怒地跳躍着,撞擊着,打着轉兒。老人將要與它一決高低了,面對這條比小船還長兩英尺的巨魚,極度疲勞而困頓的他頑強的刺死了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剛制服大魚的老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鯊魚就又趕來襲擊。更要命的是,這些鯊魚打退一批又來一批。與鯊魚的搏鬥中,老人丟了魚叉,連自制的魚叉也折斷了,而鯊魚的進攻,卻絲毫沒有減退,一次又一次,一批又一批,最後鯊魚竟成羣結隊地來了。手無寸鐵的老人沒有保住他的大魚,十多磅的大魚只剩下一堆骨架。

老人失敗了。但沒有人認爲他是失敗的,大家對他只有欽佩與敬仰,他用非凡的意志和勇氣告訴人們:人不是天生就要被打敗的!只要信心、信念在,勇氣、力量在,就永遠不會被打敗!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見識過“富貴”的人,領悟了人對於災難的承受力。即便從家財萬貫、百畝良田到窮困潦倒、食不果腹,也難以令“富貴”在艱難面前停下。到後來,他的親人一個個逝去,最終只剩下他與老黃牛,也不曾對不幸埋怨過什麼。如果說,這樣一個故事可以我們明白“承受”,那麼《老人與海》則可以讓我們戰勝!

老人與海,本就是渺小與龐大的對比,然而老人卻從未怕過、怨過、恨過。瞧過“魯濱遜”機智的人,都明白孤獨的可怕,獨自一人應對生存的艱難。而將一切更爲殘忍的遭遇放在一個老人身上的時候,其映射出的感受便不言而喻了。他航海八十多天,一無所獲,看着豐收的同伴,聽聞他們的譏笑,卻毫不在意。沒錯,他是樂觀的,這樂觀不僅僅在於以後可能產生的“收穫”,而是他對蒼天、對浩海、對星空的不懼。是的,“擁有”在他眼裏不那麼重要,他所追求的就是搏鬥,無論對方是大馬林魚還是鯊魚,無論是手抽筋還是幾天幾夜的煎熬,他所需要的就是搏鬥。以此來證明自己,不畏年老、不畏磨難、不畏天地給予的一切創傷。

海明威是個很厲害的人,他將人們對苦難的應對方式描寫的淋漓盡致。但人終究有一顆柔軟的內心,在遇到苦難時,人們會想起自己最想見的人,會突然有很多想對對方說的話。然而,當週圍空無一物的時候,也就無所謂了,想想也罷、說說也好,只要不服老,不認輸,也就沒什麼幹不成的。

老人象徵着柔弱、無力、滄桑。而比他小船還長的大馬林魚自然是天賜的幸運,它一直潛在水裏,老人不知道它有多大,它什麼時候會浮上來,它是否會逃跑?而將它抓住又能得到什麼?在這一切未知的前提下,他緊緊抓着魚竿,拼命的祈禱,想讓這大魚跳起來,跳起來它就死了,又祈禱它千萬別下潛,下潛它就跑了。更可惡的'是,該死的雙手隨時會抽筋,之前堅持了一次,如果抽筋還來,那老人只有割斷魚線了。

最終,老人經過了幾天的奮戰,拖着疲憊的身軀把它抓住了。那條大馬林魚比他的船還長,老人只得將它跟船綁在一起,想着回去以後的巨大收穫。“好事兒不能說出來,說出來就不會實現了。”這位暮年老者,攜着疲憊的身軀和隨時會抽筋的雙手,又遭遇到鯊魚。同時也證明了“禍不單行”,鯊魚不是一條,更不是兩條,是一羣!奄奄一息的大馬林魚狂搖着尾巴,它敗給了老人卻不肯敗給鯊魚,直到大馬林魚被啃掉半巨身軀,依舊在殘喘着。老人拼了命地保護他的獵物,先是用魚叉,魚叉斷了換刀子,刀子不好使換棍子,最後換成舵柄,舵柄斷了就舵柄的把手扎鯊魚。直到最後,老人累倒在船上,仍舊帶着那副巨大的魚骨回去了。

老人告訴人們一個事實,沒有不可戰勝的!所有人都曾在困難下退縮,因爲他們不知道“大馬林魚”有多長,不知道“大馬林魚”還可能救他的命,更不知道,只有“大馬林魚”才能發掘自己的潛力,才能無謂的告訴自己,能戰勝的不僅僅是“大馬林魚”,即使是“鯊魚”甚至是更大的,再大些的都可以!

雖然老人老了,手容易抽筋,容易感到疲憊,沒有多大的力氣,但他卻總夢到獅子……

名著《老人與海》讀後感

今年國慶,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我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必須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說描述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我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下。之後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羣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下,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當我讀到“老漁夫想:那裏離海岸實在是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十分佩服這位老漁夫,因爲他這時已經打到了一些魚,但他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標前進。再看看我們,平時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都叫苦連天。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就應像這位老人一樣胸懷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標。

當我讀到“大馬林魚開始快速地圍着小漁船遊動,將纜繩纏繞到了桅杆上,老人右手高舉着鋼叉,在它躍出水面的一瞬間,竭盡全力地向它的心臟擲去,一聲哀鳴結束了大魚的生命,它靜靜地浮在水面上……”時,我的心也像一塊大石頭落了地。我十分欽佩老人那種毫不畏懼、堅持不懈的精神,雖然明白對手實力很強,但他沒有絲毫退縮,而是迎難而上。正因爲有了這種精神,老漁夫才獲得了這場生死較量的勝利。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習老漁夫的精神,做事情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成功。

在讀到大魚的血腥味被一羣鯊魚嗅到了,爭相游來搶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劍魚的嘴等一切能夠用來攻擊的武器自衛,並最終趕走了這羣鯊魚。但大魚的肉已經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還風趣地批評自我的左手“該工作的時候卻在休息”的時候,我也被老人樂觀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就應以樂觀的態度來對待,不能斤斤計較。

最後,小說以一個少年看到老漁夫在度量足有十八英尺長的大馬林魚,再次描述了這條魚的巨大,說明老漁夫所克服的困難之大,非比尋常。

小說歌頌了老漁夫不畏艱險努力奮鬥的精神,我們也就應像他那樣,不能滿足於現狀,就應用心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懈,遇到困難要迎難而上,決不能半途而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