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有感(精選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紅樓夢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紅樓夢有感1

《紅樓夢》據考究,最初出現時間大約是十八世紀五十年代,當時還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的。即使價格昂貴讀者仍爭相購閱,那時書名還不叫《紅樓夢》,而叫《石頭記》,只有八十回。抄本流傳了三四十年後,1971年出現了名爲《紅樓夢》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即傳閱至今的《紅樓夢》。

雖然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流傳已久,並被一代代讀者廣泛閱讀,接受。然而,仔細研讀起來,我們就會發現《紅樓夢》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情節上有許多不銜接,思想上有許多不統一,藝術上也頗有高低之別……

拿語言藝術來說,前八十回明顯高出後四十回許多。一方面,《紅樓夢》中大部分詩詞歌句以及醒目的名言警句都出現在前八十回。如第一回的“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以及“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孝順兒孫誰見了?”;第二回的“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第三回對王熙鳳,黛玉,寶玉的體態描寫;第四十五回黛玉仿《春江花月夜》所作的《秋窗風雨夕》;第七十八回寶玉寫的《芙蓉女兒誄》。然而,在後四十回卻很少看到語言上的突出與閃光之處。雖然可以用情節發展使然來解釋,但仍不能掩飾後四十回與前八十回在語言創作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我個人而言,前八十回的語言更加流暢且“口語化”,後四十回雖然也表現出極力使語言往“口語”上靠,但卻使得語言顯得十分僵硬。

就人物來說,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差異,這反過來使得情節上的不連貫更加凸顯出來。

拿“賈政”來說,其對寶玉的態度前後差距甚大。在前八十回中,賈政對寶玉可謂是冷漠甚或是厭惡,純屬雞蛋裏挑骨頭,沒事找事。如第十七回中,寶玉大觀園中題對額,雖然寶玉題的詞都很好,賈政對他卻十分輕蔑並時而恐嚇,雖然含有“謙遜”之意,更多的卻是對寶玉的厭惡。後四十回,賈政對寶玉的態度明顯好轉,就同平常的父子一樣相處。顯然,從人物形象上可以看出《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在情節上是不銜接的。

在思想上,《紅樓夢》前後一百二十回也是曲折的,僵硬的。按前八十回的創作思想來安排,後四十回的情節應該是:賈府在遭受一系列的打擊後最終沒落,而不是柳暗花明,不是“沐皇恩,延世澤”。另一方面,前八十回對封建社會正統倫理道德的批判比後四十回多得多。所以可以看出《紅樓夢》創作思想在前後一百二十回上是不一致的。

……

如此種種,可見仔細比較起來,《紅樓夢》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是有差異與差距的。

其實早就有學者發現了諸此種種差異。胡適先生早於1921就年宣佈了他的研究結論:曹雪芹創作了《紅樓夢》前八十回,高鶚續寫了後四十回。

但讀者們早已適應了百二十回的《紅樓夢》,而不是八十回的《石頭記》,因爲一百二十回的《紅樓夢》已經成爲了一個完整的“社會存在”,沒有人能在把它切割開來了!

讀紅樓夢有感2

中國古代文學鉅著恰似一條源遠流長的長河,而四大名著是河中璀璨奪目的四顆珍珠。被譽爲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無疑是最絢爛的一顆。

的確,細膩的文筆,悽美的故事,優美的語段,使多少人沉迷在“煙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金陵十二釵》,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全文以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爲主線,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榮辱爲暗線。

《紅樓夢》一書包羅萬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也有人稱《紅樓夢》內蘊含着一個時代的歷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書。全書結構十分新穎,開篇用了五個回目,以神話故事掩去內容的實質,使整部小說按着以假寓真的結構鋪陳發展。在《紅樓夢》中,除卻著名金陵十二釵,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個,這衆多人物中,人物如“過江之鯽”,個個色彩鮮明,生氣勃勃,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即便在同一個人物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其中我最癡迷的人物莫過於王熙鳳了,她爲人八面玲瓏,慣會見風使舵,阿諛奉承,最令人癡迷的是她那潑辣的性格,衆人皆喚她“鳳辣子”,作者把她的潑辣體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最讓我爲之嘆息的人物便是薛寶釵了,她性子溫柔,教養得體,是大家閨秀的典範,她也絕對的“聽話”,即使她明白賈寶玉對她並無意,但她也聽從了賈母的安排,嫁給了寶玉,且別無二心。即便是寶玉出家,也沒有離開賈府。

讓人唏噓的角色是黛玉,她母親早逝,她也是個體弱多病的主,即使與寶玉互相喜歡,但也因寄人籬下,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嫁,最後鬱鬱而終。寶玉與寶釵大婚之日,黛玉便逝世了,在無人問津的角落,孤零零的離開了。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悽美愛情使人淚目,也體現出封建社會的陰暗。

《紅樓夢》一書,揭露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發展趨勢,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古典小說巔峯之作。

又名《石頭記》,出自來自於清代的曹雪芹之手,全書共一百二十回。或許是曹公一生大起大落的經歷,使得《紅樓夢》一書充滿悲情。

這部書具有極高的文學藝術價值,是讀者們加強文學藝術修養的珍貴讀物。這部作品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爲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以賈府的大觀園爲主要舞臺,描繪了賈府中父子、兄弟、妻妾、主僕之間錯綜複雜的糾葛和衝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真實再現當時的生活。書中所描寫的雖然是些日常瑣事,卻將很多重大事件以及封建家族由盛而衰的過程巧妙地與之融合在一起,並創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的人物。如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貴族公子賈寶玉,嫺靜穩重的薛寶釵等等,爲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賈寶玉,一個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自幼生活在溫柔富貴鄉之中,但他卻沒有普通富家公子的傲氣,此生卻不愛“江山”只愛“美人”。他那古怪的性情,似好又似壞。他視名利如糞土,有着文人的脫灑與個性,卻不願走“學而優則仕”仕途,因此始終離不開世俗的牽絆。他與黛玉相愛,卻在戀愛中背離了封建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二人悲慘的結局。

林黛玉,因爲自幼喪母,家道中落,更是命運坎坷,寄居於榮國府,是賈母的外孫女。不僅體弱多病,而且多愁善感,自尊心極強,性格也很孤傲,她是一朵斐然獨放的蓮花,最後竟因心愛之人與他人成婚而病榻而死。她雖才華橫溢,但封建社會卻阻了她才華的施展,竟讓她這好文采隨棺而去。依稀的記得黛玉往日的一笑一顰,傾國傾城;宛如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動人心絃。

王熙鳳(鳳姐),一個從最初的無限風光到最後的吐血而亡,她的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她作爲賈府的一把手,爲人卻尖酸毒辣。當初她百般算計,借丫鬟秋桐和大觀園衆多丫鬟之口——借刀殺人,將賈璉私自娶進門的尤二姐置於死地。而現如今,鳳姐因銀錢不周,我無法爲賈母操辦風光喪事而被衆人嫌棄、責罵,最後心懷怨恨吐血而亡。

薛寶釵,一個出生在“豐年如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家族,她自幼從孃胎裏帶來一種熱毒,藥石無解,幸得一個癩頭和尚相送的一個藥方,又送了一個,刻着“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金鎖,才得以根治這個病。她爲人着實讓人摸不透。她看似單純無害,卻是一個頗有心機的人。從那“金玉良緣”的開始,註定了她與寶玉的命運。寶釵不像黛玉那樣,只知道哭,他的秉性與鳳姐有些相像——都是善於迎合賈母的心意的人,但她卻不和鳳姐一樣刁鑽潑辣。因此,她的性子也就是大觀園中衆姐妹最奇怪的了。

讀完《紅樓夢》之後,我爲故事中的種種悲劇而痛心,因爲這些悲劇不僅僅是性格的悲劇,愛情的悲劇,更是一個社會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

讀紅樓夢有感4

《紅樓夢》是大家耳能熟詳的著作。我記得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是除了作文書外的第一本課外書,雖然裏面有很多我不認識的字,但是我還是如飢似渴的連夜看完了整本書。

隔天姐姐問我:“《紅樓夢》好看嗎?”

“恩恩。”我忙點頭,還接着說:“就是覺得林黛玉有點可憐,賈寶玉有點傻,薛寶釵有點壞……”懵懵懂懂的我說出了我心中所想,其實心裏也是有點心酸的。

到了初中的時候,我又買了一本,比之前的厚一點,當我再次讀完時,我除了之前的心酸,還有了一點怨恨作者爲什麼要把《紅樓夢》的結局寫得這般悲慘,這與《紅樓夢》之前的生氣、繁榮的景象一點都不符合。

初中,是憤青的時候,那時候看完《紅樓夢》就很生氣,爲什麼呢,因爲林黛玉只懂得掉眼淚,還沒事出去葬花;賈寶玉就是一個紈絝子弟,雖然有些經綸;薛寶釵也是一樣,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的人,心裏這麼壞……永遠的永遠讓我很是氣憤,討厭他們,和同學時不時討論並損他們幾句。

高中,可能是自己懂得了更多的知識,累計了一定的分析能了,當初信誓旦旦不看《紅樓夢》的我買了完整加厚版,細細地品讀,慢慢的琢磨,有意無意的揣摩,翻看讓我對《紅樓夢》裏的所有人都產生了憐惜之情。

林黛玉有着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而我似乎知道了一些她的苦衷。她從小父母雙亡,又是寄人籬下,她的世界裏她是孤獨的,爲了保護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言語來築造堅固的保護層。葬花是我記憶最深的片段,她曾低吟:“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連着凋零的花瓣,她也要把心事長眠於地下,讓無盡的思念凝聚在自己晶瑩的淚珠中。她浪漫,才氣縱橫和冰冷的結局催人淚下。她太美,上天都在嫉妒,於是最後她化爲一片浮雲,留櫻花之驚魂。

賈寶玉,跟林黛玉以身相許的賈寶玉,其實他並沒有準確的性格,他任性,風流,多愁善感,又有一點小孩子氣。雖然我不喜,但他銜玉而生,肌骨如凝脂,面似桃花,他曾兩次夢遊仙境,目睹仙界妖嬈華麗,鑑金陵十二釵之命運,卻懵懵懂懂,似傻似呆。他生活在紙醉金迷中,模糊而多變,撲朔迷離。

最後的最後,他也是迷迷糊糊。

薛寶釵,她大氣而聰穎,就像百合一樣高雅,不經意又會流露出絲絲智慧……她是我最讓我糾結的人物,我敬佩她所有,不管是什麼,因爲她在爭取,但我也討厭她,討厭她爲什麼憑空插足已以身相許的林黛玉和賈寶玉兩人之間,大概所有的“第三者”都是討人厭的吧,所以不談她也罷。

《紅樓夢》所有的所有,最後是一個朝代從繁榮昌盛到衰敗落魄的見證,她終究是十二釵的一個夢,隨後借鑑一句總結,那就是:詩社風花雪月,瀟瀟灑灑歲月如一夢;劉姥姥嬉笑無忌,粗糙浮躁俗樂如一夢;大觀園紅香綠玉,清泉瀉露浮華如一夢;賈府流水落花春去也,曲終人散結局如一夢……

讀紅樓夢有感5

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

翻開這部厚重的《紅樓夢》,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寶黛之間的戚轉哀婉的愛情,還是賈府從榮到衰的過程,更是整個封建社會慢慢衰亡的歷程。

不同的人看這部著作總有不同的想法,對於裏面的每個人物也都有着褒貶不一的看法,沒有哪個人是完美的,是毫無缺陷的,正是這樣,才顯得人物更加的豐滿,整部作品也更加的真實。我曾討厭過黛玉的脆弱和敏感,遇到什麼事情總是先落淚,她錙銖必較,她對於寶釵有着嫉妒,她嫉妒她的八面玲瓏,嫉妒她與寶玉的“金玉之說”。但我同樣也發現黛玉身上與他人不同的地方,當其他人都勸寶玉用功讀書專心仕途時,只有黛玉理解寶玉,認爲那是世俗的累贅;當寶玉捱打時,每個人雖體現出對他的關切,但唯有黛玉是真真的關切着他這個人,而並非其他人所帶有着對於地位,對於對自身的考量。黛玉寄人籬下的生活也是造成她小心翼翼,敏感脆弱的原因,在這個充滿利益的賈府中,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爲她考慮的呢,即使有着賈母的疼愛,但是到了關鍵時刻,賈母心中也只有她的孫子,最終造成了寶黛二人間的悽慘結局。

要說這《紅樓夢》寶黛二人的愛情,就不得不提寶釵。作爲賈母心中最合適的孫媳婦人選,寶釵無疑是優秀的,她既會講話,也待人大方,她有着封建女子所要求的端莊,顧家。她會勸寶玉用功學習,她也會打點生意,幫助自己的母親管家,但她終究是封建社會制度的受害者,對於婚姻她完全沒有自主權,明明知道寶黛相戀,卻也最終嫁給寶玉爲妻,促成了三個人的愛情悲劇。

一部紅樓,看盡人間情事,所有的無可奈何唯有一爭纔能有出路。

讀紅樓夢有感6

開篇自鴻蒙,這一紅樓情綿長;開到荼蘼了,這一大夢空悲切。追隨那通靈頑石,我讀這一部失意事,嘆這韶光十里,散的太潦草。

一嘆容華富貴好,可憐宮闈掃。元春爲賈府帶來了無數聖恩,在傳聞中,她是那個正月初一日誕生的富貴女子,生就福瑞,祥氣縈繞。後來得入聖眼,一旨青雲。不過一次省親,賈府便斥巨資爲她修築大觀園,可謂羨煞旁人。

可有誰人知,大觀園內詠菊賦海棠,她只能在深宮空待明月眠,故里迢迢,音容難面。她一人的寂寞許是成全了賈府的興盛,可從來天命無常。容華來時鳳棲梧桐,一朝春去紅顏薄命。便是整個賈府,也只剩個虛架子,散得太輕易。

思故里,思明月,宮闈深深,梨花寂寞,春色容易晚。富貴由天,生死無常,誰料得恩寵幾時長?繁禮束縛了舊時女子,世俗葬送了多少韶華,莫羨宮牆,只羨天倫百姓家。

二嘆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二小姐迎春素來膽怯,觀之可親卻總招來嘲弄。她步步遷就,原想求得一夕安穩。然而她既沒有詠絮才,也稱不上停機德,在一衆姐妹中,實在是太過普通。凡事只求周圍人收手就好,不敢計較。

可惜這安穩從不是遷就能換來的,她步步退後,反把一席之地拱手讓人,硬是看着忠心護主的司棋離去,硬是看着累金鳳被下人去換錢,甚至不敢多說一句,哪怕不是挽留而是求情。後來更是被無能的父親送給了中山狼,忍受萬般虐待,她只能日日以淚洗面,原也是花柳質的賈府小姐,竟落得這般下場。

迎就春光韶華,迎就春風十里,她沒迎來她的春天,她迎不來她的順遂。原來熱鬧不屬於她,慘痛全交付與她。

三嘆英氣俊眉眼,此去遠經年。探春原該是大觀園的玫瑰,才氣一身,爽利乾脆,是姑娘們中的佼佼者。顧盼間,眉眼神采飛,見之即忘俗;落筆處,不爲凡瑣勞,堪得勝春華。身世未得束縛姑娘的遠見,她的心間裝着另一番天地,可惜那是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苦將姑娘強派作蛾眉,殊未屑。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姑娘,在舊社會實屬難得。可惜當年的燈謎一語成讖,探春成了那隻斷線的風箏,被風吹向遠方,遠到杳無音訊。

生如夏花,不同凡塵,或許上天也有幾分嫉恨。枉然精明志,敗於末世運。千里與東風,但願飛雲不易散,此夢遙遙終爲真。此去經年,莫負良辰,莫負花期,多保重,勿惦念。

四嘆侯門繡戶女,獨臥青燈旁。旁人說,惜春“身量尚小,形容未足”,有關四丫頭的筆墨也委實少寡。在爲數不多的情節裏,小惜春待人冷漠,年紀尚小,口齒卻傷人得很。後來三位姐姐的命運太過可憐,小惜春便棄了塵心,絞了頭髮,循入空門。看破虛華,棄了便是,落得乾淨。從此山海映星辰,與青燈古佛做伴。

緇衣一身,改了昔年妝,勘破三春景不去,何必對此費思量。莫如空門循身去,淨手焚香拂舊塵。俗世苦,悲歡忘,便只作一場南柯夢。

畫樑落香塵,浮華容易空,奼紫嫣紅枉鮮妍,開到荼蘼花事了。山中雪寂寞,林中玉空埋,原應嘆息春歸早。紅樓夢,又是誰的夢。

讀紅樓夢有感7

這是一本具有傳奇色彩的小說,從它一被創作,就註定了它日後不平凡的地位.

原本可能是以喜劇結尾,但事與願違,曹雪芹在未完本之前就不幸去世.但是這樣一本奇書怎會因此完結?於是後人續寫,也就有了現在的紅樓夢,只不過,圓滿的結局卻變成了家破人亡的慘劇...

書中涉及的人物情感,花鳥魚蟲,每一樣都是惟妙惟肖.在文中出現的東西,也因爲這本書的發揚光大,漸漸的在生活中出現.文中有着賈府衆人的愛恨情仇,也不乏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的批判.如同讀過這本書的其他人一樣,我讀完之後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不是因爲書中的造化弄人,也不是因爲時境變遷,而是因爲最終賈寶玉的發奮刻苦考取了功名,卻跟着僧道二人遠去的豁達

賈寶玉的刻苦努力讓我深受啓發,原本一個玩世不恭的家族少爺,終究因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也許我們大多數人就是缺少了這份面對逆境的堅強.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可能現在爲時尚早,但我們卻可能因此受益匪淺.

讀紅樓夢有感8

能幹,精明,漂亮的王熙鳳一直是大觀園裏的焦點人物,每一起重大的事件都少不了她的影蹤,她是賈家最後一個管家,但同時也是一個最大的貪污犯。

可以這樣說,王熙鳳的第一次貪污是從送葬秦氏在鐵檻寺開始的。

讀紅樓夢有感9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看着這模樣竟有些東府裏蓉大奶奶的品性”,這是我對你的初識,你剛現身,便給我留了一個美好如夢中初晨的身影,讓人想要去追尋,再細細察看幾遍書中原文,我卻不免將書掩上輕嘆一聲。

甄英蓮,真應憐,是該憐你命運多舛,一生坎坷,還是應憐你菱花空對,萬雪岑岑?我想,最該憐的,還是你生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社會罷。

朝爲父母掌中寶,夕爲販子腳前貨。你經了多年的漂泊輾轉,終遇得一良人,遇得一個將真心託付於你的馮淵,是你的命運有望了嗎?孰料柺子又將你賣與他家,孰料薜蟠會打死馮淵?許多的文人學者說你陷入富貴溫柔鄉,便轉眼忘卻有情人,應該在那時便去殉情而亡。

可我知道,那不是你。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他們沒有歷過捱打捱罵如家常便飯的苦日子,沒有歷過三天五天無衣取暖的顛沛流離,沒有歷過兩面三刀的人心晦澀,又怎會知你呢?或許你所想求的,僅是日子從此安穩,你累了,只想找一個地方棲息永居,可以暫時讓你身上的傷痛有所舒緩……

書門中出,可笑的是你只能自己偷空學詩,你是侍妾,是丫鬟,是那不值得問一問冷暖飢寒的貨物。你恐懼衆人的言語,恐懼寶釵的'言語,可這一次,你是如此的勇敢。你同黛玉學詩,甚至學到“默默的回來,越性連房也不入,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着地下摳土”的程度了,連曹公都要說起你對詩的癡迷啊,“呆香菱學詩”這可不就是你?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你是憶起自己的無依了嗎?抑或是憶起自己的波折了嗎?你的人生爲什麼如這詩中的月般,不使永團圓呢?你才華如此,何以累及你到嫁給薛蟠這樣的人呢?是賈雨村聽信葫蘆僧而亂判葫蘆案,還是當時賈史王薛同氣連枝,勢力龐大,而甄家早已被燒成了瓦礫場,再無輝煌?是馮淵命薄而薛蟠強勢,還是那柺子喪盡天良,人道盡失?……

這些,終歸於封建王朝統轄下人命的鄙薄。細細想來,倘若你沒有這番容顏呢?是會被斷了手足乞討還是會烙上熊皮賣藝呢?由是觀之,可怕的不是你父親好友的置之不理,不是薛蟠的暴虐無度,不是這番那番的人情世故,正如“悲哀的不是狼吃阿毛,而是封建社會吃祥林嫂”。

你似乎就此塵埃落定,身世安穩下來,可這一切卻如夢般被一場暴風雨狂擊而碎,再尋不得。世上之痛苦,不在於一生痛苦,而在於得到幸福後再盡數剝回。你忍受着夏金桂的潑辣無賴,忍受着寶蟾的挑弄耍計,忍受着你一心一意侍奉的夫君薛蟠的毒打。薛蟠那些棒棍相加,是相當於多少尖刃細細剮在心上?

你不敢反抗,不敢回駁,因爲那是封建制度下鐵一樣的枷鎖,早已緊緊枷住你的手腳,動彈不得。那,爲什麼不像夏金桂一樣呢?雖然做得惡人,可卻能保全身家性命,不必如此被蹂躪踐踏。只因爲你身處異鄉,沒有後盾,薛姨媽護你,是怕傳出去失體面;寶釵護你,是念着你這些年爲奴爲婢的情意,衆人都暗含心機,你只能在其中委曲求全,半分遷就。

高鶚筆下,你是幸運的,你終於修得正果,成爲正夫人,可事實果真如此嗎?多年積怨,心中鬱結,偏又又生了副靈空的性子,身體怎能扛得住呢?宅門落敗,萬事俱廢,你叫人拿何來維續你那虛弱的身體,高雅的外表呢?薛蟠之性,風流無恥,昨日鳳今日雞,這種事情豈不常見?

“致使香魂返故鄉”這是你的結局,有人覺得這是悲劇,可我卻不覺,赤裸裸來自當乾乾淨淨去,你是蓮,是水中芙蓉,你不願沾染世俗的半分心機,那便化作一縷香魂,魂歸故鄉罷。或許這樣,你才得以選擇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夫婿罷。

嘆香菱,嘆你命運悲;夢紅樓,轉眼皆消散。

願這世間女子,不必再經香菱一般的命運,能承歡膝下,與父母笑臉相迎,能自在地沐浴在春日媚光中,映着幾樹青蔥,笑靨如花。

讀紅樓夢有感10

在暑假裏,我讀了一些書,有《再被狐狸騙一次》、《時代廣場的蟋蟀》、《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其中,《紅樓夢》

我比較喜歡。

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字夢阮,號雪芹,清代小說家。他花了十年終於創作出《紅樓夢》這本鉅著。這本書以封建社會賈府的

興衰爲重要線索,描寫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主要寫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故事。

書中有賈寶玉的待人單純,林黛玉的憂鬱,薛寶釵的大方,王熙鳳的心狠手辣。總之,文中人物很多,但都有不同的性格。這讓《紅樓夢》變得很有趣。

劉姥姥遊大觀園是《紅樓夢》的著名片段,也是書中一個重要情節。此時,正是賈府最興旺的時候,劉姥姥像小丑一樣逗得大家不禁哈哈

笑。同時,劉姥姥也十分幽默,關於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歇後語有很多。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眼花繚亂,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劉姥姥進大觀園——滿載而歸等。

文中林黛玉一開始十分嫉妒薛寶釵,但後來便慢慢開始敬佩薛寶釵。因爲有一次,林黛玉說錯了話,被薛寶釵私下“教訓”了一頓,這“教訓”反而讓林黛玉覺得薛寶釵厚道有德。在林黛玉生病比較嚴重的時候,連門都不能出,只能在屋子裏養病,薛寶釵竟然來看了她,林黛玉便對薛寶釵很感激。從這一點,我感受到了林黛玉心地純潔無暇和薛寶釵很會爲人處世。

《紅樓夢》真是一本好書,有時間我還會再去品讀。

讀紅樓夢有感11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在一抹斜陽中,風靜靜吹散了地面上的落花,你款款微笑,淺淺低吟着。是你,林黛玉,你的葬花、癡戀讓我深深震撼。

紅樓,恰似一場夢。黛玉卻用短短的一支筆在這一頁紙上寫出了一個人生,其上有花朵,映射出黛玉的悽美愛情,其上有淚花,哭出黛玉的悲慘人生。

黛玉和寶玉的愛情大概是從合讀《西廂記》時開始萌芽的。他們的愛情在這喧囂、富貴的賈府裏顯得多麼純潔、令人嚮往,但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子裏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xie一顧,使她在當時社會中顯得如此特立獨行,卓爾不羣。

衆人皆講你性格太傲,看不起一切。可我認爲你對男子的厭惡,不畏衆人言語,你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都是你獨特的標誌。你就如一朵潔傲獨放的木蘭,始終執着自己的那份清純,仍如碧玉那般盈澈。所以你對寶玉的愛太過於細膩、深切,但你的身世和處境卻讓你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意。

世俗皆知你是賈母的外孫女,即使你帶着富貴的光環,但也改變不了你寄人籬下的事實。這也註定了你多愁善感的性格,孤苦無依的命運。還記《葬花詞》中:“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兩人愛情因葬花升溫,也因葬花破碎。黛玉錯疑寶玉,悲痛欲絕,以一詞《葬花吟》發泄內心的壓抑。與其說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造成了她的悲劇,不如說是黑暗愚昧的封建扼殺了她與寶玉的愛情。

封建社會的黑暗,造就黛玉一生的悲愴。在命運面前,黛玉選擇了最不可挽回的方式,爲生命演繹最悲愴的美麗。在安排面前黛玉以一種抗拒的姿態,在她身心俱疾的大觀園裏,不可挽回的隕落。你的病逝,寶玉的無奈,只剩一隻名叫八哥的鸚鵡靜靜地凝望着。

但是細細想來,對於黛玉而言,死亡也許是一種解脫,也許愛情在短暫的瞬間是美麗的,浪漫的。但一切就如落花絢爛一時,終罷成了封建社會的陪葬品。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紅樓,終究是一場讓人懷念與嚮往的夢:猶記朵朵桃花落地時,那最悲愴的美麗……

讀紅樓夢有感12

我想大家都知道《紅樓夢》這本書吧?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本書描寫了一個封建大家族從興旺走向衰落的故事,表現了封建社會的無情。

書中,賈府是一個充滿着榮華富貴的“富貴溫柔鄉”,大觀園裏風景如畫,奢華富貴,無處不顯示賈府的華麗。

在這華麗的背後,並不是每個人都生活的幸福美好,很多人物都有着令人心酸的故事。黛玉就是其中的一個。看過《紅樓夢》的人,都還記得黛玉葬花的場景吧?美麗的黛玉看着隨風飄落的花瓣,感嘆自己悲苦的命運: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些詩句不僅是嘆息花兒的凋零,更讓我們哀傷黛玉的痛苦人生。從表面上看,黛玉的生活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她才情高雅,心怡聰慧,但是她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整天看着別人的臉色行事,內心苦不堪言,自己美好的願望不能得以實現,最終抑鬱而亡。

書中像黛玉這樣的女孩有很多,像惜春、熙鳳、湘雲、可卿、妙玉……她們個個聰慧、美麗,才情出衆,但卻都不能夠逃脫封建社會的壓迫,一個個或亡、或散,都難以逃脫悲苦的命運。正如黛玉詩中所說: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豔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看到這裏,我不禁爲書中衆多美麗女子的命運感慨萬分。同時,我也慶幸自己生活在這美好的社會。我們每天在學校認真地學習,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華。在現代社會中,許許多多的女孩子爲自己的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郭晶晶、趙倩、陳慧佳……在奧運會上舒展自己美麗的身姿,爲祖國贏得了榮譽。而在封建社會多少聰明美麗的女子都被湮沒。我們一定要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爲國爭光!

讀紅樓夢有感13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柔中帶剛的男子賈寶玉,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爲婚,更爲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讀紅樓夢有感14

我,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籍,有幽默無比的《淘氣包馬小跳》;有讓我笑口常開的《笨狼的故事》; 有寫出了女孩心聲的《賈梅日記全傳》;還有情節感人的《紅樓夢》。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樓夢》。

《紅樓夢》這本名著很感人,別看我年紀小,纔讀了一遍一至十回,我還真懂得了不少,也時常掉眼淚。我覺得,當時的社會很奢侈,賈府的賈母很有權勢,說話很有分量,賈府上下全都聽她的。但她特別疼愛賈寶玉,把他當作心肝寶貝。也許因爲是賈府上上下下都是姑娘,只有賈政(賈府的老爺)和賈寶玉兩個男人吧。

賈寶玉有一個表妹叫林黛玉,她很愛哭,但很有才華,做詩、畫畫樣樣精通。她和賈寶玉很談得來,經常一起玩耍,兩小無猜。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樣樣精通的小女孩,愛好很廣泛,讀書、畫畫,彈琵琶、辦小報&hllip;&hllip;。呵呵,好像跟林黛玉有些相似,我也很愛哭,而且,哭起來沒完沒了。不過,這些應該改正,現代的孩子要堅強些,不要那麼多愁善感。我覺得,林黛玉在我心裏是《紅樓夢》裏最喜歡的人物,也是最感人的人物!

自從我看了《紅樓夢》以後懂得了許多道理,我很佩服曹雪芹,他可以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把裏面的人物寫得那麼栩栩如生,好像就站在我面前。我要向他學習,練好作文基本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日記六年級日記

讀紅樓夢有感15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此書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線索,闡述了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榮辱,向我們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

本書中的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這不禁引起了我的一些感想。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坎坷。自從兩地生孤物木,致使香魂返故鄉。”林黛玉,她本是絳珠仙草,爲報神英灌溉之恩下臨凡界,甘願留盡一生之淚。她不僅有情有義,更是位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才女。她有着男女平等的思想觀念,生在封建時代,註定了她香消玉殞的結局。倘若她生活在如今,這個自由平等的社會,她不但會成爲一位令人景仰的女詩人,更能擁有一段完美的愛情。

賈寶玉,生在封建時代,卻有着非封建的思想觀念,他認爲男女應該平等,但出生於一個封建家庭的他,註定了不能主控自己的婚姻,註定了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由於家族的束縛,最後失去了所愛的人,最終他看破了世間的紛紛擾擾,遁入空門。哎!如果賈寶玉能出身在如今這個科技發達、思想開明的世界,他應該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能與林妹妹有個美滿的結局。

知書達禮、秀外慧中的薛寶釵。她贊同寶玉走官場道路,甚至爲賈寶玉鋪好了一切要走的路,以保證賈寶玉仕途暢通。但可惜的是機關算盡,最後落個獨守空幃的下場。想那薛寶釵擁有過人的交際能力,只要自己想得到的,她都會傾盡全力來達到目的。如此一個美貌兼智慧於一身的人若是生在二十一世紀,不用依賴別人,就能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令人啼笑皆非的劉姥姥,令人憐惜的迎春、探春、惜春、元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她們都爲《紅樓夢》增添了魅力,讓故事情節更加精彩,令讀者多一份遐想。

《紅樓夢》真是部能激起人們內心世界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