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知識點全梳理參考

高考文言文基礎知識複習

《赤壁賦》知識點全梳理參考

一、 知識點梳理

1、文體知識

賦,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漢賦分爲騷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

賦的特點:

①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爲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

②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③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④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赤壁賦》即是一篇文賦。

2、作家作品: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3、課文解讀《赤壁賦》

第1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爲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綜合練習題

(一)給加點字注音

壬戌( , ) 舉酒屬客( ) 一葦( ) 窈( )窕( ) 馮( )虛御( )風 扣舷( ) 桂棹( ) 溯( ) 嫠( )婦 嫋嫋( ) 不絕如縷( ) 愀然( ) 潛蛟( , ) 和之( ) 挾( ) 山川相繆( ) 舳艫( , ) 旌旗( )釃酒( ) 橫槊( ) 漁樵( ) 江渚( ) 麋鹿( ) 匏尊( ) 蜉蝣( , ) 粟( ) 須臾( ) 愀然( ) 枕藉( ) 洗盞( ) 更酌( ) 餚核( ) 杯盤狼籍(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2、杯盤狼籍

(三)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七月既望

2、舉酒屬客

3、徘徊於斗牛之間

4、縱一葦之所如

5、凌萬頃之茫然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7、桂棹兮蘭槳

8、擊空明兮溯流光

9、倚歌而和之

10、其聲嗚嗚然

11、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12、蘇子愀然

13、正襟危坐

14、山川相繆

15、方其破荊州

16、下江陵

17、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18、固一世之雄也

19、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20、舉匏樽以相屬

21、哀吾生之須臾

22、知不可乎驟得

24、盈虛者如彼,

23、託遺響於悲風

25、而卒莫消長也

26、相與枕藉乎舟中

(四)詞類活用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4、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5、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6、侶魚蝦而友麋鹿

(五)翻譯下列句子,注意畫線處的譯法

1.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3.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4.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

5.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6.而今安在哉?

7、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8、.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A——蘇軾

壬戌之秋,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水波不興。 ,誦明月之詩, 。少焉, ,徘徊於斗牛之間。 ,水光接天。 ,凌萬頃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扣舷而歌之。 :“桂棹兮蘭槳, 。渺渺兮予懷, 。”客有吹洞簫者, 。其聲嗚嗚然, ,如泣如訴, ,不絕如縷。 ,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 :“何爲其然也?” :“‘月明星稀,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東望武昌, ,鬱乎蒼蒼, ?方其破荊州, ,順流而東也, ,旌旗蔽空, ,橫槊賦詩, ,而今安在哉? ,侶魚蝦而友麋鹿。 ,舉匏樽以相屬。 ,渺滄海之一粟。 ,羨長江之無窮。 ,抱明月而長終。 ,託遺響於悲風。”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而未嘗往也; ,而卒莫消長也。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且夫天地之間, 。苟非吾之所有, 。惟江上之清風, ,耳得之而爲聲, ,取之無禁,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

客喜而笑, 。餚核既盡, 。相與枕藉乎舟中, 。

赤壁賦 B——蘇軾

,七月既望, 。清風徐來, 。舉酒屬客, ,歌窈窕之章。 ,月出於東山之上, 。白露橫江, 。縱一葦之所如,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

於是飲酒樂甚, 。歌曰:“ ,擊空明兮溯流光。 ,望美人兮天一方。” ,倚歌而和之。 ,如怨如慕, ,餘音嫋嫋, 。舞幽壑之潛蛟, 。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客曰:“‘ ,烏鵲南飛’, ?西望夏口, ,山川相繆,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下江陵, ,舳艫千里, ,釃酒臨江, ,固一世之雄也,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駕一葉之扁舟, 。寄蜉蝣於天地, 。哀吾生之須臾, 。挾飛仙以遨遊, 。知不可乎驟得, 。”

蘇子曰:“ ?逝者如斯, ;盈虛者如彼,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而又何羨乎! ,物各有主。 ,雖一毫而莫取。 ,與山間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洗盞更酌。 ,杯盤狼籍。 ,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

知識點梳理

1、文體知識

賦,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漢賦分爲騷體賦、漢大賦和抒情小賦。

賦的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爲主,句式錯落有致並追求駢偶;

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

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四:內容上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赤壁賦》即是一篇文賦。

2、作家作品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3、課文解讀《赤壁賦》

第1段,寫夜遊赤壁的情景。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

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後,轉悲爲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開頭,極寫遊賞之樂,而至於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綜合練習題

(一)給加點字注音(答案略)

壬戌( , ) 舉酒屬客( ) 一葦( ) 窈( )窕( ) 馮( )虛御( )風 扣舷( ) 桂棹( ) 溯( ) 嫠( )婦 嫋嫋( ) 不絕如縷( ) 愀然( ) 潛蛟( , ) 和之( ) 挾( ) 山川相繆( ) 舳艫( , ) 旌旗( ) 釃酒( ) 橫槊( ) 漁樵( ) 江渚( ) 麋鹿( ) 匏尊( ) 蜉蝣( , ) 粟( ) 須臾( ) 愀然( ) 枕藉( ) 洗盞( ) 更酌( , ) 餚核( ) 杯盤狼籍(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通“憑”,乘

2、杯盤狼籍 也寫作“狼藉”

(三)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1、七月既望 農曆十五

2、舉酒屬客 這裏指勸人喝酒

3、徘徊於斗牛之間 移動

4、縱一葦之所如 縱:任憑;如:往。

5、凌萬頃之茫然 越過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駕馭

7、桂棹兮蘭槳 一種划船工具,形似槳

8、擊空明兮溯流光 逆流而上

9、倚歌而和之 依循;唱和

10、其聲嗚嗚然 …… 的聲音

11、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形容聲音婉轉悠長;縷:細絲

12、蘇子愀然 容色改變的樣子

13、正襟危坐 危:正

14、山川相繆 繚繞,盤繞

15、方其破荊州 當

16、下江陵 攻下

17、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斟酒

18、固一世之雄也 本來

19、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江中的小舟

20、舉匏樽以相屬 酒杯;勸酒

21、哀吾生之須臾 時間短暫

22、知不可乎驟得 數得;屢次得到

2 3、託遺響於悲風 餘音,指簫聲

24、盈虛者如彼, 滿;缺

25、而卒莫消長也 最終

26、相與枕藉乎舟中 (互相)枕着墊着

(四)詞類活用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使動;使……起舞,使……哭泣。

2.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名詞作狀語,向南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4、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形容—動,攻破;名—狀,向東行進

5、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名詞作動詞,打漁砍柴

6、侶魚蝦而友麋鹿 意動用法,把……作爲伴侶,把……作爲朋友

(五)翻譯下列句子,注意畫線處的譯法

1.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後置句)

蘇軾和客人在赤壁山下泛舟遊覽

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後置句)

任憑小船飄去,越過那茫茫的江面

3.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定語後置句)

有吹洞簫的賓客,依照着歌曲的聲調和節拍同聲唱和節拍

4.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賓語前置句)

蘇軾容色改變的樣子,整理衣襟端坐,詢問客人說:“曲調爲什麼這樣悲涼呢?”

5.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介賓短語後置句)

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麼?

6.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句)

而現在在哪裏呢?

7、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判斷句)

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8、.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介賓短語後置句)

在小船中,互相枕着墊着睡着了,不知道東方的天空已經演出白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