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讀後感15篇

《邊城》讀後感15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 《邊城》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邊城》讀後感15篇

《邊城》讀後感1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細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着書中人物的變化發展起起伏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裏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裏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着翠翠,但哥哥爲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伕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着,等着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着人生,詩意地演繹着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着不完美。她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愛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而現在誰會放棄自己的愛情呢?在當今這個社會誰主動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完美的愛情都是我們想要追尋的。在《邊城》中儺送爲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親情固然重要,但爲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鬱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儺送是因爲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遠行,也不知道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於替自己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後來在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說明後,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爲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後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後在一起了嗎?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看過《邊城》,讓我對世間完美的愛情又一次產生了懷疑,對人性多了一份瞭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應該去爭取,爭取了,得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邊城就是這麼一出健康純潔,而又瀰漫有淡淡哀愁和濃濃詩意的愛情悲劇和人性的悲劇

人嚮往的是什麼?

一片樹林、一片大地、一個藍天,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一座小屋、一個村莊、一個城鎮……一個步伐、一輛自行車、一輛轎車……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在進步還是在退化?人手所創造的不知道得否滿足於他們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當你貧乏的時候,追求的是財富;當你動盪的時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這個時代,繁華的城鎮裏高樓拔地而起、街道上車水馬龍、行色匆匆的人們在忙碌中建設着社會的發展。這景象本應符合人類的追求,但經歷過農村生活的城鎮人們卻開始嚮往農村的環境。這似乎有點矛盾,從落後的農村到發展的城鎮,從發展的城鎮又到落後的農村。

《邊城》讀後感2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纔是永恆。

——題記

猶記一場鳳凰瀟然夢,一本書,一場偶遇,一段不澀不黏不哭不甜的癡戀。

雨零碎地下,在茶峒,還記得那划龍舟鳧水捉鴨子的他,矯健的身手,英俊的外表,因爲捉鴨子成績斐然故心中不勝歡喜。而在橋上苦等爺爺的才15歲的小姑娘翠翠心中卻焦急害怕。她生於30年代,在風日裏長養着,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着她且教育着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這是她與儺送的初遇。

或許是夢吧。翠翠那麼美好,像是一個玻璃球,那麼易碎。爺爺的離開讓翠翠明白責任與堅持。她就那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等待着儺送的回來,撐着她那船在江上飄着一縷夢。故事就此結束。翠翠等到儺送沒有?那時他們是否仍然相愛?他們該多大?是否儺送會和翠翠在一起不分開呢?爲什麼沈從文要讓翠翠這樣苦等下去,不能讓他們有個美好的結局?

太多太多的疑問我想知道,爲什麼便草草收尾呢?或許人生是真實的,不可能十全十美,儺送的大哥天保遇難,作爲親兄弟怎能不爲之悲傷難過?我想沈從文用無言的筆觸告訴我們,愛要留在最美好的時候,真愛是永恆的,儺送一定會回來。而翠翠,始終也要長大,在面對生活時更加堅強,也懂得自己對儺送的一份愛,一份永恆的真愛。她在江上支起一枝蒿,日復一日地等,等的不只是儺送,也是一個無法回去的,曾經的美好,像一個夢境。

我始終相信我能遇見翠翠,翠翠活在我們這個世界。我想看她淺顰輕笑,或喜或愁。可能在湘西,在茶峒,在渡口。她會擺渡我走向過去,穿越歷史的厚度,看時光過隙間那斑駁的老渡船,悠悠流淌的江水,和那在歲月跌宕中憔悴的容顏。那條渡船撐十幾年,人來人往,天地人生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撐到我們白頭,掉牙,腰腿不利索,抑或是魂歸離恨天云云。也許只爲一個執念,一段往昔,一片雲霞,一往情深。

可是,時間這塊布,裹挾着翠翠和儺送消失在湘西,一去不回頭。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那濃麗色彩的鳳凰古城,清清淺淺的江水,溼潤的草木氣息,都被歲月掩埋。他們的愛情像是我們路過的風景,一直在逡巡,卻沒有人爲他們而聽。

我,找不到。

雨在下,視野裏有濃有淡。濃的是水邊的青石,綠色的青苔佈滿全身;淡的是若有若無的遠山,以及山腳下的江水。生活或許回不到過去,湘西人民的生活已被現代化這隻大手攪亂,成一鍋粥。面對新奇事物的誘惑,他們還能回到過去嗎?還會有翠翠和儺送這般向來緣淺,奈何情深的感情嗎?

可是,江水還在。只要江水還在,渡船便在,我相信翠翠便在。

在時光中,儺送或許正乘着船渡過千山萬水,只爲與夢中惦念的那個翠翠再一次在碧岨溪相逢。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纔是永恆。

——尾記

《邊城》讀後感3

早在高中時,就接觸過沈先生的《邊城》。那時的我浮躁而稚嫩,甚至還不明白裏面故事發生的地點是鳳凰古城,也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更沒有對它產生任何自我的想法,僅僅把它當一篇普通的課文,糊弄過去了。此刻把《邊城》通篇讀下來,我讀出了沈先生會湘西風情的鐘愛,讀出了當地的人們純樸赤誠,讀出了故事淡淡的憂傷。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筆墨向人們呈現出溼潤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給我留下了最爲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個沉默的精靈,遠遠地眺望着老船伕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給予他們祝福。它就像是老船伕和翠翠心靈的港灣。每當他們有心事無處訴說,他們總會出神地遙遙望着白塔,讓被現實束縛的心起飛,在心底向白塔傾訴他們的故事。在故事的最終,白塔在一次暴風雨中絕望的倒下。我想,它必須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淚。又或者,是翠翠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白塔的守護吧。倒下的白塔就這樣,在唏噓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裏。

除了美景,文中更多的是講述着一個悽美動人的感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個柔美純樸的少女,與二佬儺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向細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應對二佬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佬天寶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從未向任何人證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經有了自我內心的選擇。

在天寶和儺送互相證明態度後,天寶溺死與湍急的漩渦之中;儺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決心由於大哥的死也變得不再堅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明白他什麼時候會回來恬靜的茶峒。孤獨的翠翠再沒有聽到在夢裏將她拖起的悠揚的歌聲,她對此還一點都不知情。

直到最終,在爺爺懷着對翠翠的惦念離開人世之後,翠翠才明白了始末。她哭了,眼淚的苦澀不堪的,因爲她失去了最親的爺爺,也可能將失去那份還沒來得及開花的感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來了,可是翠翠要等的人還沒有出現。可能,在某一年某一天,他回來把翠翠接走,又可能,翠翠的遺憾就像白塔一樣,永遠地聳立在她的心中。

這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我喜歡的故事。在我看來,翠翠如果能跟爺爺或儺送證明自我的想法,杯具就不會發生,遺憾也不會產生。我想,除了欣賞文章中主人公們的淳樸善良以外,我們也應當以他們作爲教訓。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我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只會讓自我陷入自我遺憾或杯具。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向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我們每個人的心裏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我期望,我能在自我的邊城裏面不斷地尋找,而不是等待。

《邊城》讀後感4

著名現代作家、散文家汪曾祺曾說過:想留駐一點美好的,永恆的東西,讓它常在並常新,以利於後人。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通過抒寫男女情愛、祖孫親愛、鄰里互愛,來表現人性美。

《邊城》它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還是一個時間與文化概念。其中的“小獸物”翠翠,是一個完美的化身和故事裏的靈魂。“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碧玉般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給了她絕不世故的赤心。”慢慢長大,性格里有了微妙的變化,多了沉思和羞澀。面對說不清、道不明的心緒,不知是愁是樂。後來路遇儺送,她纔有了目標,心裏萌發了朦朧的愛意,從此感情上有了一種新的需要:“一點兒不可知的未來,搖撼她的情感極厲害,她無從完全把那種癡處不讓祖父知道。”而當別人“無意中提到”他時,她會臉紅,內心深處在盼望,日久生根,少女的純情自然流露。乃至無意間聽到別人議論儺送與他人之間的婚事時,心中亂作一團,忘了應答儺送的問話,引起他誤會。不久,儺送的兄弟天保,說媒要翠翠不成,乘船外出時溺水身亡。儺送和父親大吵一頓,外出不歸。翠翠的爺爺出去打問儺送的消息時,捱了一頓訓,回來當夜就謝了世,留下翠翠一個,依然在渡口的船中,靜靜等“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一對彼此深愛的年輕人,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離經叛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和“遵從古禮”的淳厚人性,含蘊着東方人的傳統美德。這部超越現實的浪漫作品,一如汪曾祺所說,“是一個溫暖的作品,但是後面隱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劇感。”女主人的愛,是一連串的夢,朦朧飄忽,終於不知其終。

人性陰暗戰勝了美好,主宰着人物的命運。從中沈從文發現了整個的人類,映見出整個的人生。甚至超越人類,直指人心。

《邊城》結構奇特,視角在不同空間、時間、情緒、心理段落中穿插跳躍,淺淺深深。每一節、每一句裏,都可以辯出一種全新的觀看方式,茶垌的民風和生活細節如兩岸風光,行雲流水而過。一個開放的,流動的敘述空間,不動聲色地架構起來了,而沈從文對現實質地的敏感,對世界的愛戀,對人生的洞見,都在這個嶄新的結構中得到包容,得到釋放,獲得最大限度的表達自由。

《邊城》的語言也很乾淨,不似初期的放筆橫掃,不加節制;也不似後期的過事雕琢,流於晦澀。他用新奇、傳神的俗語和接近生活的口語狀物擬人,清涼宜人,律動着生機、俏皮、愛意和惆悵,那樣通通融融,毫無滯障。

至於何爲“好作品”,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好的作品除了使人獲得“真美感覺之外,還有一種引人‘向善’的力量……對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層的理解”。

《邊城》讀後感5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纔是永恆。

——題記

猶記一場鳳凰瀟然夢,一本書,一場偶遇,一段不澀不黏不哭不甜的癡戀。

雨零碎地下,在茶峒,還記得那划龍舟鳧水捉鴨子的他,矯健的身手,英俊的外表,因爲捉鴨子成績斐然故心中不勝歡喜。而在橋上苦等爺爺的才15歲的小姑娘翠翠心中卻焦急害怕。她生於30年代,在風日裏長養着,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着她且教育着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隻小獸物。這是她與儺送的初遇。

或許是夢吧。翠翠那麼美好,像是一個玻璃球,那麼易碎。爺爺的離開讓翠翠明白了責任與堅持。她就那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等待着儺送的回來,撐着她那船在江上飄着一縷夢。故事就此結束了。翠翠等到儺送沒有?那時他們是否仍然相愛?他們該多大了?是否儺送會和翠翠在一起不分開了呢?爲什麼沈從文要讓翠翠這樣苦等下去,不能讓他們有個美好的結局?

太多太多的疑問我想知道,爲什麼便草草收尾了呢?或許人生是真實的,不可能十全十美,儺送的大哥天保遇難了,作爲親兄弟怎能不爲之悲傷難過?我想沈從文用無言的筆觸告訴我們,愛要留在最美好的時候,真愛是永恆的,儺送一定會回來。而翠翠,始終也要長大,在面對生活時更加堅強,也懂得了自己對儺送的一份愛,一份永恆的真愛。她在江上支起一枝蒿,日復一日地等,等的不只是儺送,也是一個無法回去的,曾經的美好,像一個夢境。

我始終相信我能遇見翠翠,翠翠活在我們這個世界。我想看她淺顰輕笑,或喜或愁。可能在湘西,在茶峒,在渡口。她會擺渡我走向過去,穿越歷史的厚度,看時光過隙間那斑駁的老渡船,悠悠流淌的江水,和那在歲月跌宕中憔悴的容顏。那條渡船撐了十幾年,人來人往,天地人生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撐到我們白了頭,掉了牙,腰腿不利索,抑或是魂歸離恨天云云。也許只爲了一個執念,一段往昔,一片雲霞,一往情深。

可是,時間這塊布,裹挾着翠翠和儺送消失在湘西,一去不回頭。他們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那濃麗色彩的鳳凰古城,清清淺淺的江水,溼潤的草木氣息,都被歲月掩埋了。他們的愛情像是我們路過的風景,一直在逡巡,卻沒有人爲他們而聽。

我,找不到了。

雨在下,視野裏有濃有淡。濃的是水邊的青石,綠色的青苔佈滿全身;淡的是若有若無的遠山,以及山腳下的江水。生活或許回不到過去,湘西人民的生活已被現代化這隻大手攪亂了,成了一鍋粥。面對新奇事物的.誘惑,他們還能回到過去嗎?還會有翠翠和儺送這般向來緣淺,奈何情深的感情嗎?

可是,江水還在。只要江水還在,渡船便在,我相信翠翠便在。

在時光中,儺送或許正乘着船渡過千山萬水,只爲與夢中惦念的那個翠翠再一次在碧岨溪相逢。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纔是永恆。

——尾記

《邊城》讀後感6

初讀《邊城》是在高中的時候了,而今再次拿起《邊城》,引星甩送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邊城總是給人一種遙遠和神祕的感覺,沒有鮮明的人物,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甚至純真的愛情也是剛剛萌發,就在這平淡之中,一幅恬靜的湘西鳳凰古鎮生活畫面躍然紙上。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裏愛的儺送,當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裏的一切,卻又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着翠釋,但哥哥爲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大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放,在等着,等着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這是一個純樸,悲涼的愛情故事,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與湘西人的善良,淳樸。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着人生,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無限等待又顯示着不完美。

她的感情悲劇能夠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能夠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感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而作者沈從文安排這樣的無限期待爲結局,也正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感情色彩。《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理想的夢境,他將對山水的熱愛化作文字融入夢境。茶峒自然風景清新雋秀,江水清麗綿延,江上的渡船每日運行於山水之間,儼然點綴了這如詩的夢。在這樣的夢境中,卻也有淡淡的憂愁。沈從文先生還說:“美的使人憂愁。”這或許也是一種美的境界。

《邊城》的景色是美的,美在景色的純淨。《邊城》裏的人是美的,美在人們的心靈。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人們的淳樸,勤儉和友善。《邊城》裏的情是美的,美在它的真,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老人對外孫女翠翠的愛是醇厚的。他不只是作爲外公愛着翠翠,他還承擔了母親和父親的責任。他與翠翠之間的親情,讀着令人溫暖,卻又有着淡淡的憂傷。

再次讀起《邊城》,看着故事中儺送爲了親情而放下感情,難免會爲翠翠不值。親情固然重要,但爲了親情而放下感情,也是可悲的。而翠翠又在不明白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心力交瘁,之後在陪伴她的楊兵馬向她說明後,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爲她感到可惜和可悲。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直留在溪邊,無盡的等待。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也有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我希望,我能在自己的邊城裏不斷尋找,而不是無盡的等待。

《邊城》讀後感7

酷夏的一個暴雨夜,那座白塔轟然倒塌,而在嚴冬的某個暖日,它又重新站起。只一個秋的光景,那少女的傷竟完全癒合了嗎?抑或,那白塔依然是她心中拂不去的遺憾。

清泠泠的河水映出少女姣好的容顏,她是大山的女兒,她所有的美都是不加粉飾的,那是大自然的垂憐。這般不食人間煙火的少女,在爺爺的呵護下出落的愈加動人。倘若她就這樣懵懂下去;倘若她沒有和爺爺去看龍船;倘若平靜就此延續......然而人生不會有這麼多的倘若,相反會有很多意想不到,她就在那河邊邂逅了讓自己心跳漏了一拍的男子儺送,從此心裏再也住不下其他人,只回蕩着那句 “大魚咬你”......

多好啊,儺送也一眼就喜歡上了她。甜蜜如若就此延續,人生完美的夫復何求。可是,上天總是在我們以爲遇到幸福的時候打我們個措手不及。那男子的哥哥天保竟也對她一見鍾情,並先了一步去向她家提親。

她將自己的小祕密埋在心底,連爺爺也不告訴,就連對儺送也是出奇的冷漠,那兄弟倆如何得知?他們不願用決鬥的方式贏得愛情,而是公平浪漫地唱山歌來讓少女自己選擇。弟弟儺送擅長唱歌,決定唱浪漫的山歌來贏得姑娘的芳心,而哥哥天保自知比不過弟弟,心灰意冷,只得駕船遠行做生意。悲劇就從這裏開始,天保途中遇湍流溺死,噩耗傳來,弟弟儺送認爲哥哥的死因自己而起,娶少女的心意也不再那麼堅定如初,碧溪的山歌只響了一晚。姑娘心中有疑卻不願多問,而深受喪子之痛的父親與姑娘的爺爺也因天保的死來往疏遠了些,不同意這門親事。爺爺得知原委悲痛不已,爲了孫女的幸福卻又不得不頂着別人的風涼話一次次賠笑,多日後,心中壓鬱成疾,終於在一個暴雨夜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毫不知情的少女正憧憬着美好的愛情,卻突然遭遇從小依靠的爺爺不在了,就像長在心底的一棵大樹,突然被連根拔起,而接踵而來的是,自己愛慕的男子突然遠行,從此杳無音信,少女頭頂的天像是塌了下來,她像是被全世界拋棄了,淹沒在悲痛的苦海里,獨自哭成了淚人兒。爺爺是再也回不來了,可那男子呢,還會回來嗎?小說結尾說,儺送也許明天就會回來,也許永遠都不會回來了。柳條吐綠,知了長聒,大雁南飛,冰凍三尺,少女就這樣癡癡等待着。

某個夏天的黃昏,我讀完了這本書,唏噓中擡頭望,夕陽已沉落地平線,幽靈般的暮色正毫不留情地逼逐着蜷縮在天空一隅的晚霞,突然覺得,少女應該尋找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如果她早些說出自己的心意,又怎麼會落得孤身一人,失去了還沒有開花的愛情?而如今她就像這輪夕陽,只有落幕的命運。

結局哀而不傷。掩卷沉思,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座邊城,如若逃避等待,這座邊城只能是遺憾的枷鎖;假如積極尋找機會,那麼這座城就將是心靈的歸宿。生活就是這樣,一半如日照般光亮,一半如湖泊般黑暗,我們就在此中尋找機會,踽踽獨行。

那邊城是否依然承載着歷史的滄桑和思念的重量而長眠,那少女是否依然掛着淡淡的憂傷在溪邊癡癡等待......

《邊城》讀後感8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細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着書中人物的變化發展起起伏伏……

邊城的人民是“一羣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們保持着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透過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構了一個充滿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創造的人物閃爍着人性中率真、美麗、虔誠的一面,邊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沈先生所描繪的人性美首先體現在老船伕和孫女翠翠身上。老船伕自甘貧苦而生性達觀、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的心事,他牽掛翠翠的將來。他的後半生是爲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標就是要使翠翠快樂。“他從不盛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於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和翠翠相依爲命,對翠翠的摯愛展示了淳樸、善良的人性。

而翠翠呢,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是全書的靈魂人物,她從小和青山綠水爲伴,“爲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一個壯健的軀體;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撐渡船的簡單生活賦予了她一顆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伕不貪財、不嫌貧、不偷懶,樂於助人,在這兩人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勞、善良、淡泊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着年齡的增長,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憂愁,對愛情的羞澀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煩惱。從小時候的學羊叫、學牛叫,到在頭上戴小花再到後來有了少女的心事……她和儺送之間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駭人之舉,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洋溢着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通過他們的愛情表達了人性美。

書中這種處處洋溢的自然、純潔、真摯的人性美,同樣體現在天保和儺送兩兄弟身上。沈先生既寫出了他倆對愛情的忠誠、堅貞,又表現了他倆自我犧牲的美德。他們愛翠翠,都是以感情爲重的。在他們心目中,愛之所在,與世俗的錢財、地位毫不相干。他們都以互助互愛的德性,以一種優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繹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愛情之歌,不能不讓人爲之動情。

《邊城》的人性美還表現在邊城人民的鄰里之愛上。這裏的人民質樸,不存在爾虞我詐的奸險用心,鄰里之間和睦相處,患難與共。他們樸實無華:像老船伕拒收過渡入塞來的錢;到集市買肉時賣肉的老闆給他多稱一些;還有船總順順也總是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在老船伕過世時,面對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的翠翠,順順盡釋前嫌,忙前忙後……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着人生,詩意地演繹着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着不完美,或許這就是需要我們去咀嚼的地方。

《邊城》讀後感9

合上那薄薄的書,似乎做了一場悠遠的夢。夢中一個小棚,一座白塔,一老一小,一座白塔。有點恍惚,依然沉浸在淡淡的憂傷之中。彷彿此時的我完全的進入了角色,無法自拔。

眼前浮現出那個小鎮,淡淡的墨綠色畫出那重巒疊嶂,畫出那小橋流水。丹紅點綴出山花滿野,燈籠朵朵。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這就是張可愛的山水畫,樸實的湘西人就是這畫中人。一切都顯得那麼協調,有序。可以看出沈從文先生對這個古老的小鎮的喜歡,對這裏樸實鄉情的喜歡。

也許我可以步入這個小鎮,人們在我身旁流動。不知所措在喧鬧的人羣中穿梭,回過頭,那個皮膚黝黑的小女孩站在我的面前,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又像是一隻山頭黃麂,很快的,又跑的沒影了,無處去尋她。耳邊傳來幽遠的歌聲,似乎牽引着我,走出鬧市,竄入竹林。

一條小溪橫在面前,水流很小,叮咚作響。遠處,一座白塔漸漸掙脫竹林的束縛,映入我的眼簾。下面是一座竹屋,門開着,黑洞洞的。面前小溪雖然不急,但還是有點寬。對岸只有一條空空的渡船,顯得那麼蕭條。但我知道,這裏,有個女孩,一直在等待。如果不是那夜風雨交加,也許她不會虛度年華,也許一切會趨於平靜。剛剛萌生的愛情念頭,或許還會經歷幾番曲折,然而,就是這場風雨帶走了一切,什麼都不復存在了,生於朦朧,死於朦朧。

遙遙白塔,在我看來就是對翠翠天真無邪的守護,默默地給予她祝福。它是老船伕和翠翠一起的回憶,然而似乎相同的命運被寄予在了老船伕身上。那個暴風雨的夜裏,它也一起坍塌了,也許是它不願看到翠翠的淚水,他把淚水會把它水泥鑄的心融化。舊的白塔坍塌了,又建起新的白塔與那少女一起等待遠遠眺望。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何時才能回來。

大佬二佬,就像是雙子星的宿命,他們喜歡上了同一個女孩。而這美麗的小溪浸潤了土地也浸潤了人們的心靈。沒有因愛生恨的俗套,兄弟兩得知對方的心意後,沒有勾心鬥角,強搶強奪,卻是謙讓着,祝福着。他們相約山頭鬥歌,向姑娘表達自己的愛意。二佬一開嗓,大佬就放棄了。他默默地轉身,不想讓弟弟看到自己的傷心,離開了茶垌。他默默地祝福,卻沒想到老天不留情面,最終溺死在茨灘中。隨着哥哥的溺死,二佬的所有熱情也一起沉入了深不可測的茨灘。這兄弟兩人的情感是多麼純樸而又真摯!

眼前浮起一層煙霧把一切都掩蓋了,墨水花了,我又回到了現實,離開了那個作者刻意營造的桃花源。那幽遠的夜鶯之聲卻還依然縈繞在耳畔,久久的。一帆風順,也許,那纔不是生活。

“天地人生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唯有真愛,纔是永恆。”這是一首真愛的頌歌。文章始終籠罩在一片用文字營造的纏綿與朦朧中。

《邊城》讀後感10

《邊城》是沈先生的代表作,發表於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故事。在湘西風景秀麗,人情樸質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這樣一個奇特的家庭,靠擺渡爲生的老船伕和孫女翠翠二人。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儺送,從此心中埋下朦朧的少女情懷。儺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歡上翠翠,託人向老船伕求親,兄弟兩人都愛上翠翠,他們相約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爲了成全弟弟,外出闖蕩,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想,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守着渡船,癡心的等着儺送歸來。

沈先生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給人一種詩意。沒有扣人心懸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曲折跌巖的情節,但沈先生能夠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膩,散淡而又自然地筆法刻畫出人物的心理,使你情不自禁融入人物的心靈世界。邊城雋永的文字瀰漫這邊地山村的濃郁氣息,沈先生給我們展示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正如他談及邊城時所說:“我要表現得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的人民是一羣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們保持着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透過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構建了一個充滿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創造的人物閃耀着人性中率真,美麗,虔誠的一面,邊城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沈先生所描繪的人性美首先體現在老船伕和孫女翠翠身上。老船伕自甘貧困而生性達觀、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他有重重地心事,他牽掛翠翠的將來,他的後面的日子是爲翠翠而活,他的唯一的生活目標就是要使翠翠快樂。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地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代替了天,是他在日頭升起時,感到生活的力量,當日頭落下時,又不至於思量與日頭同時死去的,是那個伴在他身邊的女孩子。他和翠翠相依爲命,對翠翠的摯愛展示了淳樸、善良的人性。而翠翠,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是全書的靈魂人物,她從小和青山綠水爲伴,爲人天真活潑,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湘西的清風、麗日給了她一個健壯的身軀;茶峒的青山、綠水給了她一雙清明如水晶的眸子;撐渡船的簡單生活賦予她一顆毫不世俗的心。她和老船伕不貪財、不嫌貧、不偷懶,樂於助人,在這兩個身上我們看到了勤奮、善良、淡泊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着年齡的增長,翠翠也多了一份心思,多了一份憂愁,對愛情的羞澀和不解增添了她的煩惱。從小時候的學羊叫、學牛叫,到在頭上戴小花再到後來有了少女的心事……他和儺送之間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駭人之舉,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超乎自然地純樸情懷,洋溢着含蓄之美。沈先生正是通過他們的愛情表達了人性美。

《邊城》讀後感11

爲着不知是否爲愛情的東西死去了

最初翻看前幾頁時,我暗暗地對自己說,北方人閱讀南方背景作品可能是會有一些水土不服吧。場景純淨而美好,我卻沒什麼切膚之感。然而當中間因爲有事打斷了閱讀,腦子裏卻總是忍不住去勾勒:翠翠怎樣了呢?翠翠最後會怎樣呢?

《邊城》中所發生的,其實是很簡單的一個故事,簡單到我自以爲可以用一句話去概括:船總(掌水碼頭的人)的兩個兒子(大老、二老)同時愛上了擺渡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並且展開競爭,最後無果而終。

悻悻然合上了這本書,我感到很不痛快。懷疑他們的處理方式,惋惜三人的結局。顯然這屬於一部愛情悲劇,可是,這真的是愛情嗎?在本來就不是很長的篇幅中,他們之間的接觸微乎其微,多數的活動都是心理活動,多數的情節都是內心戲。翠翠因爲一年端午節和老二的邂逅,幾年過後仍難抵砰砰然,船總的兩個兒子都因幾面之緣爲翠翠着迷。可是這就是愛情嗎?

在追愛的過程中,船總的二兒子明顯佔上風。就在勝負未定之時,船總大兒子忽地不幸去世了。衆人悲哀的同時,這段曖昧而糾結的“三角戀”似乎變得水到渠成了。可是事情沒那麼簡單,二老懷着對老船伕的誤會,同父親吵了一架後,徑自下桃源了——他堅定地以爲,哥哥的死和那老船伕脫不了干係。留下令人浮想聯翩的結局:“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我和朋友激烈討論,認爲老二的懷疑相當無厘頭。但很快便想清楚了。彼時擠壓在他心裏的,已經不再純粹是對於翠翠的愛慕了,還包括失去哥哥的悲傷以及自身對哥哥的歉疚。翠翠仍然是令他心動的翠翠,只不過在其他情感的催化之下,這份感情變得愈發燙手了,使他招架不住。在歉疚與愛意之間搖擺,可又實在找不到什麼理由不去面對熱情的翠翠和祖父。索性,找個理由來恨老船伕吧,這樣才能從對哥哥的歉意中逃離,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北方人讀南方文學作品多少有些水土不服”,但這是最開始的想法了。之前對自己的想象力太沒有信心了。沒有切膚之感,但我想象得出。剛讀完時我粗暴地埋怨,小說裏的人物爲什麼如此彎彎繞繞不利索,把本不復雜的事情釀成悲劇了。我希望翠翠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姑娘。可以大膽地告訴爺爺自己對二老埋藏多年的青睞,大膽瞭解,大膽選擇;希望爺爺不要再含糊不清,不要隱瞞,和翠翠一起正視感情;希望二老可以有勇氣放過自己。可是細細想來,其實每個人物都是從善意的角度出發的。翠翠不想要離開爺爺,爺爺也只是想要翠翠在尚有選擇的時候選擇更優解,二老所承載的痛苦或許只有時間能夠消解。

沈從文老師的作品關鍵詞往往是“純淨”。的確,不是像現代人一樣約會看電影才叫愛情。在這座小小的邊城,單純的少男少女內心的萌動,真切而動人,管它是不是愛情。

多虧人性是複雜的,我們纔可以有這麼多優秀的小說可以讀。

《邊城》讀後感12

清澈蜿蜒的河水,碧藍碧藍,澄明如練的天空,羣山環抱的民風淳樸的山村,慈祥善良的擺渡老人,以及他乖巧伶俐的孫女。“一道斜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是誰的歌聲繞過遠處隱沒在黃昏中的羣嵐,透過輕紗柔曼的暮靄,氤氳融化了那蒼勁的青松與冷杉的凜冽,嗚咽婉轉,繚繞在江邊,久久不肯散去……

《邊城》就是以這樣清新的場景在我眼前展開,在淡淡的敘述中帶我走進一個吟着憂傷牧謠的童話。

翠翠和她的爺爺靠擺渡相依爲命,一直長到了15歲,儼然如活潑的小獸。明淨的眸子裏沒有悲傷,也看不見憂愁。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這樣的生活如一潭平靜的湖水,澄明似練,卻沒有絲毫波紋。直到15歲時的端午節,她在黯黯的江畔遭遇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一個讓她徹夜難眠的人——儺送。

如一粒石子落入了潭中,激起了圈圈漣漪,她生活的平靜被打破了。她依然每天編蚱蜢,擺渡,唱漁歌,吹牧笛,只是她的心裏藏了一個祕密,一個連爺爺也不能說的祕密。古樸的青瓦,飛轉上揚的閣角,檐下有古舊的風鈴隨風輕響,那聲音好像撞在心上,一下,一下……

人生就是這樣,因爲一個人的離開或一個人的到來而劃出了一條界線,從此與他無關,或與他有關。

兩情相悅的人卻最終都沒有說出口,儺送的哥哥天保也愛上了翠翠,要娶她回家,而儺送則被父親要求娶一位富家千金。故事出現了轉折,而後是兄弟倆相約唱情歌,可老船伕誤以爲是天保打動了翠翠,孰知那天保生來不擅唱歌,是儺送一人在唱,再後來天保爲成全弟弟出船送貨不幸身亡,儺送傷心欲絕離家出走,而爺爺也因操勞過度,懷着遺憾去世了,只剩翠翠獨自在江畔等待,等待她不知何時才能回來的儺送……

邊城,一座沉默的城,一座質樸的城,一座宿命的城,從開始到結束似乎都在默默的隱忍着什麼。翠翠,這個像觀音一樣的女孩子,她就是這座城的化身,從戀上了那個在夢中可以用歌聲將她帶到很遠地方的人兒開始,她便選擇了沉默,雖然內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文中的結局疼愛她的祖父在雷雨夜裏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默默相愛的青年戀人離去。翠翠依然重複着母親的命運,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沈從文先生從人物的內心深處,以簡練而又細膩,散淡而又自然的筆法刻畫着人物的心理,使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心靈世界,融入湘西這片純樸漂亮的土地,融入那羣溫良率直的人們中,他用詩一般的語言的輕聲述說着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爲愛得這般深沉才孕育了這些帶着哀思的文字。

我在想,爲何取名《邊城》,在心裏它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沈從文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嗎?也許那座悲天憫人的城已經隨着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深深思考。

《邊城》讀後感13

第一次讀沈從文先生的小說,覺得先生的文字裏有一種古典的魅力。特別是讀到小說的第二章,先生對邊城的描寫可以說既不浮誇但又動人。其實我是在旅遊前將這本小說帶在身旁,作爲伴侶,也深受裏面細密的景物描寫的感染,於是決定要去一趟湖南,期盼能夠見着真景。只可惜我去的是張家界,距離邊城還有一定距離,而更讓我失望的,不是地方的距離,而是文化氣息的削減,旅遊區裏,除了聒噪,就是導遊背得滾瓜爛熟的介紹詞,我想如果導遊講幾個接地氣的故事,都會勝過這種枯燥死板的獨白。

回到小說裏,其實在閱讀過程中,我一直覺得故事裏並沒有多少此起彼伏,有的是波瀾不驚。然而卻在這樣的安靜中,翠翠的生活逐漸地發生了變故:爺爺的離去、愛情的迷離。

回憶翠翠第一次見到二老儺送時的情景。翠翠與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二老儺送相助,從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無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換你心,始知相憶深”,而願“兩心永相依”的美好愛情的萌芽。相比之下,在這個年代,愛情已經變得帶有物質與慾望的附加,對於一見鍾情也會被現實的生活所打敗。身邊的朋友常說曖昧是最甜蜜的,我想確實如此,文中翠翠每次見到攤送的激動與羞澀,心裏的不安與若有若無的幻想,這些都是動人的。只可惜他們缺少了勇氣。翠翠的爺爺是個耿直的人,渡船出身,對翠翠十分疼愛,也爲翠翠的未來操碎心,當得知爺爺的死去時,我的心一沉,先想到的是翠翠的未來,接而感嘆物是人非之快之兇。文章另一處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二老儺送告知大老天寶他也喜歡翠翠時兩人的對話。在茶峒人眼中,愛情是自由的,不受家庭地位高低的影響,不受父母所支配。但是在茶峒出名的兩兄弟都喜歡上了一個女子,讓兩兄弟爲難了。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並沒有反目成仇,即便是相互提放也沒有,有的是坦白的心聲,與公平的競爭,兄弟之情並不受兒女私情的影響。然而老天卻和他們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大老死在了湍急的河流裏。而二老的思想與生活卻因此改變。

讀完全文,想起在網上看到的關於《邊城》的一句評論: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我想生活是永遠不會那麼平靜的,再清澈的湖面也會因風盪漾,生活中變數很多,我們要做的不是墨守成規,也不是硬性挑戰,而是一邊保持平淡的生活,一邊謹慎地保護我們珍重的人或物。身邊的人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別以爲處於幸福中,就可以忘記煩惱,等到哪一天身邊的人突然離去,你便會認識原來他是你幸福的重要一部分,只可惜已經太遲。所以,請讓我們好好珍惜,珍惜我們身邊的親人朋友,珍惜愛你的人,珍惜我們需要傳承的文化。有珍惜之心,路上才走得踏實。

《邊城》讀後感14

初識先生是高中節選的邊城,翠翠的故事讓我着迷,於是到了圖書館借來看,現在印象還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邊成集,有邊城。還有市集幾篇,書是嶽麓書社出的,封面以褪了色,紙也變的發黃,放在手掌裏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邊城,即便是現在我還記得當時的心情,一種很莫明的悲傷。

“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爲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邊城裏的文字是鮮活的,處處是溼潤透明的湘楚景色,處處是淳樸赤誠的風味人情,可每每讀起便會不由自主的憂傷,像是觸及到什麼,是童年某個太陽溫暖的下午,還是現在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爲“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這就是先生帶給我們的他的邊城,一座沉默的城,從開始到結束似乎都在隱忍着什麼。翠翠就是這座成的化身,從戀上那個可以讓她連做夢都能被他的歌帶

的很遠的人開始,她就選擇了沉默,雖然內心起伏不定,表面卻始終如一。祖父在雷雨夜裏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舊無法擺脫母親的命運,惟有等待,“那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會回來。”

我一直在想是什麼讓先生將這麼一個善良的童話描畫的這麼悲傷,先生出生在19世紀初,在當時,中國面臨着嚴重的民族危機,剛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下結束了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統治,又正處於軍閥混戰的最黑暗的時期,一方面受長達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舉入侵,讓本來就飽經戰火的中華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動亂的年代裏,中華大地烽火連天,人民羣衆陷入一片水深火熱之中,在經歷了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後,先生毅然選擇了湘西這片純樸美麗的土地,這些溫良率直的人們,用詩一般的語言一片一片的輕聲述說着整個民族的悲哀,召喚我們炎黃子孫本性的良知,正是因爲愛得深沉才孕育了這些帶着哀思的文字。

我總在想,取名邊城,在先生心裏就這麼“遙遠”嗎,還是在先生心靈深處正守護着什麼?其實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不都有一座“邊城”?也許先生那座悲天憫人的城以隨歷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給我們的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尋我的邊城,尋心靈的那份寧靜,我想我是會有一座邊城的。

《邊城》讀後感15

張大才女的文章說老實話,我讀的不是很多,只是有看過《傾城之戀》,寫的很贊(也只能這樣講因爲太久之前的事,而且我本人對於小說類的東西不是很敏感,也是買了這本卻放棄了小團圓的原因,這本書應該可以說是一盤"燴",把張愛玲的一些遺失的東西混在了一起,說實話有些失望,書名也是其中的一篇,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文章都寫得很好,在這裏給大家介紹幾篇,小女才疏學湥皇嗆鼙礱嫺母惺堋F渲杏幸黃罷劤耘c畫餅充飢",是介紹吃的(好像在講廢話),跟著她的文筆,像是全球走一遭,感受到到處的美食,好似我在畫餅充飢,"民以食爲天"連張大才女也逃不過要寫關於吃的文章,重點就在這裏,光會吃卻描述不出來,那隻能成爲吃客;吃的出來,描述的也惟妙惟肖,那纔是食客與墨客的完美結合。"重訪邊城"(我只看了臺灣的部份,所以只說這個part),臺灣現在在你我心中也不再神祕,那壯觀的臺北101,臺北小巨蛋,西門町.更多是來自臺灣偶像劇,或許在這之後也是有很多更加讓我們覺得親近的自然,不一樣的臺灣,那就跟著張愛玲重訪邊城吧.剩下有很多部份都是她的一些讀書.我個人覺得可以稱爲"讀書報告",還有演講詞,還有書信(和胡適先生的)…(來自卓越亞馬遜網上書店網友筱悟)

張愛玲的文字,到老年仍不改張式的凌利。窺見字裏行間少了些許年輕時的盛氣可筆鋒犀利依然。她的學貫中西,滿腹經倫,文字間淋漓盡現,單是面對這一份博學多才,對知識與影像驚人的的驚憶,便足以使我有了一份頂禮膜拜。她的孤清冷傲性情除外。一篇篇的小散文,無疑都是藉着《重訪邊城》這個殼或新或舊重來了一次。好東西總是永遠經典---一如這些文字。我讀這些文字,感覺是有那麼點遠古和艱深,可同時又"看"到了步步生蓮的美好姿態,

這是張式文字魅力所在。而《對照記》佔了全書的很長篇幅。從那個粉團團眯眯笑着,到二大爺(張人駿)家拜訪時向二大爺背誦"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兒童時候開始,一幀幀關於自己的,父母弟弟的,血管裏流淌着共同血液的親人們的照片,是張愛玲生命的畫卷展示。圖片配以文字獨白,勾勒出一個實感的張愛玲。那來自高貴的血統,缺乏愛的家,遺少的父親,勇敢的母親,青年揚名而自信,飄洋過海,飄蕩人生的張愛玲。這麼些圖片,張愛玲惟略過了她生命中曾經最重要的兩個人,一是負她的胡蘭成,二是互相依伴的賴雅。我猜對前者是心成灰,往事成槁,不提也罷;而後者則是珍惜,把他永恆地保存在自己一個人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