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定中學堂章程》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題。

《奏定中學堂章程》閱讀題及答案

1904年, 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學堂章程》,獨立設科的“語文”①含“古今文學流別、文風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義”、“文法”及“作文”,還要修習楷書、行書、小 篆,語文教育的形態一開始就有點簡裝版“國學”的味道。此時文學能在晚清“廢虛文興實學”的大背景裏頗爲詭異地升帳登場,是一個“醉心歐化”的結果。

“五 四”時期改國文爲國語時的“語文”②,與民族國家建立有關。當時的課程標準既包含了在語文教學中求得民族認同、開啓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學起步之初對 自身發展的要求。這時的中學教科書,流行採取社會問題設置單元。“讀經”已經廢除,語文教學則以新“經”出現以讓學生趕上前行的時代。這種“語文”理念在 宏大的敘事氛圍中承載了大多的“非語文”因素,而同樣不可忽視的語言訓練並未得到科學的體現。國人以學說爲高、以求道爲能,以工藝爲末技的思想造成語文課 程不斷與經學、與政治爭地位,語文課倒向知識權力的現象屢見不鮮。專重思想一面,忽略技術訓練,使一般學生了解和運用文學的能力沒得到適量發展,未免失掉 了平衡。

建 國初期,曾把“語文”③分爲漢語和文學兩門獨立學科。語言學和文學性質不同,前者是一門科學,後者是一門藝術。可惜的`是,文學課被講成繁瑣的文學知識課、 模式化的文學分析課。漢語課同樣存在問題,教學語法體系固然完備,卻忽略了學生“能力養成”。文學課和漢語課也沒能很好結合。

也 有人認爲,一旦引入語法,語文課就變成外語課了。的確,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結構、語法,背誦下來就行,學生可以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文學教育的真諦就 在於此。不過需要注意,和“外語教學”相對應的詞,除了“文學教學”,只要換一個序列,也可以是“母語教學”。這就是語文課不可或缺的識字綴文、運用語言 等技能性訓練。畢竟文學教育的任務是使學生從文學作品中瞭解生活、感受命運、體驗痛苦與幸福,並引起對文學的興趣,這主要是語文“人文性”所決定的任務。 而語文教育的任務主要是由語文的“工具性”決定。

一個民族需要文學,也需要文學教育,面對當下中學語文“文學性失落”的弊病,應當如何解決?在語文課程新標準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被界定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種調和一樣容易導致語文自身的糾纏。這個問題需要吸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認真思考、對待和解決。

25.文中加了序號的“語文”,特徵是否相同?(1分)

①和②__,①和③___,②和③____。

答案:(1分)①和③否,①和③否,②和③否。(錯一處即不給分)

26.根據文意,用簡明的語言概括作者對“語文教育”、“文學教育”的定義。(4分)

語文教育是_____;文學教育是_____。

答案:(4分) 語文教育是以識字綴文、運用語言等技能性訓練爲主要內容的一門科學;文學教育是以瞭解生活、感受命運、體驗痛苦與幸福並引起文學興趣爲主要目的一門藝術。(每個定義2分:中心詞1分,附加詞1分。語句不通順酌扣1分)

27.文章結尾說“這個問題需要吸取前人的經驗與教訓,認真思考、對待和解決”,請你推想並簡明表述出最接近作者的解決主張。(3分)

作者認爲_________。

答案:(3分)作者認爲語文和文學應當分科,同時要注意二者的結合,注意學生的“能力養成”。(三個要點,各1分。語句不通順酌扣1分)

28.根據文意,選出下列推斷中恰當的一項,並將錯誤的推斷修改正確。(4分)

A.晚清時期的文化環境,儘管“國學”盛行,但西方文化已在產生影響。

B.“五四”時期語文特徵的形成,既有政治、社會原因,也有文學因素。

C.推重學習和宗教,輕視工藝的傳統思想,影響着“五四”時期的語文。

D.文學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不用分析結構語法。

答案:(4分)恰當的推斷是:B

修改:[A]晚清時期的文化環境,“國學”已不盛行,西方文化影響濃厚。

[C]推重學說和思想,輕視工藝的傳統思想,影響着“五四”時期的語文。

[D]文學教育的真諦是讓學生從吟詠中體會無言的美,有些“美文”不用分析結構語法。(每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