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然閱讀試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文章自然閱讀試題及答案

自然(節選)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自然就像一個舞臺佈景,它既適合喜劇,也同樣適合悲劇。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空氣就是一劑擁有不可思議效力的補品。在陰沉天空下的暮色中,當我穿行在一片荒蕪的坑坑窪窪的雪地裏時,我並沒有想到任何特別好的運氣,但就在這時我的心中涌起一陣極度的喜悅。

同樣,在森林裏,一個人拋掉他所經歷過的歲月,就像一條蛇蛻掉自己的皮一樣,因此無論在生命的哪個時期,他都是一個孩子。在森林裏人們擁有永恆的青春。在這些上帝的花園裏,籠罩着端莊神聖的氣氛,常年舉行着歡宴,園裏的客人即使過了一千年也找不到厭倦的理由。

在森林裏,理智和信仰迴歸到我們心中。在那裏,我感覺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無法降臨到我的身上——沒有自然不能修補的恥辱和災難(除了我的眼睛以外)。站在赤裸的土地上——我的頭腦沐浴在無憂無慮的空氣中,上升到無限的空間裏——所有卑賤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無蹤了。我變成了一個透明的眼球:我空如無物,但我卻將萬物都納入眼中,那共同生命的暗流在我全身循環流動。我是上帝的一部分。在那時,最親近的朋友的名字聽起來也覺得陌生而並不重要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朋友,誰是主人誰是僕人就只是微不足道的干擾而已了。

我熱愛那不受遏抑的永恆的美。我從荒野中發現的東西比街道上或村莊中發現的還要親切自然。在寧靜的自然中,尤其是在遠方的地平線上,人類看到了和他自己的本性同樣美麗的東西。

人們從荒野和森林中體會到的最大的快樂暗示了人類和植物之間的一種神祕的聯繫。我並不是獨自一人無人迴應的。它們向我點頭,我也向它們致意。風雨中樹枝的搖曳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它使我感到驚奇,但卻並不是從未見過,那感覺就像當我認爲我的思想公正或行爲正確時,我的心中產生了一個更高尚的想法或一種更優秀的情感。

然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產生這種喜悅的力量並不存在於自然之中,而是在人的心裏,或者在這兩者之間的和諧統一中。對於這些喜悅加以大力節制是非常必要的。因爲自然並不總是穿着節日的盛裝,相反,昨天還在仙女的嬉戲中散發芳香、閃爍光芒的景象,今天就被憂傷籠罩。自然總是會染上精神的顏色。對於一個遭受災難的人來說,他內心的火焰中就蘊涵着憂傷。一個剛剛失去了親近朋友的人會從自然風景中感受到一種輕視。而天空在那些卑賤的人頭頂上,也會顯得不那麼莊嚴宏大。

14.文章開篇“自然就像一個舞臺佈景,它既適合喜劇,也同樣適合悲劇”一句在文中有什麼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總結全文,引起下文。下文分別從作爲“喜劇”的“舞臺佈景”和作爲“悲劇”的“舞臺背景”兩方面展開,表達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一種認識。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這句話位置上位於開頭,結構上兩個關鍵詞“喜劇”“悲劇”正好統領文章主體,情感上表達了作者的認識。

15.第三段寫到:站在神聖的自然面前,作者感到頭腦“上升到無限的空間裏”。結合上下文,簡要概括他的內心世界此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答案:自然的莊嚴神聖與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禮,靈魂得到昇華:內心變得高尚無私,認識到人與萬物的契合以及人與人的平等、博愛。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作者內心的變化具體體現在從“所有卑賤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無蹤了”到最後,可分爲三層,注意理解“透明的眼球”這一比喻,和“兄弟”“朋友”的含義。

16.標題“自然”與第四段中加點“自然”的含義有什麼不同?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標題“自然”指萬事萬物構成的物質世界,在作者看來,自然與人有一種精神上的相通性,總是會染上精神的顏色。而第四段中加點的“自然”是指作者對“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與人的本性具有同樣的美麗。

17.簡要說明第六段劃線部分與第一段劃線部分之間的聯繫(4分)

答案:這兩部分前後照應,體現了作者對自然認識的逐步深化。從最初對自然單純的喜悅感受進而醒悟到:自然不僅有喜悅,有時還會被憂傷籠罩。身處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關係體現在結構上的照應和認識上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