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的閱讀答案及考點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9分)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的閱讀答案及考點分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這已是每一位華夏兒女的共識。出於對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於增強華夏民族凝聚力的考慮,現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對黃帝的祭奠活動,應當說是十分有意義的。但各個地方都爭着說黃帝是自己那個地方的人氏。或說黃帝是在自己那兒出生的,或說黃帝是在自己那個地方故去的……黃帝到底是什麼地方的人氏?他又是怎樣成爲我們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爲歷史學者,應當對這些問題有一個科學的回答。

首先我們應明白,黃帝作爲華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種文化現象,是華夏族作爲一個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質上的`表現,它與真的歷史並不是一回事。我國華夏民形成於戰國時期,那個時期成書的一些有關古帝王的譜系書,如《世本》《帝系》《五帝德》等,便已經將黃帝和其他古帝王編在了一個共同的譜系上,並以黃帝作爲這些古帝王最早的祖先;其後司馬遷作《史記》,更將這個譜系收錄在流的《五帝本紀》裏,又將黃帝列在了華夏最早的五位帝王之首,並以黃帝作爲這五位帝王的直系祖先,甚至以後的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也都被說成是黃帝的後嗣裔孫。由於《史記》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黃帝的祖先地位就這樣確立了。

然而,這種按“五帝”譜系排列的古史系統並非真的歷史,它並不符合古代歷史發展的實際,而只是出於戰國晚期之人的人爲編排。黃帝既不可能是所有五帝三王的直系祖先,也不一定生活在其他古帝王之前,他與其他各位古帝,實際上都是我國上古各個具有不同血緣親屬關係的氏族部落的首領,他們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域,談不上有何親緣關係。其時也未有如同以後秦漢皇朝那樣的一統國家,甚至也未有夏商周那樣早期國家的出現。

旱在20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的古史專家徐旭生先生就曾指出:“我國有記錄歷史開始的時候,也同其他民族的歷史相類。這就是說,它是複雜的,合成的,非單一的。”在他之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亦曾表達過我國春秋以前各古老部族並非出於一元的觀點,他認爲,只是到春秋以後,大國攻滅小國,疆界日益擴大,民族日益合併,種族觀念漸淡而一統觀念漸強,於是許多民族始祖的傳說亦漸歸到一條線上,纔有了將這些民族始祖統一編排進一個譜系,或編排成君臣上下關係等說法。

實際上,考古材料也可以證明我國古代民族並非出於一元的論斷。從各地發掘的衆多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看,與傳說中黃帝那個時代相當,我國黃淮江漢廣大地區分佈着的,確實不只是一種單純的考古文化,即使在中原地區,其內部各個區系的文化也是自成系列的。有學者用“滿鬥”這個詞彙來形容我國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質,應當說是符合實際的。

1.下列關於“黃帝”的解說,與作者觀點相符的一項是A.是我國古代氏族部落的共同首領。B.並非真實的氏族部落的同一首領。C.並非我國上古時期氏族部落的首領。 D.是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的直系祖先。2.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戰國晚期之人人爲地將“五帝”編在一個共同的譜系上,這種按古史系統編排的方

式並不符合古代歷史發展的實際。B.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世本》《帝系》《五帝德》是最早把黃帝列爲古帝王祖先

的譜系典籍,而確立黃帝祖先地位的是《史記》。C.將民族始祖統一編排的說法是與春秋以後國家兼併、疆界擴大、民族日益合併、種

族觀念強化的歷史背景聯繫在一起的。D.從考古發現看,新石器時代在黃淮江漢地區分佈着的文化不只是單純的一種,在中原地區,其內部各個區系的文化也自成系列。

3.根據文章的論述,概括本文作者的基本觀點。(3分)

答案:

1.B

1.D

1.黃帝作爲華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種文化現象,是華夏族作爲一個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

化在民族心理素質上的表現,它與真的歷史並不是一回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