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背影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一、新大綱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點:

(一)訓練學生閱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

(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學習各種閱讀方法。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閱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爲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係,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係,此課反映父子關係,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爲“中心與段落的關係”,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小學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背影》這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爲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初一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捨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爲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課文2、3兩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爲重要。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爲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着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爲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六、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1、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

3、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4、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七、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爲二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圈點批註與整體閱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具體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繫,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閱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二)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正音練習(幻燈出示,見附一)

教師對這些詞領讀兩遍

3、朗讀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初一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爲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初一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爲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三)圈點批註與整體閱讀訓練

1、閱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註

批註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爲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初一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說說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閱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3、詞彙積累——課堂練習二

(寫完後對照課本,找出寫錯的字並改正)

(詞彙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4、閱讀嘗試練習(提問討論)

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理解記敘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3)文中一共寫了幾個背影?

4)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5)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爲正確的是,簡要說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閱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四)作業佈置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爲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後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係,做在書本上)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比較閱讀訓練。如果說第一課時側重於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麼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並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