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纔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接下來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出如何教育孩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教育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 篇1

一、教育孩子其實是其樂無窮的一件事

如果你找對了教育方法,那麼,教育孩子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之一。大家設想一下,人生的快樂有多少種?如果一個人在教育孩子上,包括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上,找不到天倫之樂,找不到親情,那麼人生就太樸素了。如果親情不穩定,不能體會那種恆久的親情,那麼自己就會覺得活得沒勁。活得沒勁,就把你的這種觀念傳達給孩子,孩子活得也沒勁,所以孩子纔不學習。

我想,會教育孩子的人能體會出在教育孩子中,樹立了一個人的那種無窮的樂趣。教育好一個孩子,你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尊嚴感、價值感。這對於一個人到中年的人,恐怕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一面了。教育子女是其中最重大的一塊。人生成功方面之一,就是教育孩子成功。

教育孩子實際上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簡單到什麼程度呢?如果你不自覺地使用對了方法,你好像什麼都沒做,就伴隨着孩子的成長,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長起來。好像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也沒有特意的追求。如果你要是教育不對的話,這個就難上加難了。有的家長說:“我都快被他逼瘋了。”其實,在教育的互動中,你和孩子的感受大抵相似。我說:“你呀,你也快把他逼瘋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絕對是一樣的。所以,孩子快把家長逼瘋了,家長基本上長也快把孩子逼瘋了。

蘇霍姆林斯基在《孩子的心靈世界》寫到:教育孩子其實是最簡單的一件事情,簡單到什麼程度,如果一個父親能夠把心擺正,能夠正視孩子,他能夠把孩子當人看,他把這種觀念傳遞給他,那個孩子自然就成長。關鍵是怎麼把心擺正?什麼叫正視?怎麼傳達這種觀念?這是根本。這個說簡單就太簡單了,要說難就太難了。所以,我們要是把這個方法學會,教育孩子每天只需要十分鐘就行了。其它時間,讓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每天在他身上投入十分鐘就行了。找對方法,那簡直太簡單了。我們平時沒有人教你這是對的,可是,我們做對了。也有時,這麼簡單大家卻做不到。

二、人體的力量

如果你的潛能沒有的話,那你還開發什麼呢?假設說,我們在一座山上硬挖煤,而這個地方不是產煤的地方,你挖一百米,二百米,一公里,兩公里挖出來全是石頭,根本沒有煤。就是說,潛能開發必需先有潛能,才能去開發。

三、家長的角色之生命教練

孩子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所有人類行爲,從簡單的肉體上的肢體動作到複雜的精神上的活動,他全都不會。他與生俱來的最重要的本能就是學習的能力,憑藉孩子的這種本能,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學會任何人類動作。事實上,孩子後來一切行爲動作都是有意無意學習的。

可是我們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好像孩子不被教導和訓練,就理所當然地應該會很多的東西。甚至我們中國的聖哲孔子也認爲:“人是生而知之”,這其實是一種重大的誤解。由於人學習能力太強大了,在與成年人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孩子會自動模仿我們成年人的言談舉止,同時孩子還會在他周遭的環境中,自動隨機地攝取信息,然後他在不經意中表露出來了。我們成年人對此驚訝不已,我們所觀察的現象彷彿孩子不用學就會。

其實,孩子的這種自動的學習是不完整的,不規範的和不繫統的。有些東西他學會了,有些東西他沒有學會,而我們成年人無法知道他哪些東西學會了哪些東西沒學會。基於此,我們認爲那種留存在人們大腦中的“很多人類行爲,孩子不經過教育訓練就應該會”的假設是不對的,並且是絕對有害的。我們應該建立起新的教育理念:“任何正確的人類行爲,都是要經過系統教育訓練才能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由此我們就可以推論出:如果孩子事先沒有被教導過,他做錯事是完全正常的,是預料中的事情,所以不應該被批評和懲罰。

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真正傑出的人,就要對孩子進行系統的訓練,才能使他逐漸學會不但按“人”的方式來行爲,而且是按傑出的人的方式來行爲。

我們人類行爲,按其表現形式可分爲三大類:

(一)我們的肢體動作。從站立、坐姿、走路、跑步、穿衣、吃飯、睡覺、刷牙、洗臉、游泳、各種體育運動等等。這類動作的特點是它們都是有正確標準的,任何動作都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孩子才能把動作做標準。如果沒有經過耐心地教導和訓練,孩子可能根據自己所見所聞而“自學成才”這就使他很多東西都學歪了,學走樣了,甚至不會做。因此家長在孩子剛開始學爬行,就應該耐心訓練孩子的各種動作,這樣孩子才能乾淨利落敏捷迅速地做各種動作而不是拖泥帶水行動遲緩。

(二)我們接人待物的方式。我們人類是社會生物,每個單個的人,如果沒有他人的合作是無法生存的。所以我們必須從小訓練孩子怎樣與人交往。孩子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該怎樣對待別人,完全是後天習得的經驗。如果我們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訓練,存留在孩子潛意識裏的各種“生活樣式”品質優秀,那麼他就會在縱橫交錯的人際關係網中游刃有餘應付自如。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養,他不知道怎樣正確地與別人打交道,等到他到了必須與交往的時候,他會按他習慣的模式與人相處,如果這種交往給別人帶來困擾和痛苦,別人就會以相同的方式來對待他,而使他痛苦不堪。由此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因此我們家長必須在孩子生命之初,就對孩子如何與人相處進行訓練培養,我們必須通過身教和言教等方式,把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對待兄弟姐妹、怎樣對待叔叔阿姨、怎樣對待同學朋友、怎樣對待老師、怎樣對待陌生人、怎樣對待自己等正確的方法教給孩子,並訓練他徹底掌握爲止。這樣他才能適應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並且通過與人互動來獲得別人的認同從而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觀念。

(三)我們的精神活動。人類是有理性的動物,我們每天要用自己的大腦對我們外界的世界進行思考加工,並且我們根據思考加工的結果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樣如果我們的思考方法是正確的,那我們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指導我們正確的行動。如果我們思考的方法是錯誤的,那麼我們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在錯誤的結論指導下來行動,必然使我們遇到挫折和失敗。因此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人教會他正確的思考,那幾乎是災難性的。家長在與孩子一起生活的過程中必須把關於這一系列問題的正確的觀念傳達給孩子,並且教會孩子正確的思維方法。這樣孩子才能開始真正的精神活動。而傑出的人就是從小在這方面訓練的比較充分,他們的大腦被開發出來了,能夠正確地思考他們所遇到的人、事和物,從而使得他們根據自己的思考來決定的行爲符合客觀規律和社會規範。以此使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達到的結果。

如何教育孩子 篇2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兒子已經是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了。在這幾年中,兒子成長迅速,進步明顯,下面講講我的育兒心得:

一、多陪孩子“玩”。

我們常言:“玩”是孩子的天性。通過玩,我發現他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小朋友。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散散步,做做遊戲,在玩中增強體質,增長見識。記得我們剛開始和他玩飛行棋時,他輸了就哭。爲此,在後來的遊戲中我們要求他承擔相應的責任並遵守遊戲規則,以此增強他的自信和堅持性,培養健全的人格。

二、相信孩子能行。

兒子在剛上小班時,比較膽小,害羞,不愛與人接觸。後來我和他制訂了一個可衡量的、實際的目標:在幼兒園裏一學期獲得10個以上五角星就有獎勵。然後,我慢慢將獎勵擴大到其他方面,於是他自己也有了一個目標,上課積極發言,回家向我們彙報。現在,在老師的幫助下,對課堂發言有了明顯的自信。

三、學習的最佳期限。

我認爲小孩的教育應該以他的生物成熟爲前提。在他還小的時候,我從不強求他參加一些補習班,我尊重孩子,由孩子自己選擇感興趣有愛好的進行學習,孩子喜歡什麼就學什麼。進入大班後我發現,兒子對認字的慾望非常強烈,有時走在路上,他會突然對我說“媽媽,這是××字?”於是,我邊走邊教,往往事半功倍。我始終認爲,某一技能的學習有他最佳的年齡,不做拔苗助長的事。

四、培養做好孩子

按照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大班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處於好孩子定向階段。爲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做好尊老愛幼的.表率,懂得一起分享,及時同孩子溝通,認真聽孩子講話。讓他開始從關心自己的需求發展到較全面地關心別人的需求,教給他減少衝突的有效策略,增加對攻擊行爲有害後果的瞭解,爲自己塑造一個社會贊同的形象。

做爲孩子的家長,我們盡力而爲這都是應該做的,非常感謝大一班全體老師的淳淳教導,辛勤付出。其實每一對父母都有一本難念、難忘的育兒經,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我們父母的殊榮,我們也想做稱職的父母,希望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何教育孩子 篇3

一、如何教育孩子成長

期待孩子能夠從小出色是很多家長的期望,但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有時候期望過大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負擔,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最好能夠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這樣子才能夠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需求,從而讓他們的童年過的愉快又充實。

1、孩子學走路

孩子學走路並不是越早越好,而舊式的看法認爲孩子能爬就能走也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嬰兒的骨骼中膠質多,鈣質少,因此他們的骨骼比較脆弱,若是過早讓孩子學習走路,身體的重量會加重四肢的負擔,長久下去容易使得下肢變形,因此不要太早的讓孩子直立行走,尤其是胖胖的小寶寶,孩子學習走路的正常時間是在一歲左右。

2、騎腳踏車

孩子騎腳踏車不要過早,因爲騎腳踏車對於腿部的力量要求比較高,但是孩子的肌肉力量比較弱,太早騎單車容易讓腿部肌肉發酸,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下,對於兒童的骨骼成長十分不利,建議孩子學習腳踏車可以放到五六歲左右再開始。

3、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這個現象在現代家庭中非常普遍,平板電腦,ipad等已經成爲了許多孩子的幼年玩具,電子設備可以下載很多的遊戲和視頻,這讓孩子對於電子產品愛不釋手,但是孩子若是長期的玩電子產品,對於他們的眼睛視力有着很大的影響,爲了讓寶寶不從小變成戴眼鏡的小博士,還是要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

4、塗鴉畫圓

雖然說達芬奇剛開始學習繪畫的時候就是通過不停地繪製雞蛋啓蒙,但是這個方式並不完全適合於寶寶,孩子的思維需要開拓性的發展,剛開始讓孩子接觸繪畫的時候不要限制他們的繪畫風格,即使是看不懂的塗鴉,也是在鍛鍊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他們這是再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所想和感情,家長不要提前教育孩子畫簡單的幾何圖形

5、學習樂器

有些爸爸媽媽認爲孩子學習樂器越早學可以學的越好,其實不然,鋼琴,小提琴等優雅的樂器,過早接觸並不利於孩子的手部發展,因爲學前兒童的骨骼和關節並沒有完全的發育成熟,過早接觸正統的樂器培訓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會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挫敗感可能會遠遠大於成就感。

總結:過早的讓孩子成長可能會抹殺了她們的童真,帶走了他們很多快樂,孩子的教育提倡循序漸進,慢慢的來,看着孩子在自己的努力培養下變得更加聰明優秀,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要給予更多的寬容和理解,給孩子一個純真美麗的童年。

二、教育孩子的五個不要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麼這樣笨啊!”或者“你是木頭人嗎?”

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2、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

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媽媽就要狠狠揍你一頓。”

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麼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爲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

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他不是爲學習建立起來的良好自我觀念而學習,而是爲了物質獎勵。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麼又不乖啦?”

媽媽該知道,要小孩許諾是沒有意義的。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過度保護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爲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爲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不很自信。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決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