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總結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讓我們來爲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堂教學總結

課堂教學總結1

爲了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的隊伍建設,鼓勵青年教師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教務室於12月中旬組織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力圖通過這次活動爲廣大青年教師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同時也希望這次活動能爲我校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相互啓發、相互學習的平臺。本次活動一共有十九位教師參加。總的來說,廣大青年教師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理解,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策略等環節的設計與組合都有了較科學的把握,而且也能夠運用多種電教手段進行輔助教學,教師的基本素質已經大大提高了。下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總結。

一、亮點賞析

1、激活了青年教師的潛能,涌現了一批教學新秀。這次競賽充分展現了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一些有潛質有能力的教師也在這次競賽中嶄露頭角。教師教學觀點得到改變,教師由教學的“主體”變爲“主導”,創設和諧氛圍的能力大大增強。如霍文憑老師語言簡練,教學流程清晰,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分組實驗,較好地激發了學生興趣並關注學生情感和態度的積極體驗,較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郭婧老師的教學由淺入深,親和力強,創設了和諧、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學生自始至終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李秀老師專業知識的內化程度較高,聯繫生活實際設臵問題,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明確了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必要條件,教學效果明顯。祁慧老師演示實驗準備充分、現象明顯,用精練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以事實爲依據,嚴謹求實,勇於創新的科學品質,突出了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教育。

2、注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轉變學習方式,實際上是改變一種習慣,當務之急在於建立教學新理念,即由過去的傳授式學習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這一方面,各位參賽的老師都力求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體現這一理念。

3、注重雙邊互動,關注每一個學生。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體現尊敬、熱愛、理解、幫助學生的理念。新課程標準倡導師生平等交往的教學行爲,這有助於建立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係。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廣大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訓練。李秀老師在教學中將書本複雜的實驗進行改進,便於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教室中增高實驗桌,以便於實驗的演示充分展示給所有學生,將不易觀察的實驗現象以投影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很好的達到了預期效果。郭婧老師在教學中以“問題”爲主線,以“細節”爲關鍵,恰到好處的設計問題,指向明確,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讓全體學生感受到了遇到問題後的迷茫、解決問題過程的艱辛和解出問題的喜悅,通過這節課,絕大多數學生可以掌握所學。

4、注重切合學生實際。

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

這充分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爲本”的新課程理念。祁慧老師針對課本內容自行設計了很多急救小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並通過讓學生脫稿進行話題自由談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極大的活躍了課堂氛圍,效果明顯。郭婧老師通過精心設問,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充分發揮個性,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爲學生領悟錯位相減法的成因搭建了通道,成功突破了難點。李秀老師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立足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維,較好的落實了知識。

二、問題探討

在活動中,老師們的精彩表現何止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長處,不可能一一評述。本着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原則,把本次活動中的不足總結如下,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1、教師的角色還需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評價者,要把自己定位在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朋友的位臵。這樣,上課時,老師們和學生的交流自然而然的就輕鬆愉快了很多,課堂氣氛也就隨之活躍了起來,學生也動起來了,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讓學生更愉快地學,更主動地學。

2、教學中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深度。提問的目標指向不夠明確,致使學生回答漫無邊際。課堂討論也只是淺層次的。教師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問題,隨機提問,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設計提問,更不要總是固定地提問幾個學生。這需要在平時的業務學習

中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學情的研究。

3、板書缺少設計,隨意性太大,起不到提示和強化知識的作用。個別老師整節課都沒有板書,需要改變。

4、有些教師在多媒體和實物展臺等設備的操作水平和技巧方面還需提高,不能只停留在點擊鼠標的層次上。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要適度,不是課件、媒體多多益善。運用現代化手段是方向,但要因需而用,適時適度,恰到好處。可用可不用則不用,要用在關鍵處、用在點子(使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平面的東西立體化)上。老師們必須要明確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傳統教學手段也不一定就是落後的。

5、要改變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預設輕生成的現象。課堂上教師的着眼點應放在引導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在預設的問題情境中不要急於將結論告知學生,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教學中應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充分預設的基礎上關注生成。

三、展望

教務室對青年教師提出以下幾點希望:

1、多聽課,多寫聽後反思性的小結。

聽課首先要抱有積極的、謙虛的態度,取人所長,有的課在教學設計上有特色,有的課導入很好,有的課問題串的設計獨具匠心,有的課語言風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等。

聽後反思是教學創新的動力,教師聚焦課堂,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善於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爲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寫“教學案例”、“教學後記”等就是反思教學的有效方法。

2、精心備好每一節課。

青年教師要以活動爲契機,指導自己今後的教學,縮短公開課與平時教學的距離,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時不僅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裏要始終裝着學生,這樣纔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3、多學習、多交流

一是向同行學。把學習交流的重點放在新課改的研究、教學案例的交流、典型問題的研討等方面。二是要向學生學。關心我們的教育對象,研究我們的教育對象,走到我們的學生中間去。

這次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學校今後會繼續組織相關的一系列的教學競賽活動。在以後的教學競賽活動中,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教師,更多的精彩課堂在這裏展示、交流。也真誠地希望我校青年教師能夠以良好的進取心態,創新和開拓的品質,愛崗敬業,實踐教育創新,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勤奮工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快速成長,早日成爲教壇新秀。

課堂教學總結2

年輕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發展的未來與希望,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實現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本着“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能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宗旨,我校舉辦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

本次比賽在教務處的組織安排下,在各教研組和參賽教師的積極參與、大力支持下,順利結束了。參加本次講課比賽的教師共有20名,保證了每一個科目至少有1人蔘加。參賽的20名教師都能根據教務處的安排,自己選定講課內容,按照教改理念、教學目標打印好講課教案,爲講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縱觀本次比賽,出現了許多的亮點,具體如下:

1、參賽教師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話說課,思路明晰,表達準確,環節齊全。

2、教師素質好,教學基本功紮實。親切和藹的微笑,文雅得體的教態,使得知識在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教學環節中,產生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應。從大環節的任務實際,到小環節的細緻落實,巧妙過渡,動靜搭配的教學活動開展得錯落有致,得體到位,知識和能力在環環相扣的教學活動中得到落實。

3、教學觀念新穎,設計構思精巧,靈活整合教材,熟練使用教學輔助手段。在教學中,老師採取“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有序的導、生動活潑的啓發教學,激發學生積極的參與、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提問和回答積極。

4、教學過程安排合理,循序漸進、由簡到難,便於學生理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有效的指導。新課的導入、課堂的過渡嚴謹、自然,注重對學生語言運用的培養和指導。課堂輕鬆、和諧、有序、自然。

5、多媒體輔助教學被廣泛應用,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和密度。

6、本次大賽的所有參賽教師,不僅向大家展現了自己良好的教學基本功,更讓我們欣賞到了內容豐富、畫面精美、實用性強的精彩課件。老師們的演示文稿製作水平提高的非常快。

7、教學內容緊密聯繫生活。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生活;把生活體驗和學到的知識緊密結合,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

當然也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備課中需把細節做足;準備要更充分,課件、板書、教具等設計或任務更具體、明確些,更易於學生操練,輸出的內容更顯實在、有效。

2、在多功能教室授課時,由於過分依賴多媒體,黑板成了裝飾品,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由於此類活動開展的較少,講課教師授課內容是已上過的內容,因此對課型把握不準,有的甚至成了複習課。

總的來說,此次講課比賽還是收到了不錯效果。如果我們的每一節課,都能象這樣去上,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定會很快地更上一個新臺階。

本次比賽的評委由學校領導和教研組長還有特邀評委擔任。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課後及時組織評委集體評課,本着共同探討、共同提高、公正客觀的原則,給每一個參賽教師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然後,評委根據《榆次一職中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給每一位參賽教師打了分。

根據評委們的打分,按照平均分的高低,本次比賽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學校在向此次比賽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表示祝賀的同時,也號召全體教師向他們學習,也希望他們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通過此次講課比賽,不僅檢驗了我們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也爲廣大教師提供了展示交流的舞臺,對青年教師的進一步成才必將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另外,通過比賽也發現了我們在教學中還存在的一些問題,爲學校進一步搞好教學教研工作提供了素材,積累了經驗,指明瞭方向,各教研組下去後要認真總結此次比賽的得失,成功的經驗一定要繼續發揚,並且大膽地推廣,失敗的教訓一定要想辦法克服。

課堂教學總結3

20xx年11月8日至9日,xx市20xx年“以學生爲中心,順學而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在寧洱縣直屬學舉行。鎮沅縣振太鄉中心小學行政重視此次活動,派出振太鄉中心小學教導主任師尚文、振太鄉中心小學語文教研員李其賢前往觀摩學習。活動分開幕式、課堂教學、總結頒獎三個部分。

一、領導重視,開幕典禮別具一格

許勝主任及寧洱縣教育局、寧洱縣小領導在開幕式上作了精煉的講話。從校長“感謝、歡迎、邀請、祝願”中,我有了賓至如歸感。從五位權威評委“客觀、公正、公平”的宣言中,我有了信任感。從“羞答答的掀開了她那神祕的紅蓋頭”,我對詼諧幽默的開幕詞甚感耳目一新。

二、教師投入,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從來自全市九縣一區的11名選手對《地震中的父與子》《矛和盾的集合》《搭石》《自己養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生命,生命》《酸的和甜的》《飛向藍天的恐龍》《圓明園的毀滅》《獅子和鹿》在新課標理念下如何“以學生爲中心,順學而導”,作了解讀、展示、競技,進而把素質教育下語文三維目標的達成,從定性預設、定量估計、質的提升幾個維度,作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可謂授課教師爭分奪秒,盡顯其能,或語感抑揚頓挫而傾倒聽衆,或清節跌宕起伏,或板書規範而漣漪汩汩,或應變如悟空讓人拍案叫絕,或力避遺憾滋生、蔓延而峯迴路轉;聽課教師津津有味,或全神貫注的聆聽,或品味其間迸出的閃光點,或奮筆疾書下一個靈感中的閃光點。

三、總結精妙,素質教育欣欣向榮

閉幕式上,xx市教科所長夏x等關注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對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殷期望,爲獲獎者頒發了大紅的證書。尤其是許主任精妙的點評,讓我對課堂的精華、“以學生爲主題,順學而導”、評價標準、教師素養、教學設計撰寫、課件製作、小組合作、語言文字訓練、閱讀與感悟、文本閱讀與課外閱讀等一系列小學語文教師本該追求的目標有了較爲明晰的思路。

受益匪淺,不虛此行。塵埃落定,花開誰家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教師要書寫一個“了不起”的足跡,抒寫一個不捨教育教學情懷,抒寫一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叮咚泉水!

課堂教學總結4

《光的反射》這節課是在建立在我們學習關於直線傳播知識以後的延續,同樣是研究光的傳播,所不同的是這節課是研究光在傳播途中碰到障礙物會怎麼樣。

我按照教材要求,對本課進行處理。從射擊比賽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入反射概念→學生採用多種形式學習光的反射現象中的名稱(小老師講解、小組內相互記憶、教師PPT再次呈現)→落實實驗——探究光的反射規律(自制實驗器材)→運用光的反射定律完成簡單光路圖(各小組成員分層上黑板展示)→通過小組體驗實驗引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現象,以此得出它們的異同。

依照這一過程,一步一步展開教學。學生學得輕鬆,掌握得也牢固。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有不足之處,教學語言單調直板,提出的問題過於簡單,不利於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學生的回答往往是在表面現象,沒有深入發現本質。也沒有讓學生儘可能多的提出問題。忽視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對學生實驗結果的展示不全面,只叫了兩組同學,這樣得到的科學結論不夠客觀。總之,我覺得科學是求真求實的,平時教學中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發現問題,不能面對問題,在一堂堂的科學課上肯定還會出現更多的“怎麼辦”,我們的科學教師與其他學科的教師一樣——“任重而道遠”。

課堂教學總結5

根據教育局關於xx年開展新一輪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意見,提出了“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從2月到到6月,先後舉行了三次課堂教學立標活動,對轄區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達標驗收,活動精心組織,認真安排,各位教師高度重視,全員參與,各個教師認真備課,精心授課。同時活動開展本着教有所感、教有所悟、及時總結提高的原則,爲本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現簡要總結:

一、活動表現的突出特點高度重視活動開展的重要性,正確認識活動開展的必要性。爲此博山開發區中心學校專門召開專項校長會議,做了精心的動員部署,要求各個學校在每人一節公開課的基礎上進入課堂教學的“立標”階段。每個教師在熟悉課堂達標標準,互相聽課、評課,互相取長補短,樹立每個學校每個科目的課堂教學“立標課”。每個教師以此觀摩學習,達到人人都能上達標課個個爭取創新課的目標,打造博山開發區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2、活動採取“邊立標邊達標”的措施,讓活動開展有成效。

針對轄區教師的層次不同,採取不同年齡、不同學科都立標,並實行“邊達標邊立標”的措施,把立標活動分散到各學校、各學科,讓達標成爲教師互相聽課、互相取長補短的活動。督促每一個教師發展,而不是“一刀切”,教師能夠積極大膽改變原有的教路,力求使自己的授課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貫徹新課改理念上有較大進步,教學雙邊關係進一步趨向合理,師生關係逐步和諧,教學民主得到了體現,課堂教學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3、教師的教學體現了從“文本”到“人本”的理念。

不少的教師在授課時,表現爲一改以教材爲中心,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系統傳授和灌輸,對“人本”的忽視的缺陷,轉變到“人本”,強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情感的薰陶漸染,思想的感悟體驗。強調學生的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心到,強調學生的習得、體味。總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

4、活動開展最重要的變化體現在課堂上。

不少教師的課堂都能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小綿羊”。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思維的活躍,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

5、課堂教學力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不管是語文教學,還是數學教學,不管是英語教學,教師們都極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一是課堂情境,一是討論情境。課堂情境,讓學生進入不同課所特有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回到課堂中,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因爲學生只有首先入境,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進入學習狀態。這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討論情境裏教師力求爲學生創設一個討論的氛圍,以設疑激發興趣,引導求知慾,形成討論動力,充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討論方式可多種多樣,或問或答,或選擇重點發言人,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發表不同見解,使氣氛活躍。

課堂教學總結6

結合前人的教學經驗,我覺得高效課堂就是給學生一個自己的舞臺,給老師一種新的希望,給學校一個美好的未來,從自己內心到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以下反思:

一、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簡單地寫教案,而必須備教材、備學生,不僅要花功夫鑽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細琢磨教學的重難點,更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充分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甚至提前走進教室,與學生交流一會,也應考慮在其中。

二、課上需要嚴謹的結構和輕鬆的氛圍

1、良好的教學導入將是高效課堂的引擎。

就像一部精彩的電影,頭三分鐘,你就得抓住學生的心。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2、精彩的學習過程就是高效課堂的核心。

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麼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麼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3個基本持徵: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繫與信息反饋,整堂課有着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爲學生的內源性動力。

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用心與自己交流。師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要時時瞭解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想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想,並讓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敢於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爲課堂教學的常態,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後續的教學行爲。讓 — 1 —

動態成爲常態,讓生成成爲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激發和提高,這要求教師有超強地駕馭課堂的能力。

3、細節的準確處理就是高效課堂的潤滑劑。

教師要懂得微笑。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往往是喜歡某一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上課時,多給孩子一點微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教師喜歡自己,要學好這位教師所教的課。

教師要善於鼓勵。一個輕鬆愉悅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讚美學生,每個人都喜歡別人的讚美,這是一種天性。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往往教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讚美,會給學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這樣做既拉近師生的距離又開啓了學生的思維。

教師要注重差異。高效課堂的教學要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鼓勵和得到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應當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爲層次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和能力。

三、課後需要認真的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做法給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挑戰自己——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馳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爲,使自己以後的教學更加完美。作爲一名一線的教學工作者堅持不斷地寫教學反思,本身也是熱愛教育事業的一種外在表現。寫教學反思能使我們教師從平時的點滴積累中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避免按步就班地按教材、教參授課,會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高效課堂作爲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實踐模式。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 2 —

課堂教學總結7

爲鞏固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使課堂教學改革更趨於理性,更符合我校實際,語文組在學校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開展了“課堂教學回頭看”活動。有重點的對部分同志的課進行了聽評。現對活動作以總結。

一、課堂回顧

王德廣老師執教的《羅布泊,消失的仙湖》,學生展示十分活躍,展示內容的處理很有層次性,每一個小的環節的展示,都竭力吸引全部學生參與。展示學生與聽課學生的互動,教師的及時的評價點撥,使課堂充滿了活力。李保義老師執教的《偉大的悲劇》,引導學生從“悲劇”和“偉大”兩個層面,多角度的解讀,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深入,並且受到強烈的感染,是這次活動中水平最高的一節課。劉聽會老師執教的《土地的誓言》,通過歌曲《松花江上》導入,營造恰當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但由於對展示內容沒有很好的整合,頭緒較多,課堂顯得有點亂,影響了教學效果。高顯海老師執教的《登上地球之巔》,按照“字詞教學——課文複述——重點理解——語言品味”的順序,呈現出教學線條之美。學生講解時能夠使用課堂展示筆記,教師點撥能夠突出重點。

二、取得的成績

幾位老師的公開課,充分體現了他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解。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回頭看”活動,我們看到語文教學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1、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可喜的變化

有什麼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爲。教師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態度,由開始的觀望、懷疑、嘗試、動搖到現在贊成、試驗、堅定不移的實施,是一個反覆求索,實事求是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培養什麼樣的人”的討論,認識逐步達到一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關注學生的一生幸福。讓學生快樂的學習,樂觀的生活,擁有愛心、懂得感恩,有美好的志趣和情操,應該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思想轉變後,教師關注的中心由“分數”轉到“人”上,由只重知識到能力培養上,到人文薰陶上,到健全人格的培養上。教師能夠正確處理課堂上師生角色的定位,能夠把課堂還給課堂的主人——學生。在“回頭看”的幾節課中,學生展示積極活躍,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主體作用得到很好的發揮。教師評價準確,點撥適宜,引導得法,充分發揮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作用。

2、課堂展示的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還記得在改革初期,學生展示的情形:膽怯害羞,聲音不高,照搬資料,只顧自己,不管聽衆,形式單調,缺少互動。現在的課堂,學生展示自然大方,質疑、糾錯、補充、討論、評價,信息多向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正在形成。在李保義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的感受更爲深刻。學生朗讀充滿感情,富有感染力,而且,學生一邊朗讀,一邊在教室裏走動,讓我們想到古代詩人吟哦的情境。高廟中心學校的老師來我校聽課後,深有感觸得說:“我非常感慨自己能親眼看到杜郎口模式的展示者們展示自己的課。我先前是比較牴觸這種模式的,總想着這樣的模式是以犧牲學生爲代價的,是圖表面的花哨和熱鬧。然而,當我真正坐在了教室裏,聽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理解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哪裏是什麼課堂教學,這分明是學生思維跳躍的藝術展示,是那麼令人心動,令人心曠神怡。”

3、文本意識正在逐步強化

本學期初,我組在九年級公開課階段總結中指出:“不可否認,現在的課堂,師生的文本意識正在逐漸淡化。”“增強文本意識,是語文教學亟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聽課,我們覺得這一問題得到了初步的解決。四位老師,都在引導學生進入文本,做了自己的努力。李保義老師以“爲什麼說這是偉大的悲劇?悲體現在哪裏?偉大體現在哪裏?”爲主問題,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本,高顯海老師設置“從哪裏看出山勢險峻?”的問題,讓學生深入課文,體驗登上珠峯的困難,感受登山運動員的頑強意志及爲國爭光的愛國情感,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需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展示內容缺少整合

通過聽評課,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其中最爲突出的就是課堂展示內容缺少必要的整合。一個小組展示過字詞後,下一個小組展示還有類似的內容。有些課堂上,學生以問題訓練的形式展示,組間內容交叉的很多。這樣,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影響了展示進度。整合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多做一些引導,以爭取課堂教學的高效。

2、教師的點撥應突出方法的點撥

當學生對學習內容存在疑惑,學生展示遇到困難時,就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時候。我們發現,教師大多是就問題談問題,有時甚至直接向學生出示答案。這樣的引導,學生只能做到知其然,而不能做到知其所以然。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有可能依然茫然。所以,方法的點撥至關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剛剛邁出第一步,雖然是可喜的一步,但僅僅是第一步而已。艱鉅而繁重的任務,有待我們去完成。所以,作爲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着眼,努力探索,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要在範剛校長的帶領下,大膽開拓,銳意進取,爲教學改革傾注智慧,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課堂教學總結8

《月光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貝多芬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作《月光曲》的,掌握貝多芬思想感情的發展脈絡,《月光曲》教學反思。教學中我設計一個問題“貝多芬進入茅屋爲盲姑娘彈了一曲之後情感又有什麼變化了?”我認爲簡單的一個問題卻引起了學生的爭論:有同學說:“我認爲貝多芬爲盲姑娘彈一曲後,盲姑娘認出他就是貝多芬時貝多芬一定十分激動,因爲盲姑娘太懂音樂了。”有的說:“我認爲盲姑娘認出貝多芬後此時貝多芬還是感動,真正使他激動的原因是他想到這麼愛音樂的人卻不能坐在音樂廳裏欣賞自己的演奏,社會制度太不平等了。想到這他很激動。”我沒有打斷學生而是笑着說:“請繼續談你們的觀點。”學生受到了鼓勵更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說:“我認爲貝多芬此時是驚訝,爲盲姑娘如此懂音樂而驚訝。”有的學生說:“我認爲貝多芬此時是氣憤。”運用自己查找到的資料,正如同學們所說的貝多芬十分熱愛勞動人民,貧窮不能阻礙人們對音樂的熱愛和理解,教學反思 。就在這簡陋的茅屋中貝多芬遇到了他一生中難得遇到的一位真正的音樂知音,他的情感由感動、驚訝、氣憤進一步昇華爲激動之情。其實我們每個人在閱讀課文時對人物的情感都會有不同的感悟。

這幾位同學都能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貝多芬情感的變化。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應象他們一樣敢於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課後這節課我在這個問題上處理的還是比較好,因爲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大膽求異,多方面、多角度的展開爭論,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向這節課學生們出現了很多種答案,我們就應該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展開求異思維,展開爭論,從而使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資本主義的黑暗和貝多芬的善良和愛心。教師相機誘導,學生互相切磋、分析、爭論,就有助於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課堂教學總結9

一、立足文本,確立語言訓練點。

《我家的園子》是西師版教材第八冊一單元的一篇批讀文,這篇文章也曾出現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教材中,題目叫做《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回憶性小說《呼蘭河傳》,蕭紅從小隨祖父一起生活,在祖父的關愛、呵護下長大。課文主要敘寫了童年的蕭紅在園子裏快樂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清新質樸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寫,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突出的特點。然而在西師版教材裏,《我家的園子》選作教材時有較大的改動,隻字未提到祖父。作爲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如果沒有閱讀過《呼蘭河傳》,是很難體會到作者內心世界,很難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解讀教材時,我首先產生了一個疑惑:是否需要對課文的背景做增補(或者說補充教材中被刪減的內容)來填補孩子們情感體驗的需要?但很快又被我否定了,原因是編者對《我家的園子》目標的定位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園子的自由美好和生機勃勃,藉助批讀語,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以及作者的表達方法。”這一目標跟《祖父的園子》的目標定位有着相當大的區別,另外,根據課程標準對中段和高段閱讀教學目標的不同要求,我感覺拔高了對四年級孩子的閱讀要求。因此,我決定在本課的教學中,弱化處理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語言訓練。只是簡單給學生推薦課外閱讀《呼蘭河傳》,把教學的重點定位在藉助批讀語,感受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訓練學生多層面賞析句子,學會批註。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具體做法與思考。

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賞析句子。

即句子“寫的是什麼?(文字表層意思)——怎樣寫的?(作者的用詞,修辭手法等)——表現的是什麼?(藏在文字背後的作者意圖或情感”

案例重現:第二段教學片段

師:勾畫出你認爲描寫的十分精彩,自己非常喜歡的句子。

生讀:“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像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師:這句話中提到了三種動物,作者重點在描寫哪一種?

生:蜜蜂

師:爲什麼你會認爲是蜜蜂?

生:因爲蜻蜓和螞蚱只是簡單的寫了顏色,對蜜蜂的描寫更爲具體

生:描寫蜜蜂的文字更多…….

師:對,判斷作者描寫的重點,根據文字敘述的多少來判斷是一種非常簡單而實用的方法。

師:嗡嗡地描寫的是——生:蜜蜂的聲音。

胖圓圓描寫的是——生:蜜蜂的樣子。

還有哪些詞描寫了蜜蜂的樣子?

生:滿身絨毛 小毛球似的

師:把什麼比作了小毛球?你覺得表現出了什麼?讀讀旁邊的批註

生:表現出了蜜蜂十分可愛…………

師:作者非常喜歡這可愛的小蜜蜂,你喜歡嗎?一起讀讀這句話,讀出蜜蜂的可愛。

看似簡單的引導,實則是讓學生細緻深入地讀書,讀懂句子表面的意思,讀出句子背後隱含的情感,體驗賞析句子的過程。

三、填空式補白,方法的習得點

經過以上對句子的引導品悟過程,及時呈現填空式補白訓練,及時總結多層面賞析句子的方法。

這句話用(比喻的)方法,把(蜜蜂)比作了(小毛球),寫了(蜜蜂嗡嗡的聲音和胖圓圓的樣子),表現出(小蜜蜂的可愛及作者對園子裏昆蟲的喜愛之情)。

這樣的補白練習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從句子的表達方法,句子的表層意思,句子背後蘊含的情感等三個層面來體會句子表情達意的效果,而這三個層面單靠老師講解是枯燥難懂的,用填空式補白的方式降低了難度,易於學生接受。

四、學以致用,自主賞析批讀,體現能力的增長點。

完成填空補白練習的指導後,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批讀後文的精彩句段,從實踐效果來看,有了前面的方法引路,學生的批讀質量明顯提高。以前不知如何寫感受和體會的學生也能下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課程標準強調過程與方法的指導。從學生的認知經驗來看,經歷了過程,才能提煉出方法。放棄過程,只講方法,學生缺乏體驗,空洞的說教起不到實質性的效果。注重過程,不總結方法,學生則不知道該怎樣付諸於實踐,不能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課堂教學總結10

二年級下冊第27課是寓言故事,本課是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爲我們描述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於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穫心存僥倖,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寓言的學習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繫,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如:《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裏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能瞭解故事內容,但寓意比較抽象,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爲此,我認真研讀了文本,尋找到了本課教學的關鍵所在,較好地引導學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在教學前,我努力思考應該怎麼樣教授,才能讓孩子在短暫的課堂上明白這兩個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於是,邊看書,邊思考,就在自己手捧着課本想:這兩個人的表現有趣極了,第一個人,看到自己田裏的禾苗沒有長高,好着急,於是自己認爲想了一個“好”辦法,“好”辛苦地將禾苗全部拔高,而自己認爲的“好”結果卻讓禾苗全部枯死了,於是我們得出結論:這個人好愚蠢。哈哈,自己就用這幾個好字,作爲本節課的一條線,作爲板書,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覺得學習好輕鬆啊!

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劃分《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的自然段,一共有4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講明瞭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國有的農夫,因爲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並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然後自己提示學生,“他巴望自己田裏的禾苗長得快些,天天到天邊去看。說明他心裏好——學生立刻會說焦急;我們接着分析課文,讓孩子邊讀書邊思考,當我寫出“好”辦法時,學生有不同意見了,於是我請同學們分析原因,有的同學說這個好辦法實際上不好,因爲禾苗都死了,有的同學說這是一個好辦法,讓禾苗長高了,於是我提醒學生注意好的雙引號,很快同學就明白了是反語,是這個人自己認爲這個辦法好,而實際上辦法並不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整節課在學生的激烈討論中,在學生的哈哈大笑中度過,我們“好輕鬆”!

第二篇寓言是《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對孩子很有教育意義,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對什麼事情都存有僥倖心理,不會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奪。在學習中,我借鑑第一節課的良好效果,讓學生用“真”來總結,部分學生很有悟性,從種田“真辛苦”到撿到兔子“真幸運”再到心裏想:要是每天都能撿到一隻兔子那該多好啊!“真敢想”到從此扔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真有耐心”再到天里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真可悲,真愚蠢”。我將課文交給學生自己,讓他們一邊讀書一邊總結,很快,學生就在一節課中度過了,我們就在這簡潔的寓言中用簡潔的語言總結故事,相信這節課一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真是一節“真愉快真和諧”的課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