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課堂教學四法

     

優化課堂教學四法

崑山市石浦中學課題組 蔡海龍 王雪明  

《課堂教學中學生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研究》是我校承擔的"九五"省級立項課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子課題。經過三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我們認識到:"學生非智力因素在課堂教學中起着促進、協調和補嘗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抓住了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其教學就會有的放矢,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其實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的方法很多;但是我們認爲以下四法比較適用於初中階段學習的學生。

方法一 鼓勵教育法

教師都知道:每個年級,每個班級都有一部分學習有困難,成績上不去的學生,從表面上看他們的成績不及其他同學,往往被老師列入"後進生"或所謂的"差生"行列。這是很不公平的。如果我們教師深入觀察的話可以發現這部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雖然低於正常發展的學生,但他們的求知慾望卻不亞於正常發展的同學,如果正確引導,其後衝力是不可低估的,那麼怎樣樹立這一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實踐中我們發現:"鼓勵教育法"能夠收到明顯的效果。例如99屆初三數學中考中三(1)班的姚志紅、王培英。三(2)班的沈雪芳。三(3)班的李琴等同學,他們對數學一門學科來說進入初三之後就很少及格過,連他們自己也認爲對數學及格不抱有任何希望。但是,初三的三位數學教師卻沒有放棄他們,而是不斷地鼓勵他們,正確地引導他們,使他們的自信心樹立起來;最後中考還是衝破了及格一關。從實例中可以看出:"鼓勵教育"使成績差的學生的自信心、進取性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培養和發展,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差生"的求知慾不亞於優等生,所不同的是他們的基礎差,接受能力較弱,而不易被人發現,其實他們有內在競爭因子,教師只要稍加鼓勵,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也會使他們振奮精神。我們認爲教師應該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讓成績差的學生有一個亮相和表現"自我"的機會。使他們處處感到教師的關心,動之於情,曉之於理,跳出自悲的圈子。我們認爲鼓勵教育具有普遍意義,各位教師都可嘗試。

方法二 興趣引導法

教學方法陳舊往往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興趣能直接轉化爲一個人的動力,進而產生積極性,以滿足學習上的求知慾望。從某種意義上說,興趣和情感對人的智力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補償作用,我們不仿作一個實驗:"一個人在相同時間裏聽一則有趣的故事,往往覺得時間太短,而聽一個枯燥的問題講解總覺得心煩,有厭煩情緒,這就說明情感、意志、興趣這幾種非智力因素相互聯繫,相輔相成,同時也共同制約着一個人的學習情緒。因此作爲教師如何將課堂教學搞得活躍,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我們認爲採用興趣引導法,才能在有限的45分鐘時間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當然興趣引導法的實施就要求教師要熟悉教材,深入鑽研,弄清所教內容的重難點,認真設計教學方案,組織教學語言,在此基礎上再要訓練自己生動形象的表達能力,而不能照本宣讀,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進入角色,接受教育,掌握知識"興趣引導法"實質上是要求教師上課時精講多練對於文化知識的傳授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性,儘量講得生動有趣,使講課的語氣既符合哲理又通俗易懂。例如在初二數學因式分解內容的講解中,爲了讓學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全過程可以編成順口溜"一提二套三分組,一分到底不回頭"使學生記住了因式分解時應先考慮提公因式,再考慮用公式,後考慮分組分解法,同時強調了要分解到不能分解爲止,再如化學教學中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背法可編成: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五字一句讀起來順口,記起來省力,即使是成績差的學生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一知識點,同樣對一個問題的教學,興趣性教法與呆板的死記硬背,其效果是絕然不同的,不仿大家試一試。

方法三 課前練習法

學校教育更應該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學習習慣,真正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但是目前抄作業當成完成作業的唯一手段,這樣不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更不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爲此我們經過調查,摸底和課堂嘗試認爲:"課前練習法"有利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是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個好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途徑,我們以今年初三數學備課組爲例,三位數學教師都採用了"課前練習法"結果中考成績都位於全市的第一第二位。"課前練習法"是指把所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各個知識點編成題目,讓學生共同操行練習,使每一個同學都有練習的機會,這樣可以變問答式複習爲實際操作,變少數人練習爲整體訓練,變嘗試爲成果,實際上課前練習法,並不影響教學進度,恰恰是增強了新舊知識的連貫,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關鍵是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做到三控制:即"控制時間"、"控制內容"、"控制題量",時間一般在新授前8分鐘左右,面做面批,內容一般是上一節課所學內容,題型一般是基本填空,基本運算,或簡單的綜合題,"課前練習法"只有在實際操作中形成一個既有播種,又有收穫的`良性循環過程,纔有效益可言。

方法四 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聽起來難,其實做起來並不複雜,我們不妨用一個引例"中醫師在給病人開處方時根據同一種病情的病人,按不同年齡配製藥用量,對不同病情的病人開出不同的處方",稱之爲對症下藥,教學中教師也不妨學一下醫生的治病方法,把所教內容按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具體的做法是:⑴備課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分層備課。⑵講解中選例要分基本題、加深題、拓寬題三類講解。⑶佈置作業在題量適中情況下,按不同層次學生分爲A、B兩組題型,其中A組習題着眼於基礎;要求人人完成。B組爲提高性題,供中、優等學生做,這樣可以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強化學生課堂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主體學生的共同要求,又要顧及每個學生的自身發展要求,始終做到將"暫差生放在心裏,中等生抓在手裏,優等生記在腦裏",做到既"施偏愛於差生,把重點放在轉變中差生身上,適度降低新知識的講解起點,使中差生有一個跳一跳就能成功的喜悅心情,積極鼓勵他們動腦動手,讓中差生吃好,倡導扶持一個差生與培養一個優等生同等重要,又注意儘量讓優等生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教學中切忌一刀切和簡單劃一的教學模式。

結束語:我們總結的四法是粗淺的,其方法是否有實用價值還有待於實踐的檢驗,同時也懇請老師們不斷地實踐探索,總結出更好的方法,貢獻給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