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化學課堂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

高中數學新課程對於學生認識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教學,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充分認識新課改下教材發生的變化

1.新教材結構體系發生了變化

變化不僅在知識性、趣味性甚至在印刷版面上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增加了名人科學家的知識背景簡介、閱讀材料、插圖等新內容,使學生開闊視野,貼近生活,理論聯繫實際,還增加了不少與現代生

活密切相關的內容。

2.新教材對原有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行調整

對原有的繁難問題進行了刪減,對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分散處理。新教材最重要的編寫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強調學生能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本質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創新。

3.新教材重視教學方式的多元化

教材就知識講解分爲“問題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因此,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教學設計時刻突出一個“變”字,這也是教學中最爲關鍵之處,教學方法要不斷創新,突出問題的提出和解決的方法上,教師提出問題允許學生質疑,不唯書本,不唯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其次,要重視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不僅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特徵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數學背景,如講授正弦曲線、餘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同時能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提高講解效率。在教學中,對於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複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來完成,教學時省時省力。通過教學方法的“變”,使學生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個性得到發展,思維品質得到優化,達到會學習的目的。

二、充分突出課堂知識重點、化解難點是教學的重要內容

每一堂課都要有一個重點,而整堂的教學都是圍繞這個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爲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留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如講解《橢圓》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教師可從太陽、地球、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談到圓的直觀圖、圓蘿蔔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爲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教師事先準備好一根細線及兩根釘子,在給出橢圓在數學上的嚴格定義之前,教師先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於細線的長度),再讓兩名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畫好後,教師再請剛纔兩名學生按同樣的要求作圖。學生通過觀察兩次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這樣,學生對這一定義就會有深刻的瞭解。

在進一步求標準方程時,學生容易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化簡出現了麻煩。這時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化簡含有根號的式子時,我們通常有什麼方法?學生回答:可以兩邊平方。教師問:是直接平方好還是恰當整理後再平方?學生通過實踐,發現對於這個方程,直接平方不利於化簡,而整理後再平方,最後能得到圓滿的結果。這樣,橢圓方程的化簡這一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也解決了以後將要遇到的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時的化簡問題。所以在一堂課上,教師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有利於重點突出、難點化解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三、充分關注學生課堂表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瞭解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後,讓學生複述;講完一個例題後,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有時,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多提問,讓他們有較多的鍛鍊機會。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爲學習的領路人。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要精選例題,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來。教師應騰出十來分鐘時間或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若課堂內容相對輕鬆,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提出適當的要求,爲下一次課做準備。

衆所周知,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爲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因而相對地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教學中直接把公式、定理、推論拿出來,或草草講一道例題就通過大量的題目來訓練學生。其實,定理、公式推理的過程蘊含着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教師沒有充分展示思維過程,沒有發掘其內在的規律,就讓學生去做題,試圖通過讓學生大量地做題去“悟”出某些道理。結果是多數學生“悟”不出方法、規律,理解膚淺,記憶不牢,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有時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於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判斷錯誤。不少學生說:現在的試題量過大,他們往往無法完成全部試卷的解答,而解題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練程度及能力的高低。

由此可見,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同時應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反思,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理念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培養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引領角色,學生纔是主角。只有學生充分“動”起來,我們的課堂才能“活”起來,數學課堂教學纔會有聲有色,新課程教學才得以體現。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2

化學元素、形成正確觀點、掌握正確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方法等有重要作用。在內容安排上,第一課時:氯氣的性質和用途儘可能結合起來講,完成氯氣的化學性質的教學。使理論與實際的聯繫更爲緊密。最好採用老師講解後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有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發展。

本節內容多、實驗多、現象明顯,操作比較簡單,可以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基礎差別大,教學中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大面積提高學生能力。應從實驗多這一特點出發,訓練學生實驗能力,強化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問題、設計實驗方面的發展。具體操作是採用開放式教學,由結構決定性質,學生根據結構推斷其化學性質,然後用實驗進行驗證,再根據現象分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

二、教學過程分析

(1)、教學方法

教學中利用由結構決定性質,性質體現用途,在本次授課中,我第一步是讓學生畫出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然後根據氯元素的原子結構進行推斷,分析氯氣可能有什麼樣的性質。然後我設計了讓兩位學生一組自己設計實驗進行驗證自己的推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夠讓學生自己實驗進行探索研究,是一種可取的好方法,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對物質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間的協作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動手能力。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還能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培養了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只是一般學校的條件限制,很難大面積的開展這種教學,作爲爲培養學生實驗、和化學研究的能力出發,老師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分批對學生進行實驗探索教育,上課前,我認真地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應用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上可能有的反應做了充分的準備。教學內容及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2)、具體操作辦法:

課題的引入是從一系列的重慶天原化工廠氯氣泄露事件的圖片及相關的時事報道,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然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

氯氣的物理性質的教學,我讓學生觀察已經收集好

的氯氣的顏色和狀態,通過觀看實物,認識到氯氣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我先演示化學氣體聞氣味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聞氯氣氣味,並講讓學生觀看正確聞化學氣體的多媒體動畫,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氯氣的化學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內容。做好化學實驗,可以說教學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在氯氣的性質教學中,採用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由結構決定性質,由性質體現用途。我第一步是讓學生畫出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然後根據氯元素的原子結構進行推斷,分析氯氣可能有什麼樣的性質。學生很從氯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得出氯氣應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在反應中體現得到電子,故順理成章的分析出能與金屬反應,緊接着我要求學生完成氯氣與不活潑的金屬銅的反應實驗,完成後由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從實驗現象中得出氯氣能和銅反應的正確結論。由此我引導學生展開思考,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3

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價值觀。

實驗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兼顧創造性學力的培養,並發展學生喜歡化學、讚賞化學的個性。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研究性課題。多開展一些有趣的小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的教學和活動形式必須更多樣和多元化,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

除上述之外,我覺得還可以發揮活動課和化學史教育的作用。開展課外化學實驗和家庭化學實驗活動,都有助於全面培養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4

一、引入新課創設情境;(2-3分鐘)

贊可夫曾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學中,努力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可以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有利於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習更爲有效。作爲化學與社會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密切的聯繫,緊密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的生活事例、社會中的化學問題、爲學生熟悉或願意關注的科學史實以及高新科技等素材創設學習情境,可有力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學習二氧化碳性質,教師以講故事創設情境,奇怪的“死狗洞”與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國阿爾卑斯山下有個山洞。有一天,三個探險者帶着幾條狗進洞探險,走着走着,幾條狗便癱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繼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卻安然無恙。消息傳開,許多好奇者蜂擁而來,屢次試驗結果都相同。爲此,人們稱之爲“魔洞”,認爲洞內有一“妖魔鬼怪”專門殺狗,而作爲萬物之靈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輕舉妄動。難道真的有這麼離奇古怪的事情嗎?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祕嗎?讓我們一起討論今天的學習內容----二氧化碳。通過教師繪聲繪色講解,頓時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迫切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祕,求知慾大大提高。

二、出示路線,引導自學;(12分鐘)

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解答,要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研究問題,首先要讓學生置身於問題之中。出示學習本課路線圖,即要在教學中創設一個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並且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交流,點撥釋疑;(10分鐘)

可創設認知衝突。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認知失調,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讓他們通過討論、實驗去解決問題。還可以用互相聯繫的知識或技能,進行正反比較和新舊對比啓發,通過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

四、師生歸納,拓展延伸;(10分鐘)

在教師精心策劃下,引導學生按照所列出的提綱共同歸納所學的知識脈絡、重點及難點。教師點撥學生在自學、討論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及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同時給學生留出2—5分鐘時間,回憶、整理一下通過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使學生所學知識結構化、系統化,並自覺提煉學習方法與技能。

五、自主練習,當堂達標。(10分鐘)

針對重難點,精選試題,習題的設計非常重要,當堂檢測的習題要少而精,必須緊扣當堂檢測的知識點,這樣既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檢測學生是否對知識理解,並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清晰認識到自己學習效果,對今後學習及時作出調整和改進,同時也讓老師瞭解出現問題原因而改進教學方式等等。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5

設置問題時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的內容應潛伏着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和符合知識積累的邏輯順序,一環扣一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叩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使學生感到新穎,造成連續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內驅力,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調動每個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樣可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前面提到的氣體制取方法,在學生初步得到結論後,課進一步提問:製取氫氣採用的啓普發生器我們如何用簡易裝置來代替?學生往往可以設計出不少簡易裝置;在氣體CO2的除雜問題中,可以啓發學生思考:1)H2中混有CO2應如何去處?2)HCl中有CO2是否可用同樣的方法?爲什麼?3)HCl中有CO2應該怎麼辦?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

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需要把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辨正地統一起來。運用發散性思維,從一個目標出發,啓發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全部信息,進行放射性,多方位發散,多方位論證,多因素分析。例如,化學計算的一題多解,物質鑑別方法的設計等訓練,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爆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但發散性若沒有收斂性思維作補充,容易發散無邊,變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當學生的思維發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適當收斂。例如,學生對同一實驗進行多種方案設計後,教師要啓發、引導學生對衆多的方案進行比較和可行性檢驗,從而尋求較好的方案。從而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課堂教學要注重實驗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0xx年中考化學試卷突出了考覈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通過閱讀實驗報告的一部分,理解有關二氧化碳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準確地表達出該探究實驗的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並正確地挑選二個20xx毫升的量筒、玻璃管、二氧化碳氣體和肥皂水來完成這個探究實驗。20xx年中考化學試卷中有關實驗試題佔據了近三分之一。它考覈到藥品的取用(51題1)、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50題1)、根據實驗目的選擇藥品和儀器(51題3)、運用簡單的裝置與方法制取某些氣體(48題4、5)、初步學會使用過濾、蒸發的方法對混合物分離(49題3)等,從而檢驗學生是否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能否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在化學新教材中,化學實驗的考試佔了近50%。

“以實驗爲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徵。化學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化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探究的過程,化學實驗被用作探究性學習的途徑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手,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不可否認,實驗教學時目前我們課堂教學中比較欠缺的環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除了教師必要的演示實驗以外,儘量增加學生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6

通過兩週的幾部內聽課,整體感覺到老師的課堂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從形式上到內容上都比開學是有了明顯的改變,尤其教案、導案的設計上都內看出老師在課後的用心。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引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形式也靈活多樣,能夠給學生一定的學法指導,也能夠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思考的深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取得的這些進步與我們全體老師的女裏分不開的。爲了迎接下一輪的級部課堂“授課比武”,更好的打造我們的課堂,在“校級授課比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針對這兩週聽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小的問題在這裏一起與老師們探討。

一、老師的備課不能把教案當成是學案簡單重複

學案:是針對學生學習而開闢的一類學習方案,主要從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學習實際考慮,協幫並推進學生自學。所處置的重點問題是“學什麼”“如何學”“學到什麼程度”,力圖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

教案:從教師本身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以及如何傳授的角度來考慮,真正在處置“教什麼”“如何教”的問題。教案是教師獨有,不給學生利用的。所以教案和學案的用詞上要有一定的尺度。

二、在學案的編寫上存在以下幾方面

1、學案編寫作業化

學案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的手段,而習題或考卷則是檢測學生學習程度與能力的手段。從內容上看,習題只是學案的一個構成部門,有些老師們在設計“學案”時,只是把教材內容簡單的編織成一個個的習題,學案中很少有具體的學習要求,學習方法,學習時間等方面的要求,教師若是按這樣的“學案”進行教學,必定會造成學生去抄課本,死記硬背課本內容,根本無法實現“學案導學”教學的優勢。

2、學案的編寫缺少層次性

學案編寫,要讓優等生看到挑戰,中等生看到激勵,學困生得到到喜悅。要讓每一個學生能參與並學有所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自決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所以,學案編寫時必需基於全體學生,既要爲全體學生的成長與提高而預設,又要能讓全體中的每一位正在通過他們的合做探究後有所提高。

3、學案的編寫缺少啓發性、引導性和激勵性

學案的中自學部分的設計缺少啓發性的語言和激勵性的語言,就是簡單的“看看課本多少多少頁,然後回答下面的幾個問題”等語言,沒有指明具體的看書要求,看書自學要弄明白的問題太大太模糊,不具體,不細緻,導致學生剛學習這部分新知識難度加大(實際上使我們老師在編寫自學學案時不具體、不細緻造成的)。學案中探究性的問題的語言設計總是感覺缺少啓發性,引導性和激勵性。使得這些探究性的問題更加無從下手。(尤其理科學案的編寫)

4、導學案檢測試題的編寫的針對性和梯度性以及全面性把握不準

有些學案中的試題只是隨便找了幾個題目列在上面,缺少和這節課緊密相關的知識檢測,有些題目的設計梯度很大,層次性不強,導致學生感覺到這一節課學下來後收穫不多,喜悅感不大。(這也是造成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三、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方面的問題(也就是教師教學的過程)

1、小組學習中缺乏主觀能動性的獨立深度思考方式。

【表現】: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教師在給出學習的任務以後,沒有爲學生從學習的目標和方法等方面做出引導和必要的提示,就讓學生開始了學習和討論活動。結果是,學生的獨立思考環節被“抹殺”,對於活動討論的內容,即使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也沒有了進一步思考和提升的機會。其結果也只能是使合作學習的效果在低水平上徘徊。

2、教師在課堂上語言的精彩、簡練、啓發性、引導性不夠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個引人思考的開頭和餘味無窮的結尾。我們老師的課堂在新課導入這環節上下的功夫有很大的思維定勢,很少有引人入勝讓人難忘的導入,(記得老張講課的“必吃容”從而引入了“比熱容”)我們老師應該在引入方面下功夫,會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再就是老師對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簡練程度不夠,拓展程度不夠(尤其是理科)

3、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激勵性不夠。

學生是最希望得到老師肯定的,我們老師可能爲了趕時間,卻把學習的主任——學生的感受給忽略了,把握不住學生的情緒感受,估計接下來的課堂效率也不會很好。我們老師一定要激勵性的評價學生。這也是提高學生主動性的最好方法。

4、生成問題的處理

在課堂中,對於問題生成單的設計,不少教師以自己預設的問題來取代學生的生成問題,其理由是學生不會生成問題或者生成的問題沒有教學價值,還是習慣於以前傳統教學忽視學情的大包大攬。二是對學生如何生成問題在方法上缺乏有效引導,對生成的問題關注不夠,對問題的收集、整合、提煉不及時,爲了完成自己預設的教學任務,對教學過程生成的問題的處理不到位,使學生無法使知識鏈接,造成知識上的斷層。(這是教學上的大忌)原因是在教學設計時,並沒有將學生生成的問題納入其中。這樣的設計和教學,實質依然是教師個人的預設,依然將學生這個主體拋在一邊。因而,其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必將大打折扣。

四、導學案”的編寫原則及要求

編寫導學案的學習內容時應注意的四個原則:課時化原則;問題化原則;方法化原則;層次化原則。

1、課時化原則。

在每個學科新教材中,一些章節的內容用一課時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上課安排,分課時編寫導學案,使學生的每一節課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有計劃的完成學習任務,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問題化原則。

問題化原則是將知識點轉變爲探索性的問題點、能力點,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釋,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的能力。導學案的編寫要遵循以問題爲線索的原則。通過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看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讓學生真正從教師設計的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思考:怎樣設計問題?

①問題要能啓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

②問題不易太多,太碎;

③問題應引導學生自主去閱讀並思考;(由教師編寫學案時的語言決定)

④問題或者說知識點的呈現要儘量少用一個一個填空的方式,避免學生照課本填空,對號入座,抑制了學生的積極思維。

⑤問題的敘述語應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參與。如:你認爲是怎樣的?你判斷的依據?你的理由?你的發現:等等。 。

3、方法化原則。

導學案中應體現教師必要的指導和要求。教師指導既有學習內容的指導與要求,又有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要明確、具體地告訴學生看教材哪一頁的哪一部分,用多長時間,達到什麼要求,自學完成後教師將採取什麼形式進行檢查等;

4、層次化原則。

在編寫導學案時將難易不一、雜亂無序的學習內容處理成有序的、階梯性的、符合各層次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習方案。認真研究導學案的層次性。學案要有梯度,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領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還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要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嚐到成功的喜悅。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上老師的幾點要求

1、創設感興趣的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慾望

由問題引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課的伊始,我都會用談話的'形式導入課,把休憩中的孩子慢慢的拽入課堂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因此在教學中要學會讓學生質疑,設計符合該年紀階段的的啓發性的問題把學生引入到情境當中,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目標,確定思維方式,併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激發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2、老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探究中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一堂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鐘,課堂上老師也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探究,讓學生處於自主的學習狀態。讓他們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3、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形成促進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動力

現在的學生知識面廣,懂得的東西也多,教師要想吸引學生的目光,必須有更廣闊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質,要豐富品社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空間,連接課堂內外,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品社教學應創設讓學生學知識、長見識、多實踐的社會活動。若只是盲目以教材爲主去認識社會,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參加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時也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並激發了他們去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的求知慾,同時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動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動力。

4、教師要爲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提示方法和步驟,避免放任學生進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動。自主學習既包括學生個體的獨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學生與同伴合作開展的學習和探究。

5、教師要創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對獲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觀點進行大膽質疑,同時尊重並積極迴應他人的質疑,並幫助他們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和探究過程,修正和改進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別忘了給予激勵性的評價。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7

轉眼間20xx-2015學年度上半學期的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這半年工作任務比較重,擔任高一四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我在教學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迫使我更認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課堂設計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工作上,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心態,我認真地備課,注重瞭解學生的聽課感受,根據學生的反映,不斷去調整自己的課堂設計;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跟同事共同商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具體來講,

一、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

教師的準備是否充分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教師只有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才能較好的組織課堂教學。就備課而言,我認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教材

仔細鑽研新課程標準讓我更明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所在,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層次分明。認真鑽研課本則能更清晰的爲學生講解知識點,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從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學的內容。

2、認真積極聽課

作爲一名教師,僅僅有理論知識還不行,還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針對這一點,我儘可能去聽課,課後認真總結他們上課的優點和不足,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半學期以來,發現聽課後認真總結,對自己的備課、上課有很大的幫助。

3、深入瞭解學生

只有瞭解學生,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瞭解學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學生對原有知

時,學生連一個氧原子有幾個電子都不知道,原以爲是學生對電子數和核電荷數的關係這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經過了解,才知道初中化學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常見元素的原子序數。這就能夠做到及時補缺、補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將兩個知識點聯繫起來。

4、注重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一實驗爲基礎的科學,特別是在高中化學中,有許多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設備,該學生更多的“事實”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例如,爲了說明鈉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來,我在課堂上演示這個實驗,讓他們發現把鈉放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是有氣體放出和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從而得出結論:鈉不能從硫酸銅

溶液中置換出銅來。這樣既使學生走出鈉可以置換出任何金屬的誤區,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豐富教學形式

隨着教學形式的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早已不再侷限於常規的“黑板教學”,以多媒體教學爲代表的各科教學形式極大發展。尤其是我們學校的三人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教學,更是非常的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極大地帶動了學習的熱情。我緊緊抓住這一變化,積極探索多形式的教學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在講授《氣體摩爾體積》時,我提早準備,製作了一個比較精良的多媒體課件,實施後發現,採取三人小組合作探究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是:學生的興趣和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大大增強,進而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

二、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課後的教學答疑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在輔導過程中,一旦發現有某個問題被集中地提出,我就會馬上反省自己的課堂教學是否有哪個知識點教授得不夠清晰,並在下

在教學工作中我會經常遇到各種疑難,除了自己解決,我還主動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以求不斷進步。但是,我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的進步,更要發現自己的不足,我一定得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強優勢,改進不足,力爭有更大的進步。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8

對課堂的要求:

1、師生必須使用普通話;

2、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說,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讀、說、議、評、寫貫穿始終;

3、不集體、集中背答案,不長時間做練習題

4、拓展、挖掘、拔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浩劫人次多,密度大,人人有份;

6、課堂效率高,效果好,達標率高。

對課堂結構的要求是:

1、預習交流,確定目標(5分鐘)。

2、分配任務,立體教學(2分鐘)。

3、完成任務,合作探究(6分鐘)。

4、展現拔高,師生互動(18分鐘)。

5、串插鞏固,全面掌握(8分鐘)。

6、達標測評,檢查驗收(6分鐘)。

對教改的提升意見:課堂上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撞擊、智慧火花迸濺,學生靈感的生髮,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憧憬、盼望、最美好的、最有詩情畫意的東西。

學生的天真、純潔、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對未來的渴望,那種純真,既有知識的創意,又有真情實感的寫照。教育要回歸人本,研究人的真諦,掘取人的生命之源泉,課堂就是研究人。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9

一、啓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初三化學是學習化學的啓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我們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還深深地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最大的興趣、最持久的興趣在於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學生對所學問題是否弄懂、學會,只有老師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又能弄明白,他們對學習纔有興趣,課堂的教學才能得到順利進行,老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調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很注意每一節課的引入,從複習舊課導入新課,使學生有一個溫故而知新的感覺,使新舊知識銜接好,讓新知識能自然過度,爲學生接受新知識作了鋪墊。同時,在教學中,我們堅持面向差生,緊靠課本講課。講課時,力求學生聽懂聽明白,對大部分學生堅持不講難題、偏題,重在基礎知識。教法上採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測驗我們都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儘量讓學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覺,充分讓學生感到學好化學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學好化學。

二、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知識和實驗技能,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我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們往往發現初三學生對化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充分利用化學實驗的優越性,認真組織好實驗教學。在演示實驗中,我們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引導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我們還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藉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創會考好成績。

期末複習工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會考的成績,所以期末複習工作,我們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每個階段,我們要複習什麼內容,都做到心中有數,複習的練習題、測試題都嚴格篩選。對不同層次的題目進行輔導和練習,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增大課外作業的容量,加大難度,適應會考題;對接受能力較差學生,做到耐心細緻、百問不厭,常利用中午課外時間給他們輔導,爲提高會考的合格率,我們不斷耕耘。同時,對於學生作業我們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測評工作。從反饋回來的情況,及時瞭解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做好輔導和改進的調控工作,爲全面提高會考成績而不斷地進取。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0

在設計化學課堂教學時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心理、已具備的科學知識、相關的技能,這樣設計纔有可能會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對教學過程的課堂效果才更有可預見性。

怎樣利用課程資源?課堂要實現目標需要哪些資源?課程目標與資源方面怎樣架設橋樑才能更好地達成效果?如課例Ⅱ怎樣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可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等拓展學生的視野,走出課堂,走向實際生活,從而來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

反思課堂設計模式就成爲教學行爲記錄反思策略的主要線索。內容包括五個方面:

⑴對象分析:學生預備材料的掌握情況和對新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⑵教材分析:應刪減、調換、補充哪些內容?教材中呈現的排列順序能否直接作爲教學順序?在教學重難點上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有否差異?

⑶教學順序:包括環節、環節目標、使用材料、呈現方式與環節評價

⑷教學組織:包括提問設計、組織形式反饋策略

⑸總體評價:教學特色、教學效果、教學困惑與改進方案。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1

這個月爲期兩天的海南省化學課堂教學比賽活動已經結束了。我因爲又能參與這樣的活動而倍覺自豪,我因爲再次能走上講臺展示自我而深感幸運,我爲能在這樣的舞臺上辛苦着快樂着成長着而終身難忘。賽課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收穫卻將陪伴着我。

一、備課思路

本節課在設計時,我力圖體現複習課要改變方法,要創設複習的情景,要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將系統歸納和探究活動結合起來,要精選練習並注重及時反饋,我採取個人小結、小組討論和互相點評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複習積極性,提高複習質量和效率。

二、課後反思

在反思本節課時,我也體會到有許多問題值得我深思。

1、課堂教學的氣氛還有待於創設。課堂教學的氣氛還不夠活躍,教學中學生的“自由度”還顯得不夠,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還可以更大,要努力創設學生自由談論的空間,讓學生在此空間中說出自己知道的知識,以達到自主複習的目的。

2、課堂評價不到位。如在《山中探險》活動環節,如果設計成小組內先互改,再讓小組總結寫錯較多的地方及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要點。這樣的設計即可以加強學生自我評價和同學之間互相評價,同時關注到學生個性發展、激勵學生走向成功,改進自我的有效途徑。這樣可能會讓課堂教學再進入高潮。

3、探究實驗活動中的不足。通過這節課讓我再次體會到貼近生活,聯繫社會實際,增加動手實踐能力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的強烈希望和要求,更是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在本堂課中我設計了探究活動,但在傾聽學生髮言的過程中,如果能敏銳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才能的空間,那這一環節就更完美了。

4、習題環節顯得較匆忙。在習題反饋環節,我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所以第2小題並沒有讓學生展開思維,尋找其他的答案。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應該測重於總結解題的方法。如果不能在課堂中完成那就應該讓學生課後進行繼續交流尋找答案,而不是隻找到一個答案即可。

總之,在課堂上,我應更多的爲學生着想,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要授之以漁,要有效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和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最後,我非常感謝各位評委的精彩點評和我校化學組的各位老師在此次比賽中對我課堂教學和實驗準備等方面無私幫助和指導,還要感謝李蜀瓊老師和陳成進副校長多次對我的教案、課堂教學等都進行了非常詳細地指導和精心地陪同!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2

作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時不時就會提出一些刁鑽古怪的問題,特別是當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時,學生們的思維便會馬上發散開來,憑着他們並不豐富的生活經驗,討論着、感嘆着,甚至異想天開,發表一些奇談怪論。可是他們的“高論”有時會擾亂課堂秩序,所提問題也可能會使老師們措手不及,甚至尷尬不己。有些教師顧及面子常會敷衍學生,甚至訓斥了事。

我認爲面對學生的奇談怪論、異想天開,教師應該順勢引導,認真分析,從中發現創新的火花,對那些哪怕是稚嫩的創新萌芽進行細心的呵護,決不可去扼殺它們。否則,學生們就有可能就此沉默,從此默守陳規。記得化學課上,學了分子、原子的性質後,就有學生問:“老師,你說分子、原子在不停地運動,那它們運動的能量從哪來?”學了溶液、懸濁液、乳濁液後,想象力豐富的同學就問:“如果把宇宙做溶劑,各個星球做溶質,老師,你說這算溶液還是懸濁液?”無疑這些問題多是很棘手的,有的甚至可以說就沒有辦法回答。但是教學中對他們提的問題我總是首先給予肯定、表揚。表揚他們善於動腦筋思考的學風,然後積極協助學生尋找問題答案。當然有時還可以把精彩的提問重新拋給所有學生,大家羣策羣力,共同研究解決。以此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精心呵護學生們的異想天開時,要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自由探究、大膽提問,只有在肥沃優質的土壤上,創新的幼苗才能進一步大面積萌發。種子萌發後,教師要適時“施肥”,給予學生肯定與表揚。當然,對於一些旁逸斜出的“枝杈”,我們也要注意及時進行合理的“修剪”,加以正確引導,以培養出“參天大樹”。

衆說周知,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我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也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在這一節一節的課堂教學中,構成了學生成長的人生歷程,我們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總有一些所思、所感、所悟、所獲,以下是在課堂教學中的幾點隨筆體驗,希望與老師們同學共勉。

1、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真正科學的學習方法是教師的言傳身教,精心培養和引導出來的,化學教學應從學生感興趣而又熟悉的現象入手,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思維方式、創造能力,使他們真正學會學習和思考。在前四個單元的教學中,凡是設及到的常見化學變化,教材中的要求是書寫文字反應的表達式即可。在教學中我提高了這個要求,要求學生一開始就使用化學式表示常見純淨物,書寫用化學式表達的化學反應的表達式,並且注意了把箭號改成短線的習慣培養。這樣做可以減輕《化學方程式》書寫的難度。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很容易利用純淨物有專門的化學式這一特點,幫助學生在物質分類時區從宏觀上分混合物和純淨物,單質和化合物。

2、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

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是新課堂教學中提得最亮的口號。從新課導入起就應該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意入主課堂,爲充當主角作好心理準備。例如學習燃燒與燃料時,我從學生司空見慣的燃燒和滅火現象入手,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爲學生學習的起點,站在化學科學的角度認識燃燒就是一種化學反應,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就在身邊,化學就是生活,激發其學習化學的興趣和願望,使學生自然而然主動地從生活走進化學的課堂中。課堂上促使學生超前思維,形成向教師“挑戰”的態勢,使學生在思維運動中訓練思維,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3、培養學生的在實驗中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在剛學化學時,往往不知道如何觀察探究實驗。教師在剛開始進行探究實驗教學時就有必要對如何進行實驗觀察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在探究實驗教學中,教師通過實驗創設學習情境,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物質,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並指導學生觀察實驗應是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使學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發展思維能力、迅速掌握實驗操作要領,在探究中獲得新知,初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體驗探究的樂趣,並進而逐漸養成進行化學實驗研究所必需的科學探究的能力。

教師在培育滿園桃李的同時,也體現並提升着自身生命的價值,完善着自身的人格修養。在新的一學期裏,要讓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積極的學習化學,帶着渴望去探究化學變化中的奧祕,形成持續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化學的大樹上採擷更多的果實!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3

化學平衡狀態這一知識點可以說是高中化學是最難的一個知識點,由於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這一節的內容往往是老師講的稀裏糊塗,學生聽的一塌糊塗。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我在教材的處理上,儘量將本節課的內容簡單化,先讓學生能夠聽懂,增強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在教材處理上我將本節課分成導入――例題分析――畫圖――平衡概念的建立――平衡狀態的判斷鞏固五部分。在導入時利用工業生產上要考慮反應速率和原料轉化率提出了化學平衡。並指出化學平衡是可逆反應的一個重要特點,利用N2+3H2=2NH3這個可逆反應來討論反應開始前、反應進行中、反應一段時間後生成物和反應物濃度的變化情況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情況,並依據這個變化進行畫圖,瞭解了在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後各組成成分的濃度保持不變,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從而引出了化學平衡狀態的概念,並利用“逆、等、動、定、變”這五個字對化學平衡狀態進行了總結,最後再通過兩組練習,總結類型題中對化學平衡狀態判斷的標誌。現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1、本節課是化學理論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抽象難懂,所以我採用直接導入,利用工業生產的實際要考慮和原料的轉化率,提出化學反應研究的程度——化學平衡。但是,由於和學生切身聯繫的不是很密切,學生進入的狀態有些迷糊。課下我對這樣的引課重新設想了一下,從學生學過的可逆反應入手,提出可逆反應的特徵:在相同條件下,既能向正反應方向反應又能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也就是說,向這樣的反應是無法進行徹底的,當它反應到最大程度時是怎樣的呢?這樣就引出了化學平衡。

2、化學平衡是建立在可逆反應的基礎上的,但是這節課對可逆反應卻介紹得不是很詳細,沒有展開介紹。如果這一點要是向我第一條說的那樣,就一舉兩得了。

3、問題難易的設置要適當,否則不能啓動學生的思維。過難,學生還不具備回答問題的知識技能和思維方法,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思維過程難以啓動,會出現課堂上的冷場,學生也得不到成功的體驗;過易,學生不用思考或略加思考即可完成問題,學生又體驗不到探索的樂趣。由於最後一道題,問題設計的過難,學生就有些困惑。

4、課堂上要及時對學生的學習行爲進行評價,我自認爲這節課我做得還的是比較好的。請同學們回答,一個“請”字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每個學生回答問題以後,我及時插上一句,“回答得很棒”、“做得很好”,相信這可以對學生進行激勵。

5、課程中利用幾道反應特徵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練習題,感覺不是很好.一方面,從問題的提出到解決都是我在講,學生只是在跟着我走,沒有形成連貫的思維;另一方面,學生反應不好,理解有難度,特別是對通過密度、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判斷化學平衡不太好懂。第一,我在備課時習慣做大量習題,把難理解易錯的題都歸納出來,上課時先講解一下再讓學生下去做練習。現在感覺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是課堂任務加重,導致爲了趕進度而忽視學生的思考。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自己做過錯過後再聽的情況下強。第二,平衡狀態的判斷難點有: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指同一種物質的消耗速率等於生成速率;對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不會判斷反應前後氣體體積、物質的量有沒有發生變化。對於這一節,上課時應注意牽引學生思考,課後讓學生練習找出難理解的地方,再進行指導。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4

參加xxxx屆海南省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評比大賽,實乃我之幸。接到參賽通知的時候,既興奮又有壓力,由此開啓了我終身難忘的“修煉之路”。這條路上經歷諸多,奮鬥、糾結、困惑、迷茫、堅持、喜悅、感動……非常感謝精心指導我的林晶老師、丁麗老師,還有鼓勵幫助過我的學校老師和朋友。下面談談我參賽的一些反思:

一、選課題。

單單是選課題,就已經是各種糾結,我第一次發現原來一節比賽的課題要定下來竟也不簡單。我最初擬定了三個課題“酸鹼鹽的複習課”、“化學用語的複習課”、“氣體的實驗室製取複習課”,考慮到“酸鹼鹽的複習課”內容繁多且難,如果只完成酸和鹼的化學性質,又感覺知識沒有完全建構起來,而“化學用語的複習”是我開始最中意的,並且有了一些思路,但是最終因爲沒有學生動手實驗這方面被否掉了,對此,我也產生了迷惑:賽課中沒有學生動手實驗到底會不會受到影響?最後選擇了“氣體的實驗室製取”,並且將課題縮小範圍,定爲《o2、co2的實驗室製取複習課》。感悟是:萬事開頭難,古話誠不欺人也。

二、大量收集資料,進行教學設計。

之前參加學校比賽、市比賽的時候都是新課教學,相對來說我比較熟悉,但是省賽的要求是複習課比賽,第一感覺就是:難。一方面難在於我從來沒有上過複習課型的公開課,另一方面複習課內容多,時間短,而且學生對複習課的學習激情普遍不高,已經沒有了學習新課程的新鮮感。

前期收集資料也發現了網上關於複習課型比賽的資料相對新課型比賽的要少很多,因此蒐集資料方面也並不容易,百度、知網上搜索如何上好複習課,研究了一些文獻之後,對複習課授課有了進一步瞭解。而在海口參加吳主任卓越教師工作室第一次集中培訓,才更有了明確的方向,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力求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發展,體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等。

1、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問題產生條件下的學習只能是“接受式學習”,複習課教學同樣不能例外。原先考慮課題的引入是從歷年中招考試情況分析開始,發現這樣雖然讓學生明白本知識點的重要性,產生“必須學”、“一定要學好”的心理,但是如此明顯的考試目的着實不好,因此還是決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從三亞的空氣質量好入手,原先想過圖片新聞形式,發現如此並不生動,後來決定錄小視頻———《晨練》,既調動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明白爲何學,感到知識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2、知識梳理,建構知識網絡。

從設計之初,就明確複習課一定要建構好知識網絡,知識網絡建構常採用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可是費了我不少腦細胞,蒐集的資料常用的是樹狀圖,可是總覺得不太適合我的課,思考好幾天,突然靈感一現促成了我自己比較滿意的知識網絡圖,最後在PPT上一步一步完成,因爲是原創,所以一度還有些膜拜自己這都想並做出來了,所以說這次賽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我的一些現有能力。比如思維,比如PPT製作水平。

而在建構知識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複習全過程,特別是要讓學生參與歸納、整理的過程。建構好了知識網絡,就能讓學生從中更好地分析得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水到渠成。

化學課堂教學反思15

一、努力做到課堂精講精練

精講精練字面上可以說是陳詞濫調,但在教學實際中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它需要不斷創新,不斷充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和教學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課的精講精練,是一個教師時時刻刻必須追求的課堂教學目標。

備課過程中我首先對章節知識的大結構進行粗框架、主線索的大掃描,定好大方向後,再側重知識點之間的有機銜接和知識梯度的合理鋪設,重難點知識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實現學生課堂和課後自我突破,使學生在表觀抽象、散亂、靈活的化學理論知識面前輕鬆領略邏輯和本質在化學理論推證、分析應用中的魅力。真正實現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的教學目標。對於課上例題及課後練習都按照題型進行精心的篩選,使學生在練習時能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紮紮實實。

對教材的處理,我覺得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教學應首先明確內因與外因的關係,在此基礎上,外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關鍵在於突出改變反應條件,化學反應速率改變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論。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論仍是本節內容教授的核心本質。

2、壓強對速率的影響情況較複雜,關鍵是要分清引起壓強改變的原因是什麼,但在壓強對速率影響的萬變題型中要始終堅持引導學生把握一個基本不變原則:壓強的影響歸根結底是濃度對速率的影響。壓強的變化如果沒有引起濃度變化,對速率則沒有影響。

3、化學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於對同學門已經很熟悉的溶解結晶平衡的複習基礎之上,類比於化學平衡,找出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動、等、逆、定、變,爲避免部分同學將達平衡時“濃度不變”理解爲“濃度相等”,課本上反應達平衡後CO、H2O、CO2、H2濃度示例數據可稍做改動,以免誤導。

4、化學平衡部分知識的檢測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平衡狀態的判定、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等效平衡的判定。這三方面均爲重難點。教師在處理這類知識應用時,應牢牢把握一個解題原則:萬變不離其蹤。①平衡狀態的判定標準各種資料上總結的是林林總總,但歸根結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濃度是否不變,②平衡計算的關鍵在於訓練學生起始量、變化量、平衡量三種關係的規範應用,③等效平衡的判定可編設習題引導學生通過自我練習先對概念產生感性認識,再由教師歸納總結判定依據:恆溫恆容看數值,體積不變看比例;恆溫恆壓看比例。

二、抽象知識生動化、形象化

爲將本章較多微觀抽象的的理論具體化,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實驗、繪圖和大量生動形象、貼近生活實際、通俗易懂能體現時代特色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進行比喻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化解難點,讓學生認識到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等許多知識同出一轍,提高學生的認知度並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本章課本內容已例舉大量形象比喻,現把自己在教學中引用的一些實例列舉一二:

1、使用正催化劑降低了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加。

比喻事例:體育課上跳高,降低竿的高度,跳過的同學就多。

2、平衡的建立有多種途徑。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

3、鐵與硫酸反應加入醋酸鈉速率減慢而氫氣生成量不變。這裏可把醋酸根的作用比喻爲銀行,硫酸電離的氫離子是家中的大量現金,部分存入銀行(醋酸根),需用時提取,減緩了花錢速率,但資金總額未變。

我個人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傳給學生的是方法、興趣、解決問題時處變不驚的態度和審視問題的穿透力。前幾天聽曉莊學院的在線繼續教育讓我感受頗多,其中錢志亮教授有句話讓我記憶非常深刻,他談到教師與專家的區別是什麼時說,教師是把一個原本複雜難懂的問題或事物用自己的理解,用最簡單形象,容易理解的語言呈現給學生,這就是教師。讓學生感到這門課學起來簡單就是你的本事,這應是我們教師在教學教研上最該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學生立場爲他們着想。提高教學質量要先從我們的業務本領做起,而不是變相轉加在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