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教學的反思範文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一方面爲學生提供了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了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係,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根據教材改革的需要,近兩年的化學考試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進。不論畢業考還是升學考,考題都有較大的變化。拿今年的中考化學試卷來講,試卷閱讀量很大,學科間的聯繫增多,在50個得分點中涉及到了80個知識點的考覈,知識點大於得分點,這一現象說明考覈的重點不是放在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重現上,而是放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去,從知識的整體聯繫上去考覈,注重知識點的綜合考覈。對知識點的考覈更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而非單純的考覈知識點;以前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題目基本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能力綜合題的增加。例如:考題中選擇題34題考覈了化合價的由來;填空題除46題外,都是背景題。選擇題47題更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葡萄糖注射液的標籤計算一瓶注射液中含水多少克,溶液的密度是多少。這許多試題的變化,促使我也在不斷的思考:化學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才能符合二期課改的教學理念,才能跟上考改的步伐。

化學課堂教學的反思範文

一、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源於疑,沒有問題就無以思維。思維總是從解決問題開始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通過提出啓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創設新異的教學情境,給學生創造思維的良好環境,讓學生經過思考、分析、比較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氣體的製取與收集方法時,利用氫氣與氧氣的製取裝置的不同,啓發學生考慮制二氧化碳應採用怎樣的裝置?從而總結出氣體的兩套製取裝置。

設置問題時要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的內容應潛伏着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和符合知識積累的邏輯順序,一環扣一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叩開學生思維的大門,使學生感到新穎,造成連續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內驅力,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活躍課堂氣氛,有效地調動每個學生的思維積極性,這樣可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前面提到的氣體制取方法,在學生初步得到結論後,課進一步提問:製取氫氣採用的啓普發生器我們如何用簡易裝置來代替?學生往往可以設計出不少簡易裝置;在氣體CO2的除雜問題中,可以啓發學生思考:1)H2中混有CO2應如何去處?2)HCl中有CO2是否可用同樣的方法?爲什麼?3)HCl中有CO2應該怎麼辦?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需要把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辨正地統一起來。運用發散性思維,從一個目標出發,啓發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全部信息,進行放射性,多方位發散,多方位論證,多因素分析。例如,化學計算的一題多解,物質鑑別方法的設計等訓練,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爆發出創造思維的火花。但發散性若沒有收斂性思維作補充,容易發散無邊,變成幻想空想瞎想。因此,當學生的思維發散到一定程度,就要適當收斂。例如,學生對同一實驗進行多種方案設計後,教師要啓發、引導學生對衆多的方案進行比較和可行性檢驗,從而尋求較好的方案。從而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課堂教學要注重實驗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0xx年中考化學試卷突出了考覈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通過閱讀實驗報告的一部分,理解有關二氧化碳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準確地表達出該探究實驗的目的'是驗證二氧化碳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並正確地挑選二個2000毫升的量筒、玻璃管、二氧化碳氣體和肥皂水來完成這個探究實驗。2003年中考化學試卷中有關實驗試題佔據了近三分之一。它考覈到藥品的取用(51題1)、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50題1)、根據實驗目的選擇藥品和儀器(51題3)、運用簡單的裝置與方法制取某些氣體(48題4、5)、初步學會使用過濾、蒸發的方法對混合物分離(49題3)等,從而檢驗學生是否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能否設計和完成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在化學新教材中,化學實驗的考試佔了近50%。

“以實驗爲基礎”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徵。化學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化學實驗本身就是科學探究的過程,化學實驗被用作探究性學習的途徑時,化學實驗的創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顯示出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地動腦動手,體驗科學家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不可否認,實驗教學時目前我們課堂教學中比較欠缺的環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除了教師必要的演示實驗以外,儘量增加學生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三、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