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口同聲和異口異聲(網友來稿)

張怡球  

   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爲,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能“異口同聲”回答,是一堂成功的課。於是,課堂上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的現象蔚然成風,甚至是在當今一些優質課上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然而,對於實施新課程,這種認識實在過於偏頗。

    誠然,“異口同聲”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教師只停留在學生的“異口同聲”上,勢必制約學生思維的發展。造成這一現象原因有三:其一,教師課前沒有精心備課,課上只好設計簡單而無味的問題搪塞,諸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只要少數學生領頭,其他學生便跟着齊聲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好”或“不好”,人云亦云、隨聲附和,表面上課堂氣氛活躍,卻沒有真正調動全體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其二,教師爲了追求所謂的成功課,便經過包裝預先把答案告訴了學生,表面上是成功的,實則學生的回答是背答案,並不是經過思考得出的;其三,教師片面追求教學質量,便把所傳授的知識設計成“標準”問題,再層層設障礙、步步設陷阱,逼着學生往下跳,千方百計把學生引誘到唯一“標準答案”上,學生的回答是教師設計的圈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是引導學生參與探討,而是依賴於教參,甚至有的照本宣科的讀“標準答案”,充當知識“複製者”與“留聲機”的角色;學生不是學習的主人,而是充當知識“接受器”與“活書櫥”的角色,這樣的教學方法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素質教育並行不悖。

    衆所周知,素質教育的核心在於創新教育。要創新,就要放手;要放手,就要允許學生“異口異聲”。

要使學生“異口異聲”,必須調動全體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沒有“異口”,稱不上“全體”;沒有“異聲”,就體現不出思維的自主性。只有面向全體學生,啓發學生的'思維,纔有“異口異聲”,每個學生的思維纔有積極地、主動地施展的機會。

    要使學生“異口異聲”,必須允許學生髮表不同的意見。學生個體不同,認識當然不同。比如,閱讀《紅樓夢》,50個學生就有50個林黛玉。新課程標準也是這樣要求的,允許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有多元表現。正如《語文課程標準》闡述那樣:“閱讀是學生個體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即使有的學生理解錯誤,也要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討論與合作。難點愈討論愈明,錯誤愈討論愈清;合作,學生思維就越來越開闊。這樣,學生的創新思維纔有形成的條件。

要使學生“異口異聲”,必須鼓勵學生不滿足一個答案。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而是多種多樣。如,有這麼一個題目:從下列四種圖形中找出一個性質與其他三各不同的來,A、○,B、△,C、        ,   D、       。人們往往認爲只有B答案是正確的,這是因爲“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思維模式,在我們頭腦中不知地根深蒂固。事實上,答案A是正確的,因爲唯一沒有角的圖形;答案C也正確,因爲唯一由直線構成的圖形;答案D也正確,因爲唯一由直線和曲線構成的圖形。只有不滿足一個答案,纔有新發現。美國實業家羅蘭布歇內爾在邊看電視邊想:“光看太沒意思了,還有沒有其他作用?”於是,他把電視接受器作爲實驗對象,發明了對戰型乒乓球“遊戲”,從此開始了遊戲機的革命。不滿足一個答案,讓學生大膽探究,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得以充分發展。

     因此,在實施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異口異聲”回答。即使沒有任何結論,也不失一堂真正意義上的好課。這樣,“一千個讀者也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