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教案(15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繁星》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繁星》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記“艙面,半明半昧,霎時,搖搖欲墜”等詞語,感受繁星的燦爛和美麗,體會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2.方法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展開想象,想象三個不同場景下的繁星畫面。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來表情達意。

3.情感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全文,體會不同的繁星場景下繁星的美麗,體會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有關巴金的文學常識,瞭解巴金的代表作品。

2.重點學習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來寫景狀物。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巴金的生平及作品介紹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仰望星空,依然可以望見那顆星,依然感受到那顆星在照亮文壇,他就是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中國現當代文壇巨匠巴金先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精美散文《繁星》,走進巴金的文學世界,感受其文學的魅力。

1.走進作者(作者生平及代表作介紹)

巴金,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餘一等。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20xx年被授爲“人民作家”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背景介紹

1927年1月15日,巴金爺爺乘坐法國郵船“昂熱”號離開上海前往法國,爲了學習經濟學,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爺爺撰寫了38則《海行雜記》。《繁星》是其中的一篇,寫於1927年1月。

二、學習課文

1.學習重要詞語:艙面,霎眼,半明半昧,搖搖欲墜等詞語,並正確讀記。

2.請四位同學分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三種不同繁星場景下的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3.講解課文

細細品讀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感受,體驗作者三次不同的情感,說說它們的不同之處,並探究每次看繁星的情感.

三、重點探究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本段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開篇點題,表露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也爲下文寫“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鋪墊。

2.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本段末句“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那個巨人”指的是什麼?“跑”字在句中有何作用?

(“那個巨人”指的是“巨人星座”“跑”字既寫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狀,又暗示了船在前行,本句話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寫景狀物,表達作者心中涌動的喜悅之情。

3.結合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分析其各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爲什麼會有不同?

(依戀——夥伴——知心:情感表達方面有所不同是因爲作者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讀課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思考“哪些內容寫的是實景?哪些內容是作者的想象和聯想?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回答。

實景:深藍色的天空裏懸掛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

想象和聯想:船在動,星也在動;我好像看見

我彷彿看見……我彷彿聽見…

他用手指着:……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四、美點賞析

本文善用修辭,語言優美,請同學們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加以賞析:

例句:“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賞析:本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搖搖欲墜的無數星星”比作“無數螢火蟲”,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1.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

2.擬人句:“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對我說話”。

本句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我與大自然融爲一體,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五、總結提升

1.內容小結:《繁星》是描寫星空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2.寫法借鑑:善用修辭來表達情意,善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來寫景狀物。

六、再讀散文,體會散會優美的句子和作者對繁星的喜愛之情。

課後小結

學完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習題

1、給下列加粗的詞語注音。

半明半昧( ) 霎( )時 模( )糊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這句話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表露了作者對大自然的________,也爲第二句引出“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________。

4、第二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繁星的________和________。

5、第三段文字按照“________”思路漸次展開的。

6、課文第三段末尾說:“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你認爲“沉睡着”與“覺得”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課文末句說“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句中的“那個巨人”指什麼?“還在跑”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由於環境污染嚴重,特別是城市,已經很難看到滿天的繁星了。請你寫一份倡議書,呼籲人們保護環境,讓天空恢復蔚藍,讓星空重現燦爛。(至少200字)

板書

《繁星》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通暢地朗讀課文, 並能說出文章描寫了幾個場面;

2.能從關鍵語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運用虛實結合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揣摩。虛實相間寫法的表達效果。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結合頁下注釋,讀準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上網或查閱書籍瞭解作者。課前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課文內容,說出文章描寫的幾個場面以及作者的真實的感受,結合作者的情感談出自己的體會,並能仿照課文進行片段寫作。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教師開場白: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曾經有人講過,每個人都有一顆守護自己的星星,當我快樂時、悲傷時,我都會在夜晚的星空中尋找那顆守護我的星星?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下面,老師播放一段音樂,你們可以伴着音樂盡情暢談當你遙望星空時的遐想和感受。(播放《秋日的喁語》的音樂。)

(1)學生髮言,暢談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2)師生評價,着重評價學生髮言是否有豐富的遐想,語言表達是否流暢。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象非常豐富,表達也很有感情,說明你們都是感情很細膩的人,對外界事物有着敏感和好奇,這都是很可貴的品質,希望你們永遠保持這份純真和美好。

充滿激情誦“繁星”

教師指導語: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喜歡看天上繁星的人,許多年前,十九歲巴金在去歐洲的輪船上也曾仰望星空,在他年輕的心中激起了許許多多的感受,他把自己對繁星的感悟寫在了《繁星》這篇優美的散文中,爲了讓我們也能分享巴金的這份激情,下面我們開展一個小小的朗誦比賽,看看是誰最能走進巴金青年的心靈,感受到星空的那種美妙。要求:分成小組,在小組內每個學生輪流朗讀課文,然後進行組內評議,在評議的基礎上,推薦一個代表,到大組進行朗讀展示;另外,每組派一位同學擔任評委,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點和打分,最後選出最佳朗讀者。

(1)學生分組朗讀、評議、推薦代表。(朗讀前可以適當介紹一些朗讀的有關知識,比如重音、節奏、停頓等。)

(2)大組朗讀展示,學生評委打分評點並推選出最佳朗誦者。(學生朗讀時可以配上音樂,評委對每一位朗讀者從感情、聲音、朗讀技巧等方面進行點評。)

(3)教師總結:剛纔,聽了同學們的聲情並茂的朗讀,我們都被文章的美好的意境陶醉了,大家似乎沉浸在那美好的夜色中,享受着美好的星空給我們帶來的快樂,看來好的文學作品確實要多多誦讀,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走進文學的美好世界。

(4)教師頒獎。(根據班級實際,可分別設一、二、三等獎或設最佳音色獎、最佳表現獎、最佳朗讀處理獎、最佳情感獎等,適當給一點小獎品。)

仔細研讀析“繁星”

教師指導語:剛纔,我們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聆聽了幾位學生的深情朗讀,我們已經陶醉在夜的夢幻中,彷彿看到了那一片燦爛的星空,彷彿捕捉到了作者的情懷。下面,讓我們再細讀文章,研究作者是如何爲我們描述這樣的畫面的。

(1)學生讀書,思考,填表。(教師可以巡迴指導)

(2)師生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內容。(可以用投影展示學生所填的表格,然後讓學生進行評點,老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基礎上,完善表格內容,所填內容大意對即可,但是如果學生填的詞語準確精彩的話,老師要及時肯定,並且說明這樣用詞的效果。)

(3)教師進一步啓發討論:三次看星星,每次的側重點是有什麼不同?集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先讓學生思考若干時間,再討論發言。)

明確:第一次側重表達對星天的依戀之情;第二次側重表達與星星的夥伴關係;第三次側重表達與星星的知心之情,總之都表達了作者對繁星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答案允許有不同,只要能看出作者寫作角度有不同就行。

點點“繁星”駐我心

教師指導語: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文章既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下面請你找出這些描寫,細細品味,說說它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然後,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漸漸的……我彷彿看見……我彷彿聽見……我覺得……”這樣的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字數150左右。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文字。(用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自己朗讀並且說說寫作的體會。)

(4)教師學生共同評價,主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看學生寫的文字是否符合要求,看虛實相間的寫法運用得是否自然合適。教師儘量以鼓勵和肯定爲主。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巴金的作品《星空》,領略了大海、夜色和星空的美好,感受了作家那種追求自由,渴望美好的情懷,我想,大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一定也有了一個熱切的期待,那就是要像巴金那樣,做一個嚮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們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

課後學習

1、描述一段你曾經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寫出你的感受。

2、查閱有關星空知識的書籍,瞭解有關星空的科學常識或神話傳說,寫一個有關星空的小論文。

【教學總結】

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體感知,運用對比,理清結構

上課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

在瞭解了本課的一些背景知識後,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小節,寫了作者幾次看繁星?而後通過對比,使學生了解到:作者在寫這三處的星天時,三小節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都寫了四方面的內容,利用表格理清課文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品味語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讀

本文語言優美,因而在教學中,我從朗讀着手:1. 找出文中你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讀出感情。2. 揣摩語言並交流:這句話美在何處?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3.通過對語句的揣摩,進行比較閱讀,明確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作用,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加以品味。讓學生深刻理會這些擬人句、比喻句體現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而並不是簡單的理解分析。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

小練筆: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按照“漸漸地……我彷彿看見………我彷彿聽見……我覺得……”這樣的句式寫一段面對碧海藍天,你產生的聯想和想像,字數在50字左右。

回過頭來看整堂課教學,自己感覺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整堂課的教學出現了前緊後鬆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爲自己是新教師生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在前面的課文分析時,留給學生讀中品味的時間不足,以至於對文本的把握欠缺。

在兩個班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通常都是後上課的班級的教學效果比較好,這可能是新教師對教材以及教學過程不夠熟悉的原因。另外,在設計教學時,我總是生怕遺漏知識點,所以每次上課都會把許多的內容放到一節課中講。這就導致了我的課像是在走馬觀花一樣,只是填鴨式的講授。這樣短短45分鐘,學生是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懂學透的。因此,我覺得每節課可以挑選一到兩個知識點作爲重點講解,要捨得留充分的時間給學生自主思考學習。

也許缺憾本身就是美的,這裏的缺憾是爲了彌補下次的完美。這次的語文組內研究課,讓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作爲一名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師,需要有紮實厚重的文學功底,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就的;要認真地鑽研教材,剖析文本,廣泛閱讀;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

《繁星》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等3個生字,積累描寫繁星的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瞭解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體會其看繁星的感受,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從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她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4、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昧、墜、懷”三個生字,以及由這幾個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

3、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修辭手法。(難點)

4、從文中感悟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談話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夜晚的天空嗎?夜空中有什麼?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板書:繁星)

【設計意圖:用問句來設計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積極思考。】

二、介紹作者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半明半昧,搖搖欲墜,懷抱

(重點指導生字:昧:不要讀成“wèi”;

墜:是翹舌音“zhuì”,避免讀成“zuì”;

懷:“懷”和“環”是形近字,不要讀成“huán”。)

②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2)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搖搖欲墜,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擺佈着,形容事物很多。

羣星密佈,形容有時明亮,有時昏暗。

半明半昧,形容極不穩固,就要落下來,或就要垮臺。

夢幻,沒有聲音;很靜。

寂靜,如夢的幻境;夢境。

納涼,乘涼。

(3)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寫了什麼?(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看繁星的情境)

(2)課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按時間順序。標誌有“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4、你最喜歡哪一次的星空,好好讀一讀,品味作者要抒發的情感。

五、研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1、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說出作者第一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從前 家鄉對家鄉的思念)

2、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

第二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是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三年前南京彷彿和朋友對話)

3、如今在上海,每晚和繁星相對,……

第三次看星星的時間、地點又是什麼?“我”感受到了什麼?指名品讀感悟。

(板書:如今海上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

4、爲什麼三次看星空情況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在庭院裏乘涼的時候……。”家總給人以溫馨的,表達了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5、看着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看着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之所以讓我們願意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並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節,再讀第三節,回味、感悟、交流。)

比喻句——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將我的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做“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擬人句——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在作者的眼裏,天上那許多認識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們走近我,同我交談。這樣寫,將我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萌其情,產生無窮的遐想。)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設計意圖: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的融合,使學生受到強烈感染。】

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方法指導:《繁星》一文運用了大量的想象與聯想。在品讀想象的過程中,教師要激勵學生採用各種形式的“讀”。如默讀、吟讀、品讀、說讀等,通過讀把語言文字轉化成一幅幅生動可感的畫面。

文中的修辭手法也別具匠心,其表現手法,主要集中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上。我們要先品析這些修辭事物妙處,同時將文中看不到的事物與所見的事物結合,將人們看不到的情景展現出來,既鍛鍊學生的想象力,有感受了作者的情感。

六、內化語言,拓展延伸。

仿寫:師過渡: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文章既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漸漸地___________,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我彷彿聽見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膽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七、課堂小結

人們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都有很多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和美的心靈等等。只要我們學着用巴金眼光去認真觀察大膽想象一定會有收穫。

八、當堂檢測

1、文章寫到了“我”幾次看繁星?

2、文章首句“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作者在這裏強調的是前者,還是後者?爲什麼這樣寫?

九、課後作業

板書設計

繁星

巴金

從前,家鄉對家鄉的思念。

嚮往美好生活 ,三年前南京彷彿和朋友對話熱愛大自然。

如今 ,海上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

課後反思:

成功之處

1、我對“繁星”的“繁”的詞義理解先是通過預習從字面上瞭解字義,然後通過觀看繁星點點的畫面和老師的講述“星星非常多,一顆緊挨着一顆。”形象深刻地記住它的字義是“多而密”。在教學“懸”和“搖搖欲墜”的詞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時,也是先通過預習從詞典上了解它們的詞義,接着等到欣賞描寫繁星的精彩語段時出示繁星圖,實地演示“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呢!”讓學生不僅獲知了它們的詞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還明白了運用語言的能力,駕馭語言的智慧,是來自心靈的感受和力量。海上夜晚,繁星點點的如夢幻境,語言的魅力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教學作者觀看繁星獲得的樂趣時,先從文中找到有關的語句,然後通過教師的肢體語言和學生的生活成長經歷,真正地感受當時的那種樂趣,情不自禁地進入文本的內核。

2、語文中閱讀的教學不僅僅是掌握文章的語句,學習寫作的技巧,閱讀教學的過程必然也是學生情感體驗積極內化的過程。

不足之處:

在進行感受“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時應該播放《搖藍曲》讓學生通過外來的“營養”,音樂與文學的千絲萬縷的聯繫,感受母親的懷抱是愜意的的、溫暖的,是一個可以依賴的懷抱。

從這個教學案例及反思中,我真切地感到要上好一堂課,當好一名教師,真正的功夫在課外,文學、音樂、美術、藝術、歷史、文藝理論……一切都應該有所涉獵,有的更需要潛心鑽研琢磨。只有具備了紮實的業務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站在講臺上胸有成竹,指點馳騁間纔不失爲一名爲師者。

《繁星》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時間和地點的順序描寫了三次星空。

3、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過程與方法】

1、體會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誦讀課文並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巴金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空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爺爺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

2、(多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春天裏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多媒體出示)

2、查字典理解詞語。(多媒體出示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東西)。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表格。(多媒體出示)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出示)

(1)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着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爲什麼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細微了。)

第一次:“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達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表達了對生活充滿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多媒體出示)看着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並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自然段,再讀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擬人句: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6、讀下面的句子,用加點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多媒體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四、小結課文,複習詞語

1、請寫出幾個描寫星空的詞語。

例:星羣密佈

( )( )( )

2、複習詞語。

納涼星羣密佈靜寂半明半昧搖搖欲墜夢幻

五、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仿寫。

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本文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多媒體出示句式)

我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_____,我彷彿聽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2、拓展。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段話。

(2)畫一幅星空圖,並寫上幾句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巴金描寫三次看星星的經歷,作者着重地描寫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過程,文章語言非常的優美。多角度的寫景,在這一部分上,我覺得我處理的是理性有餘,感性不足。這樣的一種美景,我認爲只有把氣氛用自己的語言渲染的到位,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這樣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才能達到這節課的最終目標與良好效果。

教學反思

《繁星》是巴金先生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引發起我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

1、教學效果(思效)。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充分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我感覺這是本節課最成功的的地方。

課前我只是跟學生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作者巴金的生平以及寫作背景,然後以“美”作爲線索讓學生自由地品讀文本,在朗讀中找出文中覺得最美的句子,並說出自已的理由。學生對哪兒感興趣就讀哪兒品味哪兒,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當他們被文中的美景深深陶醉時,我進行了及時的拓展,引導學生去欣賞文本之外的詩歌,拓寬他們的視野,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體會星空的美妙。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所學最終都將應用於自身學習和生活。學習完課文,讓他們用文字描繪出自已眼中或心目中的星空,進行課堂小練筆。當孩子們朗讀自已所寫的小練筆時,我很爲那些生動、有趣、唯美的語言感到讚歎,當教師把時間和自由還給學生時,你會發現:孩子們的心中擁有着最美的世界。

本節課也有明顯不足:由於課堂時間預設不足,導致小練筆時間不夠,有部分學生沒有完成,留下一定遺憾。另外,課文品讀也不是很到位。

2、教學收穫(思得)。

(1)多媒體的恰當運用,讓教學效果更好。上課一開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簡介及作品等,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

(2)引領學生品味語言,重視朗讀。本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所以,找到“美”、讀出“美”、品味“美”就成了本課朗讀的主線:讓學生找出文中覺得優美的句子,試着讀出感情。同時揣摩語言並說一說:你找到的這句話美在何處?又是通過什麼來表達美的?這樣進行比較閱讀,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認識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作用,體會到這些修辭手法很好地體現了作者的感情。以讀代講的形式,不需要理解分析。

(3)學會積累,學會運用。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按照課文句式寫一段面對夜空產生的聯想和想象。當堂達到學以致用。

3、不足之處(思失)。

《繁星》這篇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多角度的寫景,是一篇非常好的範文,但是遺憾的是:我個人感覺沒有“用”好:

(1)這樣的課文應該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纔有感染力。可惜的是,我在課堂處理上有點過於理性分析,感性不足。

(2)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感染力不夠強,沒有更快更深入地帶領孩子走進文本。

4、改進措施(思改)。

最應該改進的還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應該留足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比如,提問時,要注意留給學生充分思考時間,不要急於給學生“要答案”,關注學生能力的鍛鍊、等待學生的成長。

《繁星》教案5

一、學習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難點

1、由景物引發的聯想、感受

2 、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三、自學交流

1 、介紹作者及作品:

2、①用波浪線勾畫出寫 巴金觀察繁星的感受的詞句

②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用橫線化出相關的詞句

③理清文 章結構

3 、研究比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與感受有什麼不同。討論爲什麼不同。

4、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並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表達了一 種什麼 樣的感情?

四、展示點評

五、達標檢測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4分)

半明半mèi( ) 搖搖欲zhuì ( ) yíng ( )火蟲

2、結合課文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①“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請結合自己童年時代看星星的體會談談該句所表達的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 請說說該句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草坪需立一塊啓示牌,告訴人們不能踐踏小草,請你寫一條好的溫暖的標語

4、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辭 手法造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春天的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修改病句:A.經過昨夜一場大雨,使空氣清新多了。

B.各種讀書聲匯成一支動聽的歌聲。

C.在黨的`陽光雨露照 耀下,孩子們在茁壯地成長。

《繁星》教案6

創意說明: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描寫星空的抒情散文。它描繪了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形。從全篇看,作者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新穎而貼切的聯想和想象呼之欲出。教學重點應放在比較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以及由眼前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象上。

教學步驟: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課文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想一想,作者描寫了“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觀看繁星的?

②課文哪些語句描寫了我觀看繁星時的感受?

③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結構全文的?由此課文可分爲幾個部分?

2.品讀課文,感受情境,揣摩語言。

(1)作者把星星、星空寫得彷彿有生命似的,畫出這些句子。

(2)結合“探究練習”二討論:在描寫觀星感受的語句中,你認爲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句?讀一讀,想一想,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提示:“母親的懷裏”給人以怎樣的感覺?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②“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提示:繁星和螢火蟲有哪些相似之處?這樣寫表明了繁星怎樣的情態?)

③“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提示:“我”既然“沉睡着”,怎麼又“覺得”?這樣寫矛盾嗎?它表達了“我”怎樣的感受?)

④“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提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那個巨人”指的是什麼?“還在跑”包含了什麼意思?)

3.問題探討:

(1)作者所描寫的繁星哪些是觀察到的實景?哪些是作者由此產生的聯想和想象?先畫出來,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在艙面上仰望星空產生的種種奇妙的感受。最後想一想,在作家的筆下,繁星爲什麼能這麼多姿,這麼富有生命?(提示:觀察細緻、感悟細膩、童心猶在、運用多種修辭、藉助聯想和想象等。)

(2)結合“探究練習”一、三討論:如今,你仰望星空,又有什麼新的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就給予肯定。)

4.熟讀課文第3節,力求背誦。

5.課後練習:

觀察某一事物進行合理聯想和想象,並寫一段話,描寫出自己觀看時的情景和感受。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根據“教學重點提示”,精心設計若干思考題,讓學生自我感知、揣摩、探討、積累、訓練,教者適當加以引導、點撥,協助學生初步掌握閱讀散文的基本方法。

教學步驟:

1.設計導讀思考題,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1)從前“我”在家鄉觀望到怎樣的情景?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2)三年前,“我”在南京觀看星天時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3)如今,“我”在海上觀看繁星又有什麼感受?

(4)文中哪些詞句表明“我”對星天的認識越來越細微深切?哪些是作者觀察的實景?哪些是作者由此產生的聯想和想象?

(5)文中哪些語句集中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6)作者爲什麼能將繁星寫得那麼多姿,那麼富有生命?

2.自讀後,先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對各小組提出的不理解的問題,引導學生在朗讀相關語段的基礎上相互答疑,教者相機點撥。

3.進一步引導學生質疑,探討品味重點語句。

4.指導學生小結閱讀這篇課文的基本方法,教者圍繞“教學重點提示”再作簡要總結。

【教學設計C】

創意說明:以反覆誦讀爲突破口,引導學生研究、比較作者三次看星的內在聯繫,理解、感悟運用修辭手法句子的精妙之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同類美文的能力。

教學步驟:

1.初讀課文,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本文的內在脈絡和寫作思路,設計並填寫表格(表格要能反映觀看星天的時間、地點以及觀看到的情景和感受)。

2.再讀課文,找出每段的關鍵句,討論:哪些語句表現了“我”愛星天?

3.指導朗讀,體會意境。討論:

(1)作者通過描寫繁星表達“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作者是如何表現出這種思想感情的?

4.四讀課文,揣摩修辭。討論文中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的表達作用。

5.引導學生總結閱讀課文的基本方法,選擇具有相似特點的散文讓學生進行知識能力的遷移。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背景資料

巴金跨入了百歲大門

據新華社上海2月1日電(記者趙蘭英)羊年初一子時,歡鬧的爆竹聲迎來新的一年,文學大師巴金跨入了百歲“大門”。

巴金的病房早被工作人員裝點得喜氣洋洋。凌空的綵帶、飛揚的燈籠、盛開的鮮花、紅豔的“壽”字……一切都透着一個字:“喜。”

兩個半月前,巴金度過99歲生日。然而,前來祝福的人太多了,老人不幸肺部感染,呼吸急促、氣喘,而且有點水腫。所幸的是,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病狀有所好轉。這一現象,對於巴金身邊的醫護工作人員和所有關心他的人更是一個“喜”字。

除夕夜,巴金的病房熱鬧非凡。碩大的圓桌檯面鋪上了潔白的桌布,巴金的親人歡聚在巴金身邊。醫院食堂爲他們送來一桌預訂的年夜飯。子時,巴金時醒時睡。工作人員小張對記者說,巴老心裏清楚得很,他明白自己已跨入百歲“大門”。

2.課文擴讀材料

鄉間小路帶我回家

蘇童

青春無罪,這句話的側面意思是青春無辜。我想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生機勃勃而雜亂無序的青春期,而人們在青春期喜歡迷戀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容顏。它在你的心中永遠保持着某種明麗如杏黃的色彩。

大約在十幾年前,一首名叫《鄉間小路帶我回家》的英文歌曲風靡大學校園,那些稍具有英文基礎而又喜歡唱歌的校園青年不約而同地學會了這支歌,幾乎所有的校園晚會都會有個男孩懷抱吉他站在臺上,或者老練或者拘謹地彈唱這支歌,而我作爲一個極其忠實的聽衆,張大了嘴伸長了耳朵站在人羣中。在鄉村歌謠特有的清新憂傷的旋律中,我想象着一座高高的山,一條湍急的河流,一個在旅途上懷念家鄉親人的漂泊者。歌中的山是西弗吉尼亞的山(我錯誤地把它想象成著名的落基山),河流是一條叫香納多的河,漂泊者不知爲何人,我便自然地把他想象成自己,因此我被這支歌深深地感動了。我纔不管它唱的是哪國的山哪國的河呢,每次唱到“鄉間小路帶我回家”那一句時,我總是被唱得渾身一顫。

我至今不知約翰丹佛爲什麼如此輕易地感動過中國的一代青年,就是因爲鄉村歌曲的柔情與感傷的魅力嗎?抑或是異種語言歌唱的別國他鄉易於俘獲那迷惘的一代?我對其答案一直不求甚解,我想被歌聲所感動是每個人的權利,而這份權利是無需用理性去層層探討的。一個人因爲被一支歌所感動,不管它是一支什麼歌,那一定是一件單純而又美好的事情。

時光機器當然是在不停地洗滌我們身上青春的痕跡,你年輕時喜歡的歌在勞碌或發福的中年期生活中會一去不返。有一次我偶爾翻出多年前熟聽的約翰丹佛的磁帶,所謂的懷舊心情使我把磁帶放進了收錄機的卡座,但我聽見的是一陣刺耳的失真的人聲噪音,那盒磁帶也被時光機器銷燬了,一種悵然心情油然而生。我覺得自己的青春時代也像那支歌一樣無法拾回了,鄉村小路,它似乎不能帶我回家了。

我沒想到我後來是在真實的落基山上拾回了那支歌,更沒想到在落基山上想起那支歌想起的僅僅是一種虛幻的遙遠的旋律。落基山沒有那條香納多河,落基山上的路是一條標準的盤山公路,山頂覆蓋着積雪,山坡上到處可見赭紅色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流,還有人工種植的杉樹、松樹林和受到保護的鹿和野兔,落基山的景色之美超出了我的想象,卻不是我的想象。我對駕車陪我上山的友人說,歌中的落基山與事實不符。友人愕然,他不懂我在說什麼,其實我知道自己詞不達意,但有時候人是無法把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的,尤其是這種心情與一首什麼歌有關的時候。

我在落基山上也沒有發現鄉間小路,我知道鄉間小路已不能帶我回家,帶我回家的是汽車、火車或飛機。

使用建議:青春的憧憬和夢幻有着音樂般美妙的旋律,時光飛逝而去,成熟帶來的失落感總是促使我們去尋找着青春的足跡。讀完後想一想,本文圍繞着歌曲《鄉間小路帶我回家》依次寫了哪些片段?表達了作者哪些不同的感受?文章的內在脈絡又是什麼?

《繁星》教案7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欣賞名家優美的詩文,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2.品味和積累優美的文學語言。

3.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

4.掌握生字詞。

重點:探究作者看繁星,談感受的過程。

難點:關於“沉睡着”和“覺得”是否矛盾。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一定熟悉一首寫星星的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高高藍天上,閃閃爍爍到天明。

現在已經是夏末秋初了,大家一定記得我們小時候,夏天的夜晚,門前的大槐樹下,我們依偎在奶奶的懷中,聽着牛郎織女的故事,數着天上明明滅滅的星星,那些燦爛的星星好象一盞盞明燈,曾經無數次溫暖了我們幼小的心靈。看着這些你有什麼感受呢?古往今來,有很多著名作家留下了對星天的描寫的不朽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巴金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_<繁星>,看看他的感受與我們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簡介作者

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作者簡介

巴金,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原名李芾甘,他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說<憩園><寒夜>等。

背景簡介: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是巴金到法國的途中寫的。

(二)整體感知:

請學生讀課文,回答三個問題:1.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繁星什麼樣的感情?

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然後回答問題。

2.瀏覽課文,劃出作者觀看繁星的時間.地點(以此弄清作者寫作順序和結構層次)

3.找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學生上黑板寫下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集體訂正。)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細讀課文,找出作者觀看繁星的不同感受的語句,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分組討論)

(1)母子之情:“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懷裏似的。”學生說感受。

(2)夥伴之情:“好象它們就是我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讓學生說明朋友之間是怎樣的。(可以各抒己見。)

(3)知心之情: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覺?

2.讓學生從衆多的描寫繁星的句子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並說明爲什麼喜歡。

讓學生各抒己見。先是同位前後位之間交流,然後班內交流。

既然你喜歡這一句,那麼讀一下,要讀出感情。(練讀)一生讀完之後,其它同學評價朗讀效果。然後請評價的學生再讀,原來讀的同學再讀,看有沒有進步。

3.此文之所以如此感人,還在於它把星星寫活了。巴金爲什麼能把無生命的東西寫得如此有生命?

學生談看法,教師歸納:細心觀察,用情來體驗。作者熱愛星空,熱愛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親.是朋友,繁星象徵着光明,在星空下,他倍覺溫馨.親切.甜蜜.愜意,所以星星.星空會變得有生命似的。

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學生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

(四)梳理總結擴展

教師總結全文: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覺,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懷,經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感受。此文不僅運用各種修辭方法來使文章生動,遣詞造句了很講究。

學生理解詞語的運用。

“沉睡着”和“覺得”是否有矛盾?爲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

課文第三段末尾說“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生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懷裏了。”前一句用我“沉睡着”說的是我睡的神態,後一句是講“我”把自己當作一個小孩子睡在母親懷裏感到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由果到因。

能力遷移:讓學生用一句把沒生命的東西寫成有生命的東西。(這一問題有一定難度,老師可以先做一下示範。)

佈置作業:

描寫大自然中的一種景物,注意運用各種修辭方法,注意感情的把握。

《繁星》教案8

【學習目標】

1.反覆誦讀,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感受並熱愛大自然的美。

2.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

3.品析文章優美的語言。

【學習重難點】

1.反覆誦讀,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感受並熱愛大自然的美。

2.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

3.品析文章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星的經歷呢?看來,星星、星空備受我們青睞。那麼,你們是在什麼情況下看星的呢?你們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我們來交流一下感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繁星》,看看作者巴金遙望星空有怎樣的感受。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27年寫成了處女作中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主要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被魯迅稱爲“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文革”中,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報》開闢《隨想錄》專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曾獲得多項國際榮譽,曾任中國作協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2.瞭解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巴金選集》。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在輪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上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

3.讀準字音

納涼(nà)   靜寂(jì)    懸着(xuán)

霎眼(shà) 模糊(mó) 夢幻(huàn)

螢火蟲(yíng) 半明半昧(mèi) 搖搖欲墜(zhuì)

4.解釋詞語。

納涼:乘涼。

半明半昧:模模糊糊,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霎眼:眨眼。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夢幻:夢境。

5.初步閱讀課文後思考問題。

全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緊緊圍繞什麼來展開描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寫了“我”在不同時期、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發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想象和美的享受。

三、合作探究

(一)整體感知

1.在文中找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感受,完成下面的表格:

時間 地點 感受

第一次 從前 庭院 甜蜜 溫馨

第二次 三年前 菜園 親密 投機

第三次 有一夜 海上 愜意 信賴

2.作者寫“從前”“三年前”所見繁星有什麼作用?

明確:首先,作者表明對繁星的喜愛是一貫的;其次,也是作者觀察漸深,認識漸豐的體現。“從前”在家鄉,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個靜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羣密佈的藍天”並且“認得一些星星”;而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把它們認得很熟了”,甚至“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那個巨人還在跑呢”。作者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感知也漸漸細微深切。總而言之,寫“從前”“三年前”所見的羣星,起到了烘托作用。

(二)品味語言

作者爲了把自己仰望星天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試體會下面這些語句的精妙之處並加以分析。

1.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明確:將“我”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作“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運用比喻,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2.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明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在“我”的眼裏,天上那許多認識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們走近“我”,同“我”交談。這樣寫,將“我”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萌其情,產生無窮遐想。

3.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明確: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四、板書設計

繁星

第一部分(1):從前在家鄉,最愛看繁星——甜蜜、溫馨

第二部分(2):在南京讀書時,觀星如交友——親密、投機

第三部分(3、4):海上觀繁星睡在星空下——愜意、信賴

指看巨人跑——童趣、激情熱追愛求自光然明

五、課外拓展

閱讀下面“感動中國”給巴金的頒獎詞,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的感悟。

穿越一個世紀,見證滄桑百年,刻畫歷史鉅變,一個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裏行間燃燒的激情,點亮多少人靈魂的燈塔;他在人生中真誠地行走,叩響多少人心靈的大門。他貫穿於文字和生命中的熱情、憂患、良知,將在文學史冊中永遠閃耀着璀璨的光輝。

明確:巴金老人在他的作品中以書紙爲蒼穹、以筆墨鋪星圖,告訴人們不要停止逐星的腳步,只有不停追逐,我們腳下的土地纔有漸趨充實潔淨的可能,我們心中的那顆光明之星纔會升起。這是屬於巴金的浪漫,更是一種對生命的熱忱。

《繁星》教案9

教材簡析

課文按照“從前”——“三年前”——“如今”的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觀察細緻,情感豐富細膩,借對繁星的描寫,抒發他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描寫繁星採用了由實到虛,虛實結合的手法,並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自己與大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意境優美,使人如臨其境,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學目標

①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梳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思路;

②能觀察景物,並運用聯想和想像來描寫一段文字,抒發自己的感情;

③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談出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觀星的感受,領悟作者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讀準字音,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收集有關星星的天文知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導入語:同學們,你們瞭解星星嗎?當你在由星星的夜晚看天上的繁星時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查閱的知識及感受)。

學生:聽人說人死了以後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學生:星星都是橫行。

學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很美。

教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在觀看繁星時又是怎樣一番感受。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巴金,現代著名作家,傑出得語言大師。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筆名。主要作品有《家》,《春》,《秋》等,本文選自《海行雜記》,作者在23歲時乘郵船赴法留學“向西方找真理”,在郵船航行期間撰寫了此書。《繁星》是其中的一篇遊記,寫於1927年1月。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並會解釋詞義。

昧搖搖欲墜霎眼

明確:(先請學生讀並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文章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只有在讀中才能品味本文的真諦,下面我們全班進行一次朗讀比賽。

明確要求:

1、要求讀得通順,讀音正確,注意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

2、朗讀時聲音響亮,讀出感情。

(學生分成四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及評委,老師組織各組代表進行比賽)

比賽小結:由各組的評委對選手的朗讀進行評比,說出其存在的優點與不足。

梳理思路: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路,小組選派代表發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課文圍繞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斷。[]

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

三年前,在南京,靜寂的夜

如今,在海上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

有一夜,在船上,看天上

課後學習

1、畫出文中你最欣賞的語句,並用簡要的語言作一點評。

2、觀察並描寫你身邊的某一景物,適當融入自己的感受,不少於100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明確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情景下觀看繁星的感受,體味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學習作者通過觀察,藉助聯想、想像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從而採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想的寫作手法寫一段文字。

教學設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我們明確了課文內容緊扣“繁星”展開,下面請大家思考並回答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描寫每次觀星的情景的?請把描寫星星的句子找出來,並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生動貼切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第二次:“寂靜的夜,一片菜園,星羣密佈的藍天”。

第三次:“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夢幻的”。

第四次:“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巨人”。

2、作者每次觀星都有不同的感受,請你分別找出相應的語句,並思考每次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並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精妙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望着星空……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這裏表達了作者望星空產生的甜蜜、溫馨之感和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它們……談話一樣。”這幾句既?鍃俗髡叨怨餉韉淖非螅?直澩鍃俗髡哂胄切喬酌堋⑼痘?幕鋨櫓?小?/P>

第三次:“我望着……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這裏寫出了海上望星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第四次:“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表露了作者涌動的激情。

四次觀星作者均充分發揮了想象和聯想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夜空中繁星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

3、比較幾次看星的情景的不同與相同,思考爲什麼會有不同?

明確:共同點:作者幾次寫繁星均採用了由虛到實,虛實結合的寫法,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象,都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同點: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和細微了作者的思想也在逐步變化着。

(以上問題先組織學生自讀思考,邊讀邊在書上作批註,再小組交流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學生互評。)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多麼的美麗,令人無限地遐想,讓我們一起再次朗讀3、4小節,體味作者運用想象和聯想由實倒虛、虛實結合的寫作手法寫景寫感想。

1、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反覆練)

2、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選你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

②要求採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想的寫作手法;

③字數300字左右。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組織學生背誦課文第三段。

課後學習

1、收集有關描寫星星的詩歌或散文,進行摘抄點評。

2、約幾個好朋友在晴朗的夜晚觀察星星,並用簡要的語言寫出一點感悟。

3、背誦課文第三段。

板書設計

繁星

巴金

時間地點情況及感受

從前在家鄉甜蜜溫馨的依戀之情

三年前在南京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如今在海上船艙上知心之情

有一夜在船上涌動激情

(設計/蔡玲雅)

評點

其一:教學時注重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設計了學生談觀星的感受;學生進行仿寫練習,藉助日常生活的經驗,抓住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以課文3、4小節爲例通過模仿作者由實到虛、運用想像與聯想的寫作手法將之內化爲自身的寫作經驗。

其二:注重朗讀教學,通過設計朗讀比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加深對文本內容、寫作手法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其三:學生學習對文本內容進行圈點勾畫作點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繁星》反思1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體現了略讀教學的特點。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主動權應交給學生,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主動自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讀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一進入課的內容,教師就讓學生自讀課文獨立完成表格。這一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的理念。

二、媒體的運用,賦予讀寫結合新的內涵。

本篇課文離學生實際較遠,學生理解作者內心的不同感受比較困難。然而文章中優美的語言,巧妙的表達方法,卻是一個很好的練筆機會。因此我靈活恰當的運用教材,把重點放在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並運用文章的表達方法,完成片斷練習上。同時藉助電教媒體,讓學生欣賞着優美的畫面,聽着《漁舟唱晚》這首美妙的樂曲,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此,完全陶醉在畫面之中,有利地激發了學生寫作的慾望,優化了“想寫——寫什麼——怎麼寫”這一過程。從學生寫作的情況上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能夠運用文章的表達方法,將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寫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繁星》反思2

《繁星》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寫了巴金先生在三個不同時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達了作者熱愛星天的思想感情。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體感知,運用對比,理清結構

上課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爲深刻的印象。

在瞭解了本課的一些背景知識後,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小節,寫了作者幾次看繁星?而後通過對比,使學生了解到:作者在寫這三處的星天時,三小節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都寫了四方面的內容,利用表格理清課文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品味語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讀

本文語言優美,因而在教學中,我從朗讀着手:

1、找出文中你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讀出感情。

2、揣摩語言並交流:這句話美在何處?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3、通過對語句的揣摩,進行比較閱讀,明確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作用,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加以品味。讓學生深刻理會這些擬人句、比喻句體現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而並不是簡單的理解分析。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

小練筆: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按照“漸漸地……我彷彿看見………我彷彿聽見……我覺得……”這樣的句式寫一段面對碧海藍天,你產生的聯想和想像,字數在50字左右。

回過頭來看整堂課教學,自己感覺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整堂課的教學出現了前緊後鬆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爲自己是新教師生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在前面的課文分析時,留給學生讀中品味的時間不足,以至於對文本的把握欠缺。

《繁星》教案10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觀察自然、熱愛自然。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有表情朗讀課文;理解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知識目標:掌握部分新詞及理解其意;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方法

一、在朗讀中逐漸進入情境,初步體會美好的感情。

二、在研讀中聯繫學生實際、體驗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課前準備查找有關巴金的資料;查找有關“星”的傳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藉助字典把握文中的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曾讀過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讀給大家聽一聽: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着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着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渺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我想那隔河的牛女,定能夠騎着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着燈籠在走。

夜晚閃爍的羣星帶給了詩人無窮無盡的想象,給詩人以靈感,你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呢?(生交流)。

今天,我們來共同看看巴金23歲時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繁星》,體會一下他對繁星有怎樣的觀察和感受。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此項可佈置在課前完成)。

1、課文分析時補釋: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2、交流作者情況:學生交流預習時查閱的巴金的有關資料、介紹有關作品(如《家》、《春》、《秋》)的情況等。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感情基調,對每句話來說,又要初步明確是用上揚調、平直調、曲折調、下抑調中的哪一種來表情達意:在一句話中,還要確定變音及重音的讀法。

以第一段爲例,師範讀,表達朗誦全文。

2、學生朗誦

每生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後談自己這樣處理的理由。讓學生盡情朗讀,以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當中。對朗讀有特點的每一處地方都給予肯定,以激勵學生。

3、整體感知

說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時間、地點,大致瞭解,四次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填下表:[讓兩組學生上黑板填寫]

時間地點情景和感受

從前家鄉密密麻麻的繁星忘記一切彷彿回到母親懷裏

(甜蜜、溫馨,繁星如母親)

三年前南京星羣密佈光明無處不在好象就是我的朋友,常常和我談話

(親密,如夥伴)

如今海上半明半昧遙遙欲墜好象看到飛螢,彷彿對我霎眼,與我說話,覺得是孩子,實在母親懷裏

(舒適、信賴,如知心朋友、母親)

四、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

五、作業

在課後寫一寫你觀察天上的繁星的情景,並寫出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交流寫景的作業。

2、朗誦比賽。

二、研究性閱讀

1、品讀全文:找出你認爲成功的句子或詞語,談談理由。在文章旁用文字把它描述出來。

2、找出文中你認爲不理解或迷惑的地方,小組探討一下,如果還不能能解決,提出來讓全班同學幫幫你。

2、精讀第三段,進一步體會採用修辭來表達感情,試找出來,並加以品味,在文旁寫一寫,然後全班交流。

①比喻(見課本劃單橫線句)生動形象,富有情趣

②擬人(見課本劃波浪線句)賦予星星眼睛、嘴巴、思想,使作者與自然融爲一體,命筆含情,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萌其情,產生無窮的遐想

③排比(見課本劃雙橫線句)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

3、讓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深加品味

三、質疑反思

文中有沒有你不理解的或認爲不恰當的地方說出來,大家商討。

四、延伸拓展

模仿課文,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當堂練筆,寫出你仔細觀察的某個景物,然後交流評價

五、小結

由學生小結,師補充即可(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向巴金爺爺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好習慣,積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六、作業

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篇小散文,課後交流。

《繁星》教案11

教學設想:

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在教學時,應將學會觀察大自然,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作爲教學重點;將理解不同時期有不同感受作爲難點。

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營造輕鬆的學習氣氛,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學時,可以採用比較閱讀的教學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一定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是怎樣觀察的?有什麼感受?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常常會有許多遐思幽想,我們女學生常常把心裏話告訴星星,讓星星分享我們的快樂、憂愁……五四運動之後,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仰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下面我們來看看著名作家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呢?(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瞭解背景

指名學生介紹巴金和寫作背景。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餘同學:

用波浪線勾畫出寫巴金三次觀察繁星的時間、地點和三次看星感受的詞句;

思考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用橫線畫出相關的詞句;

理清文章結構。

2.學生分小組討論課文。要求學生先回憶自己觀察繁星的方法和感受;再看看巴金是怎樣觀察繁星的,有哪些感受,並與之比較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參考答案)

①略

②按時間順序。標誌有“從前”“三年前”“如今”。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寫“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四、合作探究,研讀課文。

(師生互動)

1.研究比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與感受有什麼不同。討論爲什麼不同。

“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教師點撥:這個不相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並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幺樣的感情?

教師點撥:把繁星比作朋友,是爲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覺得它們正友好地對“我”眨眼,同“我”小聲地說話,突出了舒心、安詳、陶醉之感,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美好生活的嚮往,童心、童趣不減。

3.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的精妙之處,並說說其表達效果。

教師點撥:十分生動形象的寫出自己與大自然的融合,使讀者受到強烈感染。

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查找蒐集有關星星最新信息的資料,結合文學分小組出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4

從前

小時候望星天

對星天的依戀

三年前

回憶三年前望星星

與星星的夥伴之情

對繁星的熱愛

如今

在海上望星星

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對光明的追求

4、《繁星》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巴金先生在三個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及對生活

的熱愛之情。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夯實基礎,打好紮實的語文功底。

《繁星》是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作品。文章語言流暢優美,情感洋溢,將敘事、寫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流淌着真摯熱烈的情感,向讀者傳達了強烈的內心感受,是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教學時比較準確地把握好文章的內容和內涵。這篇文章最動人之處在於它語言之美、意境之美,而朗讀是最直接也最能體現這種美的。因此教學時教師的範讀必不可少,通過反覆的練習以及平時積累的基礎,在課堂上我的範讀比較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教師→作者一下子產生了共鳴。

巴金深沉的感情在敘述中迴盪,有實有虛,揮灑自如:有對母親的甜蜜回憶之情,有對未來充滿堅定樂觀之情,有對故土深切的懷念之情,有對人生理想的獻身之情。有了對文章透徹的理解,我才能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基調,用心靈的聲音深刻感悟。可見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有紮實的語文基礎,只有這樣才能領會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內在情感,也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予以再現和還原。

2.積澱底蘊,融入寬泛的文化元素。

通常在教學諸如《繁星》這樣的散文時爲了烘托氣氛、帶動情感往往會配上一段樂曲,但並不是什麼樂曲都適用的。我考慮到《繁星》所描寫的內容是星空,所營造的氛圍是溫馨而又神奇的,全文的節奏較爲舒緩,於是我選擇了一段鋼琴曲《海邊的星空》爲教師的全文範讀配樂。這段鋼琴曲曲調明朗,節奏舒緩,聽覺上給人寧靜寬廣的感覺,一曲終了,效果極好。而文章最後一節描寫海上情景的段落請學生朗讀,我考慮到當時的時間是夜裏,周圍環境是大海,氣氛是安謐而又充滿着神祕,於是我想到了《小夜曲》。它悠揚中不失明快,輕盈中流露着深沉,整個曲調洋溢着夜的靜謐、柔和與寬廣,和文章最後一節文字有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在教學時這段配樂帶動了學生的情緒,引導他們深情地朗讀了文章,帶領他們走進了美的境界。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學生讀第三段,揣摩所表達的情感,歸納總結: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壯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感受。由實到虛,虛實結合,是本文寫作上顯著的特點。在描寫時,作者先描寫觀察情景,後寫自己的感受。觀察細緻,抒情真切。如“這時候,我忘記了一切”。因爲星天是那麼溫馨親切,纔會給人如此的感受。文章語言質樸,理想和想象透着一種稚氣,一顆童心,將全文浸潤在作者的童心中,繁星、星空把作者淨化成一個純真的孩童,又是作者把我們帶入一個童話般的天地。通過總結讓學生明白,要想寫出美文,就要在生活中,留心觀察、學會觀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寫下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三、不足之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回答問題考慮不全面,不具體,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多指導學生多讀,多看,多思考。

多寫片段練習,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對文本有更好的理解。課前指導學生做好預習,提出預習的要求,提高課堂的聽課效率。課堂上多提問,多鼓勵,讓同學能大膽地說話,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敢於在衆人面前表現自我,對自己充滿信心。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充分地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一個新奇的世界。接着藉助多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及作品等,在瞭解了作者的生平及本課的創作背景知識後,要求學生分組朗讀,思考:本課圍繞繁星描寫了幾個生活片段,作者幾次看繁星?然後精讀課文,合作探究。讓學生跳讀課文,畫出文中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情景及感受的句子,在語境中結合作者的創作意圖去理解,感悟。想想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有哪些不同,知道這三個不相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有所變化,最後讓每位同學根據人生閱歷想一想,在某個夜晚面對星空時,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請用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繁星》教案12

學習目標:

1、欣賞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學會觀察大自然。

2、學會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展開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爲主,討論釋疑,教師點拔。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聯想,引入文題。

(1)、出示名爲《星星的思念》、《摘星星》、《紫色的星月》三幅圖片,並出示圖示解說。學生欣賞。

(2)、激發學生欣賞興趣,調動學生思維,回憶學過的詩文,描繪出你心中的最美的星星。

(3)、教師點評,導入文題。

同學們描述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星星,說得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那麼在文壇泰斗巴金爺爺的筆下,深藍色的天空中密佈的繁星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景緻和感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巴金爺爺23歲時寫的一篇優美的散文《繁星》。

(教師板書課題。)

二、瞭解作者,鞏固字詞。

(1)、出示相關資料,瞭解巴金創作情況。

(2)、出示字詞,自主聰埃加深印象?

三、初步欣賞,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配樂朗讀。

(按時間順序出示三幅圖片:《孩子數星星》、《呼喚星星》、《船上看星》)

(2)、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導。(配樂)

(3)、小組成員互讀,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爲什麼?

四、逐步感知,深入體會。

(1)、出示問題。

(作者寫了自己三次看星星的情況,每次看星星的感受是什麼?)

(2)、指名配樂朗讀,領悟精美片斷。

(3)、學生作答,教師引導。

(第一次:甜蜜、溫馨,繁星如母親。第二次:親密、投機,如夥伴。第三次:舒適、信賴,如知心朋友、母親。)

五、比較欣賞,拓展思維。

(1)、閱讀材料片斷,感知內容。

(2)、學生比較鑑賞。

(你喜歡《繁星》或《天上的星星》片斷哪些文字和語段?爲什麼?)

(3)、教師小結。

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向巴金爺爺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在生活中善於觀察的好習慣,積累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生再次欣賞配樂朗讀,總體感知,達到情感的陶冶和昇華。)

(4)、出示小詩,朗讀體會。

六、課後作業。

賞讀課文,體會語言的美。

《繁星》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培養其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

三、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課文描寫繁星的精彩語言。

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啓發、點撥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實踐。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探究課文三次描寫看繁星的變化特徵。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師問:同學們,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導入: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遙望星空後是怎樣的感受?

1.作者簡介。

2.背景介紹。

二、教師範讀課文

注意讀音及字形

搖搖欲墜(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討論:課文幾次描寫繁星美景,內在的順序是什麼?

討論明確:作者三次描寫繁星美景圖:

第一次是“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

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

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寫繁星美景的內在順序是時間順序。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討論:

1.作者三次寫看繁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討論後全班交流。

明確:“從前”在家鄉,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

“三年前”在南京的“一個靜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羣密佈的藍天”並且“認識了一些星星”,

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感受不同:“從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三年前”“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如今”“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產生情況和感受不同的原因:作者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感知也漸進細微深切。

2.我們能比較一下感受變化的特點嗎?

明確:作者第一次感受是彷彿回到母親的懷裏,第二次感受是彷彿和朋友對話,第三次感受是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細緻,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越來越強烈,甚至還融入了對祖國的眷念之情。

3.作者是在赴法留學的郵船上創作的此文,看星的情況可以從第三段寫起,那麼前兩個片段有什麼作用?

討論後明確:前兩次爲“我”表達“愛星天”情感打下了鋪墊,起烘托作用。

五、拓展訓練

作者隨着自己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而有了對星空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我們每位同學的人生閱歷都存在個性差異,那麼當你在某個夜晚面對星空時,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請用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再次放映星星閃爍的夜空,設置情境,然後要求學生寫200字左右的短文,待第二課時交流。

附板書:

繁星 巴金

情景感受

第一次密密麻麻回到母親的懷裏

(烘托)

第二次羣星密佈朋友

第三次半明半昧睡在母親的懷裏

教學要點

學習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學習運用修辭手法進行語言表達。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展示上堂課“望星空”語文活動成果

全班範圍內,教師指名朗讀自己的小練筆(讓3~5名同學交流)。

學生評價後教師提出:將自己的描寫與巴金的描寫進行比較。

二、學生自主學習,讀作者描寫看星空的三個片段,並與自己的描寫比較,從中發現問題。

三、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師生共同探究

明確:①作者在描寫對象時既寫眼前景,又由眼前景想到其他,這就是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有的同學自己的描寫也有此特點。

②作者在描寫事物時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增強了感染力。

五、重點結合第三段品賞文章語言美

1.讀第三段,說說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說出理由。

教師引導:從思想情感、語言表達、譴詞造句等方面去說理由。

比如:“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這句話以一個“懸”字形象地寫出了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作者以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不僅情趣盎然,而且飽含着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之情。

2.嘗試背誦第三段。

六、語文實踐

1.同學們看星空能產生諸多的聯想和想像,那麼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寫出來。要求學習巴金描寫事物的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3~5位同學交流,並圍繞目標作評價。

《繁星》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學會幹茶大自然。

2、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3、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象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2、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全體朗讀

(一)作者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家》《春》《秋》,本文選自《海行雜記》,1923年到上海學習,1927年乘“昂熱”號在航行期間撰寫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字詞

1、四字短語:半明半昧搖搖欲墜

2、多音字:和模

3、形似字:瑩螢熒墜墮

(三)理解課文

本文短小精幹,思路清晰

寫作線索:觀察星星

自讀習題:

1、說出三次看星的時間、地點。

2、作者三次觀星觀察到的星有什麼不同?作者每一次觀星的感受受否相同?

3、作者爲什麼會有不同的感受?

學生獨立完成並了出提綱相互討論: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從前三年前如今)

2、見書。依戀――親密--知心、舒心

4、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

(四)揣摩語言:

學生找出文中寫得好的句子,談談爲什麼好?(好在何處)

教師明確:

1、修辭(比喻、擬人、排比)

2、想象和聯想

(五)作業:

1、字詞

2、造句

《繁星》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懷”3個生字,積累描寫繁星的詞句。

2.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瞭解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4.從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並體味其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祖國和故鄉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美好的生活,對祖國和故鄉的眷戀。

教學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瞭解作者。

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夜晚的天空嗎?夜空中有什麼?(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着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板書:4 繁星)

(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春天裏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課件出示2)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mó 模型、楷模

mú 模樣、模具

(課件出示3)

2.查字典理解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東西)。(課件出示4)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填空。

(課件出示5)

2.根據表格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6)(板書:從前家鄉彷彿回到母親的懷裏 三年前南京彷彿和朋友對話 如今海上 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

3.爲什麼三次看星空情況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爲隨着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親的懷裏似的。”母親的懷抱總給人以溫馨的,表達了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和我談話一樣。”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夥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看着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件出示7)

5.文章之所以讓我們願意一讀再讀,是因爲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並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節,再讀第三節,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關鍵句)

比喻句——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這句話將“我”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作“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種朦朧的美、夢幻的美。)

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仿寫擬人句。(課件出示8)

擬人句——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寫出了海上柔美、靜謐和奇妙,營造出童話般的意境,給人一種夢幻般的美感,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仿寫排比句:

我們的生活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課件出示9)

教師範讀,指導朗讀。

四、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總結:

作者在課文裏寫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爲了表達他對星天的酷愛,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板書:熱愛大自然 嚮往美好生活)

2.仿寫:(課件出示10)

師過渡: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爲文章既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漸漸地___________,我彷彿看見___________,我彷彿聽見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後進行賞析,並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彙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3.拓展。

(1)我們和作家巴金一同體驗了看星星後的感受,我們還從作家那兒學到了許多方法,收穫真不小。其實,我們看過自然界許多事物,像太陽、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情,這樣那樣的感受。現在我們就用剛學到的作家寫事物的方法再進行一次語文活動,“看大海(月亮、太陽、藍天……)”看誰寫得快,寫得精彩。

(2)畫一幅星空圖,並寫上幾句話。(課件出示11)

板書設計:

4.繁星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文章最動人之處在於它語言的美、意境的美,而朗讀是最直接也最能體現這種美的。因此教學時教師的範讀必不可少,通過反覆的練習以及平時積累的基礎,在課堂上我的範讀比較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教師→作者一下子產生了共鳴。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中的範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不足之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時間顯得略微緊張,因此讓學生自主交流、表現的的機會較少,同時,對於作者寫景寫感想的寫作手法引導的也不太到位,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