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蝸牛慢慢爬》說課稿範文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蝸牛慢慢爬》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蝸牛慢慢爬》說課稿範文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材第11課《小蝸牛慢慢爬》一課,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小蝸牛慢慢爬》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二、教學對象

分析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蝸牛,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過程與方法: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會在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

四、教學重難點:重點:

瞭解小蝸牛的身體構造。難點:用卡紙製作出漂亮的蝸牛。解決難點的方法:通過小組討論製作方法,教師示範,以及親自動手製作解決。

五、教法學法:

欣賞法,講授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法、示範法等。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六、教學過程

爲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故事導入。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講了關於小蝸牛的故事,把學生帶入相應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爲後面設計做好鋪墊。

(二)引導啓發瞭解蝸牛。由於每個學生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啓發瞭解蝸牛”一環節。先觀察書上的圖片,表述蝸牛的外形構造,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折制蝸牛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一環節,因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教師示範大膽創作學生表述了製作步驟後,肯定有一部分學生還不太明白,所以我跟學生同時製作,起到了一個示範作用,讓能力稍弱的學生也能學會製作方法,這樣就照顧到了每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讓學生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會鼓勵他們積極向老師提問,解決各自的難題。

(五)展示欣賞評價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的環節,這樣就進行了優劣對比,讓稍弱的學生學習好的作品,從而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擴展延伸,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故事的結局爲契機,引導學生站在被幫助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恩,並教育學生不能嘲笑、挖苦別人,因爲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從而起到教育作用。這一環節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