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的力量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玩笑的力量教育案例

初三(7)班是全年級最差、最亂的班級。厭學、渙散的狀況、萎靡不振的精神令所有的任課教師頭痛。鄒某是班中家境差、成績差、長相差的女生;賴某某是班中成績較好的男生;鄭某某則是我這個剛上任的班主任,三顧茅廬請回來的已輟學的有名的差生。鄭某某被請回學校以後,毫無上進之意,整日無所事事,以製造惡作劇爲快樂。最近,他將鄒某與賴某某連爲“一對”,天天奚落、嘲諷、玩笑,使兩人成爲班中同學的笑料。

案例過程:

課間,鄒某哭哭啼啼地跑進了我的辦公室,傷心之情前所未有,着實讓我嚇了一跳:“怎麼了?怎麼了?說話呀!”好久,她才平靜下來:“鄭某某說我……說我……說我和賴某某……”“說你和他什麼?”“說我和他拍拖。”“哦——”我放下心來,“別傷心,我去批評他!”隨後,我又安慰她半天。放學後,我把鄭某某留下來,嚴肅地批評了他,並要他保證:從此以後不再拿他們開涮。他連連點頭稱是,我放下心來。

本以爲此事處理得當,不再會有什麼事情了。誰知平地起風雲,沒過兩天,鄒某又跑來了,這次不是哭哭啼啼,而是嚎啕大哭!我慌了,安撫了好半天,她才告訴我,鄭某某不僅沒停止惡作劇,而且還變本加厲,在本子上寫些關於她和賴某某的閒話,並且正在教室裏亂寫亂畫……我一聽,火冒三仗,立馬衝向教室。一進教室,就見鄭某某周圍圍滿了人,我竭力平息心中的怒火,不露聲色地擠進了人羣,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搶下了他手下的本子。學生見此情形,一鬨而散。鄭某某毫不在乎地看着我,沒有絲毫地膽怯。一看所寫的內容,不堪入目,語言下流粗俗。我簡直氣瘋了,把他帶回辦公室臭罵了一頓。不僅如此,還請來了他的父親,狠很地“奏”了他一本。在他父親的威壓下,在我的怒斥下,他認了錯,道了歉,並在班上做了檢討。看着他蔫蔫的樣子,我放了心,覺得此事就此可以畫句號了。

平靜的日子沒過三天,鄒某又不斷地來投訴,鄭某某依然如故,不斷地繼續捉弄他們倆。賴某某已經忍無可忍,準備與鄭某某兵戎相見,以暴治惡。班上沒人制止,卻有“看戲不怕臺高”之勢!我冥思苦想了很久,也沒想出有效辦法。

這天,我剛上完課,還沒離開講臺,鄒某就跑到跟前哭訴。全班同學都盯着我,看我怎麼處理。而鄭某某亦嬉皮笑臉地看着我,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衆目睽睽之下,我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驀然,我想到了一個同行的做法,於是,我對着鄒某笑了,並故意大聲勸慰她:“你應該感到高興,你知道嗎?《讀者》上有一段話,大意是說,一個男孩喜歡一個女孩的時候,他會拼命地和她作對。有人和你作對,說明有人喜歡你啊!”話音未落,全班鬨堂大笑,立即有人大喊:“鄭某某!鄭某某!”。鄭某某的臉“刷”地紅了,低着頭,彎着腰,落荒而逃。從此以後,風平浪靜。

案例反思

第一次、第二次的批評甚至責罵都沒任何效果,原因有三:一、鄭某某是有名的差生,對批評訓斥、請家長,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爲常,產生了極強的抗藥性;二、班級沒有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學生的.是非觀模糊,缺失有利地教育環境;三、青春期萌動,早戀、拍拖是此時的學生憧憬而有膽怯的話題,鄭某某的惡作劇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第三次的批評出奇制勝,在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鄒某在學生心中形象較差,很多學生,尤其男生都不願自己與她聯繫在一起;其二,誰也不願意被人說在拍拖,更不願意自己成爲別人的笑柄。鄭某某同樣具備這樣的心理。我的玩笑恰恰置他於被人取笑的境地,爲他設置一個“陷阱”:只要他再取笑鄒某和賴某某,其他學生就會起鬨,取笑他。所以,他不敢再與鄒某和賴某某過不去,因爲那樣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看來玩笑似的批評,力量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