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題(教師中心稿)

關於教育目標

教育三題(教師中心稿)

馮友蘭先生說人生有四種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兩種是人現在就有的,是自然就有的;後兩種是人應該擁有的,是精神應追求的。他說哲學要引導人們由自然走向精神。那麼教育能做什麼呢?很久以來,我們的教育走過的都是實用主義的曲折歷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的教育目標都是緊緊圍繞着各自的政治目的制定教育目標,但教育的目標到底是什麼,可能如今都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

筆者認爲,人類教育的目標應該這樣定義,隨着人的年齡的增長,教育的內容要不斷豐富:首先應培養他成爲自然的人,讓他學會珍愛生命,愛己愛人;其次應培養他成爲社會的人,讓他懂得社會公德,遵守基本的社會秩序,懂得合作與和諧的重要;第三是培養他成爲國家或民族的人,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深刻領會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建立起深厚的民族感情;第四是培養他成爲人類的人,這是一種脫離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範疇的更高境界,眼光不再侷限於自己的那個民族或國家,而應真正地將人類所居住的地球看成一個小小的村落,一心一意將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尋人類進一步發展的新領域。這四個層次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滾雪球一樣的。我們的.課程安排及教材編寫也應着眼於此,以引導教育目標的循序漸進,將人類從血淋淋的獸性中徹底解放出來。

關於尊重學生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生爲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學習體驗,這沒錯。但有些教師嚴重曲解了此意,將尊重學生理解爲放任學生。班主任不敢放手管理、懲誡犯錯誤的學生,即使是學生犯了不可饒恕的嚴重錯誤,教師也如頭上懸着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不敢高聲責備,更不敢啓用必要的教育手段進行懲誡;課堂上,對學生超乎常規的所謂創新之說,也只是進行盲目的鼓勵,一味地說“好”“你真聰明”“有主見”之類,而不敢加以指正。原先說教師要推倒“師道尊嚴”這堵籬笆,與學生平等相處,沒想到卻走入了另一個極端,成了“生道尊嚴”,說白了,這是教育奴性的另一種表現,是人類更爲可悲的奴性顯示。

關於評聘分開

爲了打破論資排輩評優晉級的僵局,有人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評聘分開”的良方,所謂“評聘分開”,就是將評職稱與實際聘用分開,可以高職低聘,也可低職高聘。看起來,這樣做是充分尊重了年輕的有能力卻沒有很深資歷的人才--你有能力雖然沒有評上高職稱,但我可以讓你挑重擔,拿高薪,但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哪些人評了高職稱?一是真正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一是工作時間長快要退休的但一生平庸的老實人,一是仗着關係特厚成天無所事事,或將工作當成撞鐘一到年限就可晉級的特殊人,一是工作能力沒有但溜鬚拍馬有一套的明白人。第一種人是不能不高聘的;第二種人不高聘又於心不忍,怕有人說你狠毒;第三種人不敢不高聘,某領導打個電話足可以讓你心驚肉跳好幾天;第四種人也不能不高聘,他鞍前馬後地爲你效勞也不容易啊。哪種人沒評上高職稱?一是剛出來的毛頭小子,一是既無能力又不善於活動聽之任之者,一是既有德又有才但一心撲在事業上其他一概不管不顧之人,一是能力強成績突出但資歷尚淺上進心特強的年輕人。第一種人不高聘不在話下,第二種人不高聘他也超然,第三種人不高聘他也不會說個啥,第四種人如高聘就有人說他能高聘我爲什麼就不能高聘,或他能高聘我爲什麼就要低聘的話,領導就怕影響團結不利工作而不得不放棄。由此看來,“高職低聘,低職高聘”都是做不到的,說白了,還是人治大於科學管理,這都是腐敗惹的禍。

(以上是些不成熟的看法,歡迎大家指正,並參與討論,以完善它)

我的郵箱:zxy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