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瓶子變變變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瓶子變變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瓶子變變變

大班教案:瓶子變變變1

一、幼兒發展情況

我們大(1)班是由原中(1)班升上來的幼兒組成,從小班開始我們進行的是“在本體性遊戲中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研究,通過兩年的不斷探索,我們的遊戲已從原來固定區域模式走出來。幼兒從玩簡單的情景性遊戲逐漸發展到了自主地提出遊戲建議,收集遊戲材料,大膽地開展各種遊戲活動,並逐步自行建立、執行遊戲規則。幼兒在本體性遊戲活動中的興趣濃厚,參與的積極性高。隨着他們遊戲經驗的不斷豐富與積累,他們會自主地開展一些小型的主題性遊戲活動,如“娃娃淋浴房”、“造汽車”等,並能體現一物多玩,充分地表現了自身的創新能力。

二、活動背景與條件

在中班上學期我們遊戲研究中把重點放在分區活動的規則意識的培養上,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孩子們對分區自選遊戲已有了很大的興趣,而且規則意識也增強了,各區有明確的目的,固定的場地,幼兒能按意願選擇喜歡的活動區。本學期我們把重點移向“開放材料”――即把遊戲材料歸類後集中放置,讓幼兒按意願自由選擇材料,選擇空間,進行自主遊戲。遊戲中我們建議孩子們先選好自己的同伴後選擇材料,允許他們推着整理箱到任何一個適合的地方搭建自己的遊戲區開展自主遊戲。改變形式後幼兒對遊戲更有興趣,而且會協商着找鄰居,分工合作玩得很開心。

於是後來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點共同收集了各類紙盒、瓶蓋、煙盒等廢舊材料,爲便於幼兒遊戲還提供一些半成品如:做了一半的紙杯娃娃等。集中放置在整理箱中,遊戲時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材料,精心製作新穎、獨特的作品,他們會用膠捲盒做火車,藥盒做汽車、小牀等。利用廢舊材料做做玩玩,即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又讓孩子們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開放遊戲材料後幼兒遊戲不受區域的限制,圖書架可以拿到樓上平臺處看,可以拿着橡皮泥到娃娃家制作點心,可以用雪碧瓶做一些裝飾品,孩子們玩起

來自由度大,共享空間,創造性發揮更大。然而在孩子們的自主遊戲中我們發現,一般的動手做做的遊戲老師只會把漂亮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供孩子們觀賞,而且有時還會提醒“不要碰”以防弄壞等。這樣做我們發現孩子們動手做的興趣會消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孩子們的創造性的發揮,沒有體現它的真正價值,所以我們設計了

“瓶子變變變”這一主題活動,各種瓶子在幼兒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收集起來變廢爲寶,讓幼兒展開想象→動手做做→創造性地玩玩→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遊戲活動目標

1、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根據自己的瓶子的形狀進行設計製作玩具,並嘗試用各種工具和廢舊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2、讓幼兒利用自己“變”出的玩具進行遊戲,嘗試一物多玩,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3、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與同伴和老師交流自己遊戲的過程和結果,培養幼兒團結協作和主動探索的精神。

四、環境佈置與材料

(一)環境創設

給幼兒一個溫馨自由的活動空間。

(二)材料準備

各種瓶子、即時貼、圖畫紙、記號筆、油畫棒、布、蛋殼、毛線、牙刷、小木梳等。

五、遊戲組織與指導

(一)遊戲組織

1、開始部分

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揭示主題。

2、基本部分

(1)自由選擇:幼兒自由找朋友,取材料進行遊戲。

(2)自主展開: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幼兒的遊戲,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裝飾

(3)瓶子進行遊戲,並能與同伴合作、商量玩法,玩出新意。鼓勵幼兒發現問題,自己試着想辦法,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4)自發交流: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與同伴和老師交流遊戲進行與結果。

3、結束部分

你用瓶子變出了什麼?和誰一起玩的?怎樣玩的?

(二)遊戲指導

幼兒這一遊戲必須有老師的指導才能真正體現本體性遊戲的價值。在組織這次遊戲時,我確立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意識,讓幼兒真正成爲遊戲的主人,因此教師指導有內隱性、策略性、更具科學性。

1、有意的觀察

教師即不是幼兒遊戲的主宰者,也不是遊戲的局外人。幼兒在遊戲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觀察,藉助觀察這一窗口真實地瞭解每一個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全面把握幼兒交往水平、想象、創造能力,即可以瞭解幼兒的現有水平又可以觀測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觀察重點:

(1)幼兒是否按自己的意願拿取材料,是否充分發揮想象?

(2)幼兒用所“變”的玩具進行遊戲情況如何?創新能力如何?

(3)幼兒之間對遊戲材料使用的協調情況如何?幼兒在進行合作遊戲時合作情況如何?

2、參與活動

當幼兒因遊戲遇到困難情緒低落、一籌莫展;或因遊戲主題乏味、興趣索然時,我們鼓勵幼兒不要氣餒,啓發他們克服困難或通過交談擴展、創新出新的`製作方法和玩法,從而使孩子玩得更盡興。

最後遊戲評價,我們將用分享經驗的評價方式,在引導幼兒講述時,注重對幼兒各方面經驗的梳理,注意幼兒在討論中發展其能力,分享經驗。並且創造條件,使經驗得以遷移。

大班教案:瓶子變變變2

活動目標:

1.能利用各種材料裝飾瓶子,培養幼兒的操作能力。

2.體驗變廢爲寶的樂趣,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重點與難點:

1、利用多種材料對透明玻璃瓶子進行裝飾。

2、探索如何將各種各樣的瓶子裝飾漂亮,別具一格。

材料與環境的創設:

1、收集各種透明玻璃瓶(多於幼兒人數),注意玻璃瓶的顏色。

2、各組幼兒準備一個透明玻璃瓶,各種材料(包括彩色紙、玻璃紙、包裝繩、油畫棒、記號筆、橡皮泥、雙面膠、抹布等)。

3、展示桌一個、範例圖多幅。

設計意圖:

1、在實施環保教育的過程中,我發現班中的幼兒很喜歡手工製作活動。玻璃瓶是我們身邊天天可見的東西,用它做花瓶,幼兒覺得親切、好玩,更富有創意。在活動中,我打破了以往老師示範,幼兒操作的方法,而是通過請幼兒爲玻璃瓶做一件漂亮的衣服,激發幼兒動手的興趣,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活動。在活動中體驗生活中變廢爲寶,動手創意的樂趣。

2、幼兒的發展是與環境不斷髮生交互作用中產生的。因此,我創設了寬鬆的環境,提供豐富的可變的材料,自由放置在美工區,從而使幼兒主動地介入,體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相互啓發,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探索發現——交流討論——鼓勵嘗試——展示作品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出示鮮花)你們看,這是什麼?我想把她獻給親愛的媽媽,做“三八”婦女節的禮物。讓我們一起來做漂亮的花瓶,插上美麗的鮮花吧!

(二)探索發現

師引導幼兒探索發現,以小組爲單位。

提問:玻璃瓶是什麼樣的?

透明玻璃瓶可以怎麼裝飾?

(三)交流討論

每組請一個代表交流,教師根據幼兒的發言情況給予引導和肯定,並做簡單小結:先裝飾玻璃瓶,再給玻璃瓶裝上適量的水。最後,將鮮花插在花瓶中。

(四)鼓勵嘗試

師運用兒童化的語言指導幼兒,給幼兒以相互啓發。

(五)展示作品

對創造性強的作品給予表揚,讓幼兒欣賞,對一般的作品找出其優點,鼓勵幼兒的進步。

延伸活動:

1、在自由活動中,繼續讓幼兒製作,並指導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

2、開一個“瓶子娃娃變變變”展覽會。

3、繼續在班中開展各類“變廢爲寶”的製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