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認識的教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角的認識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的認識的教案

角的認識的教案1

《角的初步認識》第1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課本第38-40頁的例1-例2

【計劃學時】:1學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知道角有大有小。

3、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角,並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正確的畫角方法。

【教學難點】:

1、會正確畫角。

2、感悟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張口大小有關。

【教學準備】:課件、小棒、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

【教學方法】:講授、探究、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設計思路】

一、引入

(課前出示學校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1、師:孩子們,剛纔從屏幕上欣賞了咱們的校園,它美嗎?那你們平時喜歡到操場去玩嗎?最喜歡玩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出示主題圖)這些小朋友在操場上玩得多開心呀!有的在……有的在……仔細看看,操場上還有許多我們學過的圖形呢,你們看見了嗎?(學生指出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球等)

2、師:這些圖形都是咱們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新的圖形朋友(出示園丁在剪草的圖)。你們看,園丁爺爺手裏拿着的剪刀,張開就形成了這樣的圖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也形成這樣的圖形,這就角。(板書:角)孩子們,和角打聲招呼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這一環節,通過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喚起對已學圖形的回憶,並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

二、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一)在主題圖中找角。

1、師指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2、(抽生說)學生說到一個,課件演示一個,師跟着複述一遍,並及時表揚。

【本環節: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麼多的角,真了不起。(把剪刀、吸管、水管放大,背景逐漸褪下去)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兒的:(課件中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麼樣兒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尖尖的。

生2: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徵。

(1)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角:你們覺得尖尖的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生:直直的)。這個頂點和這兩條邊就組成了這一個角。

(2)師再指課件上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分別抽兩生)反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本環節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並瞭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稱。此課之前,學生對角的認識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非數學意義的。教師在學生找主題圖的角的基礎上設計了閉眼想、用手比劃,觀看課件動態演示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通過比較,實現了對角的正確認識。】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圖形客人,孩子們,想看看嗎?有我們的新朋友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學生判斷再抽生說理由。(課件出示書第42頁的第1題。)

4、再回到主題圖中講評學生前面判斷角出現的錯。

5、師:你們看,下面兩個圖形裏也有角,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圖形又有哪幾個角?(書第42頁第2題,指給同桌看看,再抽生上來指。)

6、找生活中的角

(1)師: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形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我們的教室裏,也都有好多角陪伴着我們。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裏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教師的要求,兩個孩子一起,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師參與。)

(2)請學生說說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師:小小的教室裏有這麼多的角,那我們的生活中的角就……(更多了,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本環節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認識數學上的角——回到生活中用學過的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學習過程,正所謂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與能力】

(二)操作,認識角的大小

1、折角

(1)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這張紙上有角嗎?開動小腦筋,動手摺一個角,試試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說一說,還不知道的孩子輕輕地打開書P39,看看書上的小朋友是怎樣折角的。

(2)學生折角,師巡視指導

(3)展示最快的學生做的角。(讓生拿上來)這是一個角嗎?它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摺好的同學把你折的角指給同桌看看,頂點在哪,兩條邊在哪兒?

【本環節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思考怎樣將無角的東西變出有角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用學生喜愛的方式外化他們剛剛建立的對角的數學層面的認識,以多樣表現單一,鞏固了對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認識。】

2、做活動角。

(1)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兒的活動角?用上老師發給你們的兩根小棍。試試吧!(生做)

(2)展示兩生做成的角(大小明顯的):這兩個角有什麼不同?

生:一個大,一個小。

師:對,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兩個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嗎?那有什麼辦法知道?

生:可以把這兩個角疊在一起。

師:你來試試。

生把兩個角放到展示臺上比:把它們疊在一起,把這兩個角的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上面這個角的另一條邊在下面這個角的裏面,這說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一些。

師:這個辦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這樣把活動角比一比,頂點重合,一條邊重合,看看誰的大,誰的小,比出結果了嗎?

【設計意圖:角的大小比較,順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所認識之後安排,以學生組裝的活動角爲學具,組織學生討論、探究,羣體互動與教師引導有效整合,並相機指導學生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強化了對角的認識。】

(3)認識角的大小與邊叉開的程度的關係。

師:咱們再做一個“變變變”的遊戲,把你們的活動角拿在手上,(師也拿在手上)請變出一個比你們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變大點?你是怎麼做的?(請一生示範,把邊叉開一點,角就可以變大點)再請全班做。咱們繼續變,把你們手上的角變小點,再變小點,又是怎麼做的?(把邊合攏一點。)

(4)那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係呢?跟邊的什麼有關係?分四人小組討論。

(5)抽一組生說。

(6)師小結: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並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三)教學例3:畫角

(1)師:你們看,角多神奇呀,你們喜不喜歡它?那我們把它畫下來,好嗎?怎樣畫角呢?(抽一生說)

(2)師:我們來看看究竟該怎樣畫角。(課件演示角的畫法)師:這是第一步,接着看第二步,角畫好了。

(3)師:應該怎樣畫角呢?抽生說說。同時師再演示一遍,並小結:先確定角的頂點,從這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4)你們會畫角了嗎?試試看。生畫,師巡視。並展示學生畫的角。

【本環節通過觀察、敘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四)拓展與延伸

(出示一個角)師:如果在這個角里添上一條線,這時變成幾個角了?再添上一條線呢?

三、全課總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麼收穫呢?其實,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在以後的學習中還會一一學習的。

四、佈置作業,知識延伸。

1.請你用角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

2.請同學們回家,讓爸爸媽媽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們找的對不對。

角的認識的教案2

一、 理念設計

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圖形,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 教材、教學分析

本課是在以前學過的基礎上進行新授的,並且本單元要學的圖形都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這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在教學時,應注重把握好舊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學生能自然而然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射線,知道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2、使學生認識角。

四、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出示動物百米賽跑圖)你知道跑道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嗎?

生:線段。

師:你會畫線段嗎?(指名板演)用什麼畫的?爲什麼要用直尺畫呀?

(此過程自然而然導入線段的特徵,從而爲後面要學的射線、直線作好準備)

師:線段是直的,這是線段的什麼呀?你還知道線段的哪些特徵。

生:有兩個端點,無限長(可以量出長度)

師:如果將線段的一端延長(或兩端都延長)那會變成什麼圖形呢?

㈡ 、認識射線、直線。

1、 自學課本第109頁

2、 比較線段、射線和直線,並從現實生活中舉事例。

師:它們各叫什麼名字呀?它們又與線段有什麼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學生回答。

師:你能應用這個知識解釋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線嗎?看誰說的多。

生:手電筒的光線。

生:探照燈射出的線。

(這一環節讓學生能把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和數學知識聯繫在一起,讓學生能應用數學知識瞭解社會,並使學生知道數學來自社會,也能用於社會。)

3、 做練一練第1題。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點,引出兩條射線,認識這個圖形

5、 學生動手畫角,說出畫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稱。

師:這個點叫做角的什麼?這兩條射線呢?

生: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7、 角的符號與比較。

師:認識角的符號,它和我們學過的什麼符號很相似呢?

生:。

師:一樣嗎?

生:不一樣。

說明不同的地方,並注意區別。

8、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找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用準備的兩個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按住一個紙條不動,轉動另一個紙條,可以出現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角。

師: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學生得出:先使兩個角的一邊重合,再看另一邊,哪個角的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這兩個角相等。

㈣ 、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㈤、綜合素質練習。

9、 按要求畫一條射線。

10、 過兩點畫一條直線。

11、 過一點畫一角。

12、 動手做一做,長方形剪一角,剩下幾個角?

13、 數一數右圖中有幾條線段;幾條射線;幾條直線?

14、 用三根小棒擺三個角。

(以上綜合練習是通過學生的畫、做、數、擺等各個方面進行的,讓學生能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角的認識的教案3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1、角的認識、畫角。

2、直角的認識、判斷直角、畫直角。

教學目標:

知識點: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能力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維能力。

德育點: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會畫角和直角。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38~39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

能力點:通過觀察、操作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抽象思維等能力。

德育點:在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三角板、活動角、三角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主題圖,新的一天開始了,同學們都在做早操,同住互相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抽出實物中的角,問:你們認識他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角。

二、自主探究:

1、找角。師:不僅圖中有角,在我們的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請同學們仔細看一看,找一找,把你看到的告訴你的同桌。

2、角的概念。

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給這些角脫掉漂亮的外衣,仔細觀察,角是什麼樣的?

生:有一個點,有直直的線。師解釋邊和頂點。

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和邊?

3、判斷下面哪個是角,哪個不是角。

4、做角。利用學具自制角。交流做法,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邊不一樣長的角,讓學生判斷哪一個角大。怎樣判斷?

師生共同操作活動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5、用尺子畫角。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學生畫角。

三、拓展運用:

1、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

2、自由用角做畫。

動手畫畫,動腦想想就會做。在下圖中增加兩條線段,使它有4個角。

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第40~41頁。

教學目標:

知識點:1、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通過探索、嘗試掌握直角的畫法。

3、培養學生的教學猜測意識。

能力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德育點: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教學難點:會判斷直角,掌握直角的畫法。

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直角三角板、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學具作一個角?

學生展示角,並說一說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師出示

問:這個角和你剛纔的角有什麼區別?

師:我們就把像這樣的角叫作直角。

二、自主探究:

1、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直角,請你找一找,小組交流。

2、判斷老師找得是不是直角。

3、畫直角。

學生試畫。

師:怎樣才能畫出一個非常標準的直角呢?老師給大家提供一樣畫圖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

學生試着用三角板畫角。

指導畫法:先畫頂點――從頂點開始畫一條平平的邊――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這條邊上,比這三角板把另一條邊畫好。

4、用紙折直角。

三、拓展運用:

1、做43頁第6題。

思考題、一個正方體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個直角?

課後小結:

認識角

角的認識的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113頁,角的初步認識和說說做做,練習二十二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初步學會畫角、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鐘面、投影儀、三角板、紅領巾、扇子、兩根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引導學生觀察實物上面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教師導學生觀察大三角板面上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數數共有幾個角。

(2)出示紅領巾,學生說出紅領巾上面的角。

(3)用投影儀出示扇子的圖,指名學生指出扇子上面的角。

(4)教師拿出教具鐘面,轉動時針和分針,讓學生指出哪裏是角,邊演示、邊說明時針和分針張開得小角就小,張開得大角就大。(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不要再作進一步說明)

2、由實物抽象出角的圖形,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把鐘面的時針、分針轉動形成的三個大小不同的角(銳角、直角、鈍角)描畫在黑板上。

(2)教師以銳角圖形說明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指出另兩個角的頂點和邊。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三個大小不同的角有什麼共同點,在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基礎上總結: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1)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哪些角。(國旗上面有角,少先隊隊旗上面有角,房屋的山牆上面有角,教室的窗上面有角,家裏的防盜門上面有許許多多的角)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裏什麼東要的面上有角。

教師巡視瞭解學生觀察的情況,把有代表性的實物利用投影儀顯示,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

4、教學角的畫法。

(1)在投影儀上分三步顯示出畫角的步驟,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畫角的方法。

(2)教師示範:畫角時強調先點一個點。從這點出發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照教師的畫法畫出幾個角。教師發現問題要及時指點,例如,有的兩條邊沒有接上,有的第二條邊沒有從第一條邊的端點畫起等。

二、鞏固

1、做教科書第113頁的說說做做。

第1題,要讓學生運用剛學過的角的知識獨立進行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要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第二、第四個圖形不是角,第一、第三兩個圖形都是角。

第2題,師生一起把硬紙拉成大小不同的角,並說明兩根紙條張開得小,所形成的角小;張開得大,所形成的角大。

第3題,讓每個學生拿出一張紙,自己依照教科書第113頁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可以讓學生互教互學,教師巡視,幫助困難的學生。

2、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二第13題。

三、小結

教師先說明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接着要學生說一說角的各部分名稱,以及畫角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佈置作業

做練習二十二第4題。

角的認識的教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確地度量角的度數。

2.認識常見的幾種角,知道各種角之間的大小關係。

3.會畫指定度數的角,並能用三角板畫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師生、生生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互動中進行說話,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普通話表達,使學生的普通話表達能力獲得充分訓練,交際能力得到提高。

德育目標

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

度量角的方法及角的分類

三、教學難點:

角的度量

四、教具準備:

三角板、小黑板、大板紙、量角器

五、學具準備:

紙板、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老師我們今天你去施工工地參觀好嗎?這是一幅施工工地忙碌的圖片,想欣賞嗎?(出示情境圖)

二、新授內容

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你能夠發現什麼數學問題?

1.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剷車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麼樣的角?

小組討論,並用準備的活動角演示,集體交流並演示,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角,讓學生判斷各是什麼角。

誰能夠告訴大家(1)是銳角,(2)是直角,(3)是鈍角,(4)和(5)是什麼角?

2.認識平角和周角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平角和周角並用活動角進行演示。

(2)總結: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如圖(1)可以記作1,讀作角一。

(3)師出畫出兩個角1和2大家觀察兩個角,誰大誰小?可以採用哪些方法進行比較?學生回答。角2比角1大多少?要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就要知道角2和

備註:角1各有多大,那就要對這兩個角進行度量,我們就來學習角的度量(板書:角的度量)。

3.角的度量

(1)認識量角器和1的角

教師:同學們知道,度量線段的長度要用直尺和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米、釐米等。同樣,度量角的大小也要用到一種工具,那就是量角器。(學生看一下量角器)常用的計量角大小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板書:度)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記作1。大家知道量角器是一個半圓形的,這個半圓的中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它是一個點。同學們試着找一下量角器的中心,找出0刻度線,大家想一想在量角器上怎樣找到1的角?(小組討論並交流,是總結):以半圓的圓心爲中心,把半圓分成了180等份,每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也就是半圓邊上的一個小格,記作1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小

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另一條邊所對的刻度是幾,就是幾度的角。師演示。

4、角的分類

量一量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度數,你有什麼發現?(小組合作進行),然後今集體交流,是總結: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銳角小於90,鈍角小於18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

三、鞏固應用

1、基本練習:做自主練習的第1、3、4、5、10題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2、拓展練習:做練習的第9、13題。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七、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銳角(小於90度)

直角(等於90度)

鈍角(大於90度)

一個平角=兩個直角

一個周角=四個直角

角的度量和分類

1、角的分類: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2、角的畫法: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

3、角和表示:用符號表示。

4、角的度量:計量單位度用符號表示。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記作1。

八、課後反思:

在教學角的度量時,量角器上有內刻度和外刻度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找出這樣的規律:如果角的頂點在左邊用內刻度,在右邊用完刻度;在量的過程中遇到了角的邊短從量角器上沒有辦法看到是多少度,學生能夠想到把角的邊延長這種方法量出角的大小,我進行了表揚,這時我們班的李偉濤舉起手了說:老師我還有個辦法,比這個更簡單,就是用三角板對準角的邊可以直接從量角器上讀出角的度數。我感到很吃驚,因爲他平時學習並不太好,可是能夠想到怎麼好的辦法,我及時地表揚了他,從這以後上課比較喜歡發言,學習比以前也有了進步。

實踐證明: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即通過聽、看、想、說等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思考。

角的認識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的過程,認識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平角及周角、平角、直角、鈍角、銳角的大小關係。通過觀察、操作,瞭解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2.結合實例,學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並能用三角板畫30、45、60、90度的角。能夠按角的大小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在探索三角形分類和驗證三角形的內和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在觀察、操作、驗證等學習活動中,學習角與三角形的知識,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4.能夠自覺運用角和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驗角和三角形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內容:

瞭解平角、周角,系統認識角,教的大小的比較,角的度量和分類,畫角;三角形的認識及其特徵,三角形的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和及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全面認識角和三角形。

教學難點:

畫角和三角形三邊關係的探索。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上學習的,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本單元教材的特點是

1.選取現實的物品作爲素材,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體會圖形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創設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3.內容的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4.強化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

教學措施:

1.靈活運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創設學生喜歡的現實情境。

2.要重視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圖形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3.科學組織探索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

4.溝通知識間的聯繫,構建良好的知識構建。

5.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繫,體會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角的認識的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和說說做做,練習八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情感目標: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認識角的本質特徵;畫角。

【教具、學具】

三角尺、多媒體課件、尺子、學具盒、一張不規則白紙,一張長方形紙、三根小棒、圖釘和硬紙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出示一張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提問:爲什麼叫它三角形?引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引入課題自然流暢,學生易接受。]

二、研討互學

師:同學們對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麼請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體上有角。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與同位交流,最後展示)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角,豐富學生對角的感性認識。

師:今天來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學習角的認識,知道它是誰嗎?

電腦出示:小馬揹着糧食來到河邊過河,牛伯伯攔住了它的去路說:小馬,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要過河,先看看這些標誌物上都有什麼?小松鼠跳起來說:角、角、角。小馬迷惑了:角在哪裏哪?同學們你們能幫小馬找一找嗎?(同位互相說說,然後電腦演示各種角。)

[以生動有趣的動畫故事(小馬學習角)爲線索,展開對角這個圖形的研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形象地展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啓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去探索問題,發現規律。然後通過讓學生依次觀察紅領巾、三角板、鐘面、摺扇,並指出這些物體表面的角,達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師:小馬認識了角非常高興,牛伯伯告訴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的物體上都有角,你過了河,要時刻注意發現生活中的角。小馬高興地點點頭,就又上路了。它走着走着,突然在地上發現了一張不規則的紙,小馬想:這上面有角嗎?

2.讓學生折角。

3.摸一摸角的感覺,體會角的特徵。(板書)

4.用摺好的角比着在紙上畫角。

5.課件演示怎樣畫角。

6.說說角的組成。

7.讓學生用尺子畫角。(強調尺子的作用。)

8.師:同學們,小馬繼續往前走,這回它更加仔細地觀察,所以它又發現了生活中的很多角,你想看看嗎?(電腦出示)

師小結:像這些圖形,我們都叫它角。(回顧、強調學生一開始折的一些模糊性的角及在比畫上的錯誤。)

[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中的角開始,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畫一畫、比一比、做一做,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見的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三、拓展練習

1.認一認,辨一辨。

2.比一比。(哪個角大,哪個角小,讓學生辯論。)

由如何確定一個角的大小,引出做一個活動的角的活動,讓學生比一比,看一看,從而說明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讓學生從認識靜態的角過渡到動態的角,使學生直觀地看到,紙條張得越開,角就越大,紙條合得越攏,角就越小,由此滲透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的本質特徵,這也就達到了變抽象爲直觀,變靜爲動,化難爲易的目的。]

3.擺角。(用三根小棒擺出三個角)

4.打擂臺。(用三根小棒看誰擺出的角最大。)

[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題目,易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師小結(回顧本節課所學過的知識)

1.師:閉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了有關角的哪些知識,想想角是什麼樣子的,它由哪幾部分組成,角的大小和誰有關,你是怎樣畫角的。

2.質疑問難。

[這既是本節課的一個總結回顧與整理,又是一個很好的放鬆活動,希望學生能從本節課中受益。]

角的認識的教案8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們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們的身邊很多物體上都有角。教材的編排結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題圖是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學情分析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礎上,通過實際操作,獲得直接經驗,爲形成角的空間觀念奠定基礎。由於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差異,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部分學生對角的張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徹,不知道角的大小與邊長無關。由於兒童的理解來自於他們作用於物體的活動,小學數學的學習是一項重要智力活動,因而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直觀感知、親身體驗來獲得直接的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則,並及時在生活中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小組合作、操作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目標:通過實踐活動,是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讓學生感受數學無處不在。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根據角的特點辨認角。

難點:決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是什麼圖形?(師自制的教具: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

(生辨認各種圖形)。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許多圖形,你們能用4根小棒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嗎?

生:能。(同桌合作擺一個學過的圖形)

師:擺好了嗎?

生:好了。(小組代表彙報)

師:現在拿走1根小棒,再擺一擺又會是什麼圖形?

生:三角形。

師:接着再拿走一根,像這樣的圖形又叫什麼圖形?(稍停)像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這位新朋友。(板題—讀題—激勵)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校園情境圖。

師:請仔細看圖,你瞭解到那些信息?

(學生反饋信息,有的同學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師帶着三角板準備上課、老爺爺用剪刀修剪花木......)

師:校園裏真熱鬧,你們能找出我們剛剛認識的新朋友角嗎?

(生說出自己找到的角)

過渡: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在圖中發現了這麼多的角,角就是這樣的,大家看清楚了嗎?

2、(出示課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觀察發現角。

B、師介紹角。

過渡:剛纔我們在校園裏找到了許多角,在生活中認識以一些角,你們能從身邊找到那些角?

(生舉例)

3、折角。(學生用準備好的不同形狀的紙試着折一個角,摺好了把角舉起了,讓大家欣賞。並指明說你是怎樣折的?誰折的和他不一樣?)

4、摸角。(把摺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並指明說,你摸的是角的什麼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活動角,玩一玩,發現了什麼?

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張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個角大?猜一猜——演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7、創造角。(4人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學具創造一個角)

8、畫角。(課件演示——師板演示範——生試畫——評價——讀畫角兒歌,加深畫法)

9、鞏固練習。(課件出示:①判斷;②下圖中有幾個角;③有兩層意思:首先,學生欣賞一組美麗建築圖片,啓發引導學生角在生活中太廣泛了,它無時無刻不在裝扮我們的生活,只要你們用心去觀察,用靈巧的小手去創造,就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有關角的數學知識;其次,設計課外作業,有興趣的學生設計一幅簡單的美麗圖案,用上角的知識,或者回家後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給家人看看。任選一題。)

三、總結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誰願意來說說你都有哪些收穫?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角的認識的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探索出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及3條邊之間的關係,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2、在活動中,使學生初步學會與同學合作探索問題。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說普通話的能力。

能力目標

通過讓學生猜測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三角形的內角和及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教具準備:

三角板2個、量角器、不同類型的三角形。

學具準備:

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過程:

活動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誰能說一說?

指名交流,說出三角形的穩定性和三角形的分類。

學生表述的質量。

活動二:探究新知

師:兩個三角板它們都是三角形,都有幾個內角?

量一量它們的內角的和是多少度?

等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小組合作進行,量出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60+30+90=180,第二個內角和也是:45+45+90=180。

等邊三角形的內角和室60+60+60=180。

小結:這山種特殊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空間進行探究。

關注學生的結論。

活動三:操作驗證

師: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呢?用你喜歡的方法驗證,比一比哪個小組性的方法多。

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三角形和必要的工具進行驗證,可以用摺疊的方法,也可以用量角器量的方法,還可以用剪拼的方法等。小組探索,全班交流並總結。

讓每個學生都參入活動中。

關注學生的驗證過程。

活動四:探究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師: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可以擺一擺,量一量。你有什麼發現?

師:板書: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同桌倆合作進行,三角形的兩條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指名交流,集體總結: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關注學生的驗證方法。

活動五:鞏固練習

師:做教材45-46頁的6、7、8、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訂正。

公主學生交流的質量,給予一定的評價。

活動六: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

創意作業:在自己周圍找一找與課本類似的鐵塔,並找出不同的三角形。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認識(二)

(1)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180度

(2)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教學反思

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多邊形,學生對三角形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爲在生活中他們經常會接觸到。本節三角形的認識是學生在角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又是進一步學習三角形有關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包括三角形的意義、特徵、特性,三角形的分類和三角形之間的關係等內容。

我在教學中貫徹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爲原則,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力求做到層次清楚,環節緊湊,並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操作,突出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

現代心理學、教育學認爲,語言的準確性體現着思維的周密性,語言的層次連貫性體現着思維的邏輯性,語言的多樣性體現着思維的豐富性。衆所周知能力和思維相輔相成,而思維的發展同語言的發展又緊密相關,這說明要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說規範話、說普通話的水平。

角的認識的教案10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三者之的聯繫和區別。

2.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確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較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初步能力。

3.培養學生關於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投影儀,紅色、白色細木條做的角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

1.認識線段的特徵。(下面的板書填在一個表裏)

出示線段。(長4分米)

提問:誰來告訴大家,黑板上的圖形叫什麼?(板書:線段)

提問:線段要怎樣畫?(按學生的回答畫線段)

畫線段時,開始和結束都要注意什麼?

指出: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板書:直的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板書:有限長)我們可以用直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誰能來量一量黑板上的線段,告訴大家,它的長是多少。

現在看老師再來畫一條5分米長的線段。(邊說明邊畫出線段)

2.認識射線。

如果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老師延長第二條線段)就得到一條射線。(板書:射線)

把射線與線段比一比,它有什麼特點?

指出:射線也是直的,(板書:直的)它只有一個端點。(板書:一個端點)另一方沒有端點,可以無限地延長下去,是無限長的。(板書:無限長)

用直尺或三角尺可以畫出射線:先點一點,再沿着尺的一邊畫射線。(邊說明邊示範)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射線。

誰再來說一說,射線有哪些特點?

射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爲什麼?

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是無限長的,所以不能量出它的長度。手電筒、太陽射出的光線,都可以看做是射線。

3.認識直線。

現在,我們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邊說邊把第三條線段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板書:直線)

大家把直線和線段、射線的特點比一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直線有哪些特點?(板書:直的沒有端點無限長)

誰來說一說,用直尺或三角尺怎樣畫直線?要不要點上點?爲什麼?直線可以量出長度嗎?爲什麼?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直線。

4.提問:誰來看着黑板上的圖說一說,射線、直線是怎樣得到的?線段、射線和直線有什麼相同的特點?(板書:相同點)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板書:不同點)

你能從延長線段得出直線這樣的過程說一說,線段和直線什麼關係嗎?(板書: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直線和線段又有什麼共同特點?

5.做“練—練”第1題。

小黑板出示,讓學生判斷,要求說明理由。

二、認識角

1.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初步認識過角。誰能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角?

今天這一節課,我們要一起來進一步學習角。(板書課題:角)

2.認識角和各部分名稱。

角是怎樣的圖形呢?現在仔細看老師畫三個角,聯繫剛纔學的知識,想想角是怎樣組成的。(用從一點引兩條射線的畫法,畫出教材第110頁上面的

請同學們結合下面的問題,看第110頁上面的三節。出示小黑板上的三個問題:

(1)角是怎樣組成的?

(2)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請你分別填在書上的括號裏。

(3)角用什麼符號表示?

提問:角是怎樣組成的?

誰能上來,從這點(在黑板上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畫一個角?這個點叫做角的什麼?(板書:頂點)這兩條射線呢?(板書:邊邊)

誰能來寫一個表示角的符號?教師說明角的符號“/”的寫法,並舉例寫成/1,領學生讀“角一”。 ·

‘提問:如果寫數字2,應該怎樣讀?

3.做“練—練”第2題。

讓學生拿出三角尺放在課桌上,一邊指頂點和邊,一邊自己說出名稱。

老師出示三角尺,並且手指每個角的三個部分,學生齊說各部分名稱。

4.角的大小比較。

現在請大家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按剛纔的方法,畫一個角。(教師巡視)

剛纔同學們畫的角與黑板上的差不多樣子。你們還能再畫一個角,使一條射線的方向跟剛纔不同嗎?請大家畫一畫。(指名學生畫角,老師巡視)

5.教學角的大小比較。

提問:你覺得剛纔畫的兩個角大小一樣嗎?

指出:也就是說,角是有大有小的。(板書:角有大有小)

演示兩根紅色細木條做成的角。說明:旋轉這兩根中的一根木條,形成的是什麼圖形?(按逆時針方向旋轉)

提問:這兩根細木條是這個角的什麼?

現在我把這根細木條繼續旋轉,使兩條邊比剛纔叉開一些,你覺得現在這個角比剛纔怎樣?如果兩邊再叉開一些呢?(繼續旋轉)

指出:旋轉其中一根木條,就可以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提問: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的角比較大?角的大小要看什麼?

指出:角的大小要看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板書:邊叉開的大,角就大)

角的大小怎樣比較呢?現在看老師比一比,請你說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再取出一個白色木條的角,把角重疊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哪個角比較大,爲什麼?

誰來說一說,可以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學生回答後,老師歸納方法: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的位置。

再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角的大小怎樣?(紅色木條的角和同樣大的白色木條的角重合起來)

指名學生口答兩個角大小怎樣,爲什麼?

說明看出兩個角相等的方法。

再用紅色木條的角與黑板上畫的角比較,(使木條擺的角和畫出的角相等)要求學生說明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出來的。

說明:把頂點和頂點重合,一條邊和一條邊也重合,如果另一條邊重合,則這兩個角就相等。

6.做“練—練”第3

讓學生把三角尺按在課桌上,先用銳角分別比一比,(在下面放等腰直角三角形)說說哪個角大一些;再用兩個直角比,說說大小怎樣。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誰來說一說,段、射線和直線各有哪些特點?什麼圖形是角?怎樣比較角的大小?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二第1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畫,老師巡視。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讓學生在書上畫直線。

提問:第(1)題過一點還能再畫另一條直線嗎?試試看。你還能再畫嗎?經過這一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

第(2)題還能再畫一條直線嗎?經過這兩點只能畫幾條直線?

3.練習二十二第3題。

‘學生先做在課本上,再口答,並說明理由。

4.練習二十二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畫一個角。

追問:這個角你是怎樣畫出來的?

請你再告訴大家,角是什麼樣的圖形?

角的認識的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具準備:主題圖,剪刀,插有吸管的可樂瓶等實物,三角板,直尺,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主題圖:小朋友請你觀察這幅圖,你瞭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

2、教師用線標出球場的角。再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觀察後全班交流。

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初步認識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說說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彙報。

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從實物抽象出角,並說明角各部分的名稱。

頂點

(2)指名學生指出第2,3個角的頂點和邊。

提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教師指出:上面的這些圖形都是角,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3)判斷以下圖形是不是角?練習八第1題:讓學生判別下面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並說一說爲什麼有的是角,有的不是角?

3,學生實際操作。

(1)拿出活動角。

教師:剛纔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更深入的來了解一下角有什麼特點啊?請你拿出你課前做的活動角,來動動手,你再想想看在什麼情況下角會變大?什麼情況下角會變小?

全班交流,統一認識: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張開的越大,角越大,張開的越小,角越小。(板書)

(2)摺疊角。

師生都拿出一張紙,共同摺紙,啓發學生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然後教師演示把角的邊剪短,提問:現在角變小了嗎?

師:我把邊剪短了,但是角的大小不變,這說明什麼啊?

(3)總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板書)

(4)做練習八第3題:先讓學生用三角板中小的一個角與書中的兩個角比一比,讓學生說這兩個是不是一樣大

4,教學畫角。

(1)教師在黑板上做畫角示範,邊畫邊說明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也就是從一個點先畫一條線,再從這個點再畫一條,就畫成一個角。如下圖:

(2)做課本第40頁“做一做”的第2題:自己畫一個角。

指名兩個同學上黑板畫角,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畫一個角。畫完後,對板演的學生所畫的角進行講評,如果發現問題及時指導訂正。

三,練習

第2題:看下面各圖,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圖形有哪幾個角?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角和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角的認識的教案12

第一節:認識人民幣

教學 時間:

教學 內容:認識人民幣例1-例4

教學 目標:

知 識: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 力: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換算

德 育: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和注意節約的教育,元、角、分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換算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 學 過 程

一、前提測評

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幣各一枚:這些人民幣都是以分爲單位的

讓同學們擺擺看一個2分可以換幾個1分1個5分可以換幾個1分。

二、新授

1、教學例2

一分一分數,數到10個,10個1分是1角

出示2角、5角各一張

提問:這兩各是幾角?

2、例3

一張一張的數一角要數到10張,告訴學生幾角是一元。1元=10角

三、達標測評

1、做一做

(1)第一題讓學生自己看圖填寫

(2)第2題加深學生對角分間十進率的關係

1角是10分 2角是2個10分就是20分,數到10分是1角

30分是3角,小學數學教案《元、角、分的認識》。

板書設計: 四、元、角、分的認識

第一節:認識人民幣

教後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二節:

教學 時間:

教學 內容:例5例6和做一做

教學 目標:

知 識:使學生初步學會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能 力:學會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教學重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角的認識的教案13

單元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教材第三冊38—45頁。

本單元教學內容:角的認識、畫角,直角的認識、判斷直角,畫直角、銳角和鈍角,用三角尺拼角。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畫直角、銳角和鈍角,用三角尺拼角。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2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銳角、鈍角。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銳角、鈍角,並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銳角、鈍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銳角、鈍角。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學生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於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教材根據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摺疊、拼擺、測量、製作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

單元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角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關於平面圖形“角”的知識和經驗,但對於抽象的角的概念、特徵、角的大小變化規律的理解仍有一定的困難。教材單元主題圖呈現了一個校園的情境圖,先讓學生感性、直觀地看到角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擺一擺等,加深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徵,符合學生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理論聯繫實際的認知規律。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銳角、鈍角。

3、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用三角尺拼出各種角。

單元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用三角尺拼出各種角。

單元課時安排:

本單元的內容分4小節進行教學:

第一小節:角的初步認識………………………………………………1課時

第二小節:直角的初步認識…………………………………………… 1課時

第三小節:銳角和鈍角的初步認識……………………………………1課時

第四小節:用三角尺拼角……………………………………………… 1課時

角的認識的教案14

教材分析

我是這樣理解教材的,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並進行解釋與應用。《角的初步認識》一節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認識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等圖形的基礎上學習認識角。二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結合圖形來認識角是比較容易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了解學生對角的理解程度,緊接着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來認識角,感覺角。瞭解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並學會自己畫角。能從各種物品圖形中找到角。從而激發學生對角的好奇心。並學會從身邊的生活中找到角。區分角,會做活動的角,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本節課是單元的起始課,因此上好這節課非常重要。

學情分析

角與實際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對角並不陌生,能夠很容易的在周圍的物體上找到角,怎樣引導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通過具體的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獲得直接的經驗,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爲學生學習幾何知識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

2.認識常見的各種角,學會畫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角。

2.從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圖形和正確的畫角。

教法及學法

教法:

1、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2、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自己畫角、做角認角。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學法:

爲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我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在上述教學方法指導下,以謎語形式開頭,全員參與,使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並不斷的運用鼓勵性的語言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個個問題地解決使學生在不斷的活動中充分利用學具,認識角,並會畫角,做角,並且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大三角板、圓形紙、多媒體電腦、多媒體課件、活動角。

2.學生準備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帶孔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錄像片,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邊看一邊想:從錄像中你發現了什麼?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聯繫實際,找角

(師生一起看錄像“美麗的校園”。突出:門窗上的角、花壇周圍的角、操場中場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時上下肢組成的角……)

師:同學們,剛纔錄像中播放的是什麼地方?

生:我們的學校。

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從錄像中發現了什麼?引導發現角。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物體上有角,你能找到嗎?現在在小組內把你看到的角說給別人聽,看哪個小組找到的角最多。

(小組活動:找角)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師:哪個組的同學想先把你們組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學生彙報。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引導觀察三角板。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裏討論一下,再指指看。

(學生活動)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找學生指一指。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線,也就是這樣一個圖形(出示現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學的指法還不對。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指角的?(教師示範見右圖)。

會指了嗎?在小組裏再互相指指。

(三)探究新知

1、感知角。

拿出三角板,看看上面有幾個角?互相指一指,看誰指得好。請一個學生拿三角板到前面指給同學們看。請同學們照樣指一指角。請一名同學,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角,輕輕地摸摸它的頭,有什麼感覺?再摸摸邊,有什麼感覺?請同學們在自己的身邊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找找角,摸摸角。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指一個角,這個點叫什麼?師板書(頂點)這兩條呢?師板書(邊)

小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一個頂點、2條邊)

瞧(課件出示)這些圖形都說自己是角,趕來參加宴會,請你用孫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幫角爺爺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學生逐個說明理由)

3、折角、做角。

看這是什麼?(出示一張圓形紙)你能想辦法折出一個角嗎?

生活動:自己用圓片折角、摸角,說說它的頂點和邊,選擇個別學生折的角貼在黑板上。(同學們互相評價)

同學們心靈手巧折出了那麼多角,那你能用這樣的小紙片做個角嗎?試試看,小組討論:怎樣才能使你做的角大一些,怎樣才能使你做的角小一些?

生活動:用小紙條做角,然後小組討論、彙報。

看一段動畫片吧。角的王國有一個紅角和藍角,它們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們吵起來了,爲什麼呢?請看(課件出示紅角和藍角)從動畫片中你知道了它們爲什麼吵起來了?最後又怎樣了?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角的大小與它的邊的長短沒有關係,而是跟角的兩邊分開的程度有關,角的兩邊叉開的越大,角就越大,兩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4、畫角。我們解決了那麼多問題,那能不能把角畫出來呢?

學生活動:畫角,師巡視,指導。

請同學們想一想,你是怎樣畫角的?

師小結: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

三、歸納提高

通過剛纔的研究,說一說你有什麼收穫?生自由說說,然後全班交流。

四、作業

做一做:下面的圖形中各有幾個角,請你把它找出來,說給同桌聽聽。

五、板書

角的初步認識

一個頂點,兩條邊

角的認識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能正確找出(指出)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動中體驗感知角有大小,會用多種方法來比較角的大小。

3、在創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來製作角和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性,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4、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較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探索多種角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三角板、卡紙、剪刀。

教學過程:

1、學生說出生活中見到的角

因爲在課堂上練習過,所以可以請學生回顧一下,說幾個就可以。

2、比較角

用三角板先來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鈍角。

在班級中交流的時候,要讓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比較角的,爲什麼說他們是銳角和鈍角。

3、畫銳角和鈍角

這部分對學生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可以先讓學生討論這些角的畫法,然後教師對於學生的討論給於指導,並且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畫銳角和鈍角,最後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驗證。

4、讓學生先估計,再實際操作,通過比較看看有什麼發現。爲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準備兩個長短不一樣的活動角,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對圖形中的角,只要學生能數出個數就可以,不要再過多的擴展,以免增加學生的難度。

6、這是一個做角的活動。可利用圖中呈現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歡的其他方法。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而且還可以與本單元的信息窗首尾呼應,突出了動手操作的意圖。

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做一做,然後認真觀察,尋求符合條件的多個答案。

7、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知道了什麼?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麼樣?

8、佈置作業。

提前預習下一課。

教後反思:

在學生認識了角的基礎上,通過練習,一方面深化了對銳角、直角和鈍角概念的認識,另一方面學習了畫角的知識。練習時,我讓學生分小組活動,藉助合作交流學習角的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