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必修)

 寧爲玉碎 不爲瓦全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必修)

追  憶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這句成語見於《北齊書.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意思是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泥瓦得保全。人們常用這句成語比喻寧願保持高尚的氣節死去,不願屈辱.。“寧爲玉碎 不爲瓦全”是中國人的驕傲 ,是體現中國人的視死如歸的精神。

人生好比一場觀賞的竟賽,所謂的人活着:“蠃要蠃得精彩,輸要輸得漂亮”。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曆史長河中,受“忠孝節義”中華傳統價值觀的薰陶,涌現出了許多“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忠 貞之士。古代有田橫五百壯士捨生取義,近代有國軍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寧死不屈。即使是無名的市井小民,一旦他有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高尚氣節,就足 以名傳千古,光照後人。歷史上任何一個壯烈殉節的英雄,背後都有一個悲壯慘烈的故事。歷朝歷代的忠臣義士都曾抱定“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堅定信念,面對威脅利誘而寧死不降,展現了高尚的道德品格。 

      綜觀史冊,中華文化史上的一代驕子屈原,何曾是因爲瓦全而名垂千古流芳百世的?面對家國日衰,讒諂蔽明,邪曲害公,屈原誓死以諫,卻遭放逐,本可效仿其他士人,投奔別國,有人也曾勸他說:“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然而屈原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怨生《離騷》,命喪汩羅。屈原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雖死欲生,精神永存。“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舉世皆醉而我獨醒”。屈原走出了自己絢麗的人生,給《離騷》注入了不死的靈魂。試問如果屈原拋家棄國,苟且偷生,義節佳話何從談起?《離騷》真義何從談起?

 公元550年,北朝東魏的孝靜帝被迫將帝位讓給專橫不可一世的丞相高洋。從此,北齊代替了東魏。高洋心狠手辣,次年又毒死了孝靜帝及其三個兒子,來個斬草除根。 

高洋當皇帝第10年6月的一天,出現了日食。他擔心這是一個不祥之兆:自己篡奪的皇位快保不住了。於是,把一個親信召來問道:“西漢末年王莽奪了劉家的天下,爲什麼後來光武帝劉秀又能把天下奪回來?” 那親信說不清這是什麼道理,隨便回答說:“陛下,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爲他沒有把劉氏宗室人員斬盡殺絕。” 殘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親信的話,馬上又開了殺戒:把東魏宗室近親44家共700多人全部處死,連嬰兒也無一倖免。消息傳開後,東魏宗室的遠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麼時候高洋的屠刀會砍到他們頭上。他們趕緊聚集起來商量對策。有個名叫元景安的縣令說,眼下要保命的唯一辦法,是請求高洋准許他們脫離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他氣憤地說:“怎麼能用拋棄本宗、改爲他姓的辦法來保命呢?大丈夫寧可做玉器被打碎,不願做陶器得保全。我寧願死而保持氣節,不願爲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元景安爲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話報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並將他處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賜他姓高,並且升了官。 

但是,殘酷的屠殺不能挽救北齊搖搖欲墜的政權。三個月後,高洋因病死去。再過18年,北齊王朝也壽終正寢了。          

說起“寧爲玉碎,不爲瓦全”,歷史上還有幾個事例最爲震撼人心,催人淚下。一是田橫與五百壯士,二是江陰士民大戰清軍八十一日,維持了大明最後的尊嚴。 

    “田橫五百士”出於《史記》,田橫是齊國的後裔,陳勝、吳廣起義抗秦後,四方豪傑紛紛響應,田橫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隊之一。漢高祖消滅羣雄、統一天下後,田橫不因齊國的滅亡而屈膝,率五百人仍困守在山東海島上。漢高祖聽說田橫很得人心,擔心日後爲患,便下詔令說:如果田橫來投降,便可封王或封侯;如果不來,便派兵去把島上的人通通消滅掉。田橫爲了保存島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帶了兩個部下離開,向漢高祖的京城進發。但到了離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橫便自刎而死,遺囑同行的兩個部下拿他的頭去見漢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劉邦見到田橫的首級後,流下了眼淚,他說:“田橫自布衣起兵,兄弟三人相繼爲王,都是大賢啊!”隨後派了二千兵卒,以諸侯的規格安葬了田橫,又拜田橫從客二人爲都尉。不想兩個從客將田橫墓側鑿開,自刎在墓裏。劉邦聞之大驚,十分感慨,並由此 認定田橫的門客都是不可多得的賢士,便再派使者前去招撫留居海島的五百人。五百壯士從漢使那裏得知田橫的死訊,也都相繼“蹈海”自殺了。這個海島後來就叫作田橫島。司馬遷感慨的寫道:“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 

    江陰士民在明王朝已經覆滅、毫無外援的情況下奮勇抗戰,在兩個多月裏頂住了十幾萬精銳清軍的圍攻,困守孤城八十一天,致使清軍陣亡七萬五千人。城破以後,還拚死巷戰,餘者無論男女老幼坦然“以先死爲幸,竟無一人降者”,全城六萬餘人僅五十三人藏於廟內生還。當投降滿清的南明故將劉良佐,妄圖勸降死守江陰孤城的南明守將閻應元時,得到的回答卻是“江陰士民,三百年來食毛踐土,深戴國恩,不忍望風降附。應元是大明典史,深知大義所在,絕不服事二君。將軍位爲侯伯,掌握重兵,進不能恢復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有何面目見我江東忠義士民乎?”每讀此話,不覺痛及肝腸、淚流滿面。 

    古人都崇尚“捨生而取義”爲人生的至理。古代思想家孟子就曾說過:“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是啊,死亡固然讓人感到恐懼,但是喪節叛變更使人感到可恥,也十分令人所不齒。一個永恆的主題貫穿着中華民族的歷史,那就是不屈的氣節。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歷史上從未有人否定過這個結論。 

    《宋史》中談及文天祥、陸秀夫,沒有將其描述成頑抗到底的愚頑之輩,而是充滿了崇敬之意;《明史》中的史可法和袁崇煥也得到了應有的評價與褒揚。相反,像秦檜那樣賣國求榮、變節投敵的漢奸、叛徒歷經千百年還在遭受後人唾罵。

最後,撰寫一聯:

瓦全無風無雨一世遺臭;

玉碎有功有勞千秋揚名。 

橫批:寧爲玉碎,不爲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