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自我彰顯個性--我對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思考

 抒寫自我,彰顯個性

書寫自我彰顯個性--我對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思考

                     

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對學生的個性化作文能力的培養,提倡學生抒寫自我,彰顯個性,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時代命題。張揚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多向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用心觀察,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這是我對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嘗試。長期堅持,學生的作文水平與語文素養定會不斷提高。

    關鍵詞:作文  個性化教學  嘗試

個性是一個人獨特的氣質,是自我有別於他人的特徵,是屬於自己的特有的基因,別人完全無法複製。二十一世紀註定是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是一個展現自我的時代,是一個欣賞獨特的時代。既如此,如何培養一代富有個性的學生?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的全新課題。應該說,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個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作文教學。通過作文教學,使之在作文中凸顯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化思想,進而培養富有個性的時代新人。若如此,不但學生會對語文教師感恩戴德,而且語文教師亦必將會成爲時代功臣。

什麼是個性化作文?個性化作文就是我筆寫我想,我手寫我心,我口表我意。寫自己之話,抒自己之情,表自己之思。《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個性化作文訓練。那麼,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讓每一位學生有創意的表達?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採取的一些有益嘗試與探索。

一、張揚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個性化作文要求學生具有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一種有開創意義的高智能活動。它具有一般思維的性質,又具有獨創性、突破性和新穎性。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以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加強想象力和聯想力的培養。  

想象力、聯想力,是衡量創造思維能力高低的標尺,也是檢測個性發展程度的標尺。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聯想力,又是發展其個性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想象力、聯想力的訓練又是作文訓練的薄弱環節。因此,我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做到訓練經常化、具體化。  

    例如,馬致遠的小令《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內涵豐富,意境開闊,給人以無限想象的空間。它所展示的畫面,可以讓學生藉助想象,應用生動的語言,加以具體描繪,表現這幅美麗而又蒼涼的遊子羈旅圖。 又如:以“牧童嬉歸”爲題,將古詩句“牧童歸來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擴寫爲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要求寫出天空、山水、樹林等景,傳達出牧童的情緒。教師指導學生從詩句詞語入手,反覆感受詩的意境,調動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多角度(形、聲、色)、多方面描繪想象的圖景。從學生習作看,學生心中的圖景各具個性色彩,我們允許大同小異,鼓勵多樣化,以此起到激發作用。  

    在平時的作文命題設計中,我們還經常給學生出一些這樣的題:綠,是我們熟悉的一種顏色。請你以“綠的聯想”爲題,展開聯想,寫一篇作文。  我們注意首先鼓勵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遊目騁懷,海闊天空,然後加強具體指導,讓學生注意聯想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注意聯想的橋樑,注意聯想的豐富性,注意聯想的定位和聯想的引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不但增強了寫聯想類作文的能力,重要的是增強了創造思維能力,在表現個性的過程中發展了個性。  

   (二)加強思維深刻性的訓練。  

    深刻思維是指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的思維方式。沒有深刻的思維,文章就不會有思想的高度。針對學生作文停留在單純的記事、作文沒有深度的現象,我故意出一些似乎自古已有定論的問題,讓他們討論,提升他們的思想深度。如在講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激流》時,我首先引導學生背誦他的“生命誠寶貴,愛情價更高”,並對他進行評價,在學生討論評價之後,我出示資料《裴多菲之死隨想》,藉助這一材料告訴同學們裴多菲既未忠於愛情,更未爲自由獻身。並通過對柔石、北師大校長楊蔭榆的介紹,告訴同學們:世上的事情複雜,難於預料:(1)一時的英雄行爲,遠遠不足囊括一個人的一生--當裴多菲以詩歌爲武器,高舉自由的旗幟,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反動統治時,有誰不爲之動容?又有誰能想到他被俘後苟且偷生?而楊蔭榆晚年的悲壯結局,則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由醜變美。(2)生與死,是人生最大的考驗。面對這關鍵的一步,能邁過去,就是不朽的英雄,邁不過去,則成了被唾罵的狗熊。(3)人生變幻莫測,人人難逃一個“變”字。本來是好人,有的變得更好,或成了英雄;也有的變壞了,叫人爲之扼腕嘆息。也有的人原本不那麼好,後來卻大有進步,令人刮目相看。若以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所有的人和事,就難免會看“走眼”了。  讓學生既會辯證的看問題,又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三)加強靈感思維的訓練。  

     靈感是人類創造活動中出現的一種高級精神現象,是人的一種普遍而新穎的心理機能呈現出來的最佳思維狀態。許多名篇就是作家妙手偶得的結果。靈感思維的本質特徵在於它具有突破性的創造功能。學生作文也同樣離不開靈感,正所謂“信手拈來”,“妙筆生花”。我要求學生每人要有一個練筆本,隨身攜帶,靈感的火花一旦閃現,及時捕捉,並將其記錄下來。這不但爲以後作文提供了素材, 更是爲寫好作文提供了可能,真正的佳作是離不開靈感的。 

二、多向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寫作心理學認爲,寫作動筆前是思維最活躍的階段,是訓練學生思維的最佳時段,一篇文章有無創新多半取決於動筆前的構思。構思過程中如何發揮我們教師的指導和點撥作用?我覺得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講得太多,面面俱到,越俎代庖,妨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講得太少,蜻蜓點水,隔靴搔癢,起不到點撥的作用。因此關鍵還是在作文前給學生一個寬鬆、自由的心理環境和廣闊的構思空間,不要讓我們教師的思想限制學生的思維,還學生一個主體地位。不妨變教師講爲學生討論,變一言堂爲羣言堂,課堂上將充滿生氣,充滿活力,時時會閃現出智慧的火花。

我在作文教學中,儘量圍繞審題、立意、選材、謀篇等交流看法,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激發作文表達的慾望。教師要講的,學生幾乎全能說到,不僅針對性強,而且學生容易接受。從討論中,學生明確了作文的目的,即爲什麼寫;獲得了許多材料,即寫什麼;還可以找到完篇的辦法,即怎麼寫。這樣,個個躍躍欲試,不僅“有寫的”、“樂於寫”,而且自信必能寫好。

作文構思的過程也是作者對生活重新體驗、審視的過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生活即體驗。”這種體驗,是學生帶着他自己的思想、心靈和生命經驗對自我、對生活、對自然、對世界的叩問和發現,而不是在老師“指導”、規定或暗示下的所謂的“觀察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多角度思維,發現不同的道理,培養學生的悟性,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容推卸的責任。  

    三、用心觀察,培養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作文的思想、觀點、情懷及一切材料都屬於生活。生活是本無字書,這部書博大精深。葉聖陶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纔會做成什麼樣的文字。”悟生活不僅要體驗生活,深入生活,還要心入生活,即善於在生活中探求、挖掘自己的獨特的感受,形成自己的作文的活水源頭。有的家長逼學生觀察,甚至讓學生扳個凳子坐着,四下裏瞪眼,以爲這是體悟生活,其實是胡鬧。文學意義上的觀察並非要人傻里傻氣用眼去看,而是要用心去體驗,用心去認識身邊的人和事。沒有心的人是另一種盲人,什麼也發現不了。一名學生在《開在心裏的映山紅》中寫道:“……每年陽曆四五月份是我們村子裏最美也最快樂的日子,紅的、白的映山紅開滿山頭,簡直成了人間仙境,我經常和村裏的幾個同學到對面山坡上去摘映山紅,將一朵一朵喇叭似的映山紅捧在手心裏,用鼻子輕輕地一聞,哇!真香!輕輕地掰一片映山紅放到嘴裏,一股清淡的甜味融進心裏,還有一點酸,我們還用映山紅花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滿林子亂竄,……”因爲學生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而且是最想說的話,表達的是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最有感悟的情感,所以不僅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很高,而且寫得得心應手,使之在寫作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喚起學生的靈性。

用心悟生活,實際上是一種用情感、意識去思考去觸摸事物的品質,這樣的感悟並非難爲,一是讓眼與心溝通,入目即入心,入心即昇華;二是捕捉信號,即物心與我心撞擊的火花。這樣,你會悟出一份驚喜,一份生活的底蘊,一份成功的真諦。許多學生的眼睛也許很明亮,寫作能力也許很強,但他的心是呆鈍的、懶惰的、麻木的,他們不會感悟,不知怎樣感悟。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關心身邊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細膩的心思去尋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養學生從斑斕的生活中主動搜索作文素材的能力。比如一家人看電視時搶自己喜愛的節目看,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件小事,稍微留心就可以寫出一家三口不同的性格特徵、不同的興趣愛好,比如:我的霸氣、媽媽的靈氣、爸爸的傻氣,並可感悟到一家人濃濃的親情。看來,生活中的作文素材,真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啊。 

既然個性是一個時代命題,那麼註定個性化作文是語文課堂中永不凋零的花朵,圍繞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個性化作文水平,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只要做到持之以恆,用之以心,教之以法,練之以術,學生個性化作文必將迎來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春天。

 

牟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