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教學設計(通用4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的教學設計(通用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故鄉的教學設計(通用4篇)

故鄉教學設計1

一、整體感知

1、查閱工具書,解決提示中給出的詞語的意義。

2、課前質疑:如果你要寫一篇反映故鄉變化的文章,你將從哪些方面來寫?(人、事、物的對比)

3、導入新課:本文也是通過對比來寫故鄉在二十年前、後的巨大變化的,要求大家熟讀課文,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一個字來概述本文的內容。(變)

二、揣摩課文

(探究變的內容及原因。)

(學生自主發言,教師板書。)

自然環境的變化

變閏土

人的變化楊二嫂

1、如果以文中的故鄉爲題作一幅水彩畫,二十年前的故鄉可以畫上哪些景物,二十年後的故鄉可以畫上哪些景物?

二十年前: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海邊碧綠的沙地。

二十年後:蒼黃的天空、零亂的村落、孤寂的烏篷船。

過渡語:故鄉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這是我所未料到的,因此我的心情禁不住悲涼起來,那麼曾經的夥伴、鄉鄰們會是什麼樣的呢?

2、跳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與閏土相關的句、段,並把它們分類整理用表格顯示出來:

少年閏土中年閏土外貌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項上套一個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臉色灰黃,眼睛通紅,頭戴破氈帽,極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語言鮮活的語言脫口而出稱我爲老爺,斷斷續續神態怕羞歡喜和淒涼動作向一匹猹盡力刺去,乾脆利落默默的吸菸對我的態度友好、熱情恭敬對生活的態度無憂無慮悲哀,寄託於神靈。

3、透析人物性格,用少年閏土是一個什麼的人。和中年閏土是一個什麼的人。說兩句話。

(學生自由說話。)

4、類讀課文。學生分小組談談楊二嫂這個人物形象。

興趣質疑:楊二嫂這個人物如果不寫,對作品的內容會產生什麼影響?

(楊二嫂代表了社會的一個階層,是小私有生產者,她的變化更能說明農村經濟的變化。)

5、分角色朗讀第46~52段我與楊二嫂的對話,體會楊二嫂的性格特徵。

6、品讀課文:我是一個什麼身份的人物,我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我對故鄉以及故鄉中的人的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明確:

我是一個知識分子,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小說以我的見聞和感受來寫故鄉的變化。

我對閏土懷有深厚的感情,同情他的遭遇。

我對楊二嫂有些厭憎,但也流露出了同情。

我雖懷念故鄉,但卻有些失望,更希望故鄉能美好起來。

7、探究小說的主題:課文中爲什麼會有這多的變?小說在結尾寫到水生和宏兒的關係有什麼深層的含義?

明確:小說以我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爲線索,描繪了二十年代初中國農村的衰敗景象和農民的苦難命運。塑造了深受封建壓迫的舊中國農民閏土的形象,同時也表達了對農民的同情,並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要走出一條人生新路的執着信念。

三、拓展練習

以變爲話題,寫一篇表現人物和事物的文章。

故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情節的把握;

2.語言、心理、外貌等刻畫人物的方法;

3、瞭解小說的特點並理解文章主題。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係。

教學過程:

要點整體感知情節與環境

一、導入新課

在課文結尾,文中的“我”這樣寫到:故鄉的山水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並不感到怎樣的留戀。X使我非常的氣悶X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師板書:悲哀)親不親,故鄉人;美不美,家鄉水。爲什麼二十年後的一次故鄉之行卻給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請大家看課文,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體感知

1、情節把握:小說以時間爲序,以我回故鄉的所見所聞爲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全文可按“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三個方面分爲三個部分:

(1)、交代了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鄉期間的見聞和感受,老屋的寂寥,決定搬家。回憶與少年閏土的友情。“楊二嫂”的變化。閏土的變化。

(3)、“我”懷着深深的失望與痛苦的心情離開故鄉,把希望寄託於未來、寄託於下一代。

2、找一找故鄉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書:故鄉的景、故鄉的人。

3、故鄉的景色怎樣?

(1)第二段描寫寫出了故鄉怎樣的特點?哪幾個詞語能集中表現出來?

天氣陰晦、冷風嗚嗚、蒼黃的天、橫着蕭索的村莊沒有一些活氣。學生齊讀來感受一下這種悲涼。

十二段12段:深蘭的天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英雄少年:令人神往,回故鄉所見到的景象與記憶中的進行對比,並說明其作用:突出變:變後心情(烘托鋪墊)

故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小說人物描寫的方法。

2、學習小說採用對比表現主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

教學難點:“我”離開故鄉時的心情與感受。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

2、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

加強作品與現實生活的多元化鏈接,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與珍惜。

教學流程:

師生互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話題導入,激活思維

自古以來,“思故鄉,贊故鄉”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同學們能不能隨口就涌出幾個寫“故鄉”的詩詞名句來?(學生髮言)故鄉,讓離家的遊子多了一個永遠也做不完的夢;故鄉,在遊子的記憶裏沉澱出了無限的美麗與思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文學世界,感受《故鄉》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先播放朗讀課件,再讓學生自己讀)

同學們,閱讀一篇小說,就如同認識一個人一樣,只有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你才能與他相知交流。從這篇小說中,你讀到了什麼?

學生髮言總結:

1、感知人物:閏土、楊二嫂、母親、水生、宏兒、“我”。

問題設計:在衆多人物中,誰是小說主人公?

(衆說紛紜,預計會落在“我”和“閏土”上,讓學生展開辯論)

教師總結:判斷小說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說中是否通過他來表現小說“主題思想”。這篇小說中閏土處在小說的中心地位,對錶現小說的主題起決定作用,因此閏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線索人物。

2、感知情節。(師生互動)

激活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爲課文學習做準備。給學生創造自由發表觀點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三、品味作品。整體感知小說情節,鍛鍊學生語言概括能力,學習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人物的方法;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1、誰能用最簡練的語言將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話,並表現小說的寫作意圖。(學生複述情節)

2、感知主題:此次回故鄉,“我”的心情如何?爲什麼?(圍繞“沉重、失望”,並自圓其說。)

教師總結:闊別故鄉二十餘年,重履故土,內心應是按捺不住的欣喜與激動,而“我”卻以沉重的心情感嘆物是人非。在離開故鄉時,發自內心的呼喊:渴望人與人的溝通,渴望新生活。

3、神遊《故鄉》,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故鄉給“我”的印象?(變)

4、問題:那麼,究竟故鄉的'什麼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人變。(以閏土爲例展示課件,對比少年閏土中年閏土)

少年閏土:(外貌)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紅活圓實的手。

(動作)活潑剛健,動作乾脆利落,說話脫口而出,樸質、生動;有智有勇,熱情、純真。

(對“我”的態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貝殼和鳥毛,告訴“我”很多稀奇的事。對“我”友好,熱情,和“我”建立了純真的友情。

(對生活的態度)天真活潑,無憂無慮。

中年閏土:(外貌)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紅腫,頭戴破氈帽,身穿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動作)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謙恭而又含糊,顯得遲鈍麻木。

(對“我”的態度)恭恭敬敬,稱呼“我”爲老爺,和“我”之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對生活的態度)悲哀痛苦,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把希望寄託在神靈上。

第二課時

②景變(課件展示)

二十年前:這裏有“深藍”的天空,有“金黃”的圓月,有“碧綠”的西瓜,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美麗)

二十年後: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陰晦)

5、以前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真的不相同嗎?爲什麼?(學生髮表見解)

教師引導:其實,以前的故鄉和現實的故鄉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那時“我”是以純真少年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罷了,所以世界顯得那樣單純、美好,甚至有一絲神奇。

6、然而是什麼原因讓“我”覺得記憶中的故鄉如此美麗,而現實中的故鄉卻如此讓人失望呢?

(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來自於人的變化:兒時故鄉,給我許多歡樂、甜蜜的回憶,甚至可以說代表了一種“理想”;而現實的“故鄉”卻面目全非,毫無生氣,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純真與溫情,變得冷漠、麻木、市儈和猥瑣,使“我”感到“希望”的幻滅,心中無比的“悲哀”。

7、在表現人物二十年前的關係變化時,你覺得哪些情節最能觸動你的靈魂?(學生髮言)

分析示例:一聲“老爺”呼出了小說的主題

兒時親密無間的夥伴,二十多年後的聚首,一聲悲慘而又冰冷的“老爺”生生把兩個本該是“西窗剪燭”“夜話巴山”的朋友隔成了兩個迥異的世界。這中間,隔着的應該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盡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衛也奈何不了的山河。

8、這也帶給作者深深的思考:齊讀“我躺着,聽船底潺潺的水聲X爲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

教師總結:真正好的文學作品,它能使我們感受到更多。

9、引導學生體會自然環境描寫對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烘托作用。

10、採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理解小說主題。

11、引導學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帶着思想去朗讀。

四、關注社會

1、話題鏈接:更大、更普遍的東西,它就像是一個發光體,所能夠照亮的範圍是無限廣大的。於是作者寫道:(課件展示)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同學們認爲作者對待希望的態度是怎樣的?(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有了希望不去實踐,也就無所謂有;只有勇於實踐,希望才能成爲現實。

3、與閏土對話

小說中的閏土,是舊中國千千萬萬農民的代表;小說中的故鄉,是舊中國千千萬萬農村的代表。生活在農村的我們,生長在農民家庭的我們,感受着新農村的巨大變化,此時此刻,你想對閏土說些什麼?

師生暢談新農村建設:

⑴我家昨天領到一筆數目可觀的獨生子女費,全家可高興了。

⑵我家生活比較困難,國家的“兩免一補”政策爲我解除了後顧之憂。

⑶我家領到了一大筆種糧補助款。

⑷鄰居女兒上大學,申請了助學貸款,是無息的。

4、與先生對話

同學們,從陰晦的《故鄉》中走出來,讓我們暢然的呼吸新時代的空氣。忽然有所感悟:魯迅先生之於“希望”的闡述,不正是今天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美好目標嗎?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美好的圖畫與“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會含笑於人間了!

請以“魯迅先生,讓我告訴您”爲題,談談你身邊的和諧社會。(引發學生對新舊社會人際關係的認識,深刻理解“構建和諧社會”與魯迅先生心聲的共鳴)

5、讓想象飛起來

假如時間可以壓縮,21世紀的今天,“我”、“閏土”、“楊二嫂”、“宏兒”和“水生”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能不能讓“我”再回一次故鄉?能不能讓

(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變化,深入理解我國人口政策、土地政策、“兩免一補”等政策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把當今社會的巨大變化融入教學)

6、閏土到你的家鄉來做客?請展開合理的想象,表現一定的主題,編寫一個故事。

(從所編的故事當中,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和珍惜。)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傳統的教材篇目,也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果教學中再走“介紹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負了新課改教材選入此文的美意了。在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遵循作者寫作思路,走進作者心境,把握小說主題,引導學生學會閱讀作品。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從而感悟文章主題;然後採用探究方式,對有關問題進行研討。這樣使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知識目標的掌握情況很好。

二、加強作品與現實社會的鏈接,爲作品注入時代的活力。

魯迅作品中改造國民性的思想,不僅僅作用於小說所屬的年代,而應是永久性的。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作品與現實的鏈接,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構建和諧社會”的內涵;由閏土“多子”的事實到今天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舊中國農民問題到今天政府對“三農”問題的重視X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繫身邊生活,與閏土做個對比,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熱愛。這些教學環節使學生思維敏捷,情緒高漲,教學效果甚好。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故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讀通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描寫大熊貓的兩個自然段能感受臥龍山區的風光美,積累優美詞句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看圖片、讀課文、朗讀片段、談感受等方式學習課文。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知道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對國寶大熊貓的喜愛之情,體會到人類要和大自然和諧共處

四、教具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

同學們,今天上課老師帶來一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它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對於大熊貓,大家在課外都瞭解到了些什麼呢?

(請三四個同學談談知道的知識)

看來同學們對大熊貓的知識瞭解得真不少。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熊貓的故鄉你們去過嗎?(沒有)

我也沒有去過。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帶着大家去大熊貓的故鄉。

下面,就讓我們從蕭山國際機場出發,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客機飛往成都機場。下了飛機,我們轉乘大巴,開往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好,目的地到了。同學們現在我們在什麼地方?(在大熊貓的故鄉)

第一次來大熊貓的故鄉,你的心情怎樣?(新奇、興奮、自豪)

讓我們一起帶上自己的感受,讀一讀這個題目(出示課題《在大熊貓的故鄉》)(齊讀課題)

(二)親近大熊貓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

2、讀了課文後,你現在最想看到的是什麼?(大熊貓)

好,老師就滿足你們的要求。

剛纔同學們都情不自禁“哇”地叫了起來,能說說你的感受嗎?(想做些什麼)

(很可愛、想抱抱它、想摸一摸)

(很有趣,大小如貓,胖墩墩的,淡淡的短毛下露出粉紅色的皮膚。X)

(很可愛,圓滾滾的身軀,油光光的皮毛,逗人的黑眼圈,文靜悠閒的樣子X)

那就請你們讀讀文中的句子,讚美一下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吧!看誰讀得有意思!

誰來對着這些可愛的小生靈盡情地讚美幾句?還有誰能讀得更可愛?

你們覺得他哪個地方讀得特別好?讀得特別可愛?

誰還想讀,那就站起來帶着自己的感情讀一讀這句話。

二、感受環境的美

1、瞭解熊貓生存所需條件

剛纔有同學說想很想抱一抱大熊貓,老師也很想抱一抱它,那麼我們去抱一隻回來養養,好嗎?(不行的)爲什麼不行?

那裏符合了熊貓生長所需要的條件,而我們這裏沒有這樣的條件,否則,大熊貓會死的。誰能告訴大家是什麼條件

(板書:冷暖適度、山高谷深、箭竹茂盛、流水涓涓)

大熊貓能生長得這麼可愛,這麼充滿靈氣跟這個環境之間肯定有必然的聯繫吧!

2、交流自己的感受

下面就請你們再仔細地讀一讀具體地描寫環境的話,把你覺得寫得美的,符合大熊貓生存條件的話讀一讀,圈一圈,劃一劃。

①臥龍山區蒼綠幽靜。

(幽靜:幽雅寂靜(夜色幽靜)蒼綠幽靜:深綠幽雅寂靜。說明這裏沒有人聲的嘈雜,濃濃的深綠色更襯托出幽雅寂靜)

指導朗讀。(蒼綠幽靜)

②這裏地勢高,常年雲霧繚繞,滿山長着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

(地勢:地表的狀態、形勢,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勢符合了熊貓生長的條件山高谷深;常年:經常、始終不斷的;雲霧繚繞:雲和霧一圈一圈向上飄起;滿山:整座山,說明多;鬱鬱蔥蔥:草木蒼翠茂盛;原始森林:最古老的、未開發的、未開化的森林;)

指導朗讀。(雲霧繚繞、鬱鬱蔥蔥)

③高大的雲杉、紅樺和松樹,像一根根擎天柱威武挺立,青翠的箭竹叢填

充着森林裏的空間。

(擎天柱:支撐着天的柱子;威武:有威風有氣勢;箭竹叢:說明竹子很多,很茂盛;填充:塞滿,說明樹木肯定長得很茂盛;把森林的空間都塞滿了。還符合了熊貓的生長條件箭竹茂盛)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威武挺立)

④林中鳥鳴聲聲,山下泉水清清

(聲聲說明叫聲多,鳥鳴聲聲:鳥叫聲很清楚,一聲聲都能聽見;泉水清清:這裏沒有受到過污染,清清的泉水肯定是清澈見底的,符合生長條件流水涓涓)

讀了這句話,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

⑤遠處,淺灰色的山巒上,縷縷白雲裹着山頂銀白色的積雪。

(縷縷白雲:形容白雲一條一條,連續不斷;裹:纏繞、包紮;銀白色的積雪:因爲地勢很高,所以會有積雪,也保持了常年不變的溫度。)

⑥這真是“大熊貓的天堂”(板書:大熊貓的天堂)

3、整體感受

下面,讓我們到畫面中去看看,去領略一下這迷人的景色。(師介紹)

看到你們激動的樣子都躍躍欲試了,現在,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和畫面,請同學們帶上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4、談論環境與熊貓生存的關係

你們覺得可愛的熊貓也它生存的環境之間是否有一定的聯繫呢?

三、拓展練習(做公益廣告

是啊!在這麼一個冷暖適度、山高谷深、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的環境裏生長的生靈也帶有了大自然的靈氣。大熊貓也因爲有了這樣的環境才能悠閒的生活,面對現在惡化的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呢?(XX)

老師剛在報紙上看到在徵集公益廣告,見過電視上的公益廣告嗎?

什麼是公益廣告呢?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則關於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如果人類再不節約用水,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

拿起自己手中的筆,以四人小組爲的單位,我們把設計出來的投到中央電視臺,讓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來關心環境。

四、課外延伸

課後作業:收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爲下節課做準備。老師爲你們準備了一些網址,你們可以去網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