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

1.瞭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學習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爲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學習用辨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瞭解生活中保護水資源的有效措施。

2.教學難點: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題主要介紹兩部分內容,一是水資源概況,二是水資源保護,每部分內容又都是從兩方面人手。

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這種從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來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僅有利於學生對水資源狀況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因爲在豐富的水儲量與有限的淡水這一現實情況中,本身就蘊含着相對、辯證的思想,同時隨着海水淡化等水處理工藝的發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狀況又是變化的、動態的,因此這裏又蘊藏了發展、變化的觀點。這裏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過一些數據和圖表來說明水資源情況,如利用幾組對比數字突出我國大部分城市用水緊張的現狀,意在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

水資源保護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介紹的,同樣闡述不多,以圖、表代文字。考慮到節水和水污染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有關宣傳、報道和資料非常豐富、易得,相關內容也很好理解,因此節水只是以舉例的方式簡要給出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節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則只從污染源角度簡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說這裏只給學生關於節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體的內容留待學生在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中自己去尋求並獲得。本課題後的“調查與研究”和習題就是在引導學生進行這類活動。這樣既體現了本課題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給教師的發揮和學生的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四、學習分析

通過第二單元的學習,學生對身邊的化學物質“空氣”有了初步認識和了解,接着又認識了另一種身邊的化學物質“水”,並學習了水的組成、性質及淨化,最後展開“愛護水資源”這樣一個社會課題,不僅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而且有利於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水資源狀況”一方面說明水資源的豐富,另一方面又說明水的短缺,學生可能不會辯證地看待這兩方面的問題,培養學生用辯證的方法來認識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本課題的難點。

五、教學建議

1.教學形式可多樣化,可從課堂延伸至課外。根據學生實際,可以自學與討論結合,也可以結合課外的調查研究組織出牆報、寫論文、演講等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注意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報刊、網絡等學習資源,培養學習能力。

六、教學設計

本課題可從課堂延伸至課外,教學可採用學生自學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四個共識,即“水資源豐富又短缺”“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另外由於本課題的實踐性很強,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組織教學。具體的教學環節可設計爲:

1.課前準備。佈置調查內容,收集資源:

(1)家庭用水情況及節水措施;

(2)本地區水資源狀況;

(3)水污染程度和來源及現有的防治措施;

(4)針對不同類型水污染提出防治設想。可把調查與研究成果寫成小論文或編成小報。一方面使學生學會通過調查、查資料等方法獲取信息,並能用文字、圖表形式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另一方面拓寬學生學習視野?,學會走向社會、關心社會、增強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

2.課堂教學,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學。

或通過故事“女兒國消失之謎”“瘋子村之謎”或者錄像“地球上的水”等,讓學生感受水資源被污染的嚴重危害,從而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並思考下列問題:地面總水量、世界和我國總水量、淡水總量及可利用淡水量、我國與世界人均水量、水體污染的類型、節約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水污染的危害、預防和治理水污染的途徑,等等。閱讀教材後分組討論、交流對“水資源豐富又短缺”的認識,學會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交流節約用水和防治水體污染的認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學會閱讀分析圖表,讓學生在自學討論中體驗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3.彙報交流。

可組織學生分組彙報家庭用水情況的調查報告、節約用水的方法和建議、水資源的污染和防治;也可在教室內張貼部分學生編寫的相關內容的小報或論文。在成果展示與分享中激發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增強環保意識及對節水和防治水污染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