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1

(一)複習導入:

複習心臟結構(出示幻燈片),人體內血液爲什麼能不停的流動,具體在人體內室怎樣流動的呢?

(二)自主學習:

教師展示血液循環動畫,學生觀察後回答,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產生了哪些問題,想知道什麼?

學生們在這個環節中看到了血液在循環流動,並提出了“動畫中藍血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血液到胃、小腸等處紅色變成藍色的了”等問題,自主學習意識很強。

(三)探究交流:

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觀察課本第70頁的血液循環模式圖,進行角色扮演遊戲:一個紅細胞的自述,從心中出發介紹旅途風光及發生事件。然後彙報交流,上講臺邊指圖邊說明。最後教師再指導學生總結規律:

(1)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起點都是xxx,終點都是xxx。

(2)和心室直接相連的血管都是xxx,和心房直接相連的血管都是xxx。

(3)體循環和肺循環的血液方向都是由xxx。

在明確了循環途徑的基礎上,再對血液循環的意義即可以將氧氣、營養物質輸到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並將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輸出體外這一知識點適當加以點撥。

(四)課堂小結:

教師播放flash動畫,分別展示體循環和肺循環途徑,與學生共同總結當堂所學知識。

(五)鞏固練習

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探究交流環節。我設計了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知識。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紅細胞,從心臟出來,這一路都是怎麼走的,經過了哪些地方,一一說清。但我們也須清醒的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表現欲,畢竟學生們的層次不同。因此我先讓學生小組內部交流表演,尤其讓那些學習層次不好的學生主導表演,我也參與其中,親身示範,指導幫助他們,雖然學生們說得差強人意,但哪怕有一丁點可取之處,我也及時予以表揚,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

通過這種方式的歷練學習,所有學生都對這一節課的知識熟練掌握了。他們也嚐到了學會知識的快樂。我再適時的給那些表現欲強的學生機會,讓他單個彙報,這就滿足了所有學生的學習欲。教學任務也就輕鬆完成了。這節課的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學生被動的靜聽,而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探究,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適時的幫助、點撥、指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實現了自主學習的目的。而角色扮演遊戲,更讓學生親歷於知識體系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紅細胞,沿着這條血液循環之旅走上一遍,每到一處,報一個站名,在哪卸載加載,一一講清。

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原本的呆板的抽象記憶變成了生動的形象記憶;讓原本機械的背誦變成了有趣的表演;讓原本的埋頭苦讀變成了快樂學習。甚至連平時學習狀態不好的、不愛發言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中,並能夠基本講述出整個循環過程,教學效果可見一斑。

我很享受這節課,學生們學得快樂,老師教的輕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真正的體現了快樂學習的宗旨。我會繼續認真挖掘教材,加工教材,設計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知識,愛上學習。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2

一、設計思路: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是初中生物學中知識點多,且生理過程複雜的課題。儘管學生對心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感性認知,但學生所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僅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學的。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將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直接經驗等重要的課程資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創設問題情景,設置系列思考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激活學生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經驗和知識,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以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自主構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等有關知識。

本節課設計分爲三大教學板塊:類比分析,導入新課;主動探究,構建新知;複習提問,歸納總結。三大板塊將教學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融爲一體。三大板塊的具體設計思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整體感知:學生通過動一動,說出心臟的位置;看一看,描述心臟的形態;擺一擺,區分心臟的方位;想一想,推測心臟的功能。

2、局部探究:學生觀察已經解剖開的豬的心臟實物,探究學習“心臟的內部結構”;推測房室瓣和動脈瓣的作用。

3、綜合感悟: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感悟生物體的結果與功能相適應性,認同體育鍛煉對心臟產生的積極意義。

二、教材分析及處理: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是生物學六年級下冊中較重要內容。它是初一學生在學習了人體所需要的營養、人體消化系統和人體呼吸系統後進行的進行。除了講授好本節內容知識外,還要提到總結前段學習的作用,因此,本節內容的教學有着重要的意義。本節內容主要以觀察爲主,採用“提問—觀察—討論—歸納”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樂學、會學、勤學,引導學生,一環扣一環,通過探究概括總結出新知識。通過自學與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鍛鍊學生觀察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

1、說出心臟的位置和形態;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心臟的工作過程。

(二)能力目標:

1、進一步培養、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等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進一步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通過有關內容的學習,說明體育鍛煉對心臟的有利影響,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心臟潛力,增強體質。教學重點:人體心臟結構和與其相連的血管關係複雜,它們共同構成血液流動的管道,心臟是促使血液在這個管道中流動的重要動力器官。掌握這部分知識爲下一節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因此,心臟的結構及其相連的血管和功能是本節課的重點。教學難點:

血液在心臟內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這是由於心臟內具有瓣膜,心臟瓣膜只能朝一個方向開啓,從而控制血液在心臟內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且心臟瓣膜的位置及其開啓、關閉與心臟內血流方向的關係較抽象和複雜。是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爲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法與學法:

配合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啓發、觀察、對比和綜合的方法,採用問題啓發引導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利用電腦多媒體教學,實現圖、文相統一。真實、形象、生動地展示生物體,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問題啓發引導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一學生的智力類型和水平與小學高年級差不多,抽象思維和想象力還有待於加強,因此,在教學中要進行直觀教學,利用多媒體動畫效果,讓學生充分感知。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新鮮的豬的心臟,圖片和媒體動畫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其次,隨着老師的設問,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指導學生髮現並掌握知識內在的聯繫,總結出生物學的“統一”原理,並學會運用這種原理指導學習。

四、教學程序:

1、新課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生:血管的種類、特點、分佈和血流的方向)。血管如同四通八達的管道將血液運送到全身各處,可是血液的流動動力從何而來呢?(生:心臟)對,心臟在血液循環過程中就相當於汽車的發動機或抽水機的泵,保證了血液能夠在人體內不停地循環流動,那麼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是怎樣的呢?它是如何工作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2、新課教學:

(一)心臟的內部結構

(1)學生活動:要求學生把右手放在左胸,感受自己心臟搏動,初步瞭解心臟的位置。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人體內臟圖,觀察心臟的形態、大小,展示豬的心臟實物,識別人體心臟的方位。 (2)識別心臟的各個方位後,通過觀察新鮮的豬的心臟實物,講授心臟的結構。首先指導學生觀察心臟的四個腔,使學生明確左心房、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相通,左右兩邊不相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新鮮的豬心臟,找出與心臟相連的幾條大血管。同時教師邊講邊畫出心臟結構簡易的黑板圖,肯定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然後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同時設問:從心臟壁的厚薄來看,心房與心室有什麼不同?左心室與右心室又有什麼不同?讓學生將出心臟的組成及心臟壁的厚薄。

(3)在學生掌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教師指着實物設問: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有什麼特殊的結構?通過觀察與提問,使學生明白心臟中有房室瓣和動脈瓣,房室瓣位於心房與心室之間,只能朝向心室開,動脈瓣位於心室與動脈之間,只能朝向動脈開。在此基礎上,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心臟的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同時設問:同學們,血液從心室流向動脈的時候,能不能回到心房,同樣,動脈的血流能不能迴流到心室呢?讓學生進一步回答:不能。教師再問:這兩個瓣膜有什麼作用呢?從而學生歸納出瓣膜的開閉與血液流動的關係,這樣通過多次反覆觀察實物進行探究,教學的重點就突出出來了。

(4)一起回憶心臟的結構: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心臟解剖圖,讓學生一一說出心臟的各部位的結構名稱,這樣使學生能夠加深印象。

(二)心臟工作過程:

首先,教師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只要人活着,心臟就不停地跳動。因此有人說:在人的一生中,心臟是從不休息的,你認爲這個說法對嗎?爲什麼?學生在答不出來的情況下,教師出示心臟工作的動態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的跳動規律,使知識變得動態。學生在觀察基礎上進行描述,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瞭解了心臟的工作過程。同時學生也意識到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心臟的好處。接着,教師出示心臟每分鐘所跳動所需的時間圖解,請學生計算該過程中心房、心室分別收縮和舒張的時間,學生通過算一算,進而瞭解心臟不倦地跳動的原因。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教師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新舊知識和經驗相互作用,進而引發認知結構的重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科學探究,構建生物學概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爲自我構建、自我生成的過程。

(四)板書設計:

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總結概括。我的板書設計件附表,這種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突出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簡潔明快,體現了板書設計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與藝術性。

房室瓣上下腔靜脈

肺動脈動脈瓣

(五)教學反思

作爲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應當努力將新課程教育的理念,體現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房室瓣肺靜脈主動脈動脈瓣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有效性體現在是否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課堂教學的起始階段,能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的討論階段能充分營造氣氛,師生共同發展;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能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並帶着問題走出課堂。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3

一、知識、能力、情感目標

1)能夠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觀。

2)通過心臟的探究實驗,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明確體育鍛煉對心臟的影響,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二、教學重點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三、教學難點觀察新鮮的豬的心臟,理解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四、導入:

師說: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開始天天運動,鍛鍊身體。你知道身心包括什麼嗎?

生說:身體和心臟。

師說:很好。平時你對心臟瞭解多少呢?誰起來說一說。

生說:心臟就象泵一樣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心臟有兩個心房和兩個心室構成。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等。

師說:很棒,看來同學們對心臟的瞭解還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就以豬的心臟爲例,來學習人的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五、新授:

師說: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每人做10個深蹲起的動作。請同學們起立,前後左右分散開,開始1、2、3、……10停,回到原位,然後手捂胸部摸到心臟的位置,感受心臟的跳動,你感覺到了嗎?心臟是怎樣跳動的?

生說:心臟是一收一縮地運動的。

師說:(展示人的內臟結構圖)這就是心臟的跳動,心臟跳動一次,就是心臟收縮和舒張一次,心臟在一分鐘內跳動的次數就是心率。成年人的心率平均爲75次/分。剛纔你感覺到心臟在你身體的哪個腔跳動?

生說:胸腔。

師說:位於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兩肺中間。

師說:心臟的大小和形狀像我們吃過的哪種水果?

生說:桃子。

師說:因此,心臟呈什麼形狀?

生說:桃形。

師說:舉起你的拳頭放在胸部,你心臟的大小就和你的拳頭差不多。

師說:怎樣區分心臟的前後、左右呢?(先結合人的內臟結構圖介紹,然後手拿實物指出)首先找到心尖。這就是心尖,心尖朝向左前下方,是心臟的前面,心底朝向右後方,是心臟的後面;靠身體左側的一邊是心臟的左側,靠身體右側的一邊是心臟的右側,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圖形和你身體的左右方向正好相反。心臟具有一定的對稱性,需要區分左右,這是正確填寫各部分名稱前提條件。接着介紹上面兩個小耳朵狀的結構是心房,下面膨大的部分是心室,在心房和心室之間有一條溝叫室間溝,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心尖右邊的這條溝叫室間溝,是左右心室的分界。(展示心臟的正面圖和背面圖)讓學生上臺分別指出心臟的前後左右。如果把心臟剖開,可以看到裏面有四個空腔,對照課本看看它們分別叫什麼?

生說:(上臺指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如果說不全找另一生補充)

師說:對照課本插圖和屏幕上的圖片,回憶血管有幾種類型?你能找出四個腔各與什麼血管相連嗎?

生說:有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學生上臺指出:右心房和上、下腔靜脈相連,右心房和肺靜脈相連,右心室和肺動脈相連,左心室和主動脈相連。

師說:事實是否像你所說的這樣,待會通過探究、觸摸來驗證你的說法是否正確。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探究提綱通過嘗試觀察、合作探究來揭開心臟之迷。

生說:讀提綱1、2、3、4。

師說:根據提綱一步一步地解決,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探究。

生說:動手觸摸,認真探究,相互交流。

師說:小組彙報總結。

生說:心臟的壁主要有肌肉組織構成。

師說:由此可以推斷心臟具有什麼功能呢?我用輸液管模擬了有心臟和血管組成的封閉管道,如果心臟不動,把輸液管平放然後豎放,觀察裏面的血液會不會流動?想使管內的血液流動起來,你有什麼辦法?

生說:用手交替壓縮輸液管。

師說:爲什麼?

生說:這樣可以給血液一個動力,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動。

師說:非常正確。心臟就向抽水機的泵,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心房的壁和心室的壁那個厚?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壁呢?可以藉助直尺測量。

生說:心室的壁厚,心房的壁薄;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師說:爲什麼會有這些不同呢?是與它的`什麼功能相適應的?模擬實驗:用兩個大小一樣的礦泉水瓶盛有水,瓶蓋上扎有大小一樣的孔,右手代表左心室,左手代表右心室,用力捏,看誰射得遠?說明什麼?

生說:左心室壁厚,收縮有力射血遠。

師說:非常好,(展示循環動畫圖)觀察分析原因。

生說:心室是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和肺部的毛細血管,而心房是將血液送回心臟的,所以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是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各器官,而右心室是將血液輸送到肺部的,二者相比左心室比右心室輸送血液的距離遠,所以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

師說:歸納總結得很好。那麼心臟四個腔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驗證自己的說法四個腔與哪些血管相連?

生說:(積極觸摸探究,興致很高。)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連通,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連通,左、右心室不相通,左、右心房不相通。右心房和上、下腔靜脈相連通,左心房和肺靜脈相連通,右心室和肺動脈相連通,左心室和主動脈相連通。

師說:爲什麼左心室和右心室不相通,左心房和右心房不相通?

生說:因爲心臟中間有一層厚厚的肌肉壁將它們分隔開了。

師說:從而得出:同側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心室連着動脈,心房連着靜脈。心臟其實就是由左右兩個“泵”同時協同工作的,兩個“泵”的中間由一層厚厚的肌肉壁分隔開。左側收集來自肺部的血液,並將這些血液泵至全身;右側收集來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並將這些血液泵至肺。

師說:閱讀79頁小字部分內容,思考探究提綱4。

生說:有瓣膜,保證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

師說:你能給它取個具體的名字嗎?

生說:心房和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

師說:非常棒,你想用什麼辦法來證明它的這種作用呢?

生說:灌水實驗。(展示灌水實驗動畫圖)

師說:小組交流討論並實施你們的探究方案,然後彙報總結。

生說:從動脈灌水,接着從動脈流出;從右心房灌水,從肺靜脈流出等等。

師說:探究發現:無論向心髒如何灌水,水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即心臟中血液的流動方向是:心房→心室→動脈。

通過以上探究我們知道,心臟的結構是和它的功能相適應的。心臟的肌肉發達,能夠強有力的收縮,就象泵一樣,能夠將血液泵至全身,上至大腦,下至手指和腳趾,即使你在做倒立時,血液也能向上流到腳趾。

師說:下面考考你,看你能否闖關,把名稱拖到相應的位置。機會只有一次,認真把握好。(展示心臟結構與血管圖)

生說:一生上臺拖動,另外兩名學生補充。

師說:同學們對心臟的結構已熟練掌握,那麼對瓣膜的作用掌握得怎麼樣呢?(展示灌水練習題)

生說:分別找三名學生回答1、2、3題。(回答不全讓其他學生補充)

師說:看來灌水實驗也沒有難倒同學們,沒有被繞進去。作爲獎勵老師送給你們一個口訣,可以幫助你理解心臟四腔與血管、瓣膜之間的關係,請看大屏幕,試着讀一讀。

師說:展示知識小節,同位交流,回憶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與心臟有關的哪些知識?

師說:只要人活着,心臟就能不斷地跳動。因此有人說:在人的一生中,心臟是從不休息的。你認爲這個說法對嗎?爲什麼?

生說:有的說休息,有的說不休息。

師說:好,同學們的意見有分歧,請結合材料思考,看看你的說法是否正確?

生說:因爲心臟是有節律跳動的,心室的舒張期比心房的舒張期長一些,從而使心臟有充分的時間休息,所以心臟是休息的,而不疲倦。

師說:很好。平時我們學習也要象心臟一樣學會休息。俗話說得好,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

師說:體育課上,當跑完400米時,你有何感覺?這是爲什麼呢?

生說:心跳加快、出現不適感、胸悶、頭暈等。

生說:心臟肌肉壁不夠發達,收縮和舒張的能力不強,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數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師說:不錯。缺乏體育鍛煉的人,心臟肌肉壁不夠發達,收縮和舒張的能力不強,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不夠多,在進行較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時,只有靠加快心跳次數才能勉強滿足肌體的需要。心率過快,使心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疲勞。這就是爲什麼職業運動員通常擁有比常人更緩慢的心率,而體質更好的原因。

師說:(超越自我)學習了心臟的知識後,請談一談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什麼啓示?

生說:各抒己見。

師說:所以青少年要經常參加適宜的體育運動,增強體質,促使心肌強健,以增加心臟的工作潛能,讓自己輕輕鬆鬆地學習,快快樂樂地生活。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4

一、教材內容分析

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輸送血液的“泵”。其特殊性在於它能夠自動地有節律地收縮和舒張,推動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動。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料必須及時運來,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必須運走,人體才能進行正常生命活動,這些物質的運輸靠血液循環來實現。這一節知識點和難點較多,如何在短時間裏使學生對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有充分的認識並理解血液循環的途徑和意義,都需要教師課前精心準備。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說出心臟的位置和形態。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心臟的工作過程。

過程和方法:

1.進一步培養、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等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運用己有的知識和經驗構建新知識並進行創新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進一步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2.加強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思想意識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初一學生無論從生理還是智力等方面來說,都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對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濃厚的興趣,但尚處於一種懵懂階段,對於人體結構和生理功能都不甚瞭解,所以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無法解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每一個時機,在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問題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遠大的理想抱負。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講述法,觀察法,演示教學法,討論法。通過多層次教學和讓學生反覆記憶,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知識。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課件“心臟的結構”

2、課件“心臟是怎樣工作的?”

3、血液(動脈血、靜脈血)標本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猜謎語,激發興趣引入。

出示課件,創設氛圍,引入謎語。通過謎語引入新課。

積極思考,

利用課件爲學生創設學習的氛圍,把學生帶入奇妙的心臟世界

心臟的結構

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

分爲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分別連接的血管:上房下室房靜室動

展示課件“心臟的結構”以及心臟模型(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加深對心臟結構及功能的理解)。

教師及時點評(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發展思維能力,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分組觀察新鮮豬心臟,分組討論課本68頁“討論”中的問題。通過觀察,主動地獲取有關心臟的知識,並推測它的功能。

每組派代表陳述本組的觀點和結論,本組其他同學可將課前準備的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注意觀看大屏幕和模型,對自己所獲得的知識進一步重組和加工。不足之處加以補充和完善。

利用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髮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心臟的功能

血液輸送的動力器官

誘導提問。

佈置閱讀、思考。

展示課件“心臟是怎樣工作的?”及時收集反饋信息。

發揮想象,提出問題。

閱讀與思考課本69頁第二段。然後每組派代表陳述觀點。

認真觀看。

同學總結本小節的收穫。

利用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

血液循環途徑及其意義

小結

展示血液循環課件。講解,指導。體循環,肺循環

認真觀看課件。

從整體上把握血液循環的大致過程。

將自己看到的、理解的有關血液循環途徑及其意義進行歸納整理(可以用各種形式,如圖表、文字等)。 “比一比”,看誰歸納整理最快,最準。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

培養學生的觀察,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流程圖

七、教學評價設計

通過本節教學實踐,深深的感到多媒體課件將形、聲、色有機的結合起來,爲學生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二維動畫直觀形象,達到很好的輔助效果。學生對心臟實驗、特別是灌流實驗興趣濃厚,參與的力度大。學生通過以小組合作方式對實物羊心和電腦動畫的觀察實驗、合作與交流,去發現規律,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促進知識的內化,達到預期的效果。存在的問題是灌流實驗對學生要求的層次較高,學生剛剛接觸心臟的結構,馬上能在實物上準確找到血管難度較大,個別的學生因不能準確找到血管使實驗失敗。改進措施:在教學中,要力爭能突破心臟四腔及相連血管的知識後,再進行灌流實驗。另外,教師可以課前培訓小組長,讓小組長髮揮帶頭作用,確保實驗的效果。

八、幫助和總結

本教材所提供的課件對本堂課幫助很大,還有一些動態圖,通過本節課,我覺得學生學習積極性特高,但是血液循環處學生有點茫然,學生對遊戲特別感興趣,所以平時應多采取這種方式,並且我發現課堂最後應該以沒有時間限制的活動結束,這樣不會影響課堂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