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瞭解北大荒草塘的優美景色、豐富物產,體會草塘的可愛。繼續培養快速閱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草塘的優美景和豐富物產,體會草塘的可愛;體會課文的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查閱有關北大荒的資料。

教師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讀題、引題。

二、檢查落實預習。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五、講讀第一段(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生自定學習目標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可愛的草塘》這篇課文,誰願意看着板書說說通過學習,你弄明白了哪些問題?

2、那麼,同學們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再弄明白哪些問題呢?

過渡:那咱們就趕緊隨作者和小麗一同走進可愛的草塘去看一看,聽一聽,玩一玩,體會體會作者的感情。

二、品讀第二段,欣賞草塘的大與綠……

1、師描繪,生看圖欣賞

(1)瞧咱們來到了草塘邊上,多麼大多麼綠的草塘呀!茫茫的跟藍天相接呢!

(2)仔細瞧瞧,近處草的顏色與遠處草的顏色有什麼不同?

(3)風吹草動激起朵朵綠色的浪花,層層浪花嬉戲着,歡笑着,翻滾着……

2、師旁白: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小結:是啊!天涯碧草,美如畫卷!作者運用了怎樣生動的語言文字來描繪他所看到的碧草連天的壯美景色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用()標出有關的語段。

3、出示重點句子:這麼大這麼美的草塘……茫茫的跟藍天相接。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段話,然後挑一個你最喜歡的句子反覆地、有滋有味地讀讀。待會兒,咱們來交流這麼一個問題:你爲什麼喜歡這個句子。

4、學生討論交流,師隨機點撥。

a、“這麼大這麼美的草塘……就像置身於大海中一樣”。

(1)引導理解“浪花”的意思。

(2)引導理解這句話把“草塘”比作“大海”,讓人感受到草塘非常大。

b、“浪花翠綠翠綠的……一層趕着一層涌向遠方”。

(1)引導學生:從“發光”、“鮮亮”兩個詞語中體會草塘的草有旺盛的生命力,生機勃勃,令人百看不厭。

(2)“歡笑”、“翻滾”詞語中體會出草塘的動態美。

(3)從這句話中也體會出作者愉快的心情。

(4)指導學生讀出草塘的動態美與作者喜悅的心情

c、“仔細瞧那浪花……茫茫的跟藍天相接”。

(1)指導學生:從這句中體會出草塘綠得有變化,有層次。

(2)指導朗讀,讀出草塘的層次美。

小結:同學們通過讀書,抓關鍵詞,談體會,再讀書,弄明白了這幾句話寫出草塘大海般廣闊,草塘的草就像是翠綠的浪花,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是那樣的生機勃勃,那樣的可愛,咱們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

3、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品讀着這精彩的語句,體會着這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情感。同學們一定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小結:是啊!在北大荒竟有這麼美的草塘,這是作者萬萬沒有想到的,他一定感到十分驚喜,因此不由讚歎到:“這草塘真美啊!”

過渡:夏天的草塘滿眼蔥綠,令人神往,而冬天、春天的草塘則別有一番情趣,不信麼?讓我們聽聽小麗是怎麼說的。(出示諺語“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三、合作學習第三段,瞭解豐富的物產

1、請同學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諺語,說說你的心理產生了什麼疑問?

2、下面請同學們帶着這幾個問題,以小組爲單位學習第三段。想想這句諺語怎樣理解?

3、學生彙報小組交流情況,師隨機點撥。

說說你弄明白了哪個問題?

小結:這個諺語非常形象地寫出北大荒物產怎麼樣?

四、導學第四段,欣賞如畫般的美景

1、過渡:咱們趕緊隨小麗繼續往前走,看看有沒有更爲驚喜的發現。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第四段,找出你認爲最精彩的,你最想學的語段放聲地讀一讀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第四段。

2、指名回答:你認爲哪些語段寫得最精彩?

3、出示句子:“蘆葦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裏……顯得更白了。”

4、咱們一塊來讀讀這句話,想想這段話中爲什麼連續用了三個“清凌凌”?

小結:體會得真好,作者突然看到這條清澈的小河,心情會怎樣?

5、指導感情朗讀。(老師想聽聽同學們是否把作者驚喜的心情和河水清凌凌的感覺讀出來。)

6、拓展延伸,交流感受。

同學們,假如此時此刻你真的置身於大海般的綠色草塘中,享受着風兒的輕拂,欣賞着綠草、藍天、白雲倒映在清澈透明的河水裏所呈現出來的美景,你能無感於懷,無動於衷嗎?你會做些什麼?

過渡:這一段除了寫小河奇特以外,還講了什麼也很奇特?

7、引導理解小河的奇特:水泡子有什麼奇特?

過渡:此時此刻,如果小麗讓你回去,你會說些什麼?

8、是呀,作者此時也捨不得離開了,書中哪個詞看出來?

過渡:面對着這如畫般的草塘,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洗把臉,但爲什麼又猶豫了呢?

9、感情朗讀。就讓我們帶着這種愛,把課文最後兩句讀讀吧!

五、總結,昇華情感

1、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經過敘述的,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一步步地發生變化。你能從文中找出表達作者感情變化的語句嗎?

2、小組討論,作者的感情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小組討論後彙報。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

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可愛的草塘

二、初讀課文

1、正音

摻(ch1n)假水泡(p1o)舀(y3o)魚

2、理解詞語

情不自禁激動的感情,自己抑制不住。強調完全被某種感情所支配。

戀戀不捨形容依依不捨,非常不願意分離。

猶豫拿不定主意。

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學生再讀文章,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本文是按什麼順序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在瞭解寫作順序後進行分段。可以讓學生充分地討論,發表意見,這樣有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段意也就比較清楚了。

3、學生討論交流:

第一段(14):“我”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習慣”,“時間一長,覺得沒有意思”,小麗要領“我”出去散心。

第二段(5):“我”在草塘邊上看到草塘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613):小麗向“我”介紹草塘春、冬兩季的特有景象。

第四段(1419):“我”在水泡裏逮魚和看到草塘倒映在河水裏的美麗景色。

文章主要內容: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我”剛來北大荒時覺得這裏沒意思,後來在小麗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便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

四、討論交流。

通過讀課文,北大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此處只要求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就可以了,不需要有細節的描述。學生的答案可以歸結爲以下幾點:

①草塘非常美麗可愛。

②草塘冬春兩季的景象很有趣。

③草塘的倒影也是美麗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3、瞭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爲文章分了段,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新授課

(一)自學討論

1、出示自學題目,進行自學:

爲什麼說北大荒的草塘是美麗可愛的?

2、提出自學要求:(在投影上出示)

(1)以小組爲單位先集體讀課文。

(2)在書中劃出體現草塘美麗可愛的句子,用自己的話說說你是怎樣體會草塘的美麗可愛的。

(3)有感情地朗讀體現草塘可愛的語句。

(4)每組選一位重點發言人,其餘同學作補充發言。

3、學生帶着這個問題進行自學討論,老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

(二)交流總結

1、從課文第二段草塘美景可以看出草塘是可愛的,文中寫到“這麼大這麼美麗的草塘……茫茫的跟藍天相接。”從這可以看出,草塘景色是美麗的,也是可愛的。(板書:景色優美)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是怎樣體會草塘的美麗可愛的?

①草塘面積很大:從“走了進去就像置身於大海中一樣”可以體會出草塘的可愛與美麗。

②草塘的顏色很綠:句子中的浪花實際指的是草塘中的蘆葦、蒲草等。它們綠得發光,鮮亮,一層一層地涌向遠方。

③草塘綠的有變化:文章從近處、稍遠處、更遠處寫了色彩的變化。

(板書:大、綠、變)

(2)指導朗讀。課文對草塘做了生動的描寫,把你最感興趣的部分讀一讀,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2、從小麗的話中可以體會出草塘是美麗可愛的。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是怎樣體會草塘的美麗可愛的?

小麗的話中給“我”介紹了開春瓢舀魚,冬天捉野鴨、打狍子三件事,裏面蘊含着無限的樂趣、令人神往。“我”是從這裏體會草塘的美麗可愛的。

(板書:物產豐富)

(2)分角色讀小麗與“我”的對話,注意讀出其中的樂趣,讀出小麗作爲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同時也讀出自己的'喜愛、自豪之情。

3、從“我”在水泡子裏逮魚和看到草塘倒映到河水裏的美景,也可以看出北大荒的草塘是可愛的。

(板書:逮魚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注意讀出綠草、藍天、白雲倒映在小河裏所構成的美麗畫面,注意仔細體會這美的境界,從中認識美、感受美。

三、小結

1、指名讀全篇文章,思考討論: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變化的?

(開始“我”對北大荒不瞭解,覺得沒意思;見到草塘這麼大這麼美,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聽了小麗的介紹,再親自在水泡子裏逮魚,由看到倒映在小河裏的草塘美景,深深愛上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也深深地愛上北大荒這美麗的地方。)

(板書:不習慣沒意思讚歎瞭解愛上)

2、在結束語中觀看北大荒今昔對比的圖片投影。

北大荒過去有縱橫千里的大片荒原,所以被人們稱爲“北大荒”。這裏氣候寒冷,交通不便,人煙稀少。解放後,國家對北大荒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一九五八年,數萬解放軍復員官兵進軍北大荒,譜寫了北大荒開發史上輝煌的一章。之後無數的開發建設者帶着建設祖國的激情向荒原挺進,征服了艱苦的自然環境,使北大荒變成米糧倉。如今,這裏成爲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我們怎能不愛這個這美麗的北大荒呢!

附:板書設計

可愛的草塘

不習慣覺得沒意思

景色優美:大、美、綠讚歎

物產豐富: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鴨飛到飯鍋裏瞭解

逮魚,倒映在河水中的草塘愛上

教案點評:

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我”在小麗的陪同下,看到北大荒的草塘景色美麗、物產豐富、思想感情上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覺得沒意思”到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教學設計主要體現瞭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給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時間,引導學生領會草塘的可愛與美麗。並使學生體會到“我”對北大荒、對草塘的認識的逐步加深,對草塘的愛也逐步加深的過程。

2、學習本文時,要充分利用有感情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對小麗的介紹,不必要做過多的講解,主要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北大荒特有的情趣,體會北大荒人的自豪感。對草塘美景和小河的兩段文字,也要在有感情地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其中的美。

3、展示圖片內容,豐富學生對北大荒的昨天與今天的認識。進而深化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探究活動

校園的變化

北大荒原來是一片荒涼的地方,建設者們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北大荒大變樣了,它終於擁有了今天這般美麗景色。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也悄悄地發生着變化。橋樑越修越多了,公園越來越美了,人們的穿着越來越漂亮了……我們的校園也是一天一個樣。那麼你想不想了解一下我們校園的昨天呢?想不想知道我們的校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你以《校園的變化》爲題進行一次採訪活動,問一問學校的老師,向周圍的居民進行一下調查……把校園的昨天與今天做一個對比,寫成一份報道。看看這樣的變化使你想到了什麼?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內容。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繼續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表達、聯想能力,使學生觀察有序、表達得法、聯想豐富。

5、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6、瞭解北大荒的可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的感情。

7、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膽魄,敢於發表與衆不同之見解,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教學重點

感受草塘的物產豐富,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複習舊課

問:昨天我們到草塘走了一遭,大家覺得可愛嗎?(可愛)

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表現了草塘的可愛?

板書:

景色優美綠

可愛的草塘

物產豐富

2、問:“我”初到北大荒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沒意思)

當小麗帶“我”走進草塘,讓“我”親身體會草塘的美景時,“我”不禁發出感慨:“這草塘真美啊!”這說明了他對草塘的讚美。

姐夫對草塘的讚歎,讓小麗無比的自豪。他便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起北大荒豐富的物產來。她介紹了哪些物產呢?讓我們帶着問題走進課文,去體會北大荒的富饒。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我”的情感又有了哪些變化?

二、自讀課文,瞭解物豐

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自由讀課文7—17自然段,看看草塘有哪些物產?

三、全班交流

1、介紹了哪些物產?(狍子、魚、野雞)

2、文中那句話概括了物產豐富?(“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3、看到這句俗語,我們會產生哪些問題呢?

期待回答:爲什麼用瓢子就能舀到魚?爲什麼用棒子就能打到狍子?爲什麼野雞會飛到飯鍋裏?

4、集體討論,得出:是因爲魚多、狍子多、野雞多。

5、這是小麗給“我”講的棒打狍子、瓢舀魚和野雞飛到飯鍋裏三件有趣的事。老師希望同學們能以故事的形式來表現這三件有趣的事。現在四人小組商量討論怎樣來講。

6、學生表演、結合課文點評。

四、學習第十一段

1、剛纔我們講的故事是小麗對“我”講的,是“我”耳聞的事情。俗話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百聞不如一見”,“我”親身體會了哪件事?(魚多)

2、第幾自然段講了這件事?(14)

齊讀第14自然段,找出文中體現魚多的詞語

擠擠挨挨一條又一條不住滿了

3、籃子都裝滿了魚,該上岸了。“我”捨得上岸嗎?他是怎樣上岸的?(戀戀不捨)

這說明了“我“對草塘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喜愛)

4、這麼多魚,是從哪來的呀?(小河)

五、學習最後一段

“我”看到小河,想做什麼?他做了嗎?爲什麼?(進入最後一段)

說明了“我“深深地愛上了草塘,愛上了北大荒。

六、課外拓展

1、同學們,北大荒項開發旅遊業,我們怎樣給他們做宣傳呢?(寫廣告)

2、交流廣告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

3、光有廣告詞,不夠形象,應該還有海報,這樣的宣傳纔到位。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畫筆,描繪我們美麗的草塘。

4、交流畫。

七、小結

北大荒之旅就要結束了,這裏,老師想用一首詩來結束我們的旅程

可愛的草塘

茫茫草塘綠浪涌,

春冬兩季趣無窮。

景美物豐惹人戀,

小河奇景心中留。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北大荒的美麗、富饒,激發學生對祖國邊疆的神往和熱愛,樹立長大會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志向。

2、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自豪”、“清澈”造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小作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師: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在我們國家的最北端就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過去叫北大荒,現在叫米糧倉,我們課文中講到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請同學們聽老師範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二)學習生字。

1、生字要會讀、會寫,還要理解它的意思。因此,我們先來填寫生字表,認識生字。

2、讀準字音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發音特殊,只在小範圍內使用,因此要特別記憶。

一字多音的字也要注意指導。

3、認識字形,正確書寫生字。

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但每個字的筆畫都是有規律的,不能多一筆,也不能少一筆。

4、辨析字形,正確掌握字義。

字形相近的字很多。只有掌握了字義纔好區別。請同學們做一組相近字填空練習,以掌握漢字。

(三)學習生詞,正確理解詞義。

1、查字典弄懂詞義。

2、辨析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四)熟讀課文,瞭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一篇文章是由各個部分連接在一起的整體,是按一定線索連接的,這線索就是分段的依據。學生們明確了分段的依據,分段的準確性就會大大提高。

《可愛的草塘》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組合成篇的,這一點五年級的學生一般能夠通過讀書瞭解到,因爲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敘事爲主的文章大都依據事情的發生——經過——高潮——結果的順序來安排材料的,有的文章有“高潮”就可分爲四段,有的文章沒有“高潮”就可分爲三段。

教師指導學生熟讀課文是有利於正確分清段落的。

指導學生以事情發展順序爲依據分段。文章首先寫到作者初到北大荒時的情景。接着寫作者來到草塘以後,感受有所變化。再寫通過小麗的介紹,作者對草塘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最後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通過以上分析同學們肯定能準確地劃分段落。同時各段的段意也就自然地歸納出來了。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初到北大荒,覺得無聊,小麗要領“我”外出散心。

第二段:(第5自然段)“我”在草塘邊上看到草塘的美麗景色。

第三段:(第6~13自然段)小麗向“我”介紹草塘春、冬兩季特有的景象。

第四段:(第14~19自然段)“我”在河裏逮魚和看到清凌凌的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五)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段意說明了每一段的內容,將每一段的內容以簡練的話語連接起來就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本文主要講了“我”到北大荒,小麗向“我”描述了草塘四季的景象,以及親眼看到草塘的美好景色,從而對草塘產生了深深眷戀之情。

(六)讀課文,瞭解草塘的美麗景色、豐富物產,體會“我”思想感情的變化,爲進一步分析課文做準備。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可愛的草塘》講的是北大荒的事。過去的北大荒天氣寒冷,人煙稀少,交通又不便利,土地資源雖然豐富,但長期得不到開發。現在的北大荒經歷幾十年的開發,已經成爲米糧倉和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開墾區還生產有人蔘、鹿茸、貂皮等。還有美麗的草塘。

(二)教師範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作者看到的草塘是什麼樣的?

教師讀全文,學生能夠根據“問題”把注意力放在二、三段上。

1、請同學討論、回答作者看到的草塘是什麼樣的?

2、畫出重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

看得出草塘很美。那麼,怎樣理解“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着,翻滾着,一層趕着一層涌向遠方”這句話呢?(將這一句話寫在小黑板上,指導學生充分討論,深入理解。)

這句話喻意比較深刻,學生不好理解,教師可以提示:作者初到北大荒,一切都不習慣,覺得沒意思,突然間看到這樣的美麗景色,作者心情舒暢,流連忘返。所以纔有了這樣好的感覺,這樣美的語言。

請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很明顯,走過這樣的草塘真的像置身於大海中一樣。可是草塘的顏色也在不斷地變化,“仔細瞧那浪花,近處的呈鮮綠色,遠一點的呈翠綠色,再遠的呈墨綠色,一層又一層,最後連成一片,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請同學畫出這句話,想一想爲什麼?

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想想這兩句話所描繪的美景,從而體會作者“情不自禁”的欣喜和讚歎的心情,以及北大荒人的自豪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也可以選擇與文字相符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讀書,感受其中的美。

草塘的確很美。草塘有三大特點,哪位同學已經意識到了?

板書:草塘特點

板書:大綠動

是的,作者已被“這麼大這麼綠”的草塘深深地吸引了。因此,作者不由地讚歎。

3、找出描寫草塘可愛的句子,體會北大荒人的自豪。

作者是怎樣讚歎草塘的?請同學來回答。

(這草塘真美啊!)

這是作者發自內心的讚歎。草塘還有什麼可愛之處嗎?有。作者又按照不同季節具體地描寫了草塘的可愛。請同學默讀第三段,劃出有關內容。

這些內容是通過小麗的介紹來表述的,請同學認真地再讀一遍,想一想小麗這番話的深刻含意。

(小麗的介紹充滿了作爲一位北大荒人的自豪,言談中使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通過小麗的介紹,你們瞭解到什麼?請一位同學來講。

師:作者對草塘越來越感興趣,可是小麗卻“關上話匣子”,什麼也不說了,爲什麼?找同學回答。

(小麗故意關上話匣子,是爲了讓作者自己去觀察和體驗北大荒的可愛。)

板書:物產豐富

4、鞏固練習:

(1)出示投影,請同學口答。

①第二段寫出了草塘的三大特點,它們分別是大、綠和動。

②“物產豐富”指的是:

瓢舀魚、捉野雞、逮狍子。

③文中用“大海”比喻草塘,“浪花”比喻蘆葦和蒲草。

④浪花“歡笑着,翻滾着,一層趕着一層涌向遠方。”是擬人寫作手法。

⑤“野雞飛到飯鍋裏”是誇張的手法,用以形容北大荒野雞很多。

(2)請同學討論形近字的異同,再組詞。

芒(光芒)崩(崩潰)陷(陷阱)

茫(茫然)蹦(蹦跳)焰(火焰)

(3)齊讀二、三段,體會作者的情感。

5、小結。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這麼大這麼綠”,“就像置身在大海中”,“綠得發光,綠得鮮亮”,“茫茫的跟藍天相接”。而且是“歡笑着,翻滾着”,顯示着勃勃生機,使得作者情不自禁:“這草塘真美啊!”再加上這裏物產豐富,樂趣無窮,生活在這兒的北大荒人無比自豪,作者由此對草塘有了更深的瞭解,越來越喜歡這可愛的草塘。可是作者一開始不是這樣的,是什麼樣的呢?最後又有了什麼變化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一、四段。

第三課時

(一)導語。

作者在草塘邊看到草塘的美景,在小麗的介紹下,更加了解北大荒的草塘,在情感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初次到北大荒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二)學習第一段。

師:請同學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表現作者心情的句子,談談感受。

板書:沒意思以書爲伴

在小麗的帶領下,作者走近了美麗的草塘。請一位同學把二、三段中描寫草塘美麗的句子讀一遍,有意識地複習、回憶二、三段的內容。請同學們畫下來。

師:草塘不但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請問:這裏主要盛產什麼?

(這裏主要盛產魚、野雞和狍子。)

作者在草塘邊走一走,看一看,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太美了”,他在與小麗的交談中,又瞭解到這個地方物產還很豐富,因此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了一些變化。有什麼變化呢?請看第四段。

(三)學習第四段。

小麗“關上了話匣子”,目的是要作者自己去體驗。作者有什麼體驗,收穫怎樣?請同學讀課文,掃清文中障礙,然後回答問題。

“水泡子”是比較淺的水塘。在這樣淺的水塘裏,爲什麼“水面上波光粼粼”?聯繫下文來理解。

(因爲水泡子裏魚很多,魚游到水面上,銀色的魚鱗閃閃發光。)

還有形容魚多的詞語嗎?

作者親自跳進水塘逮魚,“一條又一條不住地往岸上拋”,非常高興。爲什麼?

(他體驗到了小麗前面介紹的“瓢舀魚”的快樂。所以作者很高興。)

請問:哪些詞語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上的變化呢?

板書:有意思泡中逮魚

正當作者戀戀不捨地上了岸的時候,小麗又把另一個奇妙的景觀亮在了作者眼前。是什麼景觀呢?

(一條清澈的小河奇蹟般地出現在作者眼前。)

爲什麼是“奇蹟般”地出現?

(因爲這是作者沒有想到的,也說明作者的心情是又驚又喜。)

這條小河使作者對草塘又有了更深地認識,接着文中用了三個排比句來描述這條小河,寫得很美。請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呢?先讀後談。

板書:喜歡綠草藍天白雲

正是因爲小河清亮可鑑,能清楚地倒映草塘上的一切景物,並且互相襯映,更顯光彩。所以就使得作者又一次地“情不自禁”……

教師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同學們思考、討論爲什麼?

“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但是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

再讓學生反覆朗讀,抓住這段文字中的主要詞句,聯繫上下文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又一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什麼變化?

(作者已深深愛上了北大荒這個可愛的地方。)

板書:深愛清澈小河

作者從“沒意思”到“深愛”這個地方,思想感情上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可是這個轉變不是突變,請同學再一次朗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

(四)總結全文。

師:《可愛的草塘》主要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了作者對北大荒,對草塘的認識逐步加深,情感也日益濃厚。文章結構清楚,語言優美。使我們感受到作者不僅爲北大荒人自豪,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北大荒。我想,同學們也已經受到了作者的感染,大家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板書:爲北大荒人自豪

訓練學生抓住中心說話,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激發同學們對祖國的熱愛,鼓舞同學們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建設祖國。教師也可以在同學們的討論發言中,指導理解“自豪”、“清澈”,並造句。

《可愛的草塘》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草塘景色優美,物產豐富,激發學生情感。

2、學習課文描寫景色優美的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草塘的景色優美,物產豐富。

教學準備:

相關的教學課件佈置學生查找有關北大荒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2課《可愛的草塘》。

(出示課件:課題)

師:齊讀課題。

師:這篇課文寫得很有意思,大家預習了嗎?

師:你把課文讀了幾遍?請告訴我。

(師指名回答)

二、感受豐富物產。

師:既然同學們預習了這麼多遍,那一定能發現,課文哪些事寫得很有趣,請找找看,用鉛筆作上記號。

(生找,師巡視)

師:找到了嗎?誰來說說?

(指名說、讀)

師:剛纔同學們談到逮野雞、追狍子、手抓魚這些事,有意思極了。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些事?

(指名說)

師:請看屏幕,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句俗語,好嗎?

(點擊課件:俗語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

(生齊讀)

師:讀了這句俗語以後,你有什麼疑問嗎?誰來說一說?

[師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用棒子能打到狍子?爲什麼用瓢能舀到魚?野雞真的會飛到飯鍋裏嗎?]

(學生彙報,師加以評議)

師:從這些彙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誰來說?

(物產豐富)

師:老師課前也查閱了一些資料。請看屏幕,這是老師從網上下載的有關北大荒物產的畫面。(點擊課件:一組從網上下載的北大荒的物產圖片)

師:看完圖片,老師在想,如果我們也生活物產豐富的草塘邊,那麼你是喜歡在冬天的雪地裏打狍子、逮野雞,還是喜歡在春天裏用瓢舀魚呢?誰來說?

(指名說)

師:真沒想到,一句短短的俗語,會給課文增添了無窮的情趣,那麼,關於俗語,你還知道哪些呢,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指名說)

師:這裏,老師也想給大家介紹兩句俗語,可以嗎?

師:請看屏幕,一起讀讀第一條。

(點擊課件: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生齊讀)

師:這句俗語你們常聽誰說起?

師:能學學他說這話情景嗎?注意語氣,動作。

師:看第二條,一起讀。

(點擊課件: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生齊讀)

師:這一句是講蘇杭像天堂一樣美好,要是我們說草塘也像天堂一樣,該怎樣說呢?誰來?

(上有天堂,下有草塘。)

師:說得真好。請同學們一起響亮地說一遍。

(生齊說)

三、欣賞景色優美。

(一)學習寫草塘美景的句子。

師:同學們,如果草塘光是物產豐富,能稱爲天堂嗎?

師:那課文還寫了草塘的什麼特點?誰來說?

(指名說)

(師板書:景色優美)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找找看。

(生讀書,師巡視)

師:找到了嗎?誰來說說?(第5和18自然段)

(指名說)

師:請看屏幕。(點擊課件:這麼大這麼美跟藍天相接。)

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句?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

師:剛纔看到很多同學讀得很投入,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說、評、讀)

師:聽你們朗讀真是一種享受啊!(點擊課件:恢復整段話)同學們,這段話寫得很美!哪一位同學願意把這一段話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呢?(生站起來後)最好能用你的朗讀把大家都帶到草塘去遊覽一番。老師給你配上音樂,讓你的聲音變得更美,可以嗎?

(生配樂讀)

師:讀得相當不錯,想聽聽老師的範讀嗎?請看屏幕,一邊聽範讀一邊欣賞草塘的美景。

(點出草塘美景課件和範讀)

師:看了像天堂一樣美麗的草塘,你想說點什麼呢?

(指名說)

師:是呀,草塘太美了。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塘去吧!

(生配樂感情齊讀)

(二)學習寫小河美景的句子。

師:聽了同學們聲情並茂的朗讀,我彷彿看到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生:現牛羊)現草塘的美好畫面。

(非常興奮地)同學們快看哪,在那茫茫的草塘上出現了一條清凌凌的小河。(點擊課件小河圖及文字)

這裏的天,這裏的草,這裏的水,如詩如畫,此時此刻,還需要說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吧!

注意朗讀提示,請再讀一遍。(生齊讀)

四、總結課文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爲什麼說草塘是可愛的?誰能概括地說說?

師:能用上關聯詞嗎?

五、作業設計

師:這篇課文描寫的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況呢!今天的草塘變得更美麗、更可愛了。同學們想去看看嗎?

師:(點擊課件)今天的作業一:上電腦課時,請電腦老師幫助到網上去看吧。

作業二: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編一句俗語,寫一點感受,設計一句廣告詞,畫一幅畫)

板書設計:22可愛的草塘

物產豐富

風景優美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圍繞草塘的可愛,描寫了草塘的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北大荒的讚美之情。課文是按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形成思路,即呆膩驚喜讚歎愛戀。本節課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讀、評、議,讓學生理解草塘的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及作者對北大荒的讚美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知識聯繫,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時,各環節的銜接不夠自然,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