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數據整理》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簡單的數據整理》 教學設計

教科書第23—24頁例1及“做一做”和練習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整理簡單的數據,會看統計表和統計圖.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統計活動,體會數學的價值和魅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整理數據,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1、出示四(一)班學生分佈圖.

教師:這是一張學生分佈圖.圖中標出了我們學校的位置和學校周圍的幾條主要街道,每條街道邊都標出了幾個圓圈,每個圓圈所在的.位置都住着我們班的一個同學.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

你從這幅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同學們可以自由的發表意見,可能談到的發現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

⑴我們班同學主要居住在學校周圍的五條街道上.

⑵我們班有7個同學住在和平一巷,我們班有8個同學住在和平二巷,……

向學生說明:像同學們剛纔所說的“我們班有7個同學住在和平一巷”中的“7個”,以及“我們班有8個同學住在和平二巷”中的“8個”等數量,都是我們蒐集的數據.

2、整理數據.

教師:同學們蒐集到的數據還真不少!你們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數據整理一下,在一張紙上儘可能全面、準確地反映出學生分佈圖中所包含的數據信息?

小組合作整理數據.

交流數據整理結果.

可能有多種整理數據的方法,整理的結果也可能出現多種呈現形式.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都應該肯定.不過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發言,恰到好處的強調以下兩個方面:

⑴街道名稱與學生人數是最爲重要的兩類信息;

⑵呈現整理結果時街道名稱必須與相關的學生人數對應起來.

3、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討論:你認爲那個小組整理的最好?你更喜歡哪一種整理數據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統計表的優點:直接給出數據,簡單明瞭.

教師:要用一張統計表表示學生分佈圖裏所包含的數據信息,你認爲應該畫幾行幾列?每行每列應分別填入哪些信息?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與學生協商着畫出統計表.

引導學生看着統計表相互提問與回答.提問分兩個層次:首先鼓勵學生提出答案就在表中的問題,然後鼓勵學生提出一些需要利用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計算或比較得到答案的問題.並相機在表中添加“合計”列.

二、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1、出示P24條形圖.

教師:剛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中,有一些看着統計表回答很方便,有一些看着這幅條形圖回答更直接.

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條形圖,說說你看懂了什麼?還有哪些看不懂?

引導學生弄清以下問題:一個方格代表幾個人?“7人”要用由幾格組成的長條形來表示?從左向右數第三條表示哪一個街道的學生人數?有幾人?……

2、小組相互提出問題交流、研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24頁的“做一做”.

教師可以啓發:一個小格代表幾米?小芳投了多少米?要塗幾個小格?然後根據條形圖回答書上的問題.

2、練習六的第1題.

教師引導讀題,學生獨立塗色、指名展示作業、集體評價.

3、練習六第2題.

佈置課後調查,然後集體覈對,看誰調查得最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