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和學情:

乙醇教學設計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程有機知識的學習呈螺旋式上升式,而必修2有機化學的內容,都立足於“簡單並且與生活和生產聯繫密切”的有機化合物,在整個有機教學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烴的衍生物,通過對乙醇的性質和結構的學習,學生將體會到有機官能團對有機物的性質有多麼大的影響。學生能從乙醇的學習中體會到有機學習與無機學習方式的不同,可以說是開啓了學習的新視角。

2.學情

(1)知識儲備:

①9年級化學?

②必修1的元素基礎知識

③必修2的結構基礎知識和烴類相關知識

(2)高中生思維品質發展特點:

高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高度發展。同時高中生的思維更具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其辨證思維也發展迅速,漸漸能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繫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乙醇的結構,掌握乙醇的重要化學性質。

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的性質有重要的影響。

能建立烴基與官能團位置關係等立體結構模型。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實驗探究、分組討論、模型展示、動畫模擬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的觀察、記錄、分析,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通過分組實驗及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達能力;體會有機學習的方法。

4.重點和難點

重點:官能團的概念;乙醇與鈉的反應原理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過程分析

難點:乙醇的結構與性質的關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5.教材處理:

將教材主要內容順序調整爲:乙醇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乙醇被重鉻酸鉀溶液氧化(測酒駕)→乙醇的燃燒→乙醇的催化氧化(難點)→乙醇與鈉→乙醇的結構及官能團簡介→回頭再看催化氧化反應的部位。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1.情境激學法;2.多媒體輔助 ;3.綜合啓發法

學法----1.實驗探究法;2.討論交流法 ;3.類比和對比

三、教學過程:三大板塊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乙醇俗稱酒精,以酒開篇點題。

利用白酒和醫用酒精的區別、酒精的洗滌作用等興趣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乙醇的一些用途,並推導出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質。

(二)探索新知,分析交流

1.乙醇的氧化反應:

仍然以酒爲題引,引出酒後駕駛的危害,測酒後駕駛的反應原理——學生分析得出乙醇被氧化,過渡到乙醇的充分燃燒,瞭解乙醇燃料的優點及發展前景。

從乙醇的燃燒過渡到乙醇與CuO的反應,分析整個反應過程,得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及其應用。

2.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從乙醇的用途可銷燬鈉、鉀,得出乙醇能夠與鈉、鉀反應。

探究實驗:通過鈉與乙醇的實驗現象和產物探究,推測出乙醇與鈉反應產生氫氣,引出問題——生成的`氫氣的氫原子來自哪裏?

本環節主要採用對比和類比的方法來突破教學難點——乙醇與鈉反應的原理:

首先採用乙醇、乙烷(或石蠟油)、水分子的結構及其與鈉的反應的類比,突破對鈉與乙醇反應原理的探索,體現—OH對乙醇性質的決定性影響;然後通過對乙醇與鈉、水與鈉反應現象的對比,體現C2H5—對—OH也有一定的影響;最後藉助動畫微觀模擬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反應原理的印象。

3.再次回看催化氧化反應,突出—OH對乙醇性質的決定性影響,引出官能團、烴的衍生物等重要概念。

4.利用課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5.思考與交流: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中的有趣現象:將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加熱時,銅絲能較快變黑;將變黑的銅絲放在酒精燈內焰部位加熱,Cu絲卻變紅了。這些變化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三)拓展視野,自主研究

課後作業:教材P76:1,2,3,4,8,9;

研究性學習課題(任選一個):

(1)製作一張海報,宣傳酗酒或酒後駕車的危害

(2)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乙醇的生理作用

(3)查閱車用新燃料相關知識

(4)釀造酒

(5)其他與乙醇相關的你感興趣的研究

四、板書設計(部分內容通過多媒體呈現)

五、教學反思

1. 對必修2的有機教學深度和廣度的思考:

必修2從生活和生產中重要的、常見的幾種有機物出發,立足於有機物的用途和性質,學習方式偏向於從特殊(具體物質)到一般規律(官能團的結構與性質),是爲選修5的學習打基礎,應控制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2. 對教材內容再加工的思考:

注重聯繫生產和生活,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生活中的化學”“化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這一新課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