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表格》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設計思想

《統計數據表格》教學設計範文

1、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

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應用於生活實踐,解決生活中具體的實際問題,信息技術課應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融於課堂之中,最終使學生會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來分析、處理信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互動演示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後,學生之間先分析任務,再相互協作完成任務,然後由教師演示並講解教學過程,最後由學生和教師共同點評,激發學生潛能,最終使學生掌握學習信息技術這門新課程的方法。

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但教師不急於解決問題,而是以教材爲本,讓學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同時應以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爲主,把講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暴露,然後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研討,最後學生利用充足的時間實踐操作,深入體會計算機中的數據計算。

二、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初中二年級信息技術《電子表格—Excel數據的統計》。教材從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需要入手,激勵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針對本課時在本課及本章的位置,以及學生學習Excel的最終目的是爲了能夠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數據求和這一節利用一課時進行專門講解。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新課改理念以及《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爲指導,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和合作學習意識,注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培養學生“具有對不斷髮展、變化的信息技術的適應能力”。關注學生個體,讓每個學生都自動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主動與別人合作,有自己的見解和創新,在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同時,又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對不同層次的需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教學對象分析

通過初中階段近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們接觸了Word、Excel、Powerpoint等軟件、已經掌握了一些軟件的學習規律和相似的操作方法,具體一定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和分析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也有所提高,具備合作互助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數據求和、平均數的分法、數據的排序。

2、Excel中求和函數的運用,排序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學中做、做中學、做中體驗、做中感悟,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瞭解Excel公式及求和函數的使用及數據的排序

,同時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完成任務、教師和學生給出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增加集體榮譽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求和、平均數的方法、數據的排序

(二)教學難點:運用求和、平均數的方法、數據的排序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們學習計算機的目的能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例如考試後的成績統計。

提問:同學們使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的?那麼有沒有更快更好的求和計算方法呢?

教師打開準備好的EXCEL 電子表格迅速的進行求和計算。

(二)、講授新課

1、我們運用計算機本身最強大的功能――運算功能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一些特別煩瑣的數據。(1)任務分析:

(1)在學生們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室進行巡視指導。

(2)每組推薦一名學生,運用一種或多種求和方法,進行操作演示。

3、教師總結

(1)用Excel的求和函數sum進行求和。

(使用填充柄來複制公式,選中單元格,移動鼠標指針到該單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塊,指針形狀變成+,拖動填充柄,就會顯示總和。)

(2)選中需要求和的區域,使用工具欄中的自動求和按鈕,“∑”能快速求出總和。

(3)講解數據的排序

4、鞏固練習。

教師展示準備好的獎品,比一比誰用最快最正確的方法進行求和。

(1)教師出示學習任務。

(2)巡視指導

(3)評比

5、知識擴展:

1、提出問題:

2、AVERAGE求平均函數。

3、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

(三)、歸納總結

通過以上操作和講解,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主要講解內容。教師對總結不足進行補充,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

(四)、學生實踐操作

完成學案裏的成績統計表,不會的觀看微視頻。

(五)、拓展思考

大家都知道,數據清單中的數據除了用表格的形式體現外,還可以用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將數據清單由表格的形式,轉換成圖表呢?從而爲下節課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