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六篇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花生的好處與特點。

2、認同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有真才實學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默寫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及難點】

認同做人不應只講體面,應該有真才實學的道理。

【教學準備】

鋼琴曲《秋日的私語》。

【教學過程】

一、瞭解花生的好處與特點

1、瞭解學生對花生的認識:

⑴ 出示一捧花生。

教師

花生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那麼在生活中花生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⑶ 組織學生暢談交流。

2、認識文中花生的特點:

⑴ 教師:

剛纔大家都談了自己對花生的認識,課文的第二段也是在寫談論花生,讀讀這一段,讀後你覺得文中描寫的花生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⑵ 學生自讀品味,教師巡視。

⑶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隨機點評:

第七自然段:花生的味美。

第八自然段:花生可以榨油。

第九自然段:花生的價錢便宜。

第十自然段:花生不炫耀自己。

估計學生對於概括花生的這一特點存在困難,可作如下設計:

① 教師:

這段話中除了寫花生還寫到了蘋果、桃子、石榴,請大家把寫這些水果的句子找出來,好好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課文中描寫的這些水果給你的感覺怎樣?

(炫耀自己,誇耀自己。)

② 教師:

再請大家讀讀寫花生的句子,與這些水果相比,花生又給你什麼感覺?

(不炫耀自己。)

③ 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同時要引導他們反覆讀好有關詞句,特別要讀讀出花生與蘋果、桃子、石榴的對比反差。

④ 教師:

剛纔大家通過讀課文對花生有了新的認識,你能不能用一組關聯詞把文中花生給你的印象說出來。

(雖然花生好處很多,但是從不炫耀自己。)

二、讀、悟父親教育我們的話

1、整體感知:

⑴ 教師:

父親在縣城做官,平時公務繁忙,抽空來過收穫節,難道只是爲了向我們介紹花生嗎?顯然不是。那麼,父親的真正目的又是什麼呢?請大家放開聲音朗讀12~14自然段,你讀懂了就舉手。

⑵ 組織學生交流。

2、自讀感悟:

⑴ 教師:

在父親教育我們的這幾個自然段中,哪些詞語或句子,你讀了以後覺得挺有道理的,就做上記號並寫下你讀了這寫句子後的體會。

⑵ 學生自讀品味,教師巡視。

⑶ 教師:

現在,請大家把你的體會有感情地讀出來。

(在反饋交流中,引導學生分清“講體面”與“只講體面”的相異之處。)

3、深化認同:

教師:剛纔大家都談了自己的感想,老師讀了以後,也有很多話想說,我把它寫成了一首詩獻給大家。

(配樂詩朗誦。)

我願……

我願,我願是一支粉筆,用我潔白的身軀,

去譜寫生命的樂章。

我願,我願是一支蠟燭,在黑暗中默默地,

燃燒,用我的光和熱。

引着孩子們走向光明。

也許,一路上沒有鮮花與掌聲相伴,

但我無怨無悔,因爲我堅信,

人生的價值,

不在於索取,而在於奉獻。

4、積累語言:

⑴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14自然段。

⑵ 學生自由背誦12~14自然段。

⑶ 學生默寫所背的話。

三、結課

教師:父親在百忙之中,抽身前來過收穫節,正是想通過談論花生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牢記父親對我們的期望,再次有感情到讀讀第二段。

【板書】

落花生 好處很多 不炫耀自己

做人 做個有用的人 不要只講體面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

1. 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讚美鄧稼先的語句,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3. 學習鄧稼先熱愛祖國、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探究文章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特點。

課前準備:

1. 閱讀課文,利用課文註釋和工具書預習生字、生詞。

2. 佈置學生廣泛蒐集鄧稼先的故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二十世紀,中華民族經歷着偉大而深刻的變遷。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他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一般人無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卻不爲人所知。這些鮮爲人知的傑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偉大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就是這樣一位高尚的,偉大的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回憶性散文《鄧稼先》。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 速讀課文,說出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2.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討論交流。

3. 教師評議學生髮言,歸納討論意見

作者熱情讚美鄧稼先爲國家=民族建立的功勳,表達了對鄧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品味研究

1. 從文中找出直接讚美鄧稼先的語句,圈出其中的關鍵語句。

a. 瀏覽課文,找語句,圈出詞語。在此基礎上全班討論交流找出的語句。

b. 教師集中討論結果:

第一部分最後一小節,第二部分最後兩小節,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節,第四部分最後一小節,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時代的歌,第六部分。

2. 以第三部分爲範例,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a. 以上語句或語段,大多運用議論、抒情表達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達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現在,我們通過第三部分的探究來認識這一點。]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兩小節中的關鍵詞語,說明這些詞語各自概括了這一部分的那些內容,說一說這樣表達思想感情有什麼好處。

b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23分鐘,然後組織全班討論交流。

c. 教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評議、肯定:

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概括並讚美鄧稼先忠厚平實、真誠坦白、樸實。

奉獻精神,理想黨員概括並讚美鄧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沒有私心。

品格使人們絕對相信他:說服兩派繼續工作,製成氫彈;說服工宣隊、軍宣隊隊員。

d. 作者在敘述鄧稼先的氣質品格時,爲什麼要提到奧本海默?

全班討論,教師歸納:運用對比手法,既可烘托突出鄧稼先中國人的氣質品格,強調他跟奧本海默氣質品質不同;又能肯定他們爲國家功臣,同屬偉大的科學家。

e. 小結:

作者在敘述的基礎上議論抒情,使議論抒情的語句內涵豐富、情感真摯;對比烘托手法的運用,使敘述內容更加具體充實,讓讀者更鮮明地感受鄧稼先中國人的氣質品格。這就使第九、第十兩小節既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飽含讚美深情,富有感染力。

3. 學生自主選擇其他部分,探究在記敘基礎上議論、抒情的好處。

在徵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着重研究兩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問並參與解答問題。

五.鞏固拓展

1. 全班討論:你認爲鄧稼先的那些品質值得我們終身學習?

2. 敘述你收集的鄧稼先的故事,加上簡要評論,表達你對他的情感。

六.評議總結

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穫。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都喜歡欣賞美麗的圖畫,有一天,老師到外面也拍了一些圖畫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們想不想看啊?

2、演示:

秋天山野的景色。

你能說說這是什麼季節嗎?

(板書:秋天。)

3、老師給大家看的就是秋天的圖畫,齊讀課題。

4、秋天是多彩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今天就讓我們也背上旅行包走進秋天的圖畫,轉一轉、遊一遊,好不好?讓我們一起乘坐紅葉號列車開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看,小火車來接大家了,大家檢查一下,該帶的四樣法寶都帶齊了嗎?這四大法寶就是帶上你們的眼睛仔細看,帶上你們的耳朵認真聽,帶上你們的嘴大聲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帶上你們的心,讓我們一起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受。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繫上安全帶,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們出發啦!

二、初讀課文

1、瞧,我們的路線圖就在這(語文書),這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新朋友,別忘了跟他們打聲招呼。

(生讀課文。)

2、檢查生字、句子:

⑴ 紅葉號已經帶着我們到了目的地,看,果園的果子都熟了,趕快去秋天的果園裏摘果子吧!誰能準確而且大聲地讀出水果上面的字,這個果子就是你的了。

(過生字關)──還有更大的果子呢?(過詞語關)臉頰,指的是哪兒,用手摸摸──

⑵ 發現沒有,書中有一句話把大部分的詞語都裝進去。快找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文第二句,指導學生讀準讀通。)──摘到蘋果一定很開心!讓我們把生字和詞語寶寶送回課文中讀讀吧!讀給同桌聽,讀對的誇誇他,讀錯了幫幫他。

三、新授課文

1、剛纔,紅葉號已經帶着我們駛進了美麗的秋天,駛進了美麗的田野,我發現小朋友們都格外地投入,你們被這秋日的景色迷住了是嗎?誰能告訴老師,你們都看到了一些什麼呀?

⑴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

① 你看到梨樹怎麼了?(結出了沉甸甸的果實、梨子成熟了、又大又黃。)多說幾個。

② 我們來看看課文裏是怎麼說的?這金黃的燈籠是是啊,這一隻只又大又黃的梨多像是金黃的燈籠高高掛在枝頭啊。多美啊!

③ 你能來讀讀嗎?

⑷ 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的眼前彷彿真的看到了無數金黃的小燈籠。果實累累,真誘人啊!你在很用心地讀,誰再來試試?

⑸ 過渡:

嗚嗚嗚,列車開啊開,你還看到了什麼?

⑵ 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

① 你讀懂了什麼?

(蘋果成熟了。)

② 那直接說蘋果成熟了,好不好,你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③ 讀出你的喜愛吧。

⑶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① 什麼叫稻海啊?是一株稻嗎?二株嗎?那是什麼?(是啊,是數不清,是許多許多的)這就叫稻海。

② 讓我們去秋天的田野感受一下這豐收的場景,感受一下這起伏的波浪吧。

③ 理解翻,爲什麼用翻呢?

對啊,稻子太多了就像海一樣,風一吹就像翻起了一層一層的波浪。

指導讀。能讀出多的韻味嗎?

⑷ 高梁舉起燃燒的火把:

① 圖片出示燃燒的火把。

② 爲什麼說高梁舉起燃燒的火把?

③ 讀。

2、齊讀四句話,如果去掉顏色的詞好不好:

師:是啊,那是成熟的顏色,那是收穫的顏色。它讓我們的秋天更加多姿多彩,它讓我們的秋天更加

3、學習第一句:

⑴ (放音樂)我們乘坐着紅葉號來到如此美麗的季節中,來到如此多姿的田野中,我們看到了梨樹( ),看到了蘋果( )看到了稻海( )看到了高梁(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們傳遞着一個消息,那就是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⑵ 讓我們把這個消息,把這份喜悅帶給所有的人吧,誰來?

──聽出了你發自內心的喜悅

──聽出了你的

──讓我們一起把這份快樂說出來吧。

──讓我們一起把這份快樂喊出來吧。

4、小結: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

四、生字指導

1、今天我們的紅葉號之旅就要結束了,老師剛纔在那還摘了好幾個成熟的蘋果,瞧,它露着紅紅的臉頰。

2、讓我們把紅蘋果裏的生字請進田字格里。

3、瞧,住進了新家的生字寶寶多高興啊,仔細觀察。

4、跟着老師一起寫寫他們吧。師範寫。

5、你們能寫好它們嗎?生描紅。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A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家鄉的紅橘有哪些可愛之處。

4仔細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抓住特點,展開想象,寫一寫。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紅橘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瞭解家鄉紅橘的可愛之處。

教學難點

能學着本文的觀察寫作方法,描寫自己喜歡的水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紅橘嗎?吃過紅橘嗎?你對紅橘有哪些瞭解,誰來說一說?(抽生說)

孩子們介紹得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紅橘的文章,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作者眼中的紅橘是怎樣的?

師出示課題:家鄉的紅橘,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讀音

1自讀課文,把紅色音節的字音讀準,把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注意:翹舌音:暢、束

平舌音:素

前鼻音:嫩

後鼻音:競

多音字:骨(骨氣、花骨朵)

2勾畫出生字連成的詞語,每個詞語自讀三遍

3檢查生字、詞讀音。

出示生詞卡片開火車認讀、教師及時糾錯,抽生讀,小組比賽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進課文中再讀課文,注意把詞語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抽讀、師生互評、齊讀)

三、精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標出段,弄清各段講了什麼?

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2全班交流。

(1)這篇課文一共幾段?

(2)誰來說說課文的幾段各講了什麼?

學生彙報:

第一段:家鄉在長江邊上,那裏有成片的橘園。

第二段:春天時,橘子樹葉長得很茂盛。

第三段:四五月時,橘子花開了,花香醉人。

第四段:秋天,橘子樹上結滿的青色果實壓彎了枝頭。

第五段:十一月左右,果實成熟了。

第六段:總結全文,讚美家鄉的紅橘。

四、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用喜歡的方式記憶課後田字格中的10個字。

2教師重點指導“骨”字的寫法,請生觀察寫“骨”字時應注意什麼?骨字的第四、第五畫是點、橫鉤。

3師範寫“骨”字。生在桌上用手指寫3遍。

4生練習:打開練習本,把其餘的9個字在田字格里寫2個,要求一個比一個寫得好。

5展示書寫。

五、作業

1抄寫生字。

2抄寫詞語,每個三遍。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複習生字詞。

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男女生賽讀、齊讀。

2複習課文:全班齊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感受紅橘的可愛

1出示第1段,自讀思考第1段講了什麼?(家鄉的紅橘生長在長江邊)

2過渡:作者家鄉的紅橘有什麼可愛之處呢?課文又是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紅橘的可愛呢?請自讀課文2~5段,邊讀邊思考。

3(學生彙報:第2段寫了春天時,橘樹葉長得很茂盛)師板書:橘樹葉。

作者用哪些詞來寫橘子樹的葉子可愛?把它們用重點符號標出來。(學生彙報:茂盛、四季常青、閃着綠油油的光)

理解“茂盛”的意思。

4指導朗讀、背誦。

那綠綠的葉子在春風中輕輕搖擺,在陽光下閃光,多美呀!就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自讀,抽生讀,師生點評,齊讀,試背。

5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紅橘的可愛呢?(生:第3段主要寫橘子花的可愛)師板書:橘子花。

6默讀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橘子花的可愛?勾畫表現橘子花可愛的詞語。(學生彙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綻放、醉倒)

理解詞語:競相開放、爭奇鬥豔。

7指導朗讀、背誦。

(1)自讀,邊讀邊想象花兒競相開放,花香醉人的情景。抽讀、教師範讀、齊讀。

(2)這麼美的句子,想把它記在自己的腦海裏嗎?下面就自己背一背吧!(自由背、抽背、師引背、齊背)

8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紅橘的可愛?(第4段寫了青色的橘子壓彎了枝頭,很可愛)師板書:青色的橘子。

9小組討論:課文哪些詞語寫出了青色的橘子的可愛?(學生彙報:肥實、壓彎了枝頭、又酸又澀)

理解:肥實。

10指導朗讀:齊讀這一段,邊讀邊想象果實綴滿枝頭的情形。

11到了十一月左右,果實成熟了,成熟的'果子又有哪些可愛之處呢?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紅橘的呢?請生自讀第5段。師板書:成熟的果實。

12小組討論、學生彙報:

顏色:紅色金黃色的瓤

形狀:像一盞盞的小燈籠

味道:甜甜的

感受:使人感到舒暢極了

13指導背誦:有感情地朗讀並把它背下來,體會作者對家鄉紅橘的喜愛之情。(自背、抽背、引背、齊背)

14家鄉的紅橘每一階段都有它的可愛之處,無論是橘樹葉、橘子花,還是橘子,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可愛,就讓我們像作者一樣大聲地讚美它吧!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師板書:讓人喜愛。

三、理清順序,總結全文

1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是按紅橘生長的時間順序寫的,先寫葉,再寫花,最後寫果實由青變紅。下邊就請同學們勾畫出表示時間先後的詞語,完成課文第2題,讀一讀。

出示課後作業:

這篇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的,先寫初春的橘子樹,接着寫四五月時的橘子花,再寫()的青色果子,最後寫()的成熟的果子。

2教師小結:作者按時間順序,寫家鄉紅橘的生長變化,還特別注意認真觀察了紅橘果實的顏色變化與外形特點。在今後的寫作中,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順序觀察一件事物的寫作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寫得更有條理。

四、作業

1模仿第5段寫一種水果,注意要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和味道。

附:板書設計

8

家鄉的紅橘

春天橘葉:茂盛、閃着綠油油的光

四五月橘子花:競相開放

秋天青色果實:壓彎枝頭

十一月果子成熟了:像小燈籠讓人喜愛

(朋曉瓊)

 B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家鄉的紅橘有哪些可愛。

4仔細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抓住特點,展開想象,寫一寫。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瞭解家鄉紅橘的可愛。

2學着本文的寫作方法,描寫自己喜歡的水果。

教學準備

1準備一個紅橘。

2向其他人瞭解紅橘的特點,生長情況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家鄉有哪些水果呢?你最喜歡哪些水果?水果的品種繁多,作者爲什麼要寫家鄉的紅橘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了解。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連貫,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檢測生字、詞語(用大屏幕展示生字、詞)。

師:看,生字想和大家交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從課文中跳出來了,讓我們去打打招呼吧。

(1)齊讀生字、詞語。

(2)抽生讀,注意讀準後鼻音(競jìnɡ),前鼻音(嫩nèn),平舌音(素sù),翹舌音(暢chànɡ)。

(3)同桌互相考考。

(4)老師也想考考大家,老師隨便指讀(去掉拼音讀)。多音字(骨),形近字(辯、辨、辮、瓣)(竟、競)。

3快速讀完全文。

想:作者爲什麼寫家鄉的紅橘?

生:因爲家鄉的紅橘十分可愛。

生:從最後一段,我知道,家鄉的紅橘真讓人喜愛。所以,要寫家鄉的紅橘。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寫作方法

師:作者是怎樣寫出家鄉的紅橘的可愛的呢?是按什麼順序寫的?是抓住什麼特點來寫的?

1帶着這些問題,快速瀏覽全文。

2學生討論後彙報:

生:課文是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來寫的。按一年四季的時間順序寫的。按生長過程來寫的。

生:抓住紅橘的葉子、花骨朵、果實來寫的。

3讀第2段。

思考:

春天來了,紅橘的葉子有什麼特點?(四季常青、綠油油)。

經過風霜考驗是什麼意思?(經過風吹霜打)。經過風吹霜打後更加茂盛,是多麼堅強啊!

讓我們想象一下:綠得發亮的葉子是那麼堅定有力地在春風中輕輕搖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多美啊!捧起書來邊讀邊想象。

4讀第3段。

(1)思考:花骨朵有什麼特點?勾畫出寫花骨朵特點的詞。

米粒大小潔白形狀像茉莉一簇簇指甲那樣大香氣

(2)想一想:是抓住了哪些方面寫的?

(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香味)

師:作者觀察得多麼細緻,描寫多麼細膩。

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

抽生讀,評價。從你們的朗讀中我們彷彿真的看到那潔白、樸素的花骨朵,彷彿真的聞到了那醉人的香味。

5讀第4~5段。

思考:作者是怎樣寫果實的?

開始是青色的果子又酸又澀,果實成熟了,像一盞盞紅色的小燈籠。讀這個句子,體會這句話表達了幾層意思:

生:寫出了顏色是紅的。

生:寫出了形狀像“小燈籠”。

生:寫出了數量多“一盞盞”。

生:寫出了果實的可愛。

師:對,你看作者觀察多細,想象多美啊!在寫這些豐碩的果實時,用了“有的……有的……有的……”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師:紅橘不但樣子可愛,而且味道甜美,令人舒暢,讓我們仔細讀讀。

師:閉上眼睛,想象橘園豐收的景象。然後請你描述你想象中的情景。

師:作者從顏色、大小、數量、味道寫了果實的可愛。

6小結。

家鄉的紅橘有哪些地方讓人喜愛?

四、拓展延伸

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抓住形狀、顏色、味道把它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家鄉的紅橘

(喜愛)

花骨朵

果實

(郭春利)

 C案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規範、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家鄉的紅橘有哪些可愛之處。

4仔細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抓住特點,展開想象,寫一寫。

教學準備

準備一個紅橘,蒐集紅橘的特點。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出示一紅橘)孩子們,這是什麼?看到它,你想說些什麼呢?(顏色、形狀、味道、產地……)

2孩子們介紹得真不錯!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介紹家鄉紅橘的文章(揭示課文題目),一起去看看在作者眼裏紅橘又是怎樣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整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詞和不理解的問題。思考每段寫了些什麼。看看自己讀懂了些什麼。

2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認真讀一讀。

3讀課文,以小組爲單位,交流預習情況。

4提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集體討論。

三、品讀感悟,自主體驗

1課文主要爲我們介紹了家鄉的紅橘,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向大家介紹紅橘的呢?請大家讀課文,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說說課文的敘述順序。

2每個季節的紅橘都有它的可愛之處,再讀讀課文,找出家鄉的紅橘讓人喜愛的地方,作上記號,然後邊讀邊想象,批下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交流自學情況。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4課件展示紅橘的生長過程,學生再次朗讀品味,體會紅橘的可愛。

5是啊,家鄉的紅橘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像作者一樣大聲地讚美它吧!

(齊讀末段)

6外地客人來到我們家鄉,你準備向客人怎樣介紹家鄉的紅橘。先說給同桌聽,再向全班介紹。

四、創設情境,快樂積累

1積累運用。師:家鄉的紅橘可真惹人喜愛呀!爲了表現紅橘的可愛,課文中哪些好詞佳句立下了大功?快把它找出來欣賞吧!請生將想要積累的詞句摘抄到積累本上,抄完後讀給同桌聽,然後選一兩個詞說幾句話,相互評議。提醒學生要學會運用。

2指導背誦。師:多可愛的紅橘,多美的課文啊!讓它們都永遠留在我們心裏吧!

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先多讀幾遍,再借助剛纔積累的詞句練習背誦,然後展示課件畫面,學生看畫面自己選擇試背相關內容。

五、拓展實踐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思考它有哪些特點(顏色、形狀、味道等)。選擇相同水果的同學分爲一組,討論它的可愛之處,相互補充介紹,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下來。

附:板書設計

9家鄉的紅橘春葉

夏花

秋果

冬喜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1、作業要求說明:

(1)自己選擇某課程中一節課(45分鐘)的教學內容,在“以“教”爲主的教學設計方案表格模板”的基礎上,完成一個教學設計方案的撰寫,要求按照表格中的項目來填寫,根據具體情況來寫,表格中多餘的行刪除,缺少的則自行添加。(請嚴格按照模板來填寫,建議選中小學教材內容,模板中加入標註的或者黃色部分文字作業時請刪除)

(2)本作業涵蓋的主要知識點都在教材第八章中,其中案例在P254——P264,另外,本作業3(教學設計)和作業4(課件製作)選題內容保持一致(也就是課件是根據前面的教學設計來製作),請在選擇內容的時候,綜合考慮。

2、學習資源:

對於不會填寫的地方請先仔細研究“案例”文件夾提供的兩個案例。

提供案例:見“案例”文件夾中的文檔,也可參照教材中的案例: 以“教”爲主的教學設計方案

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把說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說明事理的方法。

二、重點掌握實詞表中“上”、“法”等10個實詞和“而”、“所以”等虛詞的用法。

三、使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不斷變化發展的規律,懂得人的認識也應隨着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道理。

教學設想

一、充分利用課前預習,使學生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二、在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學目的,設計相關討論題,注意激發學生的爭論熱情,以啓迪學生的思維。

三、“法”字在文中出現了28次之多,詞性和詞義隨文意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應作爲實詞中的難點處理。

教學時數 二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解題:檢查預習情況;疏通難句。

教學過程

 一、講評《夢溪筆談》作業,強調認真預習、積極思考對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題(作品介紹)

1.指名朗讀課文註釋①和“預習提示”第二段。

2.教師補充講解:從課文註釋及“預習提示”的說明,我們可知,《呂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呂不韋集合其門客集體編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學說的論著彙編。全書由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組成,共26卷,約20萬字。當時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漸告結束,思想界也需要總結百家爭鳴的成果。《呂氏春秋》便是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爲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而產生的。

《呂氏春秋》作爲諸子散文,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各篇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後舉例說理,設喻爲證,最後回覆到原來的立論,首尾呼應,條理分明,語言簡練,富於形象,有較強的說服力。這是我們學習課文時應細加品味的。

 三、檢查預習情況

1.通假字

“脟”通“臠” 釋義:切成塊狀的肉。

“益”通“溢” 釋義:漲水。

“有”通“又” 釋義:用於連接整數和零數。

“虧”通“詭” 釋義:差異,不適應。

“契”通“鍥” 釋義:刻。

2.指名口述三則故事。(故事內容見課文3、5、6段)要求講述之後,口譯作者議論的句子。(請三位同學分別講述,教師補正。)

四、詞句講解:

1.第1、2段中,“法”出現15次之多,其義項有:A動詞,取法,沿用;B名詞,法令、制度;C動詞,照舊沿用。

將兩節中15個“法”字標上序號,答案由學生選擇,教師明確:

A⑴⑿ B⑵⑷⑺⑻⑼⑾⒀⒁⒂ C⑶⑸⑹⑽

2.教師講解“所以”等詞句

“所以”是由代詞“所”和介詞“以”組成。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以”後面的詞、詞組(短語)、句子看作介詞賓語,那麼,其結構就是“代詞‘所’+介賓詞組(短語)”,介詞“以”可以表示原因、憑藉、目的、方式等內容。譯爲現代漢語,可以理解爲:“……的原因(緣故、根據、憑藉、方法等)”;“用來……的”等等。

“雖……猶若……”爲轉折複句,意爲“即使……也還是……”。

“……者……也”判斷句式。

五、請三名同學口譯1、2、4段,師生共同補正。

 六、討論“預習思考題”④,引起學生對本文“中心論點”的爭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當點撥。

在學生充分討論、爭辯的基礎上,教師談自己的觀點:

關於本文的中心論點,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同學們談了各自的觀點,擺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這裏,我不強求統一,允許有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理、設喻、舉例,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需要的這一論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七、集體朗讀1─4段。

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三、四

2.思考:全文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結合“思考和練習”一、二考慮。

3.熟讀課文。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檢查上一課作業;賞析寫作特色;總結並佈置作業。

教學過程

一、檢查訂正“思考和練習”三、四。

 二、討論課文的論證結構。

1.提問:請大家先畫出文中表明“論點”的語句,再看看作者是如何論證這些論點的?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可四人一組討論交流,推選代表發言)

教師歸納:

本文提出的“論點”共三個:論點一,“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爲論證這一論點,作者擺出了兩點理由:其一,“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者也”。年代久遠,“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幾經增刪,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其二,“先王之法”“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論點二,應“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爲法”。對此,作者的理由雄辯有力:“先王之所以爲法”爲什麼呢?是“人也”。“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因而“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接着,作者列舉了“審堂下之陰”、“見瓶水之冰”、“嘗一脟肉”這三件生活常事爲喻,說明“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今人之法,應該“法其所以爲法”。也就是說,先王制訂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爲當時人着想的;當今制訂法令制度的人,應效法先王的做法,從當今人出發,爲當今人着想。不必法古,而應“察今”。接着,作者在前面正面論述的基礎上,又從反面講述了“荊人襲宋”(“循表夜涉”)的故事,進一步說明,辦任何事情,特別是制訂國家法令制度,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着情況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措施。

論點三,“世易時移,變法宜矣”。作者先從反面說明死守成法不變則悖,而“悖亂不可以持國”,點出“適時的法制”的重要,由此引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爲進一步論證這一論點,作者以“良醫”“良劍”“良馬”爲喻,說明法令制度必須隨着“世易時移”而改變;又以“刻舟求劍”爲例,諷喻不顧條件變化而機械法古之人;最後以“引嬰投江”爲證,嘲諷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可笑。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

(以上三個論點的分析,也可分而論之。)

關於論證方法:由上可知,本文主要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等論證方法。

2.提問:從以上討論分析中,斷定哪一個論點爲本文的中心論點貼切些呢?

學生討論,兩種意見各執一端。

教師概括:我個人看法,還是“論點三”作爲本文的中心論點貼切些(不同的意見允許存在)。“論點三”是在“論點一、二”論述的基礎上推論出來的。這是文章的基本觀點,也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三、寫作特色賞析:

1.指名學生朗讀“預習提示”第三段。

2.提問:請說出課文中有關說理、舉例、設喻的段落,並談談這三者較完美地結合的好處?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第一部分(1─3段),重在說理,兼有設喻、舉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設喻、舉例。這三者很好地結合,使文章的論據充足有力,深刻透徹。特別是文中的精譬設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量。這種寫作方法是值得學習 的。

四、教師總結:

本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寓含着這樣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應隨着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更新。這種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在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的時代,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在今天,這種思想,對於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加快四化建設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五、集體朗讀課文,要求流利、準確.有節奏,有感情。

佈置作業

1.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2.補充練習

(1)填空:

①《察今》選自《(呂氏春秋·慎大覽)》。“察”的意思是(明察),“今”是指(當今的實際情況)。

②闡述先王之法不可法的原因,課文中的原句是:

A(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

B(時不與法俱在,法雖今而在,猶若不可法)

③全文論述的主旨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爲了說明這一點,文章列舉了(循表夜涉)、(刻舟求劍)、(引嬰投江)等三個故事,還運用了(良醫)、(良劍)、(良馬)等三個比喻。

④《呂氏春秋》亦稱《呂覽》,該書成於(秦統一天下之前或戰國末)。全書共26卷,分爲(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

(2)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用法和意義,並簡述活用的理由。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案:前一個“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名詞“法”受否定副詞“不”的修飾並帶賓語“先王之法”,故活用爲動詞。)

②爲其不可得而法。

(“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因爲連詞“而”的後面一般不能連接名詞,而是連接動詞或動詞短語,故活用爲動詞。)

③猶若不可法。

(“法”,名詞用如動詞,效法、取法。因爲名詞“法”受助動詞“可”的修飾,故活用爲動詞。)

④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

(“貴”,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貴。因爲後面帶了賓語“以近知遠”,不起修飾作用,故活用爲動詞。)

⑤使人先表澭水。

(“表”,名詞用如動詞,設立標誌。名詞“表”帶省略了介詞“於”的補語“澭水”,並作“人”的謂語,故活用爲動詞。)

⑥軍驚而壞都舍。

(“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壞,崩塌。形容詞是表示事物性質或狀態的詞,本來不帶賓語。這裏“壞”後面帶了賓語“都舍”,使賓語“都舍”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故活用爲動詞。)

(3)預習《訓儉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