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與歌唱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唱歌與歌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唱歌與歌唱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

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普通實驗教科書《歌唱》,第一單元學會唱歌的第一課,也是學生高中歌唱課的起始課。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我的未來不是夢》

2、認識唱歌與歌唱的差異

3、演唱歌曲《同一首歌》

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①通過欣賞獨唱歌曲《我愛你,中國》、《我的未來不是夢》,兩首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不同演唱方法的聲樂作品,從感性和理性上提升學生對歌唱的情趣和認識,並使其喜歡歌唱,逐漸升華爲理智歌唱。

②初步認知什麼是唱歌、什麼是歌唱,並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明白唱歌與歌唱的區別及瞭解一些演唱方法的特點。

2、設計思路:

①設計理念:

歌唱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爲依據,普通高中的音樂教育本質上仍然是審美教育。因此,以審美爲核心的課程理念應鮮明地體現和貫穿在高中歌唱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中,突出教材作爲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創造、評價音樂美的載體作用,教學中堅持以音樂爲本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充分聆聽及參與藝術表演實踐,培養並發展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與愛好,增強演唱的自信;使他們能夠運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引導學生用健康的審美意識規範自己的歌唱實踐,並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得到情感的陶冶和昇華。

②設計意圖

自古以來,幾乎人人都會唱歌。但真正懂得歌唱藝術並能掌握這門藝術的人卻並不很多。傳說古代的韓娥,她的歌聲能繞樑三日;而另一位歌唱家秦青,她的歌聲能使林木振搖,行雲欲停。傳說不免有些誇張,卻說明了真正的歌唱藝術所給人長久難忘的印象。由此可知,同樣是用嗓子唱歌,其中真是差別懸殊,別有天地。本課設計就是讓學生了解唱歌是用聲音將歌詞和旋律演繹出來,保證歌詞準確,音準,節奏等等都和作品一致,在加上聲音有一定的特點,那麼可以認爲這位歌者的歌唱得很好。而歌唱呢,卻是需要投入情感的去詮釋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必須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歌詞和旋律的起伏。都說演唱者對歌曲的表現是在進行二度創作,也就是演唱者運用自己對歌詞和旋律的理解,用恰當的技巧和情緒表現出來,並賦予歌曲新的內容。讓學生明白演唱的風格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演唱方法科學,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以美妙的歌聲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給人以美的享受。

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這句話深動地強調了實踐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學以致用纔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音樂學習離不開音樂實踐,新課改強調“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爲學生構建平臺,給學生提供展現才華的機會,讓學生把認知行爲內化爲基礎技能實踐活動,讓有不同興趣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並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③學情分析:

普通高中歌唱教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學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展。高一學生通過小學和初中的歌唱學習,應該對歌唱知識與技巧已有初步的認識。但由於初中階段學生正處於變聲期,絕大多數同學出現高音唱不上去等現象。聲音的變化而帶來的恐懼心理和緊張心態。再加上部分音樂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教學方法,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唱歌技巧,不敢自信的演唱。根據學生的這些特點,本單元又是高中《歌唱》模塊的“序”,有一個好的開頭,學生將會一帆風順地學會歌唱。本課通過幾首歌曲的欣賞、鑑賞、演唱實踐,從感性和理性上提升學生對歌唱的情趣和認識,引發學生的學習願望,並使其喜歡歌唱,逐漸升華爲理智歌唱。

④教學重點:

欣賞、鑑賞歌曲《我愛你中國》、《我的未來不是夢》及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讓學生了解唱歌與歌唱的差異。

⑤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不同的風格的歌曲運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現。理解美國德路卡的名言“唱歌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用嗓子,而是用耳朵和大腦”。明白正確的歌唱不僅僅是愉悅自己,更重要使聽者得以美的享受。

教材分析:

1、《我愛你,中國》是電影《海外赤子》中最動人、最出色、最爲大家熟悉的歌曲。歌曲以強烈的感情,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對祖國的崇高之愛。音樂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又有鮮明的創作個性,是一首雅俗共賞的獨唱歌曲。歌曲開始散板具有民歌中山歌的風格。

2、《我的未來不是夢》是一首具有較爲典型的通俗歌曲,有男聲演唱(張雨生原唱)。歌曲反映了當代青年對“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整天忙着追求”,並誓言“我的未來不是夢,我認真地渡過每一分鐘”,“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動”。歌曲採用二段體結構寫成。第一段每句弱起及多次的切分節奏爲其特徵,以構成通俗歌曲的風格,加上賦予朗誦式的口語性特點,使歌曲更具通俗歌曲的典型性。第二段其音樂素材來源於第一段,但每句的起唱由弱起到強起,與第一段形成對比,更突出強調“我的未來不是夢”的主題。

3、歌曲《同一首歌》創作於1990年,當時由歌手劉暢首唱,以後又有毛阿敏等多人演唱,尤其毛阿敏將該歌拍成MTV後,使之成爲家喻戶曉的名曲。這是由孟衛東作曲的優秀聲樂作品。中央電視臺的大型的同名歌會,更讓這首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全曲爲二段結構,由八個樂句組成。節奏平穩,旋律優美動聽。全曲高潮出現在第5、第7樂句。

教學教具:多媒體電腦課件鋼琴

教學方法:討論法、對比法、體驗法、實踐法、多媒體演示法

年級:高一年級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描述:

教學環節及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5分鐘

一、課前音樂:播放《同一首歌》原唱(劉暢版)(創設情境,營造歌唱氛圍)

二、導入:(唱、聽辨)

演唱、欣賞《同一首歌》的歌曲片段

a、學生演唱《同一首歌》

b、毛阿敏的《同一首歌》

學生探討:

1、他們都屬於一種什麼音樂表演形式?

2、比較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帶來的歌曲表現力的差異?

導出課題:唱歌與歌唱

深入

25分鐘

1、欣賞《我愛你中國》(葉英)和《我的未來不是夢》(張雨生)

2、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演唱風格(美聲與通俗)、演唱的形式(獨唱)、音樂的情緒(對祖國的熱愛與對未來的不息追求)

3、簡介唱歌定義

學生體驗感受:

兩首不同歌曲表現音樂的情緒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生探討、認知:

瞭解歌曲的演唱形式與演唱的方法

什麼是唱歌?歌唱的`意義?

引導學生探討:

1、什麼是唱歌?

唱歌是有旋律的說話,也稱詠言。

2、人們爲什麼要唱歌?

“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詠歌之”。唱歌是一項抒發感情、激勵意志、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聆聽網上累人翻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引導學生認識唱歌與歌唱的區別

學生探討:

比較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

唱歌與歌唱的差異

引導學生探討:

3、什麼是歌唱?

歌唱屬音樂表演藝術。

4、唱歌與歌唱的區別

唱歌是有旋律的說話,也稱詠言。能抒發自己的情感,愉悅自己。

歌唱是運用正確的發聲方法去演唱,以動聽的聲音不僅打動、愉悅自己,同時也給別人帶來美的享受。

1、同一首歌曲不同演唱方式表達不同情緒

欣賞《我愛你中國》葉英、譚晶兩個版本,比較風格與情感差異

2、同一首歌曲同一種演唱方式表達不同情緒

《我的未來不是夢》張雨生、胡彥斌兩個版本,比較風格與情感差異

3、分析歌曲的音樂風格

學生對比欣賞:

感受同一首歌曲,運用同種與不同演唱方式演唱。帶來的歌曲表現力的不同,表達的歌曲情緒也就不盡相同

引導學生探討:

5、如何唱好歌曲

以情帶聲

6、讓學生明白演唱的風格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演唱方法科學,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以美妙的歌聲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

參與實踐

18分鐘

學生演唱《同一首歌》片段

學生實踐

以情帶聲演唱《同一首歌》

7、簡單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理解學好唱歌不僅僅要有唱歌的激情,更重要的是要有美妙動聽的聲音才能表達好歌曲的思想感情。給人以美的享受。

以聲促情

歸納

2分鐘

歌唱屬音樂表演藝術。它以科學的發聲方法爲基礎,以動聽的歌聲來塑造歌曲的藝術形象,表達其思想情感。

佈置課後作業

學生自主學習:

如何才能以聲促情呢?怎樣的歌唱聲音纔是正確的、科學的?正確的歌唱需要注意哪些?

8、爲下節課學習打下良好地基礎

教學反思

本節課爲歌唱的起始課,採取的是音樂綜合課形式。教學中能夠關注音樂課的音樂性,以歌曲鑑賞爲主,學生參與演唱實踐爲輔,展開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採用多種藝術形式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爲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學習、探究協作的輕鬆氛圍。在具體操作中,以音樂爲主體,根據高中生已有的認知,以教材中的歌曲內容爲主並拓展了不同版本,讓學生進行鑑賞。努力引導他們探討唱歌與歌唱的差異,讓學生明白演唱的風格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演唱方法科學,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以美妙的歌聲感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實際操作中,教學內容爲學生所熟悉,教學方法符合爲學生認知規律,教學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