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會計說課課件

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基礎會計說課課件,一起來看看吧!

基礎會計說課課件

教學內容:

會計含義和特點,會計的職能和作用,會計對象,會計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會計的核算方法與任務。

教學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理解會計的含義和對象;掌握會計的基本職能與特點;瞭解會計覈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熟悉會計的核算和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章重點是會計的概念、職能、對象及會計覈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講授中應注意對會計概念和會計對象的理解、分析。同時,應注意對會計職能、會計覈算的前提和一般原則中難點問題的把握。

教學方式:

以講授爲主,通過習題練習加深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的理解。本章共4學時。

第一節會計的基本概念

引入:同學們印象中的會計是什麼?(要求大家暢所欲言,然後引入正題)

一、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一)會計的產生

人類要生存,社會要發展,就離不開物質資料的生產。人們在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必然關心生產過程中的經濟效益,關心生產活動中所發生的一切勞動耗費和取得的勞動成果。即必須以儘可能少的勞動耗費,取得儘可能大的勞動成果,以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對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進行記錄、計算比較與分析,以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用來記錄、計算勞動耗費和勞動成果的行爲就是會計活動。自從人類社會有了生產,就產生了會計活動。它是管理生產經營過程,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

二)會計的發展

會計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也是人們爲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產生並不斷得到發展的科學。生產力水平不同,會計活動的範圍和方法不同。

1.古代會計

原始社會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人們對於自己從事的生產活動最初只能用頭腦來記憶。隨着生產過程的日益複雜和勞動成果的不斷增多,人們開始用石子、樹枝來計量,後來發展到“結繩記事”,在木板和石板上刻契等。此時的會計只是生產者的一種附帶職能,覈算相當簡單。奴隸社會後期,隨着生產的發展和剩餘產品的出現,需要記錄的事項日益增加,會計才逐漸從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爲一項獨立的職能。封建社會時期,主要覈算朝廷官府的錢、糧、財、賦、稅等收支活動。清代學者焦循這樣來解釋“會計”:“零星算之爲計,總合算之爲會。”唐宋兩代是我國會計全面發展的`時期。在宋朝出現了第一個比較完備的會計組織機構“會計司”,在會計結賬方法上採用了“四柱清冊”,即“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四柱清冊”是我國古代會計的傑出成就之一,對我國會計的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2.近代會計

近代會計是以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基阿勒提出的複式簿記爲標誌的。複式簿記系統的產生是一個劃時代的革命,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着會計由古代會計進入近代會計。

複式簿記不僅是一個會計記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科學的會計學觀念,併購建了以日記賬、分類賬和總賬三種賬簿爲基礎的會計制度。

3.現代會計

現代會計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發展起來的會計系統,隨着現代數學方法和電子計算機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引發了會計的深刻變化:財務會計(對內)和管理會計(對外)相結合。

總結:會計產生於生產實踐,並在生產實踐中得到發展。經濟越發展,管理越需要加強,會計就越重要。

二、會計的含義和特點

(一)會計的含義

會計作爲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及勞動產品的數量進行記錄、計算;另一方面還要對生產過程的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比較、分析,以促使人們節約勞動耗費,提高經濟效益。

所以,會計的含義可概括爲:會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貨幣爲主要計量單位,對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完整的核算和監督,藉以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管理活動。

會計的含義可以概括爲以下要點:

特徵:以貨幣爲主要計量單位。

對象:企業、事業、行政單位的經濟業務。

職能:覈算和監督。

目標: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連續、系統、完整地核算和監督,以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本質:是一種管理活動。

(二)會計的特點

(1)以貨幣作爲主要的計量尺度

企業對經濟活動的記錄可以用不同的計量尺度,如實物量度、勞動量度、貨幣量度等。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會計所使用的只能是貨幣量度。這是因爲實物量度只能總計同一種類的物資,勞動量度只能覈算工作時間方面的耗費,都不能綜合反映各種不同的經濟活動。因此,會計只能以貨幣作爲主要的計量單位,以其他量度作爲輔助計量單位,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綜合地核算和監督。

(2)嚴格地以會計憑證爲覈算依據

會計對於經濟活動的核算,必須取得或填制合法的書面憑證。這些憑證不僅記錄了經濟活動內容,而且可以明確經濟責任。會計只有依據合法的憑證記錄經濟業務,才能如實反映經濟活動情況,爲經濟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

(3)會計覈算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會計覈算的連續性,是指會計覈算應按經濟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不間斷地記錄;會計覈算的系統性,是指對發生的經濟事項要進行科學的分類、彙總、加工整理,提供綜合會計信息;會計覈算的完整性,是指對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都要進行計量、記錄、報告,不允許有任何遺漏。

三、會計的基本職能與作用

(一)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就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會計管理就是通過會計的職能來實現的。會計的基本職能有二:會計覈算和會計監督。

⒈會計覈算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是指會計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上反映各會計主體經濟活動的發生及完成情況,爲經濟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

⒉會計監督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會計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覈算所取得的會計信息,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監督的依據:各種法規、制度、計劃、預算。

會計覈算與會計監督的關係:會計覈算是會計監督的前提,沒有會計覈算提供數據,會計監督就失去了客觀依據;但如果只有會計覈算而不進行監督,會計覈算就缺乏了質量保證,也就不能發揮會計覈算的作用。

(二)會計的作用

會計的作用就是人們利用會計活動要達到什麼目標,即主要明確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向誰提供會計信息?

第二,提供哪些會計信息?

第三,如何提供會計信息?

〔注:在此主要分析前兩個問題,至於如何提供信息將在以後各章介紹〕

1.向與企業有直接利益關係的個人或羣體提供

(1)投資者(包括股東或潛在的投資者)。利用會計信息作爲評價管理者的經營業績和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

(2)債權人(包括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利用會計信息作爲貸款決策的依據。他們需要的會計信息包括:企業的財務實力、償債能力如何;負債比率高低;貸款的風險及風險程度的高低等。

(3)財稅部門。利用會計信息,瞭解企業獲利能力和國家規定的納稅法定義務是否履行;是否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向政府法定機構提供的各種報告是否正確等等。

2.向企業管理者提供

作爲籌資、投資、生產、營銷等決策的依據;同時,也爲了解整個生產經營業績提供信息。

3.向其他用戶(包括職工、顧客等)提供

他們需要了解企業經營方向是否正確,以保證穩定的工作;企業福利待遇有何變動;企業的工資待遇如何等等。

總之,會計作用是指向企業管理者和外界有關方面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