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鈉化學課件

導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金屬鈉化學課件”,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

金屬鈉化學課件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冊第二章第一節————金屬鈉,化學教案-鈉。我準備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 說教材

1、 本章(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特點及作用

地位:鹼金屬是典型的金屬元素,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金屬元素族。鹼金屬一章裏所包含的化學反應類型較鹵素的更全一些,對於第一章所學的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吸熱和放熱反應等知識內容,在鹼金屬一章中應用得也多一些,體現得也更直觀一些。因此,把鹼金屬作爲第二章,可使第一章所學知識得到及時的應用和鞏固。爲學習其他元素和元素週期律打下基礎,同時有利於減輕學生在高中學習的不適應感。

特點及作用:

(1)注重了與初中知識的銜接。知識的邏輯順序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順序和認知規律。初中已學的鐵等金屬的知識,以及碳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等鈉的化合物的知識爲鹼金屬的學習打下基礎,並同時鞏固了第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離子反應。

(2)樹立起了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教材通過實驗來具體研究鈉的性質,推出鈉的存在,用途。聯繫鹼金屬的原子結構特點,最後歸納出鹼金屬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體現出由個別到一般的 認識規律。建立起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建立起研究元素族的科學方法。爲以後學習其他元素族及原子結構和元素週期律打下基礎。

(3)加強了實驗教學。本章新教材共插入了11個演示實驗,1個學生實驗,一個家庭實驗,1個趣味實驗(選修)增加了實驗的比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使學生全方位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同時,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能力。

(4)圖文並茂,可讀性強。本節就了7個圖,豐富了版面,使學生更好理解教材,開發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強了教材的彈性,使資料更加豐富,擴大了學生選擇和自主學習的空間。

2、 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依據教改的精神,新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瞭解鈉的物理性質,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2)能力目標: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

3、 重點、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重點是通過實驗認識金屬鈉的化學性質;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探究金屬鈉的化學性質。 確立的依據:化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二、 說教法和教學手段

我是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使我感覺到,一個好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利於教學,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索能力。

通常物質實驗大多數是驗證性實驗,是複習和鞏固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實驗的難度比較小,常常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重複做這種實驗,學生的實驗興趣會下降,對這樣的化學實驗,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學習科學家的研究方法,自己去感受,探索新知識,運用結論,在新情境中解決新問題。既學到了化學知識,又掌握了探索新知識的科學方法,提高了思維能力,培養了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因此,我在“金屬鈉”一節的教學中採用“引導——實驗探究法”。這種方法是以培養學生探究性思維爲目標,以教材實驗爲主,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性學習,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並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觀察、思考、分析實驗現象,自己歸納總結。在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分析綜合能力,並逐漸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 說學法

由於我們的學生知識技能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加之這一節的'實驗又易做,所以儘量在教師的啓發誘導下讓學生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腦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識過程統一爲一個整體,同時,分設不同層次的問題進行探究,最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對於習題來說,使學生對同類習題合併找差別,一題多解找簡法,典型習題拓開知識點。

四、 說教學設計思路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討論預測——學生擬定探究方案——教師指導——確定實驗方案——實驗探究——彙報交流——評價小結。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時可結合物質的組成、結構、客觀存在的實驗事實、現象或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趣味實驗等進行;學生的討論、預測、擬定探究方案,則要結合學生舊有的知識結構,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參與性,教師要鼓勵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敢於標新立異;教師的指導、評價要注意不包辦代替,不隨意否定,而要在充分肯定其個性特徵的基礎上客觀評價。

五、 說教學過程

(1)、鹼金屬包括哪些金屬元素?它們在原子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2)、爲什麼把它們叫鹼金屬?

學生閱讀教材,理解、回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化學教案《化學教案-鈉》。

引導:

自然界中常見的一些金屬塊兒(如鐵、銅等)

(1)、可以用小刀很容易地切割嗎?如能切割,觀察斷面的顏色。

(2)、把它們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能熔化嗎?你能觀察到什麼?

(3)、把它們放入水中能溶解嗎?能漂浮與水面之上嗎?

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每小組彙報實驗結果。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入手,有利於跟下面的實驗形成對比。

實驗探究1:

教師分發鈉塊兒,然後說:同學們,如用鈉兒塊重複上述實驗,你又能看到哪些奇妙的現象呢?

學生活動

學生動手實驗:用小刀很容易的把鈉塊兒切開,覺得很新奇,但一會兒看到斷面變暗,很不理解。教師提醒鈉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學生馬上意識到鈉與氧氣反應。在做第二個實驗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成物的顏色,並和第一個實驗進行對比。特別是做第三個實驗時,同學們的氣氛高漲起來。通過以上對比實驗,能夠使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金屬鈉有不同與鐵、銅的物理與化學特性。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以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親自體驗鈉的性質的研究過程。

實驗探究2:

在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中,你能否再設計一個實驗,檢測反應都生成了什麼物質呢?

學生活動:

學生動手設計實驗方案,小組討論方案的可行性,然後進行實驗探究。同學們有的向反應後的溶液中加酚酞,有的又取一小塊兒鈉放入盛有少量水的小試管中檢驗產生的氣體……

至此,教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分析問題,之後,讓學生進行再討論。看這幾個方案中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直至得出結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

接着,再讓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學生完成第一步學習探究活動後,對鈉的化學性質已有了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進一步提出一些深層次問題,讓學生進行第二步學習探究,深化思維,發展能力。

引導:金屬鈉爲什麼保存在煤油中?

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鈉非常活潑,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反應,所以應將金屬鈉與空氣隔絕;又因爲鈉比煤油重且不與煤油反應,所以保存在煤油中。訓練了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着,又引出兩個探究性實驗。

實驗探究3:

如果將鈉投入到煤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會有什麼現象?

實驗探究4:

如果將鈉投入到硫酸銅溶液中,能置換出銅嗎?你還會看到哪些現象呢?

生活動:

先預測——實驗驗證——分析討論——得出結論

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寬度、深度,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歸納小結:(本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

畫龍點睛。讓學生歸納,可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內練習:目的在於檢查本節課的教學效果,發現不足,及時解決。

本課的課後作業設計成:把一小塊兒金屬鈉露置在空氣中,兩週後會看到什麼變化?最終變成什麼物質?作業設置的意圖,主要是培養、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一個有心人,這也利於其非智力因素的養成。

方法與體會:

“引導——實驗探究法”運用了現代教學思想,在教學中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始終處於不斷探索的情境中,培養學生大膽豐富的想象力,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爲積極主動的探索過程。

“引導——實驗探究”模式符合教學統一規律,即“教是爲了不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同時師生圍繞教學目標,共同展開實驗探究,也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和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在“引導——實驗探究”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起着引導、指導、點撥、評價的指導作用。學生開展探究、實驗、歸納總結、練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探究學習符合中學生心理特徵,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整個教學過程中,從提出問題開始,到解決問題爲止,學生始終處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情境中。實驗的成功,結論的得出,使他們能初步嘗試到科學探索的樂趣,這無疑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育其創造性,並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使他們學會研究和探索的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科學研究的素養。

總之,“引導——實驗探究”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髮現信息,加工信息,研究問題,增長知識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運用更好的教學模式使化學課變得更加精彩。

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一目瞭然,便於整理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