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5篇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5篇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

堅持寫反思是我們老師教學能力增長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也是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對教師來說,永遠都沒有完美的教學,只有不斷完善的教學,所以我們老師在平時教學前、教學後,都應該多觀察,多想、多思,使自己不斷進步。

教學前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老師的集體備課就給了我很深的思考。在教案設計初,我經過反覆考慮,借鑑很多教學設計,最後決定拋棄傳統的以“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爲主線來設計的教學,而是從整體入手,抓住“誠實與信任”這條主線,以此爲切入點,讓孩子在課文中找出表現“我”誠實與信任的句子,從而突出主題,完成教學。

針對我的這種教學設計,有老師就提出,四年級的孩子是否有能力自主找全答案,如果不然,這節課就很容易上失敗。其實這位老師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因爲就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過度階段,許多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還在提升中,所以孩子不一定能自主找或找得全面。

但是在這裏,我想談談自己的觀點,正是爲了幫助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快速提升,所以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更要注重加強孩子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我發覺在平時的測試中,學生在閱讀理解題的失分特別嚴重,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完整答案,這不但說明孩子平時的閱讀量不夠,更重要的是說明老師在這方面的訓練也不足,所以導致孩子不會全面思考問題,理解能力薄弱。因此在本課中,我故意設計爲這種教學,讓孩子合作探究,主動去找表現“誠實與信任”的句子,當然老師要加以很好地引導,相信孩子在課堂上會帶給我們驚喜的。即使孩子找不完整,特別是不明顯的地方,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只要我們老師給以足夠的耐心,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相信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一定會慢慢提高。

教學後反思

上完課後,我立即對自己的這節課進行了反思。對於課前設計的把握主線,突出主題的教學設計基本達到了;而且也做到了把自主權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最後也實現了在教學中慢慢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初衷。雖如此,但在實際教學中,也有不少的遺憾和缺漏:

1.教學時,各環節之間銜接不夠緊湊,雖然主線把握住了,但在學生找到不同句子進行講解時,分得太清,反而把文章切開了,沒有形成團,所以給人很零碎的感覺。同時在複習導入時,比預期的時間多了一些,所以在後面表演“我”與“小紅車主”對話時,爲了最後有時間去拓展昇華,所以完成得較匆忙,沒有讓學生盡情地發揮,使環節銜接時有點脫節,這讓我這節課教學時有點遺憾。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總結出切不可一層不變照着課前預設,也要靈活機動地做些處理,因爲課堂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活的,就看你“活”的是否科學,只要“活”得恰到好處就行了。

2.衡量一節課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是我們老師說了算的,而是讓學生的收穫來說話。如果時間能夠寬容我,我應該坐下來,聽聽學生在這節課中有什麼收穫、感想:他們學得快樂嗎?喜歡老師的教學風格、教學語言嗎?現代的學生應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學生所具有的智慧是我們老師所想象不到的,他們纔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只有從他們身上去尋找我們想要的答案!

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自我洗煉的過程,一個個問題在反思中越思越清晰,越寫越明白,我們老師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成長,讓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增長。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2

《誠實與信任》一課,語言文字看起來直白易懂,學生基本一學就明白,這樣的課文老師帶動學生語言的品味如果不到位,就很容易上成思品課。

在執教《誠實與信任》一課時,我的立足點還是語言文字,通過對語言的深入品讀、咀嚼,帶着學生在這樣的文本中感受語文表達的精煉和準確。

一、抓具體字詞,感受“我”的誠實

文章的中心是要表明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爲了表明我的誠實,課文的一開始列舉了許多的客觀因素。比如:天很黑,又有霧,儘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這裏的一個關聯詞“儘管……仍……”是我重點抓住的,帶着學生品讀,能見度差的原因是什麼?能見度差到了什麼程度?正是因爲環境惡劣,因此這次意外的客觀因素是很大的,爲我的誠實做了襯托。課文第二小節中,“但它畢竟是停着的,責任應該在我。“這裏一個畢竟,一個應該,讓我們也感受到了作者並沒有尋找客觀原因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十分誠實,十分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在引導學生品讀的時候,我通過比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課文第三小節中有許多字詞也能讓學生對“我”的誠實深有體會,尤其是這個“壓”字,學生在讀、品、悟中更深入地體會了那種誠實的可貴品質。

二、寫話訓練,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堂上要訓練的是學生的語文能力,最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節課堂上,我安排了兩次練筆,第一次是練習寫一張留言條,因爲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已經學過怎樣寫留言條,所以我沒有特別強調格式,從留言條的內容上來看,主要是指導學生寫清楚留言條的內容,還有最後的署名和日期不要漏掉。而在文末的一次練筆,則是讓學生將誠實與信任在自己的心中昇華,本來這一環節我是作爲一個亮點展示的,但是不同的班級寫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所以留有了遺憾。

總的來說,一節課有收穫也有不足,比如在課文的對話部分我還是和學生品讀的不夠,因此導致了學生對主題的認識只流於表面的那一句話,如果能用上採訪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說說心中所想,效果一定更好。教學是遺憾的藝術,也唯有在這遺憾中才能不斷進步。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3

《誠實與信任》一文記敘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後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誠實與信任》這篇文章,我認爲,其中“誠實”和“信任”是具有因果關係的。事實上,正是因爲作者的誠實(主動留下字條要承擔責任)和對一個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實姓名和地址),才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因此,在課堂上,我着重引導學生通過字裏行間去體會“我”“誠實”的種種體現。

一、責任

“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但它畢竟是停着的,責任應該在我。”這是文中有關此次事故責任認定的一句話。通過閱讀,我們當然明白,“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可是,到底從那看出“我”具有責任心呢?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這一點。我和學生一起爲這次事故做一個責任劃分:兩車碰撞,開車的“我”當然負有責任;可是停車位置的偏差也是導致這一事故的一方面原因,所以小紅車的主人也有責任。而在文中,“我”並沒有因此而去責怪他人,卻是將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這更加說明“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學生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爲理解下面的“誠實和信任”打下了一個情感基礎。

二、字條

“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

這是很短的一句話,在文中卻有着無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誠實行徑的體現。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誠實。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我”環顧四周是希望看見人還是看不見人呢?“我”希望看見的人是誰呢?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進入當時的那個情境之中,將自己當作了文中的“我”,一切從“我”的思考角度出發。在一番述說之後,學生也就加深了對“誠實”的理解。

三、聯繫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來電話……”

在打電話聯繫的着部分教學中,我抓住一個關鍵詞語——感謝。打來電話的陌生男子並不是爲了興師問罪,反而說出了“感謝”這個詞,這不是讓人很有些疑惑嗎?我就從這疑惑出發,和學生一起讀、一起研究,最後得出,感謝是源於感動(我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留下字條),感動是因爲小紅車主人的對誠實與信任的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當然,最後這話的出現因爲了有了前面地鋪墊,此時出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後的拓展階段,我就從“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入手。讓學生說書這世界上還有哪些東西比金錢更貴重?愛情、親情、友情、尊嚴、理解……學生此時應該知道了什麼東西珍貴了。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4

《誠實與信任》一文敘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後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平實,沒有過多的氣氛渲染,也沒有細緻的人物刻畫,但人物的所作所爲卻感人至深,“誠信”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文章語句樸實,但字裏行間洋溢的人間真情卻感人至深,是一篇具有較高的融思想性與人文性於一體的好教材。

在教學第一段時,我提出了一個比較有爭論的問題:你認爲誰有責任嗎?於是學生就此展開了爭議,有學生說責任在“我”,因爲小紅車是停着的,車內沒人,而我是開車的,當然責任歸我。也有學生說“我”沒責任,因爲小紅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這是小紅車主的責任。也有學生說盡管小紅車有責任,但我畢竟是開着的車,而對方是停着的車,所以責任在我。一個小問題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很自然地化解了難點,爲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金錢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這一句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重點句做好了鋪墊。對後文的處理我採用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生也很感興趣,而且學生真的是有所感悟的。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5

《誠實與信任》一文敘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姓名、電話,後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圓滿解決,說明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故事引入課題。

一上課,我就問學生:“同學們,小時候你們一定聽大人們講過《狼來了》這個故事,那個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爲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課題。

二、多角度對話。

課文第二部分寫了“我”和小紅車主人在電話中相互表示歉意或感謝,情真意切,生動感人。我讓學生反覆誦讀,給學生適度的時間與文本“對話”,誦讀、感受、理解、欣賞課文,從“我”與小紅車主人的“打電話”的這部分內容感悟出了誠實和信任的可貴;再進一步地展開師生、生生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平等地交流,真誠地溝通,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三、結合內容對課題進行研究。

課文選取了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以樸實的手法加以描寫,但人物刻畫得十分細緻,人物“誠實”的美好品質感人至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後,我用課後練習4“這篇課文爲什麼要用‘誠實與信任’作題目?想想看,還能換個題目嗎”作爲思考題,讓學生再讀課文,尋找答案。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文中的‘我’用誠實贏得了小紅車主人的信任。”有的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是無價之寶。”有的說:“題目可以換爲‘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有的說:“可以用“‘誠實的心靈’作爲題目。”……學生真正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誠實和信任的重要性。

四、積累故事和名人名言。

課尾,我佈置作業:讀有關“誠實的故事或名人名言,並適當地摘抄下來。一方面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另一方面強化學生對誠實和信任的認識,進而轉化爲行動。

上這一節課我存在着不足。由於我一直教高年級,這節課我教中年級,可能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高估了學生的能力,所以有部分內容沒有講完。如換一換題目這一內容,我想講的時候已經聽到下課的鈴聲了,只好不講了。這要課後找時間補講,因爲這是課後的練習題,也是比較容易的。

我感覺到,學了這課,我和學生在心靈上都接受了一次洗禮,相信我的學生和我都會受益終生的。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6

今天的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對誠信有了一個很好的認識,主要源於課文中的故事確實感人。主人公在無人知道的情況之下,能夠留下地址和電話號碼,而被撞壞反光鏡的車主也能寬宏大量,這是人與人之間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樣的一篇道德範文怎能不打動學生呢?因此,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細細推究起來,也不全是。在處理一二三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比較有爭論的問題:你認爲“我”有責任嗎?

於是學生就此展開了爭議,有學生說責任在我,因爲小紅車是停着的,車內沒人,而我是開車的,當然責任歸我。也有學生說我沒責任,因爲小紅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這是小紅車主自己不好。也有學生說盡管小紅車有責任,但我畢竟是開着的車,而對方是停着的車,所以責任在我。(這孩子父親是城管的)一個小問題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很自然地化解了難點,爲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金錢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這一句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重點句做好了鋪墊。對後文的處理我採用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生也很感興趣。而且學生真的是有所感悟的。這主要體現在下課以後學生的對話中,以及下午班會課上道德小明星的推薦。學生一致認爲張林不講誠信,這倒是我意料之外的。而成績很差的顧夢婷卻被學生推薦爲互助小明星。八個道德小明星只有莊浪張林勉強入選,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成績與做人是成正比的嗎?爲什麼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卻不如成績差的學生更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誠實?這是我教育還存在問題呀!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7

《誠實和信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也是平平淡淡,沒有過多氣氛的渲染,但人物的所作所爲卻感人至深,人物“誠實”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該文情真意切,生動感人,容易讓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針對教材的特點,可以抓住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

 一、 聽故事醞情感

一上課,老師就有聲有色地講起故事來,講到“我”下車看見一輛小紅車停靠在路邊,左側的反光鏡也碎了。然後組織大家討論,這時的“我”該怎麼辦?在多種結局中,取得一致,就是應該誠實。教師也水到渠成地板書課題的一部分“誠實”。再組織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進一步從文字間深刻體會作者爲人的誠實。

因爲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故事的導入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在情感上進行較量,從而一下子溶入到作者的角色中了。

二、 想情境辨言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課文的第三和第四自然段間地點轉換了,時間的跨度也很大。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創設情境:當小紅車的主人興沖沖地來到車旁,看到反光鏡碎了,會有什麼反應?再看到雨刷下的字條又會有什麼反應?通過直觀的情境再現,尤其是小紅車主人態度的前後對比,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誠實和信任之間的關係。到此,教師可以把課題補充完整。

三、 演角色悟真情

表演,形式生動、活潑,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課文的第五到十自然段是作者和小紅車主人的對話,很適合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他們先在四人小組內分角色表演,然後進行表演比賽。學生不僅興致高昂,而且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感悟到誠實和信任是比金錢更重要的人間至情。

四、 編故事促行動

教學到結尾,學生還是深深地沉浸在故事中,被倆人的真情所打動。於是,抓住時機讓學生續編故事:“兩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由於彼此的誠實和信任聯繫在了一起。今天,作者雖然很後悔沒有問對方的.姓名、地址,但他們會不會有相遇的一天呢?”情能動人,學生編的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無不展現了他們美好的友情,無不讚美了他們誠信的爲人。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語文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而《誠實和信任》的教學設計正立足於此。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8

《誠實與信任》一課,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平實,沒有過多的氣氛渲染,也沒有細緻的人物刻畫,但人物的所作所爲卻感人至深,“誠實”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根據本課特點,在教學中我採取了抓細節、悟真情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體會,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圍繞課題,巧作鋪墊

首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誠實和信任”之間有什麼聯繫?其次,讓學生找出文中點題的中心句“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讀一讀,初步理解句意,瞭解文章中心。最後再次質疑“難道這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嗎?這一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從而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二、 抓住細節,感悟真情

課文的前半部分發生的時間是在“一天深夜”,都是一些平淡的敘述性語言,而我只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覺得作者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就讓學生緊緊抓住了細節,感悟到了作者的誠實。如“天很黑,又有點霧,儘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這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惡劣的環境潛藏着出事的隱患,也不能完全怪作者開車不小心。“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可以看出責任不完全在作者,小紅車的主人也有一部分責任。“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雖然沒人看見,但作者還是主動承擔了責任……

課文的後半部分主要是打電話,語言也十分質樸。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我再次讓學生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由此而產生的信任,讓學生體會到了課題所蘊涵的深意。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9

[教例]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第15課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看老師寫課題

(師板書:誠實和信任,寫完後引導讀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全文,找出含有課題的那句話,用~~~~~~劃出。

(生交流讀句子,師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評:直奔中心,既明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再一次感知課文,也爲更好地開講奠定了基礎。)

師:課文中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我們該怎樣讀課題呢?

(生再讀課題)

師:作者爲什麼這樣說?誠實和信任真的比金錢還重要嗎?請同學們輕聲讀1-3小節,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夜晚。

(生自由讀)

師:誰能用簡潔的話說說那個晚上發生的事?

生:故事主要講了我驅車從外地回布魯塞爾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停在路旁的小紅汽車的反光鏡。

生:我覺得他講得不夠完整,應該把時間和造成事故的原因講清楚。

師:你講得很有道理,請你來說說吧。

生:課文主要講了一天深夜,我在驅車回家的路上,由於天黑,能見度差的緣故,撞碎了路旁小紅車的反光鏡。

生:老師,我覺得還要講清事故發生後,我主動承擔責任,留下字條,希望車主與我聯繫這一點。

師:你這麼補充,故事就說完整了。

(評: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細節雖小,但若課堂上長抓不懈,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必大有益處。)

師:那麼,在這個故事中,大家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1-3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劃劃。

(生讀後劃句子,並在小組內交流,代表發言)

生:我覺得作者很誠實,從課文第三段中可以看出。

(讀文中句子)

生:我也有同感,如果作者不誠實,他完全可以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走掉。可是他還是留下來,並寫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繫。

師:同學們有這樣的感受嗎?(有)讓我們來有感情地讀讀這段文字。

(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齊讀,之後繼續交流)

生:我覺得作者很負責任,當他發現反光鏡碎了以後,沒有自顧自往前開,而是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生:我認爲作者勇於承擔責任,當他發現小紅車的車主也違反規定以後,還是主動承擔了責任。

師:你從哪兒讀懂這層意思的?

生:因爲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但它畢竟是停着的,責任應該在我。超出停車線說明小紅車主人也違規了,畢竟應該說明我把責任承擔起來了。

(生相機圈點)

生:按照規定,應該是雙方共同承擔事故的責任,作者卻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種精神真令人敬佩。

師:你說得真好,你能帶着這份由衷的敬佩之情把這句話讀好嗎?

(生讀得很投入,衆熱烈鼓掌)

(評:課堂上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此處的教學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讓學生在讀中品,在品中悟。教者充分引導學生品詞析句,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新課標)。因此,一個誠實的,嚴於律己的我的形象展現在同學們的眼前。)

師:就是這麼個夜晚,作者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繫。同學們,假如你是小紅車主人,當你看到這張字條時,你會怎麼想呢?

(喃喃自語,然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得很熱烈。)

生:這是一個多麼誠實的人啊,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能主動承擔責任,真讓我敬佩!

生:雖然我的車子被撞壞了,可這位先生對我那麼尊重、信任,這是多麼讓我感動啊!

生:我的車子超出了停車線,也違規了,可這位車主把全部責任承擔起來,他的品格多麼高貴,我一定要謝謝他!

師:是啊,剛纔同學們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繫,請同桌分角色練讀打電話部分。

(評:讓學生扮演文中人物,將學生引入文中,境裏,發揮情境的感染效應,深化了學生對我的高尚品格的理解。設計巧妙,效果顯著。)

(生同桌分角色讀)

師:請兩個同學合作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進行適當評價)

師:讀了這一次對話,有什麼問題嗎?

(評:學貴有疑,有時侯課堂上教師的主動出擊也不失爲一種策略。)

生:作者把小紅車的反光鏡撞碎了,爲什麼小紅車的主人還要感謝他?

師:是啊,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讀第二次對話。

(生自由讀,思考)

生:小紅車主人自己也有錯,但作者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這使小紅車主人很感動,所以他要感謝他。

生:小紅車主人覺得作者是個誠實的,值得敬佩的人。

師:讓我們有感情地讀讀這次對話。

(生選擇角色讀)

師:讓小紅車主人感動的僅僅是這張字條嗎?

(出示第三次對話,男女生分角色讀)

(評:文章至此,高潮凸顯。教者進一步激疑、點撥,將學生的思考和認識更加引向深入。)

生:使小紅車主人感動的是作者那誠實的敢於承擔責任的品質,它是最珍貴的。

(師板:比金錢更珍貴。)

生:小紅車主人覺得作者的誠實和對人的信任是很珍貴的,比金錢更重要。

(男女生再一次完整的分角色讀對話)

師:在對話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讓小紅車主人深深地體會到我的誠實及對他的信任,而小紅車主人所說的發自內心的話更讓我感到他對我的信任。

(師生接讀第三段)

師:同學們,這則感人的故事學完了,相信你對誠實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時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用一句話寫下來。

(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時,讓學生把閱讀後的想法寫下來,是學生在讀完課文後傾吐的需要。通過這個訓練,相信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已融合了學生頭腦中的相似塊,牢牢地植根於學生的心間了。)

(生思考,練筆,指名交流,師相機評點)

生:誠實和信任是一對密不可分的朋友,我一定要擁有它們。

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必須以誠實和信任爲基礎。

生:誠信是溝通人與人心靈的橋樑。

生:有了誠和信,任你走天涯;有了誠和信,伴你事成功!

生:誠信+毅力=成功

師:同學們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話,講得多好啊!確定,誠實和信任是人生幸福成功的重要基石,願大家也能和作者一樣,擁有他們。

(佈置課外作業:1、把自己最喜歡的關於誠實和信任的一句話寫下來,做成書籤,送給好朋友。2、蒐集身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事例,在小組內交流;還可以上網讀一讀今年高考的作文。)

(評: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來自於生活實際,誠信真的這麼重要,這麼有感召力嗎?課後留下一兩道實踐性作業題,體現了教者先進的教育理念,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也許比課文更具說服力,而通過實踐讓學生在廣闊的語文空間學習語言,進行語言的實踐。益處多多,自然不言而喻。)

[板書]

誠實和信任

比金錢更重要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0

課文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事故發生的經過,文字淺顯,似乎一讀就懂,但從字裏行間可體會到作者的誠實,嚴於責己的高貴品質,在教學中,老師採用讓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促進理解,而我只設計了兩個問題“你覺得作者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就讓學生緊緊抓住了細節,感悟到了作者的誠實。

課文的後半部分主要是打電話,語言也十分質樸。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老師再次讓學生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由此而產生的信任,讓學生體會到了課題所蘊涵的深意。作者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小紅車的主人爲什麼還要感謝他?爲了讓學生感悟到文中“我”與車主人間的信任,在合作自學中讓學生充分朗讀,以情促讀。學貴有疑,小疑到小進,大疑則大進。的確,使小紅車主人深受觸動的,是我的誠實與嚴於律己(留下字條),而正是這讓小紅車主人乃至後來作者所感悟到的,恐怕就連作者本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失誤和認真,能換來一次深刻的人生感悟。

課文至此,高潮凸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學中,教師予以點拔,層層深入探尋,找到了有關能體現“我”的誠實與小紅車主“信任”的詞語,如“對不起”、“表示歉意”“由我來支付”,以及“表示感謝”、“使我很感動”、“再一次謝謝你”這些詞語,再輔以分角色朗讀,創設情境渲染氣氛,自然地引發了作者、學生、小紅車主人之間的情感共鳴。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1

《誠實與信任》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它的美倒不在於作者所運用的語言文字上,而是通過一個看似平凡的小故事綻放出人性最美麗的花朵。

《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兩個部分來理解。今天教學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圍繞以下三個環節展開教學:

想一想: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議一議: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說一說:“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第一個問題學生在初讀後就可以回答:我在驅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

對於事故發生的原因,學生是在反覆讀書之後逐步形成認識的。一個學生讀了第一自然段說:“是因爲天氣不好,能見度差。”另一個學生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說:“是由於小紅車的主人停車不規範,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對於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依據,但是對於我應該承擔的責任卻還沒有充分地讀出來。他們大多數只認識到:因爲小紅車是停着的,所以責任在我。

於是我提醒同學們注意文中的數字,看看能不能讀出什麼來。學生經過品讀“二三十釐米”和“五六十米”,終於悟出作者把兩個數字寫得這麼具體的用意了。一個學生說:“小紅車只是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對於龐然大物的汽車來說,二三十釐米是一個很小的距離,這說明小紅車主人只是不注意細節,沒有大錯,所以主要責任不在他。”更重要的是另一個學生提出了:“‘我’開車開得很快。”的觀點,這是文中沒有寫到的。他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他正是通過品讀“五六十米”得知的:“因爲‘我’聽到‘咔嚓’一聲後就趕快停車,卻還要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纔看到小紅車,可見他開車的速度很快。”再聯繫前文“我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很容易想到:作者剛轉進慢車道,速度卻沒有馬上減下來,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對於“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學生一讀完第三自然段馬上就知道了:寫字條。那麼從“寫字條”這個表面行動中還可以讀出什麼呢?我以“讀到這裏,作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啓發學生談感受。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很誠實的人,因爲當時沒有其他人看見,他卻主動留下姓名、電話,說明他勇於承擔責任,不逃避自己的責任。”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做事細心的人,他寫完字條不是隨便亂放,而是放在雨刷下夾住,這樣字條就不容易被風吹走,而車主人一下子就可以看見它。”至此,文章的主旨已是不言而喻。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2

《誠實與信任》一文敘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後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平實,沒有過多的氣氛渲染,也沒有細緻的人物刻畫,但人物的所作所爲卻感人至深,“誠信”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

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圍繞以下三個環節展開教學:①想一想:發生了一件什麼事?②議一議:事故的原因是什麼?③說一說:“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第一個問題學生在初讀後就可以回答:我在驅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對於事故發生的原因,學生是在反覆讀書之後逐步形成認識的。一個學生讀了第一自然段說:“是因爲天氣不好,能見度差。”另一個學生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說:“是由於小紅車的主人停車不規範,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對於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依據,但是對於我應該承擔的責任卻還沒有充分地讀出來。他們大多數只認識到:因爲小紅車是停着的,所以責任在我。於是我提醒同學們注意文中的數字,看看能不能讀出什麼來。學生經過品讀“二三十釐米”和“五六十米”,終於悟出作者把兩個數字寫得這麼具體的用意了。一個學生說:“小紅車只是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對於龐然大物的汽車來說,二三十釐米是一個很小的距離,這說明小紅車主人只是不注意細節,沒有大錯,所以主要責任不在他。”更重要的是另一個學生提出了:“‘我’開車開得很快。”的觀點,這是文中沒有寫到的。他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他正是通過品讀“五六十米”得知的:“因爲‘我’聽到‘咔嚓’一聲後就趕快停車,卻還要往回走了五六十米,纔看到小紅車,可見他開車的速度很快。”再聯繫前文“我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很容易想到:作者剛轉進慢車道,速度卻沒有馬上減下來,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對於“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學生一讀完第三自然段馬上就知道了:寫字條。那麼從“寫字條”這個表面行動中還可以讀出什麼呢?我以“讀到這裏,作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啓發學生談感受。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很誠實的人,因爲當時沒有其他人看見,他卻主動留下姓名、電話,說明他勇於承擔責任,不逃避自己的責任。”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做事細心的人,他寫完字條不是隨便亂放,而是放在雨刷下夾住,這樣字條就不容易被風吹走,而車主人一下子就可以看見它。”有的說:“我覺得作者很信任那位車主。”此言一出,全體譁然。大概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結論吧。於是我請那位同學詳細說明理由,他說:“因爲‘我’相信小紅車的主人一定會跟我聯繫,所以才留下字條給他。”“除了相信車主會跟‘我’聯繫以外,‘我’還相信什麼?”在我的啓發下,這位同學又想到了:“‘我’還相信車主不會乘機敲詐‘我’,‘我’還相信車主也是一個誠實的人,所以纔敢把自己的姓名、電話留下。”“是呀,相互的信任總是建立在人人誠實的基礎上,因爲誠實的人永遠值得我們信任。”就讓學生緊緊抓住了細節,感悟到了作者的誠實。如“天很黑,又有點霧,儘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這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惡劣的環境潛藏着出事的隱患,也不能完全怪作者開車不小心。“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釐米。”可以看出責任不完全在作者,小紅車的主人也有一部分。

課文的後半部分主要是打電話,語言也十分質樸。通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瞭解作者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小紅車的主人爲什麼還要感謝他?爲了讓學生感悟到文中“我”與車主人間的信任,在合作自學中讓學生充分朗讀,以情促讀。學貴有疑,小疑到小進,大疑則大進。的確,使小紅車主人深受觸動的,是我的誠實與嚴於律己(留下字條),而正是這讓小紅車主人乃至後來作者所感悟到的,恐怕就連作者本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失誤和認真,能換來一次深刻的人生感悟。課文至此,高潮凸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學中,教師予以點拔,層層深入探尋,找到了有關能體現“我”的誠實與小紅車主“信任”的詞語,如“對不起”、“表示歉意”“由我來支付”,以及“表示感謝”、“使我很感動”、“再一次謝謝你”這些詞語,再輔以分角色朗讀,創設情境渲染氣氛,自然地引發了作者、學生、小紅車主人之間的情感共鳴。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3

在教了《誠實與信任》一課後,心裏有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誠實與信任》一文敘述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後,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後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課文選取的是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描寫手法平實,沒有過多的氣氛渲染,也沒有細緻的人物刻畫,但人物的所作所爲卻感人至深,“誠信”的美好品質躍然紙上。

我由複習導入,理清文章主要內容和關鍵人物。通過對第三段的學習,引出此次事故責任在於誰的討論,以“原因”爲探究點,情境再現,深入理解 。引導學生歸納出事故責任並不在於“我”一個人。通過這一環節,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鍊。通過師生間的交流,總結出“我”在無人看到的情況下,並沒有逃離現場,而是主動留下了字條,承認自己的錯誤,從中感受到了“我”的誠實。因爲“我”留下的這張只寫着姓名、電話的紙條正是勇於主動承擔責任最好的見證。

第二部分,以“對話”爲賞析處,昇華情感,品味信任 。三天以後,車主人之間有了一次對話。爲了讓學生感悟到文中“我”與車主人間的信任,我讓學生把兩個人的對話分開來朗讀,以情促讀。圍繞文章的中心句“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揭示主題。

這節課還存在以下失誤的地方:

1、對課題的把握不夠深入。誠實與信任沒有很好的講到位,對“我”的誠實的舉動,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但對於“我”和小紅車主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沒有點到位,誠實與信任之間的關係沒有理清。加上最後拓展了一篇有關誠信的小故事,學生把誠實與信任誤認爲是誠信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點到。也可以反映出我對教材鑽研的還不夠深。

2、讀寫沒有結合。“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堂教學中沒有把“讀、寫”結合起來。學生講的太少,大部分是我在說,有趕豬上樹之嫌,多數情況下把我自己的閱讀體驗強加給學生了。在找句子、詞語談體會的時候,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相信如果能讓學生動手、先做記號、再寫體會,也許學生對這篇課文一定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在教學中,由於時間關係,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只是在同桌間進行,因此在感悟人物對話語言這一讀悟結合做得很不夠。有些地方講得不夠精煉,反覆過多。在此懇請各位老師多多給予指教。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4

今天的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對誠信有了一個很好的認識,主要源於課文中的故事確實感人。主人公在無人知道的情況之下,能夠留下地址和電話號碼,而被撞壞反光鏡的車主也能寬宏大量,這是人與人之間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樣的一篇道德範文怎能不打動學生呢?因此,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細細推究起來,也不全是。在處理一二三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比較有爭論的問題:你認爲“我”有責任嗎?於是學生就此展開了爭議,有學生說責任在我,因爲小紅車是停着的,車內沒人,而我是開車的,當然責任歸我。也有學生說我沒責任,因爲小紅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釐米,這是小紅車主自己不好。也有學生說盡管小紅車有責任,但我畢竟是開着的車,而對方是停着的車,所以責任在我。一個小問題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很自然地化解了難點,爲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金錢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這一句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重點句做好了鋪墊。對後文的處理我採用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生也很感興趣。而且學生真的是有所感悟的。這主要體現在下課以後學生的對話中,以及下午班會課上道德小明星的推薦。學生一致認爲張林不講誠信,這倒是我意料之外的。而成績很差的學生卻被學生推薦爲互助小明星。八個道德小明星只有馮文訶勉強入選,這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成績與做人是成正比的嗎?爲什麼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卻不如成績差的學生更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誠實-----?這是我教育還存在問題呀!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5

語文教育,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多重功能和奠定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是極爲深遠的。一個人小學階段熟讀過的東西,往往終生不忘,耳熟能詳,影響人一生。進入新課程以來,在語文教學中更多地從關愛學生生命發展的基點着眼,而提倡個性化閱讀、啓發自由感悟和注重生命體驗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充分地依託課文的教育因素,重視價值觀的導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一、鼓勵質疑,引導發現。

“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是自主探究的源頭。設計質疑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造成認知的衝突,從而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慾望。在《誠實與信任》一課開課時,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誠實指什麼?信任指什麼?”調動學生以有的知識積累進行質疑“此時,你的頭腦中對什麼最感興趣?”課堂學習的內容是學生的自我需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有價值的、與文章中心有關的重點問題,學生自主探究的慾望就調動了。培養了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質疑的能力,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確定學習的目標,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激發了學生對價值取向的探究慾望。

二、感悟課文,激發體驗 。

讓文章本身去教育學生,使他們在多讀多思中去自悟自得,大可不必太拘泥於“搬運”別人的觀點,並把這些觀點硬塞給學生,因爲這樣的效果並不見得好。在《誠實與信任》精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圍繞“‘我’的誠實表現在哪裏”這個話題讓學生在讀中勾畫、理解、感悟;提出“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作者留下聯繫的字條真傻”這一引起爭論的話題是學生在議中領悟,走進課文,與文本對話,從課文中找出理由,感受到了“我”的誠實、光明磊落、不逃避責任,爲進一步昇華認識鋪路搭橋。在“作者的誠實還表現在哪裏”是使學生感悟到“我”的認錯、認賠,意脈貫通,自然的牽出小紅車主人的“感動、感謝”,水到渠成的造成“我”與他合龍之勢。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體驗到課文其中飽含着人文教育“在這世界上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誠實與信任”的人生哲理,真正做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課文把學生引導到知識的海洋遨遊,擷取知識的珍珠,思考人生的哲理。學生在讀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華。

當然,課文價值導向不能使學生僅僅侷限於對文本的價值取向的認識,但有點缺陷的真實遠比強行統一的完美更有價值。在課堂閱讀過程中應當寬容學生的心靈感悟與自由表述,師生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加以及時導向與點撥,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會做智慧之人,善良之人。這一切一定能成爲學生終生難忘的記憶和無法重複的生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