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

《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1

學習了《生活中的數》使學生們又一次接觸了數的知識。事實上,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許多100以內數的知識,這是本單元內容的重要資源和必備基礎。因此只有創設多種多樣的活動,如數一數,撥一撥,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等,這樣纔會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經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同時,富有生活氣息的數學活動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本單元安排了四課內容:數鉛筆,數豆子,動物餐廳,小小養殖場及一個練習。先從學生身邊的實際情景中,接觸到大於20而小於100的數,同時,複習20以內數的知識。進一步會讀,會認,會寫100以內的數,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在實際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再通過實際的事物來鞏固對數的認讀,能對100以內的數進行估計。然後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感受一列數蘊涵的規律。最後,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能在具體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教材設計了“數鉛筆”的活動,使學生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教學中還可以設計數其他實物的活動,這不僅豐富了學生對100以內數的生活經驗,同時使學生感受到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一部分學生對於大於20的數接觸的機會比較少,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使得他們在理解100以內的數時感到抽象。因此,要結合具體材料進行數數。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要是用到了不同的方法數要予以鼓勵。

“數豆子”一課首先通過估計一把豆子的顆數引入估計活動,然後通過驗證估計結果,引入數的寫法。這樣不但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慾望,而且培養學生有根據的進行估計。學生原有的數感與發展水平是有差異的,因此,學生數感的形成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只有有意識的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培養。

在“動物餐廳”裏,通過猴子和小狗拿盤子的生動畫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感知兩個數的大小。對學生來說,抽象地比較數的大小有些困難,當學生通過觀察畫面,自己數出小猴和小狗拿的盤子的個數後得出結論,再要求他們用符號來表示就會更加體會“>”,“<”,“=”符號的含義。

通過創設“小小養殖場”這一生活情景,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義,使學生逐步建立數感。

練習一是結合本單元的幾個知識點,來設計練習題的,其目的在於鞏固練習,複習提高。

本單元的標題爲“生活中的數”,這就體現了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現了教材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的思路。因此,教師要設計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體會到物體與數量的對應關係,從中抽象出數的模型,體驗數的實際意義;要鼓勵學生運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體會數的作用;在學習寫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運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位值制;在具體情景中,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數與數之間的相對大小關係。

《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2

函數在實際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函數知識也是考試的重點。結合本人所上的課,現有以下的幾點思考:

1、構思新穎,極具創新意識

由於函數在知識上的難度較大,且具有特殊地位。本人在構思本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首先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切入點,首先通過一個謎語引入,講本課自始至終以鏡子爲主線,圍繞着鏡子展開,力爭使學生感覺到整節課似乎在聽一個故事。在故事的情節中穿插每一個知識點。其次爲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每一個知識點都由事先分好的小組共同討論完成,且推選一名代表板書,教師只起到一個點撥及板書後點評的作用。

最後在小結本課時,本人大膽創新,一改通常問法“本課你有何收穫”而是採用倒敘的手法“本課即將結束,但本節課的標題還未給出,請哪位同學給出本節課的標題是什麼”可謂一語激起千層浪,很多學生各抒己見,最終採用班裏許文明同學的一番話“本課使我學會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數學來自於生活,又將服務於生活,所以本節課的標題是《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教學設計

成板塊呈現,且由淺入深,吸引學生學習興趣。

3、課後反思

回首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真可謂成功中有不足,教學過程中留有遺憾。

成功之處:

(1)本節課自始至終將每一個知識點融入到故事情節之中,且故事情節以板塊呈現,這使得整節課學生都處於興奮與高度集中的狀態。培養了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2)由於只有解決了每一個知識點才能聽完整個故事,這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及參與程度。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本課採用“倒敘”的手法給出標題,可謂是點金之筆。這使得每一個學生根據自己對本課知識的理解不同,給出不同的標題。從而擺脫了書本對思維的束縛。培養了學生自我歸納、總結的能力。

不足之處:

備學生依然不夠充分。

《生活中的數》教學反思3

《課程標準》強調“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爲人們日常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等等。在“生活中的數”的學習中,我們根據學生課前的小調查所得的信息和平時在生活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有序地交流信息,使教學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其特色主要表現在:

1、延伸課堂空間,培養學生數感

數感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或自動化地理解數和運用數的態度與意識,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數感,就是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理解現實問題,有意識地將現實問題與數量建立聯繫。在本節課的實踐中,引導學生聯繫自已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主動地觀察分析生活現象,用數來表示身邊的事物,說說身邊的數,生活中用到的數,如“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生日、車牌號……”;運用數簡明地表示生活現象,解決生活問題,用數給路道編號、給自已編運動號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正是在與數的“對話、溝通、交流”中,學生的數感得以有效地發展。

在短短的四十分鐘,一個小小的教室裏,學生所交流的信息既有來自家裏、教室裏、學校裏的親身經歷過的各種事物、各種現象中的數;更有在菜場裏、馬路上、超市裏、體育運動中等各種生活經歷中感受過、觀察過的數,從而把課堂教學的觸角伸向現實生活中廣闊的世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無處不在,體會數在生活中的使用價值。

2、展開情節想象,體現人文特色

數學嚴謹、簡明、抽象而缺乏情趣和人文色彩。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就必須讓數學課堂充滿人文特色。

表現一:數字不再是抽象的數,而是活潑可愛、有鼻有眼的、有自己本領的、有自己個性的卡通形象。

表現二:縱觀整節課,把數在生活中的作用:數表示事物的數量、生活中序數、生活中數碼,以一種富有趣味的故事情節加以串聯,貼近學生心理和生活,從而使數學展現出多彩的、富有情感的面貌。

表現三;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有情趣:自從數寶寶一起做人們的電話號碼後,他們就再也不爭吵了,變得很團結,讓我們用掌聲來表揚數寶寶。教師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角色使學生學得有趣、有味、有情。

表現四;學習的真正需要來自於學生的內心世界,當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有如此重要廣泛的使用價值,他們的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被激發,學習的慾望不斷強烈,這是學生的學習纔是主動的,學習的效果是最顯著的。

3、解決生活問題,發展綜合能力

加強數學各部分內容間的聯繫,發展綜合應用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數字既可以表示物體的數量,又可以表示序數,還可作爲一種符號代碼,更有在生活中的其它廣泛用處,雖然此前學生已有一定的接觸和學習體會,但在本節課中把數字各方面知識加以綜合,交織一起展現在課堂上,強調數學知識的整體性,現實性,應用性,溝通了生活中的數學與課堂上數學的聯繫,更能發展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課堂中讓學生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選擇給自己編運動號碼這一富有現實性的題材,讓學生在即將召開學校第十一屆體育節之際解決這個問題,爲學生提供展現才能的機會,對於一年級學生而言無疑是一件興奮的、新奇的事。一個號碼既是運動員的代號,又是班級同學號次(序數),還可看出班級學生的人數,孩子們在體驗“編運動號碼”的成功的喜悅中,實現了學問性知識和體驗性知識的有機綜合。

建立數學學科與其它學科的聯繫,有助於與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更有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課堂作業中,根據一年級學生善於形象思維和想像力豐富的思維特點,讓學生給自己喜歡的數寶寶畫一幅畫。一支畫筆,一張白紙,給學生提供了創造和表達對數字情感的機會。“美麗的花園”“花”“樹”“蝴蝶”“小雞”“小河”“小魚”……都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數寶寶。課後讓學生運用富有詩情畫意,充滿情感意蘊的文學語言編寫(孩子說,父母寫)數寶寶的故事,以孩子童真的想像,天真的語言給數字賦予生命的活力。學生作品中(限於篇幅,略)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個活潑可愛、鮮活生動、個性鮮明的數字寶寶,講述的是一個個充滿想像魅力的故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無窮的想像力得以充分的展現和發揮,孩子們對數學的理解更爲深刻,對數學的情感更爲深厚。

綜觀整節課,情節跌蕩,一氣呵成,使人回味無窮,學生在小小課堂的數學學習中,體會到了在大社會遨遊的無窮樂趣,使知識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方法在交流中領悟,情感在交流中昇華,課堂已真正成爲了他們交流的場所、展示的舞臺、生活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