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反思範本

按以往傳統的教學,教學《曹劌論戰》這篇文章,就是讓同學們讀讀,譯譯,我再串講全文,把曹劌的“遠謀”充分挖掘一番,再與魯莊公的“鄙”對照一下,學生知道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這篇課文就算完成任務了。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範本

但是在準備公開時,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來開這篇課文呢?幾次修改教案,總無法找到自己滿意的效果,爲了更有效的達到課標的要求,我就想讓學生有足夠多的時間思考,也有足夠多的時間討論,發現問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作爲一種課程理念,我心裏已經清楚明白了,但很難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貫徹實施。在一堂課中間,放手傾聽學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覺將學生的感受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的“終”。每個學生都富有不同的個性,他們對文本的理解當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限止,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創性的東西,所以課堂氣氛雖活躍,卻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節課也有一些收穫。

1、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文的朗讀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學生完成的',教師只是做了相應的一點點撥,充分地鍛鍊了學生的能力。學生在分析課文結構時,同學們衆說紛紜,我並沒有作過多的否定,而是給了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並讓同學課下有意見的同我個別討論。課堂有秩序地進行着,每個同學都極力表現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尋找充分的論據,以說服別人。

2、語文課堂中沒有丟掉“朗讀”這個基本的教學手段:

朗讀是眼、耳、腦並用的創造性閱讀活動,是書面語言的聲化,是化無聲的文字爲有聲的語言,用聲音再現原作的一種手段。學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讀就顯得尤爲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種功效。

3、思想教育應該貫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過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質,學習這篇課文的意義就少了一半。學習了這篇課文,學生能夠從中初步認識到戰爭的本質,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面對矛盾衝突,對學生很有幫助。學習語文知識絕不能僅限於課文,課文只是一個例子。學習了課文,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在相關文章中運用,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培養這種習慣,如果學生的條件有限,老師也要儘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幫助,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這也正是新教材設置綜合性學習的原因。

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認爲還是學生在最後的課外延伸當中,當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做爲班級中的一員,在重大活動當中應當怎麼做的問題時,我先讓班長回答,班長舉了自己在運動會上沒能積極參與比賽,只是做些後勤工作,而且不能很好關心比賽的同學而自責,同學們都更加興奮了。接下來就有更多的同學站起來說了自己曾經不關心或沒有這種意識的缺點,並表示以後一定要積極改正。

4、本節課我自己開場時,還是較緊張的,導致學生也很緊張,但隨課堂的深入,我也越進佳境,課堂氣氛也越來越好。本節課在設計時也出現了一些失誤,比如一上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先讀課文以緩解同學們緊張的情緒。前面人物的分析以及課文結構的分析可以再縮短時間,讓課外延伸多些,讓生多說說自己,課堂效果會更好些。

5、分析魯莊公這個人物形象,學生自己就發現其人並沒有如曹劌所說的那樣“鄙”,他們發現魯莊公是一個很好的人物形象。有的同學能夠例舉證明。還有的同學能夠辯證地看待魯莊公這個人物,都有不錯的表現。還有的學生說,曹劌的論述也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爲課文裏邊提供的證據也不是完全能夠證明他的觀點。從課文得分析裏,能夠看出學生自己的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