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換一換》的教學反思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換一換》的教學反思

早上好!我教學的是三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二課時內容 ——“等量代換”,等量代換是指一個量用與它相等的量去代替,是數學中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我們知道:數學思想的形成,不可能像數學知識那樣一步到位,它是在教師不斷啓發學生思維過程中逐步積累和形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一個“過程”的加強者,本課中我設計了層次清晰的教學活動:從觀看《曹衝稱象》的動畫,初次感受有這樣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到讓孩子觀察水果攤圖,體會 “等量”這個換之前的重要條件;到小組交流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同樣重,用說的方式演繹“換”的過程;到同桌合作動手操作,用“擺和換”的方式直觀體會“換”的過程;再到運用多媒體理順孩子的'思路,並引導學生對“中間量”的關注;最後對比兩種方法,形象的把“中間量”這個抽象詞語比作 “小橋”,讓孩子再次體會“中間量”的重要性,並教會孩子解決此類題目的策略。這樣,在孩子腦海中清晰地建立起一個“在等量的前提下,先找中間量,再用中間量來替換”的方法策略,這正是不斷用數學思想“敲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敲打”過程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感悟、不斷的明朗,直到最後學會主動應用的過程。

在“擺和換”這個動手操作的活動中,我充分給予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這個做,又是基於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用已有知識描述,形成一定的表象,並且明確操作目的以後所進行的有效活動。再利用充分的反饋交流,多媒體的恰當輔助,讓無形的數學思想在“形”的駕馭下充分顯形,孩子們淋漓盡致體驗了等量代換思想。用操作、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表象,恰當的使用多媒體理順孩子思路,建構了數學模型,使等量代換這個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學生可感受的形式呈現出來,然後再內化爲自己的認識,從而掌握數學知識,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必要基礎。

這個活動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但也從中體現出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夠,特別是在反饋學生的操作中,表現出課堂機智的不足,對學生評價語言的貧乏等,這些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注意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