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教學反思

《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冊整理與複習中的內容。是一節複習課,本節課的主要任務是將學生知識再現過程變得更爲有序,引導學生梳理已有的知識。整理的主線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意義——計算方法——體積公式的推導及存在的內在聯繫。

六年級數學《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採用的是主體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過程分以下四個環節:引探、自探、展探和延探。

引探環節直接引出本節課的課題,並明確學習目標。

自探環節要求學生先自學、再對學和羣學。學生自學時,按學習單的要求自主整理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的相關知識;在對學時,與對子交流整理的結果和疑惑;羣學時,小組長帶領組員共同梳理整理的'結果,並解決疑惑,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在展示組展示時得出答案或問老師。這一環節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足夠大的學習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探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梳理知識中形成網絡,進一步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

展探環節,我設計了兩塊兒知識的展示,每個小組長分工時,都會根據展示內容的多少、難易,給組員進行合理分工、排序,在展示過程中,兩個組的組員之間都能做到互相配合、互相幫助,展示組展示完畢後,其他組能積極的進行質疑或補充,評價。這一環節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分享成果,通過學生的展示彙報、交流與評價,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了他們整理建構的能力;師生、生生間的交流評價,體現了評價目標的多元化和評價方法的多樣化,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認識這些立體圖形公式推導過程間的內在聯繫,滲透了轉化思想,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中蘊涵着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

延探環節,是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練習,我設計的是有關圓柱、圓錐的綜合性練習。最後讓學生依據學習單的“評價指南”一欄,進行自我評價,找出本節課自己表現的優點與不足,並加以發揚或改正。

上完本節課感覺不足之處是:

1、在整理四種立體圖形體積計算公式時,是不是可以補充有關容積的計算。

2、由於時間關係,練習的量較少。

3、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