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範文

一、老師“講”得好“導”要更好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範文

導課即在教學中,通過一定方法引導進入新課,也可稱爲開講、開課等。它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堂課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好的導課如同橋樑,聯繫着舊課和新課,如同序幕,預示着後面的**和結局;如同路標,引導着學生的思維方向。因此教師要想使一堂課獲得良好的效果,必須提高自己的導課藝術水平。從教十多年來,我在教學中一直很注重導課環節。在導課時,我總是考慮到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去設計導課形式,斟酌導課的用語。同時也會考慮學生的特點,不同年級的學生採取不同的導課方式,力求讓導課這一環節具有針對性、啓發性、趣味性、新穎性和簡潔性,以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如:這節課同課異構課我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拋開教材中列舉的樹葉,而採用教師最常使用的粉筆和板擦來導課,講解周長。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二、學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學習數學知識

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5篇什麼是周長教學反思5篇《數學課程標準》強調: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動手操作容易吸引學生的參與,既豐富了學生感知,又爲學生創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活動情境,以激起他們對所學內容的關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由此獲得成功感。老師引導孩子由看到摸,從摸到描,眼看,手摸,手描,腦想,整體感知具體圖形的周長,給學生一個直觀感知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並沒有把什麼是周長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提供給學生各種各樣的交流感知、體驗、感悟的時間和空間。如:摸一摸、描一描、看一看、議一議、說一說,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等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體驗,達到學習數學知識之目的。

三、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掌握數學知識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並讓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維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老師設計的讓學生猜腰圍、測量腰圍,學生同桌互量腰圍等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爲學生對周長的認識提供了感性材料。在實踐操作和自主探究中,讓學生感受數學,體驗數學,做數學,使學生學到了測量和計算物體周長的方法,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從而掌握數學知識。

四、學生在操作中經歷,在經歷中應用數學知識

學生在自主測量物體和圖形的周長過程中,緊扣生活經驗,問題富有挑戰性,這些活動便於學生經歷觀察、測量、計算、交流。在知識的應用上,教師設計了富有挑戰性的練習。如,讓學生先認識周長。再讓學生通過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圖形的周長,從具體到抽象,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中去認識和理解。通過學生充分的交流,恰好給每個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交流中每個學生不但能自由地發表自己見解,還能學會聽取他人意見,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使學生在輕鬆、民主、愉快的氛圍中應用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