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

口算除法是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課本P8-P9的內容,是學習除法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乘法計算的逆運算,學生對除法的計算還有一個狀況,就是很難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學前,先以乘法爲基礎,先讓學生體驗乘法計算,再由乘法運算引入除法計算,讓學生髮現,原來除法其實是乘法的一個逆過程,突出學生的直觀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創設的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的情境,讓學生設置其中,作爲參觀科技館和植樹節植樹的一個成員,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自己來解決問題,在教學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在解決參觀科技館的時候60÷2的問題上,學生主要說了2種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變成了“20”。我引導學生認識:此時的6已不是我們平時所認識的的6,而是6個十,所以除得的是2個十,要在2的後面加一個“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結果。通過學生的發言,使學生儘可能用較爲簡潔的語言表達計算過程,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識,在解決植樹的過程仍是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有學生自主探尋算法,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性,並讓學生體會分步計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學生通過學習,能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過程中由於沒有充分顧及後進生方面,部分學生正確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2

《小樹有多少棵》這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的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對於三年級學生而言,在二年級已經學過表內乘法,這節內容並不難理解。

在教授時,我首先複習了幾道表內乘法題,然後複習了數的組成,爲學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算理進行了鋪墊,我覺得花這幾分鐘的時間是值得的,學生在新授時,很快就能抓住“20就是2個十,20×3表示2個十乘3,也就是6個十,是60”這一算理。

因爲學生的積極反應,導致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當學生列出算式“20×3”與“20+20+20”時,我沒有把握住這一時機,相機引導學生比較加法與乘法的關係,體會乘法的簡便性,從而概括出乘法的意義,即“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因此,在練習反饋這一環節中,我就吃了苦頭。個別學生由於沒有徹底理解乘法意義,出現了“30×4=70”這種錯誤,並且,在70×5=()+()+()+()+()這個問題上,學生顯得很盲目。對於這個問題,只能在練習課上進行補充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教研時,莉羣老師有一個很及時有效地方法,在解決三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時,趁機引導學生“如果有8捆小樹呢?”讓學生體會到乘法的簡便,從而有了深入研究的興趣。

值得高興的是,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很積極,概括口算的方法也十分多樣,且簡潔易記。遮“0”補“0”的方法,計算起來,又對又快。整節課,教學目標有達到,算是欣慰。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

在學本節課之前,學生對乘法口算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購物”情境,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於具體的活動情境中,通過“購物”這一活動,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因爲列豎式計算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列豎式計算乘法。

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思維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使得每一個學生對解決一個數學問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能夠獨立地去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數學問題的快樂。通過這樣的交流、比較、合作,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4

《購物》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計算對孩子來說是乾巴巴的,既單調又枯燥。我想怎樣創設“購物”這一情境,把學生熟悉並十分感興趣的“購物”這一生活情境引入課堂。首先,我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同學們,新學期開始了,圖書館需要添置一些物品,淘氣作爲圖書助理員想邀請我們三(6)班的同學一起去,但是有一個小小要求,需要做對他出的口算題,在這兒很自然的對舊知進行了複習,同時也爲新課奠定了基礎。

教學時,我通過和淘氣一起購置櫃子,桌子和椅子引入,讓學生進入情境,讓學生體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由學生自己理解所給信息,並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學生提出的4把椅子多少錢的時候,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去合作,去展示,學生出現了多種算法:(1)12+12+12+12=48,(2)畫圖(3)口算(4)通過列豎式進行計算12X4=48。根據學生的4種解答,我先鼓勵學生的做法,讓學生體會哪種算法既簡單又不會出現錯誤,由學生交流後最後得出列豎式,並結合教具來理解豎式計算的算法,讓學生了解算理,從而學會了本節的新知。

看了孩子們能自己提出問題又能自己解決問題,我心裏不知有多高興,真的孩子的能力是無法估計的。我真是笑在臉上,喜在心裏呀!因爲,這節課不僅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了計算,體會了算法多樣化,達到了本節課預定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了如何進行小組交流;如何傾聽、借鑑、反思,達到算法的優化;如何進行相互評價;如何學習數學等等。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課堂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能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5

本課通過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然後能運用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首先我和學生共同回憶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複習的目的是爲鞏固理解周長的含義,掌握了長方形的特徵,用學生的原有認知學習本課新知。

然後我創設情境:新年快到了,老師想把教室也佈置一下,在黑板的四周掛上花邊,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只要知道一條長和一條寬是多少就可以了,因爲長方形的對邊相等。”順理成章,我高興地給出:黑板長34分米,寬12分米,那可以怎樣求花邊長,讓學生先自己試試,再同桌、前後桌交流,對比每個同學的想法:這樣做可以嗎?誰的方法更簡便。通過交流合作,讓學生在一起探討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多樣,思維因有“摩擦”而碰撞出美妙的火花。

在彙報時,我注重學生自己“解說”一下算式的意思,目的在於更深刻地理解“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有的是把4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有的先求出2條長邊和2條短邊,再把他們加起來;有的是認爲因爲長方形對應的長和寬分別相等,那麼一條長和一條寬算長方形周長的一半,再乘以2,即長方形周長=(長+寬)×2;有綜合計算也有分步計算。學生對比列舉的方法,認爲利用乘法和公式比較簡便。

當然本節課存在的不足是,課堂時間把握不是太好不夠準確,在後半節課時語速較快。所以在練習中學生很多還是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後面想想,不管學生是否用公式只要能正確計算周長,應該不必限定學生必須用哪一種方法,還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適應性,逐步實現方法的優化。同時,數學的思維培養是我要加強的。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6

本學年,本人擔任學校三年級的數學科教學工作。任教以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自己心愛的教育教學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爲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本學年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感受成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本班學生,在起始年級時基礎較差,隨着年級的遞增,數學知識點的增多,知識面的擴展,學生越來越感到學習數學的困難,面對形式多樣的解題方式更是無法應對,就學習盡頭來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爲此,我採取的策略是先讓學生感到學數學不難:上課時我有意識的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叫學習困難的學生來回答,讓他們板演一些基本的計算題,激勵他們大膽的解答,並在適時的時候予以提示,是他們能在老師善意的幫助下順利的解答,讓他們從心理上感到解決數學問題不是太難,只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是可以觸類旁通的;第一環節實施後,我採取得第二步是在講課時把知識生活化的方式,以學生常見的範例、經常接觸的身邊的數學問題爲例,加以有聲有色的描述,使學生感到學數學很有用,數學問題解決不好會出笑話,會影響自己的將來,要好好學數學,要學好數學,因爲需要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後,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持,一是注重從學生的作業上來反饋,將學生的問題和與優點添油加醋的加以評價,再就是通過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如講數學家的故事,搞一些數學小競賽,小組合作、作業評比、學生評價等等,積極發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努力營造一個學數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生體驗學數學和做數學的快樂,使學生從思想上逐步扭轉對數學的枯燥印象,最後,我利用各種機會,經常給不同層次學生以成就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快樂。至本學期末,成效顯著:首先是學生敢於大膽回答問題了,其次是能基本清楚的描述解題思路了,再次就是作業正確率提高了,測試情況也有了較爲明顯的好轉。

 二、認真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我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積極參加網絡教研活動,精心打理博客內容(課堂教學中的案例、反思、故事、隨筆等),潛心鑽研教材教法,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我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本班實際,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期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課餘,我經常與同事們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我還結合實際教學撰寫一些自己平時的教學反思和經驗總結點滴等等。從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三、關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儘量使每一位學生進步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我不以“師長”自居,儘量與學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誼,努力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學生多談心,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各種困惑。同時,面對個別調皮的學生,也實行嚴格要求、正確導向的辦法,讓他們樹立起正確的榮辱觀。課堂教學,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證。面對各層次的學生,我既要關愛大部分學生,又要面對個別不守紀律的搗蛋分子實行嚴格要求。課堂上,我儘量做到分層施教與個別輔導相結合;課餘,我讓優秀學生與“學困生”實行“一幫一”結對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一年來,學生們原本薄弱的基礎,逐步得以夯實,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穩步提高。

四、總結得失,以勵再戰

1、取得的成績:在我的努力帶動下,學困生的臉上有了笑容了,作業基本能按時按量的完成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較以前提高了,學習的態度也改變了不少,本學期的單元檢測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存在的不足:部分學生多年來形成的一些不良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待進一步規範和引導;學困生在起始年級的知識空缺(口算乘除法)直接影響着計算的效率與質量,隨着年級的增高表現也越來越明顯;學習成績雖然有所進步,但許多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老師的付出與學生知識掌握的反饋(作業、成績)使老師產生急躁的情緒。

3、努力方向:今後,我將繼續本着“教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改變急躁的情緒,不斷探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機制;繼續保持與學生家長的緊密聯繫,共同配合,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爭取個人成長與學生成長實現雙豐收。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7

《淘氣的猴子》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整節課我都以小猴子的故事貫穿始末,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由故事“幾隻淘氣的猴子相約去果園摘桃子,結果由於貪玩耽誤了時間,到了桃園發現桃子都被人摘完了。”導入得出“0除以任何數都等於0”這一數學規律,然後我又創設了淘氣的小猴子不會做家庭作業請求小朋友的幫助這一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過渡到第二個知識點:探索並掌握商中間或末尾由0的除法並能正確計算。

在突破“商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這一難點時,我採取了“學生獨立計算——小組討論——教師總結(對錯例進行及時糾正)——鞏固練習”這一流程,首先我讓學生結合“0除以任何不爲0的數都得0”這一數學規律,獨立解決問題,小組內交流算法,以同齡人的思維幫助彼此加深對數學規律的理解,然後教師總結計算方法,並強調:在計算時,一定要仔細認真。對於錯例,我在黑板上板出過程,然後將正確答案也板出,先讓學生估算商是幾位數,然後將兩個答案進行對比,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的地方,教師着重強調0的佔位作用,絕對不可以漏寫。最後出幾道同一類型的題進行鞏固練習,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整節課下來,學生對於“商中間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這一難點掌握的還是很不錯的,並且大部分學生還能很好的用簡便豎式來計算。不足之處在於:在講“0除以任何不爲0的數都得0”這一知識點時花費的時間過多,導致後面的練習時間有點緊張,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有很多同學在做題前沒能進行很好的估算,一拿到題馬上就列豎式進行計算,估算意識不強,這是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的,估算能力的培養也是數學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8

《0×5=?》這一課是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乘法”中有關0的乘法教學。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探索並掌握“0乘任何數都等於 0”這個規律。2、根據這個規律,掌握乘數中間有0和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畫了5個盤子,每個盤子裏有3個蘋果,問學生一共有幾個蘋果?用乘法怎樣列式?然後擦掉一個蘋果,剩兩個蘋果,再問學生一共有幾個蘋果?用乘法怎樣列式?……直到盤子中一個蘋果都沒有。然後讓學生計算 3×5=( ),2×5=( ),1×5=( ),0×5=( )這幾個乘法算式,並讓他們根據乘法的意義來找規律,說明0×5爲什麼等於0?讓學生明白“0×5表示0個5相加,也可以表示5個0相加。0個5相加是0,5個0相加也得0,所以0×5=0”。講到這裏,有的學生說“5個盤子都是空的,一個蘋果都沒有,當然0×5=0”。當時,我就覺得孩子們根據教材中的實際情境再結合乘法的意義去理解爲什麼0×5=0,比老師單純地利用乘法的意義去講解,學生應該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對他們的說法我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在探討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算式時,我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比較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算式的積有什麼不同,讓學生能正確處理乘數中間的0。探討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我讓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然後比較怎樣算最簡便。最後我加以小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最簡便的算法。練習中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算法,還讓學生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美中不足的是,在最後的練習中,由於自己的疏忽,解答題的問題出現了問題。這讓我非常自責,不過整體還是挺好的。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9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即分一分的實踐活動),經歷從“任意分” 到“平均分”的過程,瞭解平均分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把一些具體物品平均分,並知道每份是多少。反思本節課,我覺得有以下收穫與不足。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享受到從事數學學習活動的喜悅。

這節課一開始,我以故事引出問題:猴媽媽要把8個桃子全部分給他的兩個猴寶寶,有幾種分法?請大家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學生很願意動手分),通過全班交流,列出各種分法。接着問:你認爲哪種分法能讓兩個猴寶寶都滿意?說出你的想法。(每個猴寶寶分到的桃子一樣多)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體驗平均分的意義。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認識既不發生於主體,也不發生於客體,而發生於聯繫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活動之中。“平均分”的認識,是小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在教學中,爲了使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我引導學生參與到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當中,循循善誘,從一個總數分成2份到多份,從“隨意分”到“分到同樣多。” 在參與這些操作活動的過程中 ,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幫助學生體驗理解了數學知識,即“平均分”的認識。

3.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與交流,感受分法的多樣化與答案的統一性。

在“小貓分魚”的活動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來幫助小貓解決“12條魚,4只小貓想分到同樣多的魚,每隻小貓分到幾條呢?”小組4位同學分別扮演4只小貓、用12根小棒代替魚,動手分一分,分好後,派代表彙報是怎麼分的,(即交流分的過程,說出不同的想法),得到什麼結果。感受分法的多樣化與答案的統一性 。這既尊重了學生生活經驗、認知特點等的差異,又爲學生展示個性提供了較爲廣闊的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後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示分魚的過程和結果。

總之,這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爲成爲優秀的數學老師而努力。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0

一學期來,我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根據新課標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一、認真學習教材教法。

開學初,我就認真學習教材,全面掌握本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本冊教材的教學做了全盤計劃,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爲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後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爲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展和培養。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1

這節課主要是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能結合具體的情境正確估算,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1.結合“送溫暖”的情境,讓學生找出有用的數學信息,並提出問題,列出算式:576÷6。

2.引導估算。請學生估一估,每所希望小學大約能分到多少本書。讓學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如:把576看成是600,600÷6=100,每所學校分到的書 不足100本;或6×90=540,每所學校分到的書多於90本……綜合學生的分析,上面除法算式的商應該是一個兩位數,且大於90小於100。

3.求準確商。先請學生獨立試做,然後組織交流。在交流中着重解決:被除數百位上的“5”比除數“6”小怎麼辦?商“9”寫在什麼位上?

4.回答問題,並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

每節課我都會盡量突出重點,把複雜的東西摒棄,讓學生有一個更清晰的解題思路。這節課我就讓學生掌握方法,強調容易出錯的問題,效果還比較理想。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2

《植樹》是北師大版課本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除法”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口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上幾點做法:

1、提倡算法多樣化。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同一道口算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維方法必然會不一樣,他們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教學中我並不急於提示孩子們怎麼做,而是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思考怎麼做,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注重課程改革的繼承與創新。本課中對於“除法”的意義的講解教師提供了素材,讓學生自己去充分感知的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一的傳授。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3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班有學生56名,經過訓練,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有了較大的進步,上課能懂得怎樣聽講,知道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能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團結。個別學生知識的掌握較差,有些學生現在還是不會閱讀課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較差,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等。

二、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1.學生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學生初步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學生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其他的經驗和總結:

1、運用恰當的教具、學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獲得知識。直觀有效地利用多媒體的聲、像、色,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課教學中,教具和學具的選用是否恰當,對於學生獲取知識的影響,體現的很明顯。讓學生用學具盆中的數字卡片擺出算式,比讓學生在作業本上寫出結果要方便,而且組成一個數時,更能顯示“擺”的優越性,注重微機在課堂中的使用,用各種有趣的動畫形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效果。

2、數學課上,強化了知識的趣味性,以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結合事例和史料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的教育,如: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了任何一個數學家的成功後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因此,在上學期我注意了課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參與的興趣,學生在數學課中感到新穎有趣。並得到成功的滿足,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學生樂在其中,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的意志力,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3、挖掘數學中知識美的因素,數學本身具有無窮的美妙,認爲數學枯燥,沒有藝術性,這種看法是錯誤的。數學知識的內在魅力,可以誘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數學符號、公式的抽象美,數學知識的協調美,數學語言的邏輯美,數學比例的技巧美,引導學生去探索數學知識的規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過數學遊戲培養興趣的目的,愛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絕大多數學生對數學遊戲都有濃厚的興趣。例如:撲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納入數學遊戲中,學生在玩中學,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很善於動腦。

5、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繫,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後,把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的知識聯繫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學生立足實際,面向未來,進一步實現素質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之處:

1、一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目的不夠明確,方法不對,主要表現在:上課聽講不認真,家庭作業經常完不成;加上學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學習差。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問題慢,基礎太差。

2、在教學中,不注意學生知識面的擴展,只是一味的教學課本內容,教學太死板,不夠靈活,不注意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還比較差,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4、在上課時,有時會留下一些小問題,比如說,有個別的落後生不能作到當堂內容當堂掌握,還需要課下輔導。

5、教師的教育思想有待於進一步更新,要多掌握一些現代教育理念,並把這種理念轉化爲自身的思想,切實的知道自己的教育行爲。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1、針對我們班學困生比較多的特點,我主要是課上多提問,課下多輔導,和家長取得聯繫,爭取家長的配合,不冷眼對待學困生,再就是利用星期四下午給差生補課的時間進行輔導,及時對學生進行家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課後練習要把握訓練的要求和重點,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明確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內容。繼續抓好常規管理,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2、適當加強口算,提前口算教學。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學生掌握這些口算可以爲學習本冊的筆算打下基礎,對以後學習除法試商、簡便算法等也有重要作用。爲了使學生較好的掌握這些口算,併爲筆算作好準備,在教材中分別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教學。

3、加強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讓學生運用七巧板拼圖形,初步理解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滲透。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材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安排形式多樣的練習和數學遊戲,應用題注意選擇兒童喜聞樂見的和富有思想性、知識性的內容,適當增加有關本冊數學內容的歷史知識,這些不僅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於進行思想品德,注意引導學生想出不同的算法,並找出哪種算法簡便。

5、加強學科教學研究,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並及時應用於教學實踐,同時注意總結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

6、利用先進的電教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4

《植樹》是北師大版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除法”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口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主要體現以上幾點做法:

 1、提倡算法多樣化。

由於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面對同一個數學問題、同一道口算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維方法必然會不一樣,他們往往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產生不同的計算方法。另外,學生在計算時口算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在交流比較中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促進學生主體參與。

教學中我並不急於提示孩子們怎麼做,而是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思考怎麼做,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則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尊重學生思維方式。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展示與彙報中,學生學會了口算除法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2022年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15

週五爲新教師執教了《需要多少錢》即兩位數乘一位數口算乘法一課。本次公開課教學,雖是爲新教師而上的,但實質上也是一次挑戰自己、豐富自己的很好機會。

《需要多少錢》主要是學習兩位數乘一位數,乘積在百以內的口算乘法。在本課教學中,直觀理解乘法的算法和算理是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破這個難點,改版後的教材首次引進了點子圖。而如何運用好點子圖,對我來說也是第一次接觸,也是一次很好的挑戰。通過教學,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把探索的機會還給孩子。

在解決買3個泳圈需要多少錢?即123=?時,我並不急於讓學生得出結果,而是請孩子藉助自己已有經驗,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研究。由於有了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們的方法可謂多樣,有的藉助數線圖用加法計算12+12+12=36;有的藉助人民幣模型得到3張10元是30元,3張2元是6元,30+6=36元;有的藉助老師提供的點子圖,把12點分成6和6,63=18元,63=18元,18+18=36元,還有的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還有的把12分成4個3,33=9,94=36元;

30+6=36元等來探索123的結果。這樣讓學生充分經歷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的思考與交流的過程。孩子的表現非常精彩。

(2)注意溝通方法之間的聯繫。

經過探索,孩子們的方法非常多樣,可我並不是僅停留在方法的多樣化上,而是讓孩子充分地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尋找各種方法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點子圖與表格有什麼共同點?你能把點子圖的方法用表格來表示嗎?能把表格的方法也用點子圖表示出來嗎?點子圖與表格及擺人民幣模型他們之間有什麼共同點?這樣在一步步的比較中,讓孩子的思維逐步清晰,計算方法逐步浮出水面,從而較好地理解算理,並掌握算法。

(3)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20xx版課標非常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也很注重挖掘所隱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如轉化思想。在探索123=?時,學生所用方法雖不同,但有一共同點,將新知轉化爲已經學過的加法或是表內乘法再進行計算。我適時地告訴孩子,轉化是我們學習上的好方法、好幫手,當遇到複雜的題或是遇到新知識時不妨可以把它轉化爲簡單的或是舊的知識來解決,就會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數形結合、比較等思想方法,也在本節課得到很好的滲透和運用。

本課教學雖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但也還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讓孩子充分進行操作後,再來充分地交流反饋,花費較多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佔用了鞏固練習的時間,因此如何做好時間安排上的把控,是我今後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