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1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體驗美。今天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就在作業本上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爲本,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1、課前備課要認真全面:

美術課的準備內容廣泛,課前要仔細的鑽研教材,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聯繫實際設計教案,最關鍵的是,要預設一些有啓發性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爲了讓學生得到更直觀的視覺感受,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準備好教具,沒有現成的需要自己親手製作。爲了達到預期效果,教師還要查閱有關資料。

2、課堂教學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爲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三、要重視作業的評價

3、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揮自己的個性: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4 、作業評價不要以鼓勵爲主:

所以我認爲: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我認爲“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啓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2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在一定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美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習慣。檢驗教師教學的重要標準,就是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收穫?教學有沒有效益,不一定是指教師是否認真負責,而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者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沒有收穫,即使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我們應該努力去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

(1)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而誘導過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而設計的優化與否又以教學思路爲基礎。一般地說,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着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爲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啓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

(2)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因此,課堂教學必須自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達到高效教學的關鍵。提問是組織教學、啓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能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繪畫進一步探究。比如在五年級《橋》這一課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欣賞橋樑(家鄉的橋;世界名橋等)設置問題:怎樣讓一張紙能承受最大的重量?這個問題應該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首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分析、歸類,再引導他們通過類似物理實驗的小製作,師生通過實際製作,發現和解決問題,最後共同得出結論。此過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學習的全過程,並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3)分層佈置作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有效課堂教學的任務。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明者、探索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如果不向這種需要提供養料,這種需要就會逐漸消失,求知的興趣也會一道熄滅。”以往課堂教學的結束時,我們一般只展示個別優秀的學生作業,要求全體學生向其看齊。但這種犧牲多數鼓勵少數的做法,常常使學生滋生一種與己無關的心理。如果老師能進行合理的誘導,讓作業成爲學生創新的園地,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

要激發的創造潛能,佈置的作業就要儘可能地適應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能夠完成的作業而不感到艱難,使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如在四年級《看花燈》一課,教材要求臨摹。作業中,我按四個層次讓學生自由選擇完成作業:a、完全照教材上臨摹;b、臨摹外形,自己可以重新設計顏色;c、臨摹外形,給花燈設計花紋和顏色;d、也可以適當改變外形或重新設計。這樣,不僅使每位學生都充滿自信,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同時使學生的表現能力、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4)評價以鼓勵爲主。增強學生自信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延續。

教師的鼓勵能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但有時往往最高的評價總是集中在幾個最出色的學生身上,從而使多數學生缺乏自信心。爲調動所有學生的學習和創新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作業評價時我以鼓勵爲主。每個層次的學生只要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就可以得“優”的等第。如上面作業設計的層次是由易到難的,但無論學生選擇哪個層次的作業都有得到最佳成績的機會。這樣的評價方法激發了每個層次學生的創造潛能。

總之,對於美術課堂有效教學來說,我們還需要繼續研究探索,不斷提高完善其教學方法,從而激勵我們不斷去追求真實、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的新境界!

小學美術教師課堂教學反思3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爲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爲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爲那些類型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爲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

教學反思

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說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可以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一些剪紙作品展;有同學說他(她)的奶奶(姥姥)很會剪紙,還可以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爲教師的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而且我認爲,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爲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