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攝影師教學反思(精選9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攝影師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精選9篇)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1

《小攝影師》一文選自人教社六年制第五冊教材,課文主要講了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透出了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護之情。全文共15個自然段,以對話爲主。對於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文章篇幅較長,把握重點、體會文章內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難。

因此,我在備課時主要進行兩方面的設計:

一是將文章的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歸結到兩個填空:

高爾基是個( )的人。小男孩是個( )的人。

之所以以這兩個概括性的問題統領全文有幾個目的,首先對於本文這樣一篇段落較多,篇幅較長的文章,給學生一個適合的切入點,以便學生在學習時貫穿全文,整體把握;其次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只要是從文中能有所依據的都可以,這樣使學生能發揮個體學習的自主性;再者這兩個填空也是高爾基和小男孩之間情感的基礎,在完成填空的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二人之間的情感。

二是變序學文,由果及因。如此進行教學是出於從學生的角度和教材本身的特點出發。從課題的“攝影師”和文中最後的“攝影師”比較切入,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爲什麼高爾基不願見雜誌社的攝影師,而要見小攝影師?這一核心問題,爲學生讀書、質疑、釋疑提供途徑。

在落實兩項設計的手段上,我堅持以讀代講,邊讀邊思,希望通過學生自己讀,引發自悟,體會情感。同時在有限得5分鐘內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朗讀的訓練中我有意識的選擇了文中的第一和第十段作爲重點,加以指導,從而做到以點突破,領會情感。

本節課在教學實際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足,望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2

《小攝影師》這課是通過人物的對話、語言、動作、表情來反映人物的高尚情操、道德品質的。在學習課文時,我讓學生找出小攝影師動作、語言、表情的句子,然後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學生說從他“鞠躬”、“擺弄”、“跑出去”、“哭着”等詞語和句子體會到了小攝影師有禮貌、對自己負責辦牆報的攝影工作認真負責、懂得體諒他人、對自己的大意非常自責等等。高爾基的語言動作的詞句有:“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孩子,回來!我給你膠捲,我這兒有很多膠捲。”“是個小男孩嗎?”從這些句子體會到高爾基非常關心下一代的成長,不讓雜誌社的記者採訪,說明他不慕虛名,不圖名利。不是爲了宣揚自己,而是爲了讓下一代的孩子能從他的身上學到一些精神。

既然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的詞句可以反映出人物的高尚品質。那麼,我們來寫一寫:小攝影師第二天又來找高爾基照相了嗎?請接着往下寫。

看李南池寫的:

第二天,高爾基早早地起了牀,他來到辦公室,還是非常惦記着昨天來的那個小男孩。爲此,他昨晚一夜沒睡好覺。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馬路,嘆了口氣說:“哎!多可愛的一個孩子啊!多麼希望今天能夠再來啊!”高爾基一整天都沒有離開過辦公室,一直等着男孩的再次出現。傍晚,高爾基正準備下班回家,突然聽到祕書的稟報:小男孩來了。高爾基喜出望外,趕緊叫小男孩進來。只見小男孩氣喘吁吁跑進來,深深地鞠了一躬 ,愧疚地說:“對不起高爾基同志,昨天浪費了您寶貴的時間,請您原諒!今天本來不想再打攪您了的,可是我們學校的同學都非常喜歡看您寫的文章,非常希望在學校的牆報上看到您的照片,所以我只好在放學後趕來了”。高爾基抱起小男孩,非常激動地說:“你終於來了,知道我有多惦記你來嗎?你真是一個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好孩子!來吧,給我照,多拍幾張”。小男孩這次很麻利地拍完照,正準備走,高爾基喊來祕書,還讓祕書給高爾基和小男孩照了一張合影。

劉雨秋的:

第二天,高爾基早早地起了牀,來到辦公室,正在自言自語地說:“多麼可愛的一個小男孩啊!可惜他可能再也不會來了。哎!”突然,高爾基眼前一亮,在昨天小男孩往地上坐着哭的地方有一張小男孩掉下的學生證。高爾基喜出望外,趕緊吩咐祕書循着學校地址去找那個小男孩。果然小男孩找來了。小男孩非常慚愧地低下了頭說:“昨天真的很抱歉,浪費了您寶貴的時間,今天又麻煩您派人接我來,真的謝謝您。您知不知道,學校的同學聽說我給您照相失敗,都非常失望,遺憾。都埋怨我做事馬虎呢!我可是慚愧得一個晚上都沒睡好覺呢!” “呵呵,我就知道你會這樣。”高爾基一邊撫摸着小男孩的頭一邊說 :“今天,我讓你多照幾張相,送你一些書,拿回去給他們看”。“太好了!太好了!”小男孩高興得蹦起來。

本課的難點在於要求從對話中把握人物心理。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纔會在續寫中實實在在地運用這種寫法。

續寫故事是想象力、表達力、寫作能力的綜合體現。我在這堂課中應該說是比較好的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使他們產生了想說想寫,還寫得比較好的願望。

好啦,關於《小攝影師》教學反思的文章,小編就爲大家整理到這兒啦,其實,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而已啊,如果大家願意的話,不妨自己親身讀一下這篇文章,想必你們也一定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的!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3

《小攝影師》講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爲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捲未能照成的故事。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一、抓關鍵點,理解課文

在教學時,我用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主要內容,然後以兩個“突然”句作爲切入點,讓生針對兩個突然提問,將對這些問題的解決作爲串接主課的“珠子”。在朗讀與理解方面,針對第一個“突然”,我緊緊抓住“請讓我進去吧”。“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一切準備停當。”三個短句展開教學。後一個突然,我則抓住“趕緊、大聲喊?”等重點動作詞加緊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讓學生在整體上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二、 細品詞語,深化愛意。

在小男孩準備給高爾基照相時,高爾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高爾基側過臉,對着小男孩微笑?其中,“吩咐、微笑、趕緊、喊”等詞。充分地體現了高爾基的耐心和對小男孩的關懷。讀完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後,我故意說:“吩咐是指長輩對晚輩或上級對下級的命令。用在這裏老師覺得這個詞用錯了。你們同意嗎?”學生議論紛紛,很快得出了結論:“這詞沒用錯,因爲小男孩正給高爾基照相,高爾基必須聽小男孩的話。”“這個詞用得好!這體現了高爾基對工作認真的小攝影師的尊重和表揚?”“那麼,這兩個自然段中哪些詞語又能體現這種情感?”這一引一導,學生很快就找了出來:“小男孩雖然擺弄了很久,可高爾基微仍笑着,說明了高爾基很有耐心、非常和藹可親。”“小男孩雖然忘記了帶膠捲,哭着走了,但高爾基沒責怪他,趕緊站起來?”有了這樣的理解,學生讀起書更投入了,更有感情了。在讀書中加深高爾基對小男孩愛的理解。

三、激發想象,拓展愛意。

這篇文章,以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爲主,我本打算安排學生有情感朗讀課文,再讓他們自己分角色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在表演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組織學生討論“小男孩還會回來嗎?”,學生們一聽,興趣大增,多數說男孩會回來,理由是說男孩不會留下遺憾給自己的,要不他會被班上的.同學嘲笑。也有少數學生說男孩子不好意思回來了,因爲他浪費高爾基太多的時間。也許由於學生對課文還不足夠熟悉,也許是課時安排的內容太多,也許我在角色分工不夠清楚,學生在表演時不夠出採,出現了課堂的混亂。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4

《小攝影師》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爲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捲未能照成的故事,小攝影師教學反思。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和愛護。這是一篇感情非常細膩,人物特點鮮明,蘊含了豐富的人物內心活動,充滿真善美的好文章。

在教學中,這種抓重點詞,抓短句的方法收效很大。一是學生能全部集中過來,探索如何表現幾句話中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二是在人物角色、口吻、心理活動的捕捉等方面顯得準確了很多。如理解“打量”、“擺弄”、“吩咐”這些詞語時,我通過請小朋友分角色進行情境表演、模仿,將學生從理解的誤區帶出,感覺到男孩的認真專業和對高爾基的無比敬重,教學反思《小攝影師教學反思》。以“一切準備停當”一句的指導爲例,我通過範讀讓孩子體會男孩的心情。這時男孩的心情──學生都能講出高興、開心、舒了一口氣,學生顯然找對了方向,讀得很到位。後來,我再次以欣喜的口吻帶讀這句話,不僅全班同學都找對方向。而且課堂情緒也一下子高漲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讀代講,抓住重點段落,邊讀邊悟,從而做到以點突破,領會情感。課後還設計了小練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想象一下那個小男孩還回來嗎?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既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鍛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效果不錯。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5

現在,很多教師朋友都把自己上課的經驗總結然後寫成教學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今天小編來分享《小攝影師》教學反思,大家看看這個教程怎麼樣。

《小攝影師》一課,講的故事並不雜亂,但故事中所包括的高爾基對少年孩童的真誠的愛,卻是三年級的孩子不容易領會到的,因而,教育這一課,我緊緊圍繞“愛”這一情感中間,引導學生在讀中揣摩,在讀中領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遭到情感薰陶。

(一)品析詞語,揣摩情感。

“叮嚀”一詞在文中包括着的內在:高爾基被小男孩的單純心愛所感染,因而也就遵從“叮嚀”,任其“耍弄”,從中足以看出高爾基的童心童趣和對小男孩的喜歡。教育中我緊扣“叮嚀”一詞讓學生聯絡詳細的言語環境進行了解,再經過說話的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瞭解,把了解言語和領會情感結合起來,揣摩出其間包括的高爾基對小男孩子的喜歡之情,這即是突出了教育的要點。

(二)朗誦領會,領會情感。

情感是附載在言語文字這一客體之中的。因而,它需要靠讀者在讀中去感知與感悟。如果說“叮嚀”一詞側重表現的是高爾基對小男孩的喜歡的話,那麼課文最終一天然段的兩句話則集中表現了高爾基對整個少年孩童的關懷、保護,而且這種情感是那樣的激烈。怎麼讓學生感遭到這一點?教育中,我沒有通知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個去朗誦,經過朗誦去領會、去感知、去感悟,經過重複朗誦把這種感觸表達出來。高爾基對待記者的冷漠和不見,對待小男孩的熱心和“必定”要見這種截然相反的情緒,正表現了他的崇高質量。達到了“在讀中有所感悟”的意圖。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6

《小攝影師》主要講了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透出小男孩對高爾基的熱愛崇敬之情和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護之情。全文共15個自然段,以對話爲主。對於我們班的學生來說,文章篇幅較長,把握重點、體會文章內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在《小攝影師》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規定的情境,在感悟語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一)品析詞語,揣摩情感。“吩咐”一詞在文中包含着的內涵:高爾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愛所感染,因而也就聽從“吩咐”,任其“擺弄”。從中足以看出高爾基的童心童趣和對小男孩的喜愛。如果忽視這一點,則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學生很難體會出來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緊扣“吩咐”一詞讓學生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理解,再通過說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語言和體會情感結合起來,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爾基對小男孩子的喜愛之情。

(二)朗讀體驗,領悟情感。情感是需要靠讀者在讀中去感知和感悟的。如果說“吩咐”一詞着重表現的是高爾基對小男孩的喜愛的話,那麼課文最後一自然段的兩句話則集中體現了高爾基對整個少年兒童的關心、愛護,並且這種情感是那樣的強烈。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教學時,我沒有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朗讀,通過朗讀去體驗、去感知、去感悟,通過反覆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高爾基對待記者的冷淡和不見,對待小男孩的熱情和“一定”要見這種截然相反的態度,正體現了他的高尚品質。達到了“在讀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發想象,昇華情感。有了這種體驗和感悟,“高爾基爲什麼不願見記者而熱切希望小男孩能再來”這一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還不能就此打住,而是讓學生再讀全文並進一步思考:“小男孩會再來嗎?”激發學生的想象,進一步把他們引進課文規定的情境之中。因爲有了前面的鋪墊,並且給學生提供了展開想象的空間,學生會自然地由此想到高爾基還會等待小男孩來嗎?小男孩再來時會是怎樣的情景,進而進行續寫的習作訓練,讓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更加深刻。在他們積極的思維中,引起情感的共鳴,讓高爾基對下一代的濃濃愛意在學生的腦海裏留下深深的烙印。

當然,課堂教學中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面向全體。因爲這篇課文對於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體會課文的情感有很大的難度,所以對他們的情感體驗考慮太少。在以後教學中,我會認真思考,讓他們也能有所體驗、有所進步,這是我的願望,也是他們的目的。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7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生活中無時無地不充滿着創造的機會。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也無時無地不洋溢着創新的火種。根據我對我們班孩子們的接觸,發現雖然班級的底子不太好,但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創造慾望非常強烈。

在教學《小攝影師》一課時,先讓孩子們通過有感情的讀、繪聲繪色地講、設身處地地演等多種形式的理解體驗,使他們感受到高爾基這樣一位十分有聲望的大作家,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同時也爲"小攝影師"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攝影機會(他忘記帶膠捲了)而感到惋惜。在基本上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爲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文本給我們創設的情境中,我給了學生一個熟悉文本、進一步瞭解高爾基的途徑:

一、整體感知,現境激情

在我發現學生對於表演課本劇有着濃厚的興趣後,而且有這樣一個契機讓他們通過自己對課本的領悟,進行內化後表演給大家看,同學們自然是熱情極高。我準備了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表演,先是四人小組自主表演,然後推薦幾組不錯的上臺表演,相機理解幾個重點詞句,如“擺弄、吩咐”等,更深刻地理解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

在表演的時候,我原本只是想讓學生能夠脫離課本,並有幾個簡單的動作,因爲我們班的學生課堂紀律不太好,上課聽課的習慣也不怎麼好,所以要讓他們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課上是很不容易的,爲了讓語文課變的有趣,我就想用這樣的一個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那些平時不怎麼聽課的學生也能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感知課文的內容,從而讓他們愛上語文課,這個也是我一直以來最想改善的。但在表演的過程中,我卻驚奇地發現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學生扮演小男孩,他先是在窗口那裏徘徊,探着腦袋往裏看,而扮演高爾基的學生則坐在教室裏,手拿報紙聚精會神地看着。這個時候,突然從窗外飛進來一個紙團,高爾基連忙拾起紙團打開一看,這個時候,由旁白在旁邊念紙團上寫的內容,我覺得這個也是一種學生集體智慧的閃現。接着,高爾基向窗外望去,對蹲在路邊的小男孩說道,我讓他們放你進來。等小男孩進來後,擺弄了很久正準備拍照時,才發現自己的膠捲忘記帶了,與剛進來時的興奮和激動形成鮮明對比,然後扭身就走,高爾基衝到窗戶旁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捲。而男孩已經飛奔而去。表演到這裏嘎然而止。

二、學生融情時,及時點撥

吸取了上次的失敗教訓,我在表演開始前,就指派給了他們幾個任務:

1、當評委,選出你認爲表演得最好的小組。

2、當導演,你覺得哪裏表演的好,哪裏不好,可以怎麼改。

3、當觀衆,發現在欣賞的同時你感受到了什麼。

在表演過後,我問了學生幾個問題,讓他們幫我解答我的困惑

1、“鞠躬”、“打量”、“擺弄”、“趕緊站起來”等詞中,你看到了什麼?

2、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3、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吩咐”這個詞體現了他對下一代怎麼樣的感情。

4、小男孩忘帶膠捲時,高爾基大聲喊道:我給你膠捲。又表現出了什麼?

在學生正融入情境中時,及時地把這些問題拋出去後,讓學生在已經認知的基礎上有一個提升。讓學生知道安排這樣的一個表演不僅僅是讓他們看,更要從中感受無法從文本中直接獲取的體會,深刻地瞭解高爾基的品質。

三、體驗內化時,想象提升

小攝影師帶着遺憾哭着跑出去了,儘管高爾基一再喊着:"孩子,我這兒有膠捲!"此時,"小攝影師"聽到高爾基的喊聲了嗎?他回來了嗎?他爲高爾基拍照了嗎┄┄這一系列問題,成了學生們心中的疑團。把握住他們對此的好奇心,我"趁熱打鐵",爲孩子們的思緒鋪上一條想象、創造之路,就此提出問題:

小攝影師回來了嗎?

後來他爲高爾基拍照了嗎?

把課文中沒有寫完的結局用你自己的想象把它說完。

學生略加思索後,

有的說:"那個小男孩只顧傷心,沒聽到高爾基喊他。"

一個說:"他聽到了喊聲,但他不好意思回去。"

有人說:"小男孩哭着跑回家,拿着膠捲就往回趕,回去時,已是夜裏十一點了。"我問:"那時,高爾基沒睡覺嗎?"他說:"沒有,他一直在等那個小男孩。

我很贊同幾個同學的想法並說:"完全有這種可能,你們說得真好!"其他同學聽了,也不甘示弱,一個男生站起來說:"小男孩拿着高爾基的照片在同學中炫耀,同學們都很羨慕他。"我聽了之後,總覺得這種行爲不應該發生在這個孩子身上。可細細想來,小孩子,特別是小男孩,都有那種爭強好勝的心理,這種情況是完全可能發生的,於是,我對他結合實際的想象加以了表揚。

孩子們的想法雖然樸實、稚嫩,但充分展示了他們創新思維的成果,同時也表現出當代少年兒童那種積極的、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毫無波折的生活經歷。他們的有些想法是我們老師所預料不到的,在教師的引領下,給學生一次自主創新的機會,一個自由翱翔的天空,學習需要創新,我們的生活更需要創新。

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篇9

《小攝影師》主要講了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透出了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護之情。全文共15個自然段,以對話爲主。對於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文章篇幅較長,把握重點、體會文章內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難。

在教學《小攝影師》一文時,我根據課文的重點採用小組討論、分角色朗讀、揣摩關鍵詞句意思等,引導學生學習。除此之外,我還結合這兩單元的訓練重點(重點之一是“試着提出問題”)在指導學生自讀自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拋磚引玉,適當提出了帶有開放性,啓發性的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動腦,主動提出問題。如,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我提出了這樣兩個問題:

1、小男孩爲什麼要給高爾基扔小紙團?

2、高爾基爲什麼不願見記者,卻願意見小男孩呢?這兩個問題一出現,學生都積極舉手,踊躍發言。他們的答案有的是串聯上下文,有的是結合對上下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話來說的,特別是第二個問題,他們的答案就更精彩了,大多數學生都能結合生活實際,有自己的親身感受來回答。

當然,這堂課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面向全體。這是因爲這一做法一時還很難能被所有三年級的小學生接受,這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正常的。我堅信只要長期堅持訓練,他們一定會成功的,這是我們的願望,也是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