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功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功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電功率教學反思(通用5篇)

電功率教學反思 篇1

本節課是初中物理電學部分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由於這部分公式多,物理知識抽象,學生不易理解,記憶不住易混淆,尤其是計算多,數又不好計算,把學生弄得是雲裏霧裏,對於部分學生甚至是感到無從下手。

教學中如何比較消耗電能的快慢,我採用直觀的方法利用電能表直接演示不同用電器接入電能表上,學生觀察其鋁盤轉動的快慢,使學生更直觀認識電能表的鋁盤轉動的快慢跟用電器的關係。並引導學生類比小學中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去比較消耗電能的快慢,從而克服了學生只能從書上找到的兩種方法,更易於學生理解電功率的意義。

由於新版教材中對電功沒有很好地進行處理,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學生對電功和電功率常會混淆,因此在教學中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很的比較,並讓學生辨別。葉恆同學表現很好把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剖析,學生最後都聽懂了。

對於中下等學生對計算感到有些困難,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各量找不準,公式記不住,不會用還亂用。在教學預習時強調學生重視書中的例題,通過例題加深對各量的理解,按照例題的做法寫出物理量用什麼字母表示,單位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分清每一個物理量和單位,加深識記和理解。同時在每天上課前對公式進行一下默寫,還有對基本公式進行變形處理加深了學生的記憶。總之這節課通過了以上的反覆學習,我班的學生基本學會了。

電功率教學反思 篇2

電功率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於內容較多,計算較複雜,我們學校的教學時間又很緊,只好在有限的時間內儘量使學生達到對電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這節課的難點是學生對額定電壓、額定功率與實際電壓、實際功率混淆不清,解題中需把電功率公式和歐姆定律公式反覆運用,更加造成了困難。解決這一困難,一是要把有標記的燈泡接入不同電壓的演示實驗做好,二是解題中要分步計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麼求什麼講清楚,練習應以直接用公式的簡單計算爲主。

我感到我們洋浦的學生對於電學題,一直比較“束手無策”,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個難題。學生對於P=U2/R 、 P=I2R公式理解起來有很大的困難,認真考慮了一下,我覺得主要是方法的問題。學生的邏輯思維基本能夠滿足目前的要求,主要是不懂得方法,確切地說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以前,往往是一下子給了學生一大堆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消化,教師落了個眼前的清閒。現在看來,這爲以後帶來了麻煩。方法雖多,並不是都重要,學生需要學會最基本的,這就是爲什麼專家未必就比一線教師的教學成績好的原因所在。以前我講到這裏往往急於引入P=U2/R 、 P=I2R兩個公式,本意雖好,卻讓學生感到有些混亂。這裏我採取了最基本的方法,先要求學生畫電路圖,讓其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然後讓學生進行分析,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結果呢,標着標着,學生把未知也變成了已知,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學生學會一種方法纔是最重要的。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基本方法掌握了,回過頭來把那些題目再做一遍,用P=U2/R 、 P=I2R解題,告訴學生還有更好的方法,這樣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電功率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爲還需要改進:

1.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過程中,板書內容和媒體內容的交互上還需要進一步做取捨,避免因出現了比較多的重複而耗費過多的時間,致使課堂容量無形之中受壓縮。

2. 教師作爲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主導者,主要是“引導”,而不是“代替”,讓學生“想到的說出來,說出的寫下來,寫出的做出來”將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3. 物理學科的特色——實驗,可以穿插於課程之中,用於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也可以作爲整堂課的開始,作爲學生探究新知識的線索貫穿始終,各有優勢,教學中可以大膽重組,嘗試變換,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真正體現“因材施教”和“以人爲本”。

和正處於求學階段的學生一樣,在教學技藝方面我也是學無止境的,用那句實在話來說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羣體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教學手段也要因人而異,以後在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我將不斷摸索更爲合理的教學方法,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更大的進步,令自己的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大的收穫

電功率教學反思 篇4

一、《電功率》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後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本節內容,既是對電能知識的深化、具體化,讓學生了解用電器工作時消耗電能快慢與功率的關係。又爲本章第三節“測量小燈泡的功率”的學習,第五節“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的學習作理論上的準備。

本節教材內容較多,涉及四個知識點:電功率的概念、千瓦時的來歷、額定功率、生活中電功率的測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內容。演示實驗兩個,小資料一份,銘牌展示二例,實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貼士二塊。教材中豐富的內容既爲教學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同時頭緒多而雜又爲學生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但它是以後學習的關鍵章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對這節課的教學我相當重視。上課時我注意做到三點,效果不錯。

1.上課的節奏儘量加快。與速度的類比不能耽誤太長時間,讓學生提及速度的概念、公式即可類比引出電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對公式、原理的理解多通過訓練解決。設置課堂的習題不要太難,重在對公式的應用,並讓學生熟悉公式的單位換算即可,更多的習題可以放在後面進行,對數值的設計也應以巧數爲主,不涉及過難、過深的純數學式的計算,以節約課堂時間。

3.注意讓學生多動手,讓學生動手計算時發現一些共性的問題,統一解決,以提高課堂效率。

本節課我體會到在授人知識的時候,要注意發展了他們的能力,培養了正確的情感價值取向,我體會到作爲師者的快樂,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強烈的表達欲,說錯了也不怕,感受到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社會的特點,我學了物理真的有用,只要我留心生活、與人交往,我也能學好物理,學生的動手探究實驗的能力也提高了,通過分組探究活動,提高了學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每一個學生都參與了學習過程,增強了自信心。